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69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特殊床面设计的床——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47C17/00“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床垫,在夏季常温下为使其柔软舒适就无法解决散热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凉席都是由硬质材料制作的,如果将凉席铺在席梦思床垫上则散热效果很差,铺在硬铺板上又硌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解决散热问题,又柔软舒适,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由于具有较大创新,已经不是现有意义上理解的床板,而是一种由编织带纵横交错组成的床面。其床板由纵横交错的编织带绕挂于床边框上固定排列的两排滑轮而形成,床板的下面设有支架。床板与边框之间设有通轴,滑轮套在通轴上,通轴挂接在挂环上,挂环的另一端固定于边框上。
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既能达到人身与床面的接触部分充分散热,又能实现在织带纵向滑动的作用下,自动调整对应人体生理曲线凹凸部位的高低松紧,使人体下部均匀受重。人体处于纵向侧重心呈直线,前后重心呈自然曲线的状态,从而可完全达到人体自然平直,无论侧、仰、俯、卧都能处于整体与局部同时放松的效果。对于保护脊椎、颈椎起到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大运动量的人、腰椎颈椎经常疲劳的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俯视图;图2为床板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B向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床板,2、边框,3、滑轮,4、通轴,5、连接环,6、支架,7、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其床板1由纵横交错的编织带7绕挂于床边框2上固定排列的滑轮3而形成。床板1下面设有支架6。床板1与边框2之间设有通轴4,滑轮3套在通轴4上,通轴4挂接在挂环5上,挂环5的另一端固定于边框2上。床面采用经纱用化纤,纬纱用棉纱,纺织成带状材料交错编织而成。床板下面设有两个以上支架6,连接两个边框2。两边框上固定数个滑轮3。织带编织至边框回转时绕挂在滑轮上。连接于两侧边框的织带可延滑轮纵向滑动,自动调节床面对应人体凹凸部的高低松紧,严密接触,均匀受重,能保持脊椎、颈椎平直、自然、放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容易实现,简单易学。钢构、注塑、木制、藤编均可,可以制作成床垫、折叠床、坐具等。可有效达到周身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吸汗排湿的效果。当人躺下时,身体下面是薄薄的织带,加上编织时留有均匀的孔隙,达到最大限度直接与可流动的空气接触,使其高效散热。
权利要求1.一种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其特征在于其床板(1)是由纵横交错的编织带(7)绕挂于床边框(2)上固定排列的滑轮(3)形成的,床板(1)下面设有支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其特征在于床板(1)与边框(2)之间设有通轴(4),滑轮(3)套在通轴(4)上,通轴(4)挂接在挂环(5)上,挂环(5)的另一端固定于边框(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床板,其床板是由纵横交错的编织带绕挂于床边框上固定排列的滑轮而形成。床板与边框之间设有通轴,滑轮套在通轴上,通轴挂接在挂环上,挂环的另一端固定于边框上。织带编织至边框回转时绕挂在滑轮上。连接于两侧边框的织带可延滑轮纵向滑动,自动调节床面对应人体凹凸部的高低松紧,严密接触,均匀受重,能保持脊椎、颈椎平直、自然、放松。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制作成床垫、折叠床、坐具等。可有效达到周身通透散热,防硌护椎,吸汗排湿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C17/00GK2810370SQ20052000514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董志臣 申请人:董志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