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60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升降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以使门窗的高度升降的铰链。
背景技术
铰链装置作为连接部件在一般的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是右爿铰链的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框、窗框或者其他的固定物体上,左爿铰链的安装部固定在门、窗上,这样,可以使门窗绕着铰链的转轴转动,从而使门窗关闭或者打开。长期使用中,门窗由于是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是自由活动,会使活动端由于重力作用或者安装原因而下垂,从而与地面或者窗台等摩擦,导致开闭困难。出现这种情况,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拆下左爿铰链,把安装部往下调整固定,使门、窗能够自由活动。这种方式明显的弊端就是耗时耗力,而且频繁的装卸容易使安装部对应的木板爆裂而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升降铰链,使用该铰链安装门窗,可以在使用中提高门窗安装高度,从而避免了门窗下垂与接触面摩擦从而影响启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铰链,包括一个转轴及与该转轴枢接的一个左爿铰链和一个右爿铰链,左爿铰链及右爿铰链均设有安装部与枢接部,转轴顺次穿过右爿铰链的枢接上部,左爿铰链的枢接部,右爿铰链的枢接下部,左爿铰链的高度远小于右爿铰链的上下开口距离,转轴上设有一螺孔,左爿铰链的枢接部外表面设有一与转轴上螺孔对应的圆孔,一螺栓穿过圆孔与螺孔螺接,右爿铰链的枢接下部的底端设有一螺纹通孔,一螺栓螺接该通孔并紧密接触转轴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右爿铰链的枢接下部的底端设有一螺纹通孔,由一螺栓螺接该通孔并紧密接触转轴的底端。这样,当发现门窗由于下坠作用而与地面摩擦影响开关门时,可以将门抬高,向上旋动螺栓,使该螺栓紧密的抵住转轴的底端,从而提高门的高度,这样,门窗在开关时就不会与门窗的下接触面摩擦。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铰链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铰链,包括一个转轴3及与该转轴3枢接的一个左爿铰链1和一个右爿铰链2,左爿铰链1及右爿铰链2均设有安装部与枢接部,转轴3顺次穿过右爿铰链2的枢接上部,左爿铰链1的枢接部,右爿铰链2的枢接下部,左爿铰链1的高度远小于右爿铰链2的上下开口距离,转轴3上设有一螺孔,左爿铰链1的枢接部外表面设有一与转轴3上螺孔对应的圆孔,一螺栓5穿过圆孔与螺孔螺接,右爿铰链2的枢接下部的底端设有一螺纹通孔,一螺栓6螺接该通孔并紧密接触转轴3的底端。
本实施例以安装在门上的铰链为例,实施时,首先将左爿铰链1及右爿铰链2的安装部分别固定在门及门框上,即用螺钉将左爿铰链1及右爿铰链2的安装部上的螺孔4固定在门上。需要调整门的高度时,只需要将门抬高,向上旋动螺栓6,使该螺栓6紧密的抵住转轴3的底端,想提高门的高度,就向上旋动螺栓6,想降低门的高度,就向下旋动螺栓6,这样操作后门窗就可以方便的开关。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铰链,包括一个转轴(3)及与该转轴(3)枢接的一个左爿铰链(1)和一个右爿铰链(2),左爿铰链(1)及右爿铰链(2)均设有安装部与枢接部,转轴(3)顺次穿过右爿铰链(2)的枢接上部,左爿铰链(1)的枢接部,右爿铰链(2)的枢接下部,其特征在于左爿铰链(1)的高度远小于右爿铰链(2)的上下开口距离,转轴(3)上设有一螺孔,左爿铰链(1)的枢接部外表面设有一与转轴(3)上螺孔对应的圆孔,一螺栓(5)穿过圆孔与螺孔螺接,右爿铰链(2)的枢接下部的底端设有一螺纹通孔,一螺栓(6)螺接该通孔并紧密接触转轴(3)的底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铰链,包括一个转轴及与该转轴枢接的一个左爿铰链和一个右爿铰链,左爿铰链及右爿铰链均设有安装部与枢接部,转轴顺次穿过右爿铰链的枢接上部,左爿铰链的枢接部,右爿铰链的枢接下部,左爿铰链的高度远小于右爿铰链的上下开口距离,转轴上设有一螺孔,左爿铰链的枢接部外表面设有一与转轴上螺孔对应的圆孔,一螺栓穿过圆孔与螺孔螺接,右爿铰链的枢接下部的底端设有一螺纹通孔,一螺栓螺接该通孔并紧密接触转轴的底端。使用该铰链安装门窗,可以在使用中提高门窗安装高度,从而避免了门窗下垂与接触面摩擦从而影响启闭的问题。
文档编号E05D5/00GK2869248SQ20062003985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日
发明者廖振宇, 邓建民 申请人: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