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条式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57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压条式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门窗,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及拆卸玻 璃的无压条式门窗。
背景技术
玻璃安装到门窗上,使得建筑物即能透光又能起到密封作用,同时使门 窗增加了美感,但是玻璃的安装和更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 的木门窗采用钉子钉压条的办法,但是这种方法既浪费木材又浪费人力,而 且这种工艺的钉孔或者钉子外漏,使精美的门窗留下了缺陷。钢门窗也存在 类似的问题,由于钢门窗的玻璃通常要用油灰固定,容易龟裂脱落,使用很 不安全,更换玻璃也很不方便。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档 实木工艺木窗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装玻璃的高档实木工艺门窗用料考究工艺 精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装饰功能。公告号为CN2570409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新型实木门窗,是由框、 窗扇和窗体组成,其中框上开有玻璃槽,玻璃槽上有与其配合的异型密封条, 玻璃槽和异型密封条是一体成形的。该木门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 工艺既浪费材料又浪费工时,同时又影响美观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解决方便 地安装和更换玻璃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 一种安装和拆卸玻璃方 便的无压条式门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包括固定扇,所述固定扇由四根型材组成,即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 述型材上设有玻璃槽,所述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型 材以可方便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四根 型材上的玻璃槽的深度相同,且在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 所述第二型材上玻璃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扇上的玻璃位于第二型材和第三 型材上的玻璃槽内的深度之和。上述无压条式门窗,在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四型材的至少一个 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上述无压条式门窗,所述玻璃槽的两侧壁与所述型材为一体的结构。上述无压条式门窗,所述四根型材上的玻璃槽通过挤压或铣割的方式一 体成型于木料上。上述无压条式门窗,在安装有玻璃的所述无压条式门窗的所述玻璃槽中 还"^殳有玻璃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压条式门窗,包括固定扇,所述 固定扇由四根型材组成,即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 述型材上设有玻璃槽,所述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相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型 材以可方便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四根 型材上的玻璃槽的深度不同,在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所 述第二型材上玻璃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固定扇上的玻璃位于第二型材和第三型 材上的玻璃槽内的深度之和。上述无压条式门窗,在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四型材的至少一个 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上述无压条式门窗,所述玻璃槽的两侧壁与所述型材为 一体的结构。上述无压条式门窗,所述四根型材上的玻璃槽通过挤压或铣割的方式一 体成型于木料上。上述无压条式门窗,在安装有玻璃的所述无压条式门窗的所述玻璃槽中 还设有玻璃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 的四根型材上的玻璃槽在加工时可以开成同样的深度,使用时根据需要通过垫不同厚度的垫片来获得相对深度不同的玻璃槽,这样不但方便加工而且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2)本发明的木门窗可以方便地安装、更换玻璃,解 决了门窗固定扇上的玻璃更换和清洗困难的问题;(3)本发明的无压条式门 窗,由于采用了无压条的设计,门窗表面无压条边界、钉子孔等,连续、完 整、美观,并且不会破坏门窗表面,不影响门窗表面的美观,特别适用于中 高档的带有玻璃的工艺实木门窗和实木复合门窗。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的被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固定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A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A是图3中A-A向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固定扇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的半榫 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固定扇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的连接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l和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无压条式门窗的固定扇具有由四根型材组成的矩形框体10,框体10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与第一型材11相连的第二型材12和第三型材13、与第一型材11相对的第四型材14, 所述第二型材12与第三型材13相对平行设置。在构成框体10的所有型材 上成型有玻璃槽111,各个玻璃槽的深度相同,在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 内设置有垫片,如此以保证此第二型材12玻璃槽111的深度a大于或等于 玻璃5位于第二型材12上的玻璃槽111内的深度b和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 槽111内的相对深度c之和,这样的设计便于玻璃5在所述固定扇的框体 10上的安装。所述的可拆卸的型材指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相邻的型材连接 的型材。该固定扇上设有玻璃5,所述玻璃5是根据框体10的高度和宽度 及玻璃槽111的深度裁出,玻璃5安装到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上的玻璃槽 111的边为第一边,玻璃5安装到第二型材12上玻璃槽111的边为第二边, 玻璃5安装到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111内的边为第三边,剩下的一边为 第四边。