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供电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25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自动供电的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自动供电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随着锁具行业的发展,各种电子锁层出不穷,由于电子锁使用比 较方便,因此广泛应用在宾馆、饭店等各个领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 电子锁的内部结构往往是通过电池驱动电机进行开、合锁,当电子锁 中的电池没电的话,其电子开锁的功能就无法使用了,只有采用机械 钥匙幵锁。再次使用前,需要打开锁盒更换电池或给电池充电,十分 麻烦;
另外,由于电子锁对功耗要求很严格,现有采用电池供电的电子 锁的功耗达不到要求,造成了电子锁的故障率很高。这些问题限制了 电子锁的向家庭化方向的推广,如何解决目前电子锁这些的难题成为 电子锁行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种 可无需电池、能自动供电的电子锁。
为达到匕述R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子锁本体,在电子锁本体 中的一锁舌内设有两个导电端子,该锁舌对应的门扣盒中设有可与上 述导电端子对应接触的两导电片,交流电源通过充电变压电路分别与 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对应连接,所述锁舌内的正导电 端子和负导电端子分别与电子锁本体内电机连接的供电电路的两端 相对应电连接;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电子锁本体中的锁舌内的 正导电端子与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接通,该锁舌内的负导电端子与 门扣盒中的负极导电片接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门处于锁合状态时,交流电源通过锁舌和门 扣盒之间的接触开关给供电电路供电,供电电路可驱动电机工作,从 而无需电池就可以使电子锁正常工作,并且该供电电路能提供稳定的 功耗,大大降低了电子锁由于功耗而造成的故障率。也可在供电电路 中装有充电电池,在断电时可由充电电池工作,使电子锁在交流电源 断电的情况下也可正常工作。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供电电子
锁解决r现有电子锁中需经常更换电池的缺陷,功耗达不到要求而造 成故障率高的问题,为电子锁的家庭化普及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形锁舌实施例开门断电状态的结构原理剖 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形锁舌实施例开门通电状态的结构原理剖 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锲形锁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锲形锁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锲形锁舌实施例中的翻转架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锲形锁舌实施例中的锲形锁舌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子锁本体10,在电子锁本 体10中的一锁舌11内设有两个导电端子20,该锁舌11对应的门扣 盒30中设有可与上述导电端子20对应接触的两导电片40,交流电 源50通过充电变压电路60分别与门扣盒30中的正极导电片41和负 极导电片42对应连接,所述锁舌11内的正导电端子21和负导电端 子22分别与电子锁本体10内电机连接的供电电路14的两端相对应 电连接;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电子锁本体10中的锁舌11内的 正导电端子21与门扣盒30中的正极导电片41接通,该锁舌11内的 负导电端于22与门扣盒30中的负极导电片42接通。如图2 3所示, 所述正导电端子21、负导电端子22与锁舌11之间设有绝缘层13。 绝缘层3 nj使锁舌11不带电,使本实用新型电子锁更为安全。
如图2 3所示实施例,所述锁舌11为方形锁舌,所述两导电端 子20为方形锁舌中分别内置的两导电柱,两导电柱伸突出正导电端 211和负导电端22J ,两导电柱分别与供电电路14的正负两极电连接, 而两导电柱的其余部分与方形锁舌之间设有绝缘层13;所述的门扣
盒30中设有两个绝缘滑套70,绝缘滑套70内插设有导电片41和压 紧弹簧71;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伸突出的正导电端211和负 导电端221分别对应抵压在门扣盒30中的相应的导电片40上,导电 片40在压紧弹簧71的弹力作用下与其紧密接触从而接通充电电路。
如图4 7所示实施例,所述锁舌ll为锲形锁舌,在锲形锁舌的 底端面分别开设有两凹槽,该两凹槽内分别装有导电块20a和起隔离 作用的绝缘层3,导电块20a的顶端裸露在外;在门扣盒30中设有 …-翻转架80,该翻转架80通过转轴81与门扣盒30连接,转轴81 上套有使翻转架80复位的钮簧82,翻转架80上分别对应设有两个 导电片40,两导电片40分别通过充电变压龟路60与交流电源50电 连接,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禊形锁舌伸进翻转架30内,在钮 簧82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导电片40分别对应紧密接触两导电块20a 从而接通供电电路14。所述的电子锁本体10上还设有两接线端子90, 该两接线端子90上的连接滑片9抵触在锲形锁舌底端面裸露在外的 导电块20a顶端上的凹槽中,两连接滑片91还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 电路14的正负极连接。在所述翻转架80中对应两个导电片40的--侧上还设有一夹架83,当电子锁锁合时,夹架83抵压在锲形锁舌的 锲形面上使导电片40和导电块20a更好的接触。
