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1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锁的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来防护锁眼被堵的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是对现有防盗门锁结构的改进,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E05B 17/14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防盗门已是搬进新居的必备条件,然而市场上销售的防盗门的门锁的锁孔部分是不设防的,谁都可以接触,于是防盗门的锁眼在门外被堵死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致不得不请厂家采用破坏性方案拆除防盗门的门锁,从而使住户受到很大损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8235741号给出了《一种防盗门的锁头防护装置》,由锁头、门壁、固定在门壁上的锁头孔加强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门壁的锁头孔加强板上固定有保护罩,保护罩上开有固定锁头用的安装孔和舌簧孔。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3201775号也给出的一种《防盗门锁钥匙孔防护罩》,包括安装在锁芯外面的防护套管和防损罩,防护套管的底部设有带安装孔的固定耳,防护套管的顶部设有外联接螺纹,防损罩的里端设有与防护套管外联接螺纹相配合的内联接螺纹,防损罩的外端为球面体,球面体上设有一不规则弧线孔,与该不规则弧线孔相匹配的为开启专用手柄。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这些门锁防护装置虽较现有技术有所改进,有效避免了钥匙孔被破坏或者被堵塞的现象再次发生,但因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故其使用价值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门锁防护装置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新型的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该门锁保护装置采用按键驱动档板的方法保护门锁的锁眼,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的特点,而且在无照明情况下也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包括有底板和盖板,其中所述的盖板扣在底板之上,其特点是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两个圆孔,该两个圆孔中心距离与防盗门两锁中心距相等,所述的盖板上的两个圆孔中间设有至少两个按键孔,所述的盖板的一侧还设有滑键孔,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一个嵌镶挡板的槽,挡板上设有滑键,用作推动挡板滑动,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槽,按键槽内装有弹簧及按键,所述的底板上的按键槽的位置与盖板上的按键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板上的滑键和按键分别穿过盖板上的滑键孔和按键孔露于盖板面上,底板与盖板通过点焊连接并安装在防盗门的相应位置后,同时按动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推上,挡住锁眼,开门时仍按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推下露出锁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按键驱动档板的方法保护门锁的锁眼,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的特点,而且在无照明情况下也能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包括有底板1和盖板2,其中盖板2扣在底板1之上,所述的盖板2上设有两个圆孔3,该两个圆孔中心距离与防盗门两锁中心距相等,所述的盖板2上的两个圆了3中间设有四个按键孔4,所述的盖板2的一侧还设有滑键孔5,所述的底板1上设有一个嵌镶挡板6的槽,挡板6上设有滑键7,用作推动挡板滑动,所述的底板1上还设有四个按键槽8,按键槽8内装有弹簧9及按键10,所述的底板1上的按键槽8的位置与盖板2上的按键孔4的位置相对应,底板1上的滑键7和按键10分别穿过盖板2上的滑键孔5和按键孔4露于盖板2表面上,底板1与盖板2通过点焊连接并安装在防盗门的相应位置后,同时按动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6推上,挡住锁眼,开门时仍按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6推下露出锁眼。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包括有底板和盖板,其中所述的盖板扣在底板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两个圆孔,该两个圆孔中心距离与防盗门两锁中心距相等,所述的盖板上的两个圆孔中间设有至少两个按键孔,所述的盖板的一侧还设有滑键孔,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一个嵌镶挡板的槽,挡板上设有滑键,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槽,按键槽内装有弹簧及按键,所述的底板上的按键槽的位置与盖板上的按键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底板上的滑键和按键分别穿过盖板上的滑键孔和按键孔露于盖板表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门锁的保护装置,包括有底板和盖板,其中盖板扣在底板之上,盖板上设有两个圆孔,该两个圆孔中心距离与防盗门两锁中心距相等,盖板上的两个圆孔中间设有至少两个按键孔,盖板的一侧还设有滑键孔,底板上设有一个嵌镶挡板的槽,挡板上设有滑键,用作推动挡板滑动,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槽,按键槽内装有弹簧及按键,底板上的按键槽的位置与盖板上的按键孔的位置相对应,使滑键与按键都露于盖板面上,底板与盖板通过点焊连接并安装在防盗门的相应位置,同时按动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推上,挡住锁眼,开门时仍按预先定好的按键即可将挡板推下露出锁眼。
文档编号E05B17/14GK2816243SQ20052009233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
发明者赵艳玲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