本发明的固定扇指使用时不能向里外或者左右移动的窗扇。此处玻璃槽也可以是在加工型材时加工成不同的深度,然后在第三型材 13上的玻璃槽111内设置垫片,同样地,需要保证第二型材12玻璃槽111 的深度a大于或等于玻璃5位于第二型材12上的玻璃槽111内的深度b和 第三型材13的玻璃槽111的深度c之和。需要说明的是,不论玻璃槽被加工成同样的深度或不同的深度,除了在 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设置垫片外,还可以在其它三根型材上的玻璃槽内均 设置垫片或在三根型材中的至少一个玻璃槽内设置垫片,起密封、承重及保 护玻璃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玻璃槽是通过挤压或铣割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木料上的, 也就是说玻璃槽的两侧壁与所述木料为一体的结构。下面实施例所述的玻璃 槽的加工及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安装所述固定扇上的玻璃的具体方法在未安装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的 框体10上,先将玻璃的第二边插入第二型材12上的玻璃槽111内,直到玻 璃5的与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能方便嵌入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111为止,接着把玻璃的第三边嵌入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111内,然后沿所述第二型材12和第三型材13的玻璃槽111推动玻璃5,使玻璃5的第四边进入第四 型材14上的玻璃槽111内直至不能移动,最后安装并固定可拆卸的第一型材 11,使玻璃5的第一边嵌入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上的玻璃槽111内。还可以 往玻璃槽内灌胶以实现玻璃的密封。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和相邻的第二型材 12及第三型材1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此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指现有技术 中的可方便拆卸的连接方式,优选半榫连接方式(半榫和玻璃槽的连接方式如 图4所示),以下实施例都以半榫连接为例。所述的半榫即为不贯通榫,也就 是说榫槽不是贯通的,在榫与榫槽进行组装后,从榫槽的底端无法看到榫的 端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榫以第二型材12和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作 为榫槽,不需另外加工榫槽,简单、方便。上述可拆卸的第一型材ll的固定 是靠摩擦力实现的,当然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其它固定方式固定,比如,在可 拆卸的第一型材ll两端的半榫110和第二型材12及第三型材13的连接处用 角铁112和螺钉113固定(具体参见图5),也可以用销钉、楔子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固定扇上的玻璃如果^皮损需要更换时,首先,拆掉可拆卸的 第一型材ll上的固定件,移开或者取下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接着按照初 装时安装玻璃的步骤安装玻璃;然后安装并固定第一型材ll;最后向玻璃槽 内灌玻璃胶以实现玻璃的密封。实施例2如图2所示是包括有实施例1的固定扇的门窗的结构示意图,该门窗由 一个固定扇1和平开扇4构成,固定扇1由位于平开扇4的第一边框41 一 侧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相连的第二型材12和 第三型材13、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相对的第四型材14和其中安装的玻 璃5构成,第二型材12和第三型材13相对平行设置。平开扇4由位于可拆 卸的第一型材11 一侧的第一边框41、平开扇4的转动轴线所在的与第一边 框41相对的第二边框42、与第一边框41相连的第三边框43、第四边框44 及其中安装的玻璃的构成,第三边框43和第四边框"平行设置。固定扇1 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和第一边框41相邻,便于朝平开窗4方向移动,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的两端开有和玻璃槽111配合使用的半榫110。本发明 的平开扇指^f吏用时可以水平朝内或者水平朝外打开的窗扇。本实施例的固定扇1和平开扇4的位置可以相互替换,其结构和相对位 置不变。本实施例的门窗的固定扇1上的玻璃的安装方法,先安装玻璃5再安装 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安装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玻璃5的第二边嵌入 第二型材12上的玻璃槽111内直到玻璃5的第三边能方便嵌入第三型材13 上的玻璃槽111为止,接着再把玻璃5的第三边嵌入型材13上的玻璃槽111 内,然后将玻璃5沿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13上的玻璃槽推动,使得玻璃5 的第四边嵌入型材14上的玻璃槽111内直到不能移动为止,最后安装可拆 卸的第一型材ll,使玻璃5的第一边嵌入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的玻璃槽内。 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的安装先把可拆卸的第一型材U倾斜放入第三边框 43和第四边框44之间的部分,然后把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水平放置,最 后平移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至设计位置,此时刚好把固定扇1中已经安装 的玻璃5的第一边嵌入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上的玻璃槽111内。固定扇1 安装好以后再安装平开扇。当然上述玻璃5的安装也可以在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已经安装好的情况 下进行,此时应该先把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移动到设计位置的下方,再按 照上段所述的安装玻璃的步骤安装玻璃,然后4巴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1移动 到设计位置即可。实施例3如图3和图3-A所示的无压条式门窗,由第一固定扇101和第二固定 扇102及平开扇4构成,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扇10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扇101 和所述平开扇4的上方,第一固定扇101由位于平开窗4 一侧的竖直设置的 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相连接的水平放置的第 二型材1012和第三型材1013、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相对的第四型材 1014及其中安装的玻璃5构成。第一固定扇101的第三型材1012是第二固定扇102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的一部分,位于同一根型材上;第一固 定扇101的第二型材1012和其第三型材1013相对水平放置,第二型材1012 位于第三型材1013的上方,其中第二型材1012和第三型材1013上的玻璃 槽的深度相同,在第三型材1013上的玻璃槽111内设一个垫片,使得第二 型材1012上的玻璃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三型材1013上的玻璃槽111的相对 深度;此处具体到由竖直设置的可拆卸的型材构成的固定扇,只有与其相连 的位于上方的型材的玻璃槽111深度大于其对框上玻璃槽111的深度才可实 现方便安装。