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13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具体涉及一种扶手位置可调节的座椅扶手,属于座椅扶手的技术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的座椅扶手,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位置不可调节,扶手角度、两扶手间的距离不能因人而异,所以,人的肘部靠在其扶手上难以达到最佳舒适效果。现有技术也有一种扶手可前后移动以及可旋转调整角度的座椅扶手,如中国专利曾公开一种名称为“一种扶手”(专利号ZL200310101553.8)的发明专利,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支架、臂架、支撑板、衬垫,所述扶手支架包括座椅凸缘、套管,座椅凸缘连接在座椅上,座椅凸缘上开有凹槽,可横于座椅方向移动,臂架可通过导向件沿纵向移动并可通过转动件与安装在套管顶端的旋转轴承配合连接进行转动。采用该结构的座椅扶手,虽然可对其进行前后左右位置调节以及对扶手进行角度旋转,但显然采用旋转轴承与转动件的点连接方式,扶手旋转状态难以保持稳定,且两扶手间的距离调节是通过整个扶手与座椅连接位置的改变来实现,调节不方便,需要专门工具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可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及旋转的状态较稳定的座椅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活动座及肘部支撑件,肘部支撑件底部与活动座螺纹连接,所述扶手支架包括座椅凸缘、支撑柱、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靠近中线位置的内侧对称铰接有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分别能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在远离第一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一立柱,远离第二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心开有螺纹连接孔;在所述的活动座内开有导向槽,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置于导向槽内,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
所述活动座上设有与导向槽平行的齿条,第一立柱位于活动座上部套接一连接块后与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所述安装座位于中线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安装座靠近中线位置的内侧对称铰接有可旋转的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在活动座内开有导向槽,第一力臂的第一立柱和第二力臂的第二立柱置于导向槽内,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活动座可相对安装座作前后往返运动,同时,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的旋转,使活动座跟着运动,当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同步旋转时,活动座相对安装座左右移动,当只有一个力臂旋转时,或者两个力臂旋转不同步,活动座发生角度变化,实现旋转调节。
活动座齿条与连接块的齿轮配合,使活动座相对安装座运动平稳。安装座位于中线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对第一力臂、第二力臂进行旋转角度限位。


图1为座椅扶手立体图;图2为座椅扶手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块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活动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座椅扶手使用状态一示意图;图6为座椅扶手使用状态二示意图。
图7为座椅扶手使用状态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1、活动座2及肘部支撑件3,活动座2上设有螺纹安装孔23,肘部支撑件3底部与活动座2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扶手支架1包括座椅凸缘11、支撑柱12、安装座13。在所述安装座13靠近中线位置的内侧对称铰接有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分别能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在远离第一力臂41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一立柱411,远离第二力臂42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二立柱421,第一立柱411、第二立柱421中心开有螺纹连接孔;在所述的活动座2内开有导向槽21,第一立柱411、第二立柱421置于导向槽21内,在位于活动座2导向槽21上方的第一立柱411、第二立柱421上套有弹性垫片、平垫,活动座2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411、第二立柱421上,活动座2可相对安装座13作前后往返运动。所述安装座13位于中线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6、限位块7,对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进行旋转角度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活动座2内开有与导向槽21平行的齿条22,在位于活动座2导向槽21上方的第一立柱411上套接一连接块5,活动座2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411上,连接块5底部设有一齿轮51(见图3),所述齿轮51与所述齿条22相啮合,使活动座相对安装座运动平稳。图5所示的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座椅扶手的肘部支撑件3与椅子的纵向位置平行,且左右两边的扶手距离最大。图6所示的座椅扶手,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旋转于最大角度,此时座椅扶手的肘部支撑件3与椅子的纵向位置平行,左右两边的扶手距离最小。图7所示的座椅扶手,第一力臂41旋转于最大角度,第二力臂处于原始位置,此时,肘部支撑件3前端向内,后端向外倾斜一定角度,当然,也可以把第一力臂41处于原始位置,第二力臂旋转于最大角度,形成肘部支撑件3前端向外,后端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的使用状态,以及第一力臂41、第二力臂42分别旋转一定角度,使肘部支撑件3处于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各种使用状态,以达到适合每个人的手放在扶手上时都能达到最佳的舒适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活动座及肘部支撑件,肘部支撑件底部与活动座螺纹连接,所述扶手支架包括座椅凸缘、支撑柱、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靠近中线位置的内侧对称铰接有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分别能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在远离第一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一立柱,远离第二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心开有螺纹连接孔;在所述的活动座内开有导向槽,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置于导向槽内,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上设有与导向槽平行的齿条,第一立柱位于活动座上部套接一连接块后与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位于中线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具体涉及一种扶手位置可调节的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架、活动座及肘部支撑件,肘部支撑件底部与活动座螺纹连接,所述扶手支架包括座椅凸缘、支撑柱、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靠近中线位置的内侧对称铰接有第一力臂、第二力臂,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分别能以铰接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在远离第一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一立柱,远离第二力臂铰接点一端设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中心开有螺纹连接孔;在所述的活动座内开有导向槽,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置于导向槽内,活动座通过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采用该结构的座椅扶手,扶手可进行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及旋转调节,使不同身高的人肘部放在扶手上时都能达到舒适效果。
文档编号A47C7/54GK2917419SQ200620058690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杨星昌 申请人:杨星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