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377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特别是指一种安装在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
背景技术
为了环保和节能的需要,中空玻璃由于其独特的隔热性、隔音性、防凝霜、防灰尘污染等特点,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全世界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德国政府立法规定所有建筑必须采用中空玻璃,禁止采用普通玻璃做窗玻璃。在北美地区,窗户中采用中空玻璃的用量已达9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空玻璃在国内的普及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中空玻璃是以门窗玻璃为主,而作为透明门窗为遮档阳光或阻隔视线都要配上各式各样的窗帘。但是,挂在玻璃外边的窗帘易脏易坏,要经常整理清洗也是一件麻烦事。中空玻璃的内部有间隙,为什么不能把窗帘装在中空玻璃中?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是窗帘装入中空玻璃后不但可以调光、窗帘本身也可永保干净。由于这一点,装有可调式窗帘的中空玻璃近年来的在国外有了较快的发展普及,如丹麦的NORDICON公司,加拿大的UNICEL公司等都有装百叶窗的中空玻璃作为成熟的产品大量的推向市场,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门、窗,玻璃幕墙及天顶玻璃上。但是,这些结构由于采用机械直接传动,几乎都有一个中空玻璃的密封问题,虽然此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但其复杂的结构和高昂的成本还是从一定程度限制这类结构的推广应用。在国内,如中国专利号95229065,名称为《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的设计,就很难使双层玻璃达到全封闭的状态。而中国专利号9721572,名称为《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的设计,和中国专利号98210257,名称为《全封闭式百叶窗》的设计,美国专利申请号US5396944,名称为《DEVICE FOR OPERATING A VENETIANBLIND OR THE LIKE PLACED INSIDE AN INSULATING GLASSFRAME》的设计,及国际专利号WO02/01034A1,名称为《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内可调窗帘的磁性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的设计。虽然都是采用了磁性传动方式解决了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的封闭的问题,但这些设计结构复杂等问题,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的不便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于2003年4月22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名称为《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的内容在此并入作为参考,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本申请人采用了磁性传动方式来驱动百叶窗在中空玻璃内的转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复杂及中空玻璃的密封问题。但是,在上述实用新型中,对于大型百叶窗,由于叶片自身重量很大,梯绳和磨擦轮之间长期的摩擦,造成磨擦轮的磨损而变得非常光滑,失去了摩擦的功效。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能够有效的提升、下降叶片,同时也能有效的打开、闭合叶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安装在两面玻璃以及两侧框和上、下框围成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百叶窗主体,由一底板、若干个叶片、梯绳和长轴组成,梯绳固定在长轴上;一闭合装置,包括一转向拉紧轮,固定在边框上;一环状转向拉线套过并固定在长轴一端上,并套过并绕紧转向拉紧轮,该转向拉线上位于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二磁铁;一提升装置,包括若干中部导向轮,垂直于长轴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一端部导向轮,垂直于长轴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的一端;一动滑轮位于中空玻璃内边框一侧,连接一第三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四磁铁;与中部导向轮同样数量的升降拉线一端分别绕过所述的中部导向轮,穿过叶片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绕过端部导向轮和动滑轮固定于边框上。
其中长轴上套设若干转向轮,梯绳固定在转向轮上。由于有时长轴太细,其转动时,带动梯绳转动的距离过小不足以使叶片全部开启或者闭合,因此在长轴上加套半径较大的转向轮,由于转向轮的半径大,因此在长轴较小的转动的情况下,就能够使叶片全部开启或者闭合。
其中长轴的一端上套设一边轮,环状转向拉线套过并固定在边轮上。长轴上加套半径较大的边轮,可以使使用者以较小的力量带动第一磁铁的运动。也可以结合转向轮、边轮的半径的整体设计,以较小的力量使叶片全部开启或者闭合。
其中升降拉线穿过叶片的中心固定在底板上。
