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度暗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95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80度暗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铰链,特别是一种能使防撬门开启180度的暗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防撬门产品上普遍使用的暗铰链可分为90度开启的可调式C形铰臂暗铰链及180度开启的叠片式暗铰链。
90度开启的可调式C形铰臂暗铰链能在两侧带防撬边的防撬门上安装、调整,具有机械强度高、防撬性能好、生产成本低、安装调整方便,其不足之处在于开启角度受到限制,一般只能开启90度左右,在公共区域、办公场所及狭窄的楼道上安装C形铰臂暗铰链的防撬门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180度开启的叠片式暗铰链虽然机械强度高、防撬性能好、美观大方,但不足之处在于对门扇上下左右位置不能进行微调,安装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好多厂家由于安装要求高及成本过高而放弃使用该铰链;另外还存在的缺陷是对带有防撬边的防撬门在开启过程中铰臂与防撬边相碰,造成凡是带防撬边的防撬门都不能安装使用。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如何使防撬门开启180度进行了反复的改进和研究,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方案,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暗铰链存在的上述的弊病,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安装调整方便、生产成本低、通用性好、又能开启180度暗铰链。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铰链座、门扇铰臂、C形门架铰臂,C形门架铰臂的一端铰接支承轴上,支承轴设置在铰链座上,C形门架铰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动支承轴上,门扇铰臂通过轴套铰接在活动支承轴上,所述门扇铰臂的轴套上固定有拨叉,C形门架铰臂上固定有保险装置,保险装置由保险座、保险杆及槽轮组成,可上下位移的保险杆设置在保险座上,保险杆的顶部与铰链座的上端面匹配,槽轮设置在保险杆的下部,槽轮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入口设有斜面,拨叉与带有斜面的凹槽匹配。
所述的C形门架铰臂包括A铰臂和B铰臂,A铰臂及B铰臂的铰接端分别固定有轴套,A铰臂上设有调节孔,A铰臂通过固定螺钉穿过调节孔与B铰臂固定连接。
为了使门扇开启灵活轻便,所述A铰臂的轴套底部与铰链座之间的支承轴上设有轴承,门扇铰臂的轴套底部与B铰臂的轴套的活动支承轴设有轴承。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门扇铰臂通过轴套铰接在活动支承轴上,所述门扇铰臂的轴套上固定有拨叉,C形门架铰臂上固定有保险装置,门扇不仅能绕支承轴旋转90度,而且在保险装置的作用下绕活动支承轴旋转90度,从而使防撬门可在0至180度之间随意开启;它彻底改变了现有铰链存在的诸多不足,消除对过道的遮挡;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可靠、上下左右安装调整方便、生产成本低、通用性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防撬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险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180度暗铰链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铰链座8、门扇铰臂1、C形门架铰臂,铰链座8固定在门架21上,门扇20固定在门扇铰臂1上,C形门架铰臂包括A铰臂11和B铰臂7,A铰臂11及B铰臂7的铰接端分别固定有轴套,A铰臂11上设有调节孔4,A铰臂11通过固定螺钉5、垫片6与B铰臂7固定连接,C形门架铰臂的A铰臂11端通过轴套铰接支承轴12上,支承轴12设置在铰链座8上,C形门架铰臂的B铰臂7端通过轴套铰接在活动支承轴9上,门扇铰臂1通过轴套铰接在活动支承轴9上,所述门扇铰臂1的轴套上固定有拨叉10,C形门架铰臂的B铰臂7上通过螺钉2固定有保险装置,保险装置由保险座3、保险杆14及槽轮15组成,可上下位移的保险杆14设置在保险座3上,保险杆14的顶部与铰链座8的上端面匹配,槽轮15通过螺母16设置在保险杆14的下部,槽轮15上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入口设有斜面18,拨叉10与带有斜面18的凹槽19匹配,保险杆14顶部与铰链座8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通过保险杆14与槽轮15之间配合来调节,间隙调整好后再紧固螺母16。通过A铰臂11上的调节孔4使A铰臂11可在不同位置与B铰臂7固定,实现门扇20左右间隙的调整。
