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48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充气坐具的轻便、便携和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和坐具组合体。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旅游和野营用餐的需要,厂商设计和生产了多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桌、椅及其组合体。例如,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折叠式桌椅组合体。该桌椅组合体的主要结构包括由左、右半板块构成的可折叠桌面板、由椅面板和可折叠地连接在椅面板的椅脚组成的椅子、以及连接在桌面板与椅子之间的可折叠的支撑连接机构,椅子相对设置于桌面板的左、右两侧,构成桌面板的左、右半板块底部具有可将对应侧的椅子收折容纳在其中的容置部。该桌椅组合体展开后形成图1所示的用餐使用状态,折合后形成图2所示的便于携带的箱体结构。其优点是使用、携带方便,由于将桌椅联成一体并省去桌面板的支撑机构,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
但是,对于便携式产品而言,仍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轻便,并期望因此而使其具备更多的附加功能,以提高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便携和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和坐具组合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包括由两个半板块构成的可折叠桌面板,其特征是两个半板块通过可折叠的支撑连接机构各连接一刚性架,每一个刚性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囊,该气囊充气后形成坐具,两个半板块底部各具有一个可收折容纳对应侧的支撑连接机构、刚性架和气囊的容置部。
所述的气囊包括气密的囊体和设置在囊体上的充/放气部。
所述的充/放气部包括可充/放气的气嘴。
所述的气囊充气后具有平整顶部和平整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通过折叠变换可形成两种状态展开状态,即两个半板块处于展开状态,两侧的支撑连接机构展开成支撑状,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折合状态,即两个半板块折合成箱体,气囊处于非充气的自然状态,支撑连接机构、刚性架、气囊收折放置在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轻便采用充气式坐具,进一步省去椅面板和椅脚等部件,使结构更简单,体积和重量更小。
多用途包括通常的用途,如将展开状态的组合体稳定地支撑于地面上,作为用餐的桌子、坐具使用,以满足外出旅游和野营的用餐需要;以及特殊场合的用途,如将展开状态的组合体放入水中,作为浮体、浮筏使用,用于在抢险救灾、野战训练等特殊场合运送人员、物资。作为一种平、战两用产品,具有突出的优点。
便携组合体折合后形成箱体,可随身携带。
另外,由于非充气自然状态的气囊体积很小小,因此在箱体内能空出较大的容纳空间,可收藏、携带更多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的详细技术特征,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予以说明。


图1是现有的折叠式桌椅组合体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折叠式桌椅组合体折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局部剖开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包括由两个半板块构成的桌面板11、设置于桌面板11两侧的刚性架3、连接在桌面板11和刚性架3之间的支撑连接机构、设置在刚性架3上的可充/放气的气囊。详述如下桌面板11,由两个半板块通过可单向转动的枢接部相互连接而成。枢接部由相互配合的枢轴和枢座、或铰链等公知机构构成。两个半板块底部各有一个由垂直壁围成的容置部12,可将对应侧的支撑连接机构、刚性架和放气后的气囊收折容纳在其中。两个半板块的枢接侧中间各具有一个半圆形缺口。当两个半板块展开后,两个半圆形缺口在桌面板11的中心拼合成一圆孔13,可用于插设遮阳伞等物,起到防日晒、防雨淋的作用。两个半板块的与枢接侧相对的侧边各设置有一个提手部14。当欲携带由两个半板块折合形成的箱体,可利用提手部14提行。两个提手部14上分别设置有锁扣部15。两个半板块折合后,将锁扣部15可解除地相互配合,可将箱体牢固锁扣,防止被不当开启。