其中的动滑轮或者第三磁铁连接一配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只在中空玻璃内部设二个磁性铁,就能自如控制百叶片的偏转及升降,因此结构简单;2、由于梯绳固定在转向轮或者长轴上,因此没有打滑磨损的问题;3、采用了动滑轮缩短一倍的行程;4、当采用配重后,可以轻松升起和放下叶片。


图1是公知的中空玻璃外框;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二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请参看图1、图2,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装在玻璃23和边框24、底框25围成的空间内,百叶窗主体的长轴1固定在框架上,转向轮2、4套在该长轴1上。叶片21搭架在梯绳3、5上,同时梯绳3、5绕过或者固定在底板20上,并分别固定在转向轮2、4上。
边轮6设在长轴1的任一端,转向拉紧轮16固定在中空玻璃的边框24上的固定结构17内。转向拉线7套过并固定在边轮6上,并套过、绕紧转向拉紧轮16。转向拉线7上位于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26,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二磁铁(图中未示)。
中空玻璃外的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26的磁力相吸,当使用者使第二磁铁作上下运动时,带动第一磁铁26也上下运动。由于转向拉线7固定在边轮6上,因此带动长轴1、转向轮2、4也一起同时转动,通过梯绳3、5的作用,使叶片21打开和闭合。
升降拉线10、12一端绕过垂直于长轴1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的中部导向轮9、11而穿过叶片21固定在该底板20上,另一端绕过同样垂直于长轴1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的端部导向轮8、以及动滑轮14固定于边框24上。动滑轮14安装在活动结构13内,该活动结构13连接一第三磁铁15。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四磁铁(图中未示)。
中空玻璃外的第四磁铁和第三磁铁15的磁力相吸,当使用者使第四磁铁作上下运动时,带动第三磁铁15也上下运动。通过梯绳升降拉线10、12的作用,使底板20上升或者下降,使叶片21收起或者放下。
再请参看图1,由于动滑轮14的作用,可缩短一半的第四磁铁和第三磁铁15的滑动距离。
请参看图3,与图2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配重100。由于上述动滑轮14的作用,虽然使第四磁铁和第三磁铁15的滑动距离缩小了一半,但同时也是使用者的拉力增加了一倍。对于大型百叶窗来说,叶片21的自重将会很大,使用者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拉动第三磁铁15,同时拉到固定位置时,也很难仅仅依靠因第四磁铁、第三磁铁15吸力产生的挤压玻璃的静摩擦力使叶片21保持固定位置。此时,静摩擦力需要克服双倍的叶片21的自重才行。
增加了配重100后,叶片21的自重被配重100抵消了一部分或者全部,此时静摩擦力只需要克服双倍的叶片21的自重减去配重100的重量即可,因此选择合适的配重100,可以使使用者轻松自如地拉动第三磁铁15,并使叶片21稳定地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安装在两面玻璃以及两侧框和上、下框围成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百叶窗主体,由一底板、若干个叶片、梯绳和长轴组成,梯绳固定在长轴上;一闭合装置,包括一转向拉紧轮,固定在边框上;一环状转向拉线套过并固定在长轴一端上,并套过并绕紧转向拉紧轮,该转向拉线上位于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二磁铁;一提升装置,包括若干中部导向轮,垂直于长轴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一端部导向轮,垂直于长轴并固定在中空玻璃内部的一端;一动滑轮位于中空玻璃内边框一侧,连接一第三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四磁铁;与中部导向轮同样数量的升降拉线一端分别绕过所述的中部导向轮,穿过叶片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绕过端部导向轮和动滑轮固定于边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轴上套设若干转向轮,梯绳固定在转向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轴的一端上套设一边轮,环状转向拉线套过并固定在边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其中升降拉线穿过叶片的中心固定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或者第三磁铁连接一配重。
专利摘要一种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其包含一百叶窗主体,梯绳固定在长轴上;一闭合装置,包括一环状转向拉线套过并固定在长轴一端上,并设有第一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二磁铁;一提升装置,包括一动滑轮位于中空玻璃内边框一侧,连接一第三磁铁,另在中空玻璃外单设一对应的第四磁铁,升降拉线一端分别绕过中部导向轮,穿过叶片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绕过端部导向轮和动滑轮固定于边框上。本实用新型能在中空玻璃全密封的情况下采用内外四块磁性铁隔着玻璃进行直线运动的方式,使百叶窗帘升降及偏转。这种百叶窗结构简单,其操作便利。
文档编号E06B9/32GK2756796SQ2004200573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金仁哲, 金承哲 申请人:金仁哲, 金承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