所述的供电电路14中无充电电池,直接通过电路给电机供电或 者该供电电路14中包含一可在断电吋给电机供电的起保护作用的充 电电池。使用时,如图2 3所示方形锁舌的实施例,当电子锁处于开门断 电状态时,如图2所不,两导电柱伸突出正导电端2U和负导电端 221与导电片40分离开,供电电路14处于断路状态;当电子锁处于 锁合状态时,两导电柱伸突出正导电端2U和负导电端221分别抵压 对应的导电片40,压紧弹簧71使导电片40与正导电端211和负导 电端221充分接触从而接通供电电路14通电。
再如图4-7所示锲形锁舌的实施例,当关门时,锲形锁舌恰好伸 迸门扣盒30中的翻转架80的开口中,锲形锁舌使翻转架80绕转轴 81转动,套在转轴81 i:的钮簧82受到形变,在钮簧82的反作用力 作用下,翻转架80上的两个导电片40分别对应紧密接触两导电块 20a,而夹架83抵压在锲形锁舌的禊形面上使导电片40和导电块20a 更好的接触,两导电块20a通过两接线端子90上的连接滑片91通过 导线连接到供电电路14的正负极,从而接通电路。
综上所述,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可无需电池即可正常工作,解 决了现有电子锁中需经常更换电池和功耗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故障率 高的问题,为电于锁的家庭化普及提供了技术保障。
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包括有电子锁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电子锁本体中的一锁舌内设有两个导电端子,该锁舌对应的门扣盒中设有可与上述导电端子对应接触的两导电片,交流电源通过充电变压电路分别与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对应连接,所述锁舌内的正导电端子和负导电端子分别与电子锁本体内电机连接的供电电路的两端相对应电连接;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电子锁本体中的锁舌内的正导电端子与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接通,该锁舌内的负导电端子与门扣盒中的负极导电片接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导电端子、负导电端子与锁舌之间设有绝缘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为方形锁舌,所述两导电端子为方形锁舌中分别内置 的两导电柱,两导电柱伸突出导电端,两导电柱分别与供电电路的正 负两极电连接,而两导电柱的其余部分与方形锁舌之间设有绝缘层; 所述的门扣盒中设有两个绝缘滑套,绝缘滑套内插设有导电片和压紧 弹簧;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伸突出的导电端抵压在门扣盒中的导电片上,导电片在压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导电端紧密接触从而接 通充电电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 在于所述锁舌为锲形锁舌,在锲形锁舌的底端面分别开设有两凹槽, 该两凹槽内分别装有导电块和起隔离作用的绝缘层,导电块的顶端裸 露在外;在门扣盒中设有一翻转架,该翻转架通过转轴与门扣盒连接, 转轴上套有使翻转架复位的钮簧,翻转架上分别对应设有两个导电 片,两导电片分别通过充电变压电路与交流电源电连接,当电子锁处 于锁合状态时,锲形锁舌伸进翻转架内,在钮簧的弹力作用下,两个 导电片分别对应紧密接触两导电块从而接通充电电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子锁本体上还设有两接线端子,该两接线端子上的连接滑片 抵触在锲形锁舌底端面裸露在外的导电块顶端上的凹槽中,两连接滑 片还分别通过导线与供电电路的正负极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架中对应两个导电片的--侧上还设有 -支撑架,当电子锁锁 合时,夹架抵压在锲形锁舌的禊形面上使导电片和导电块更好的接 触。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电路中无充电电池,直接通过电路给电机供电或者 该供电电路中包含-一可在断电时给电机供电的起保护作用的充电电 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自动供电的电子锁。它包括有电子锁本体,在电子锁本体中的一锁舌内设有两个导电端子,该锁舌对应的门扣盒中设有可与上述导电端子对应接触的两导电片,交流电源通过充电变压电路分别与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对应连接,所述锁舌内的正导电端子和负导电端子分别与电子锁本体内电机连接的供电电路的两端相对应电连接;当电子锁处于锁合状态时,电子锁本体中的锁舌内的正导电端子与门扣盒中的正极导电片接通,该锁舌内的负导电端子与门扣盒中的负极导电片接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子锁中需经常更换电池和功耗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故障率高的问题。
文档编号E05B47/00GK201056901SQ20072012077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斐 吴 申请人:斐 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