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27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铰链,特别是一种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
背景技术
在本人的专利号CN99251279.4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家具门固定的暗铰链,包括固定底座、活动底座和连接在其间的铰接件,其铰接件设置有活动自锁装置,活动自锁装置与固定底座为钩扣合连接。活动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铰接外件内的铰接内件、活动扳手和弹簧。其铰接件与固定底座的连接为弹性钩扣合,复位弹簧及活动扳手的一端定位,不用螺钉连接,且只需一次性调校好后,以后拆卸及安装都无需重新调校,使拆卸及安装都十分方便、快捷,可提高工效,节省时间,且定位更牢固。但其固定底座只能采用卡扣式或滑入式,不能两种同时使用,并且在连接臂上没有设置槽孔,使得安装时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便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包括活动底座,固定底座和连接在其间的铰接件,铰接件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臂,连接臂,大、中、小转臂;连接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与固定臂铰接,另一端与大转臂铰接,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与固定臂铰接处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铰接销,其顶面设置有开口槽。
所述活动底座的中心设置有一杯状凹槽,杯状凹槽的底端设置有两条长槽孔;凹槽的顶面延伸出圆角长方形固定板,固定板为台阶式,台阶的中心结合处冲压出铰接孔,铰接销穿过铰接孔与小转臂铰接;固定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钉孔。
所述大转臂的截面为槽钢形,顶面设置有腰圆孔;其一端与连接臂铰接,中段与中转臂铰接,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且与活动底座铰接。
所述中转臂内设置有一L形的弹簧座,弹簧座上设置有一截面为槽钢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压力弹簧和胶粒,胶粒固定在弹簧的两端;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销与中转臂、大转臂铰接,其下端设置有固定孔,用以将弹簧座固定在中转臂内;所述小转臂的一端铆接有合金钩,合金钩一端设置有圆弧面,胶粒的一端抵压在此圆弧面上,另一端抵住铰接销处。
所述小转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与活动底座铰接,另一端与中转臂铰接。
固定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倒钩,用以与固定底座相接,另一端插入中转臂并铰接;固定臂的中心处设置有长方槽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由于在连接臂上设置有槽孔,因此使用者在安装螺钉的时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使得拆装都较为快捷;本产品的固定底座既可采用卡扣式,也可采用滑入式,适应性强;由于本产品设置的连接臂、大、中、小转臂铰接成四连杆机构,因此本产品的开合角度为0-170度,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大转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转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小转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胶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压力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弹簧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合金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铰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图14,一种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包括活动底座7,固定底座1和连接在其间的铰接件,铰接件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臂2,连接臂3,大、中、小转臂4、5、6。下面依次对各连接机构进行描述。
参见图3,固定底座1为十字形或T字形,其设置为卡式或滑入式底座。
参见图5,固定臂2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倒钩,用以与固定底座1相接,另一端2.1插入中转臂5并铰接;固定臂2的中心处设置有长方槽孔2.2。
参见图6,连接臂3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与固定臂2铰接,另一端与大转臂4铰接,连接臂3与固定臂2铰接处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铰接销3.1,其顶面设置有开口槽3.2,本实施例中,开口槽3.2为U形槽。
参见图7,大转臂4的截面为槽钢形,顶面设置有腰圆孔4.1;其一端4.3与连接臂3铰接,中段与中转臂5铰接,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外凸的L形或条形加强筋4.2且与活动底座7铰接。
参见图8、图12,中转臂5内设置有一L形的弹簧座10,弹簧座10上设置有一截面为槽钢形的凹槽10.1,凹槽10.1内设置有压力弹簧8和胶粒9,如图10、11所示。胶粒9固定在弹簧8的两端;凹槽10.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销10.2与中转臂5、大转臂4铰接,其下端设置有固定孔10.3,用以将弹簧座10固定在中转臂5内;又因为所述小转臂6的一端铆接有合金钩11,如图13所示,合金钩11一端设置有圆弧面11.1,胶粒9的一端抵压在此圆弧面11.1上,另一端抵住铰接销10.2处。
参见图9,小转臂6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6.2与活动底座铰接,另一端6.1与中转臂5铰接。
参见图4,活动底座7的中心设置有一杯状凹槽7.1,杯状凹槽7.1的底端设置有两条长槽孔7.2,暗铰链闭合时,凹槽7.1容置大转臂4的一端,其加强筋4.2恰好放置在长槽孔7.2内;凹槽7.1的顶面延伸出圆角长方形固定板7.3,固定板7.3为台阶式,台阶7.4的中心结合处冲压出铰接孔7.5,铰接销穿过铰接孔与小转臂6铰接;固定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钉孔7.6。活动底座7为金属冲压件。
参见图15、图16,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臂3、大、中、小转臂4、5、6铰接成四连杆机构,因此本实施例的开合角度为0-170度。
权利要求1.一种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包括活动底座(7),固定底座(1)和连接在其间的铰接件,铰接件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臂(2),连接臂(3),大、中、小转臂(4、5、6);连接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与固定臂铰接,另一端与大转臂铰接,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与固定臂铰接处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铰接销(3.1),其顶面设置有开口槽(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底座的中心设置有一杯状凹槽(7.1),杯状凹槽的底端设置有两条长槽孔(7.2);凹槽的顶面延伸出圆角长方形固定板(7.3),固定板为台阶式,台阶(7.4)的中心结合处冲压出铰接孔(7.5),铰接销穿过铰接孔与小转臂铰接;固定板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螺钉孔(7.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大转臂的截面为槽钢形,顶面设置有腰圆孔(4.1);其一端(4.3)与连接臂铰接,中段与中转臂铰接,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4.2)且与活动底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中转臂内设置有一L形的弹簧座(10),弹簧座上设置有一截面为槽钢形的凹槽(10.1),凹槽内设置有压力弹簧(8)和胶粒(9),胶粒固定在弹簧的两端;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销(10.2)与中转臂、大转臂铰接,其下端设置有固定孔(10.3),用以将弹簧座固定在中转臂内;所述小转臂的一端铆接有合金钩(11),合金钩一端设置有圆弧面(11.1),胶粒的一端抵压在此圆弧面上,另一端抵住铰接销(10.2)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小转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6.2)与活动底座铰接,另一端(6.1)与中转臂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固定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倒钩,用以与固定底座相接,另一端(2.1)插入中转臂并铰接;固定臂的中心处设置有长方槽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为十字形或T字形,其设置为卡式底座或滑入式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底座为金属冲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大、中、小转臂铰接成四连杆机构,其开合角度为0-17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开合的家具门暗铰链,包括活动底座,固定底座和连接在其间的铰接件,铰接件包括依次铰接的固定臂,连接臂,大、中、小转臂;连接臂的截面为槽钢形,其一端与固定臂铰接,另一端与大转臂铰接,连接臂与固定臂铰接处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铰接销,其顶面设置有开口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由于在连接臂上设置有槽孔,因此使用者在安装螺钉的时候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使得拆装都较为快捷;本产品的固定底座既可采用卡扣式,也可采用滑入式,适应性强;本产品的开合角度为0-170度,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
文档编号E05D5/00GK2923940SQ20062006195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
发明者伍志勇 申请人:伍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