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6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尤指一种操作容易、方便的锁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建筑结构的改变,门体已渐由内、外开启方式转变为左右拉动式,以减少开启时占据过多面积,因此需装设一种上、下移动扣合的开地闩,但常用的天地闩锁具结构复杂,如附图1所示,该种结构包含两控制杆11、12、一片体13、一转轴14及一摆杆15,使旋钮、把手或钥匙转动时,片体13呈不同方向的转动,以带动制动杆11由机壳1向上、下突伸或缩回,该结构虽可改善常用天地闩锁具构件复杂的缺点,但启、闭时需先靠右转半圈再向或转一圈方可开启,操作上较为麻烦,也造成消费者使用的不方便,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天地闩锁具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其结构包含有控制杆,该控制杆设有并排的缺口;一制动杆,概呈Y状,其置于锁具的机壳内;一转轴,叠置于制动杆上方,并设有一缺口;一突齿,并置于转轴,使其齿部卡合于控制杆的缺口;一扭转形弹簧,概呈ㄑ状,置于制动杆的一侧,其一端顶砥于制动杆,另一端顶砥于机壳内缘;其中的突齿概呈大字状,使其卡合于控制杆的缺口,藉由控制杆带动突齿的转动;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锁具于启、闭动作时,得以藉由弹簧使转动中的制动杆及转轴继续前推至90度定位,进而使锁具得以于旋钮、钥匙仅转动一圈的状态下,构成开启或锁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实用,于天地闩锁具设以突齿、制动杆及转轴,配合控制杆的缺口,使天地闩锁具于启闭时得以仅转一圈,从而使操作更为方便。


图1为常用天地闩锁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合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启动作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至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于机壳2设有如常用天地闩锁具的控制杆21、22以及转轴24、摆杆25,其中,该制动杆21设有并排的缺口211,并于机壳2内设有一Y状的制动杆26,于该制动杆26上方叠置一具缺口的转轴27,转轴27的上方并置有一概呈大字状的突齿28,使突齿28卡合于控制杆21的缺口211;制动杆26的一侧设有一ㄑ状的扭转形弹簧29,使弹簧29一端顶砥于制动杆26,另一端顶砥于机壳2的内缘;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当锁具由旋钮、钥匙或把手开启或闭合时,其中的控制杆21、22构成突伸或缩回,进而带动突齿28,以及制动杆26的转动,藉由弹簧29的顶持,使制动杆26及转轴27定位至90度,所以,于启、闭时得以仅转动一圈,使用操作更为方便。
如附图7及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于锁合状态时,其中制杆26、转轴27向左旋转,使控制杆21带动突齿28向外弹出,当突齿28转动约45度时,弹簧29被挤压,于挤压超过极限时,藉由其弹性使制动杆26、转轴27继续向前推至90度的定位,使转动时只需一圈的操作即可构成闭锁状态。
如附图9及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开启状态时,其中控制杆21带动突齿28呈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制动杆26、转轴27向右旋转约45度,使弹簧29被挤压,于挤压超过极限时,制动杆26、转轴27继续推至90度定位,这样,同样于转动一圈的状态下,达到开锁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杆,该控制杆设有并排的缺口;一制动杆,概呈Y状,其置于锁具的机壳内;一转轴,叠置于制动杆上方,并设有一缺口;一突齿,并置于转轴,使其齿部卡合于控制杆的缺口;一扭转形弹簧,概呈ㄑ状,置于制动杆的一侧,其一端顶砥于制动杆,另一端顶砥于机壳内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天地闩锁具的结构改良,属于机械类;其包含有控制杆,该控制杆设有并排的缺口;一制动杆,概呈Y状,其置于锁具的机壳内;一转轴,叠置于制动杆上方,并设有一缺口;一突齿,并置于转轴,使其齿部卡合于控制杆的缺口;一扭转形弹簧,概呈ㄑ状,置于制动杆的一侧,其一端顶砥于制动杆,另一端顶砥于机壳内缘。优点在于结构新颖、实用,于天地闩锁具设以突齿、制动杆及转轴,配合控制杆的缺口,使天地闩锁具于启闭时得以仅转一圈,从而使操作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E05B63/00GK2784528SQ20052002844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者陈玉记 申请人:陈玉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