支撑连接机构,包括桌面板支撑件21、上连接件22、中间连接件23、下连接件24、侧向支撑件251、252。桌面板支撑件21的上、下端部分别活动枢接于半板块底部和刚性架3。上连接件22的上端部活动枢接于半板块底部。中间连接件23的上端部和上连接件22的下端部通过单侧转动的枢接部相互连接。下连接件24的上端部和中间连接件23的下端部通过单侧转动的枢接部相互连接。下连接件24的下端部活动枢接于刚性架3。中间连接件23的中部与桌面板支撑件21的中部活动枢接。中间连接件23的背面形成有纵向延伸的、可容纳上连接件22的第一凹槽231。中间连接件23的正面形成有纵向延伸的、可容纳下连接件24的第二凹槽232。参照图5,侧向支撑件251的上端部活动枢接于中间连接件23的下端部。侧向支撑件251的下端部和侧向支撑件252的上端部通过单侧转动的枢接部相互连接。侧向支撑件252的下端部活动枢接于刚性架3。
刚性架3,其两端各有一个联结固定气囊的框形架,两端的框形架通过中间支架连接成一体。
气囊4,联结固定在刚性架3的框形架中。气囊4包括由气密材料制成的气密囊体和设置在囊体上可充/放气的气嘴41。气密材料、气嘴41可选用公知的市售产品,不再详述。充气后的气囊4可呈柱体、立方体等各种形状,既可作为充气坐具、又可作为浮筒使用。充气后的气囊4最好形成平整的顶部和底部。这样,当作为充气坐具使用时,可保证舒适性和稳定性。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可将图3状态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折合成图2所示的箱体首先,将图3状态的折叠式桌椅组合体翻转,使桌面板11朝下、充气坐具4朝上。然后,通过按压气嘴41使充气状态的气囊4放气,直至变为非充气自然状态。接着,沿枢接部收折侧向支撑件251、252,以解除对中间连接件23的顶持支撑。沿各自的枢接部将中间连接件23折向上连接件22、下连接件24折向中间连接件23,并带动桌面板支撑件21、刚性架3、放气后的气囊4放置到对应侧半板块底部的容置部12中。此时,上连接件22容纳在中间连接件23背面的第一凹槽231、下连接件24容纳在中间连接件23正面的第二凹槽232,从而形成依次叠合的紧凑的折叠体。最后,将两个半板块折合,将提手部14上的锁扣部15相互锁扣,形成图2所示的可携带的箱体。
按照与上述折合过程相反的步骤进行操作,可将图2所示的箱体展开成图3状态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首先,将图2所示箱体提手部14上的相互锁扣的锁扣部15解除,将两个半板块展开。然后,将放置于两个半板块底部的容置部12中的折叠体提拉,使上连接件22、中间连接件23、下连接件24沿各自的枢接部转动,并带动桌面板支撑件21、刚性架3至展开定位的位置。推动支撑件251、252沿其枢接部转动至顶持支撑中间连接件23的位置。接着,利用气筒等工具通过气嘴41对非充气自然状态的气囊4进行充气,直至变为充气状态。最后将组合体翻转,使桌面板11朝上、充气坐具5朝下,形成图3状态。
该展开后的组合体具有多方面用途外出旅游和野营需要用餐时,可将组合体通过四个充气气囊稳定支撑在地面上,作为桌子、坐具使用;抢险救灾、野战训练时,可将组合体放入水中,借助四个充气气囊的浮力,并利用桌面板作为承载体,可用于运送人员、物资。
另外,两个半板块折合成箱体后,由于非充气自然状态的气囊体体积很小,因此箱体内能空出较大的空间,用于容纳、收藏气筒、餐饮具、急救器械、药物等物品,以备使用。
权利要求1.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包括由两个半板块构成的可折叠桌面板,其特征是两个半板块通过可折叠的支撑连接机构各连接一刚性架,每一个刚性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囊,该气囊充气后形成坐具,两个半板块底部各具有一个可收折容纳对应侧的支撑连接机构、刚性架和气囊的容置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包括气密的囊体和设置在囊体上的充/放气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放气部包括可充/放气的气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气囊充气后具有平整顶部和平整底部。
专利摘要多用途的折叠式桌子与充气坐具组合体,包括由两个半板块构成的可折叠桌面板,两个半板块通过可折叠的支撑连接机构各连接一刚性架,每一个刚性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囊,该气囊充气后形成坐具,两个半板块底部各具有一个可收折容纳对应侧的支撑连接机构、刚性架和气囊的容置部。采用充气式坐具,省去传统的椅面板和椅脚等部件,结构更简单,更轻便。具有多种用途,既能在外出旅游和野营用餐时作为桌子、坐具使用,又能在抢险救灾、野战训练等特殊场合,作为浮体、浮筏运送人员、物资。并且该组合体折合后形成箱体,便于随身携带。
文档编号A47B3/14GK2935956SQ20062008639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5日
发明者纪树梅, 项正森, 徐开宝 申请人:纪树梅, 项正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