所述A铰臂11的轴套底部与铰链座8之间的支承轴12上设有轴承17,门扇铰臂1的轴套底部与B铰臂7的轴套的活动支承轴9设有轴承13,使门扇20开启灵活轻便,并通过调整支承轴12上的轴承17与铰链座8之间的垫片厚度实现调节门扇20的上下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门扇处于关闭状态时,拨叉10的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拨叉10处在凹槽19的斜面18上。打开门扇20时,带动门扇铰臂1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拨叉10通过凹槽19的斜面18托起保险杆14,保险杆14与铰链座8的上端面接触,使门扇铰臂1停止转动,门扇20只能带动C形门架铰臂绕支承轴12转动;当门扇20开启一定的角度后,保险杆14脱离与铰链座8上端面的接触;此时有二种开启方式,第一种是门扇20继续绕支承轴12转动,直至旋转90度后,C形门架铰臂碰到门架21,门扇20停止绕支承轴12转动,继续开启门扇20,门扇20只能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拨叉10进入槽轮15的凹槽19内并进一步托起保险杆14,直至门扇20绕活动支承轴9旋转90度,从而实现门扇20从0至180度开启,如图1双点划线位置;第二种方式是门扇20先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拨叉10进入槽轮15的凹槽19内并进一步托起保险杆14,直至拨叉10受到阻挡为止,门扇20恰好旋转90度,继续开启门扇20,门扇20 只能绕支承轴12转动,直至C形门架铰臂碰到门架21为止,门扇20累计绕支承轴12转动90度,从而同样实现门扇20从0至180度开启。
当关闭门扇20时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门扇20先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拨叉10在槽轮15的凹槽19移动,当门扇20转动90度时,拨叉10移至凹槽19的斜面18处,保险杆14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拨叉10与凹槽19的斜面18配合,门扇铰臂1紧贴C形门架铰臂,门扇20停止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继续关闭门扇20,门扇20 只能通过C形门架铰臂绕支承轴12转动,直至绕支承轴12转动90度关闭上门扇20为止,从而完成门扇20关闭。第二种方式是门扇20先绕支承轴12转动,当门扇20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开启过程中托起的保险杆14顶部碰到铰链座8上端面,门扇20停止绕支承轴12转动,继续关闭门扇20,门扇20只能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拨叉10在槽轮15的凹槽19移动,当门扇20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90度时,拨叉10移至凹槽19的斜面18处,保险杆14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保险杆14顶部脱离与铰链座8上端面阻挡,拨叉10与凹槽19的斜面18配合,门扇铰臂1紧贴C形门架铰臂,门扇20停止绕活动支承轴9转动,继续关闭门扇20,门扇20又通过C形门架铰臂继续绕支承轴12转动,直至绕支承轴12累计转动90度关闭上门扇20为止,从而完成门扇20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180度暗铰链,包括铰链座(8)、门扇铰臂(1)、C形门架铰臂,C形门架铰臂的一端铰接支承轴(12)上,支承轴(12)设置在铰链座(8)上,C形门架铰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动支承轴(9)上,门扇铰臂(1)通过轴套铰接在活动支承轴(9)上,其特征是所述门扇铰臂(1)的轴套上固定有拨叉(10),C形门架铰臂上固定有保险装置,保险装置由保险座(3)、保险杆(14)及槽轮(15)组成,可上下位移的保险杆(14)设置在保险座(3)上,保险杆(14)的顶部与铰链座(8)的上端面匹配,槽轮(15)设置在保险杆(14)的下部,槽轮(15)上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入口设有斜面(18),拨叉(10)与带有斜面(18)的凹槽(19)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80度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的C形门架铰臂包括A铰臂(11)和B铰臂(7),A铰臂(11)及B铰臂(7)的铰接端分别固定有轴套,A铰臂(11)上设有调节孔(4),A铰臂(11)通过固定螺钉(5)穿过调节孔(4)与B铰臂(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80度暗铰链,其特征是所述A铰臂(11)的轴套底部与铰链座(8)之间的支承轴(12)上设有轴承(17),门扇铰臂(1)的轴套底部与B铰臂(7)的轴套的活动支承轴(9)设有轴承(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80度暗铰链,包括铰链座(8)、门扇铰臂(1)、C形门架铰臂,所述门扇铰臂(1)的轴套上固定有拨叉(10),C形门架铰臂上固定有保险装置,保险装置由保险座(3)、保险杆(14)及槽轮(15)组成,保险杆(14)设置在保险座(3)上,保险杆(14)的顶部与铰链座(8)的上端面匹配,槽轮(15)设置在保险杆(14)的下部,槽轮(15)上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入口设有斜面(18),拨叉(10)与斜面(18)、凹槽(19)匹配;采用上述结构后,门扇20可分别绕支承轴(12)和活动支承轴(9)旋转90度,使防撬门可在0至180度之间随意开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可靠、安装调整方便、生产成本低、通用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E05D7/08GK2934516SQ200620104099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7日
发明者丁樟金, 丁国刚 申请人:丁国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