第二固定扇102由位于平开扇一侧的水平放置的可拆卸的第一 型材1021、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相连的第二型材1022和第三型材 1023、与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相对的第四型材1024及其中安装的玻璃6 构成,其中第二型材1022上玻璃槽的深度与第三型材1023上3皮璃槽的深度 相同,通过在第二型材1022或第三型材1023上的玻璃槽内设置垫片,使得 第二固定扇102的第二型材1022上玻璃槽111的深度大于第三型材1023上 的玻璃槽111的相对深度,当然也可以是第三型材1023上的玻璃槽111的 深度大于第二型材1022上玻璃槽111的相对深度;此处具体到由水平放置 的可拆卸的型材构成的固定扇,与其相连的任意一个型材上的玻璃槽111深 度大于对框上玻璃槽111的深度就能实现玻璃的方便安装。上述是无压条式门门窗的结构,下面介绍该木门窗的第一固定扇101和 第二固定扇102上玻璃的安装第一步,安装第二固定扇102上的玻璃5,先安装玻璃5再安装可拆卸 的第一型材1021:首先把玻璃5的第二边嵌入第二固定扇102的第二型材 1022上的玻璃槽111内直到玻璃5的与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能方便嵌入第 二固定扇102的第三型材1023上的玻璃槽111为止,然后将玻璃5的第三 边嵌入第二固定扇102的第三型材1023上的玻璃槽111内,接着沿第二固 定扇102的第二型材1022和第三型材1023的玻璃槽111推动整块玻璃5, 使得玻璃5的第四边嵌入第二固定扇102的第四型材1024上的玻璃槽111 内直到不能移动为止,最后安装第二固定扇102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 到设计位置,使得玻璃5的第一边嵌入第二固定扇102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上的玻璃槽111内。第二步,安装第一固定扇101上的玻璃6,先安装玻璃6再安装可拆卸 的第一型材1011:首先把玻璃6的第二边嵌入第一固定扇101的第二型材 1012上的玻璃槽111内直到玻璃6的与第二边相对的第三边能方便嵌入第 一固定扇101的第三型材1013上的玻璃槽111为止,然后把玻璃6的第三 边嵌入第一固定扇101的第三型材1013上的玻璃槽111内,接着沿第一固 定扇101的第二型材1012和第三型材1013的玻璃槽111推动整块玻璃6, 使玻璃6的第四边嵌入第一固定扇101的第四型材1014上的玻璃槽111内, 直至不能移动,最后安装第一固定扇101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到设计 位置,使得玻璃6的第一边嵌入第一固定扇101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 上的玻璃槽111内。第三步,密封和固定,向玻璃槽111灌胶以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时在以 下三个部位用角铁112和螺钉113固定l)第二固定扇102的可拆卸的第 一型材1021与第二固定扇102的第三型材1023连接处位于平开窗一侧的部 分;2)第一固定扇101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和第一固定扇101的第 二型材1012连接处位于平开窗一侧的部分;3)第一固定扇101的可拆卸 的第一型材1011和第一固定扇101的第三型材1013连接处位于平开窗的部 分。这样使得可拆卸的型材的连接更牢固,同时还便于拆卸,只需拧开螺钉 113取下角铁112即可移动直至取下可拆卸的型材。第四步,安装已经组装完毕的平开扇4。下面详述更换无压条式门窗的固定扇上玻璃的方法更换第一固定扇101上的玻璃6的方法首先,打开平开扇4,拆掉第一固定扇101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 两端连接部位的螺钉113和角铁112,将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向平开窗4 所在的方向移动,清理干净第一固定扇101的第二型材1012、第三型材1013 和第四型材1014、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上的玻璃槽111;接着,按照安 装时的步骤安装玻璃6,再移动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到设计位置固定;然后是密封和固定,前已详述,此不赘述。更换第二固定扇102上的玻璃5:首先打开平开窗4,把第二固定扇102的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和可 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连接部位的所有的螺钉113和角铁112都取下来,取 下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11和第一固定扇101上安装的玻璃6,并清理干净 第二固定扇102上所有型材上的玻璃槽lll;接着,把可拆卸的第一型材1021 下移,安装第二固定扇102上的玻璃5,安装的步骤同新安装时的方法,此 不赘述;然后按照安装时的步骤再安装第一固定扇101上的玻璃6;最后是 密封和固定。同时更换第一固定扇101上的玻璃6和第二固定扇上的玻璃5的方法首先打开平开窗扇4,然后按照安装时的步骤先后安装第二固定扇102上的 玻璃5和第一固定扇101上的玻璃6。前已详述,此不赘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 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 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 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无压条式门窗,包括固定扇,所述固定扇由四根型材组成,即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述型材上设有玻璃槽,所述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相对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以可方便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四根型材上的玻璃槽的深度相同,且在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二型材上玻璃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扇上的玻璃位于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的深度之和。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型材、 第二型材、第四型材的至少一个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槽的 两侧壁与所述型材为 一体的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型材 上的玻璃槽通过挤压或铣割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木料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玻璃 的所述无压条式门窗的所述玻璃槽中还填装有玻璃胶。
6、 一种无压条式门窗,包括固定扇,所述固定扇由四根型材组成,即第一 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所述型材上设有玻璃槽,所述 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相对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以可方 便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型材和所述第三型材固定连接,所述四根型材 上的玻璃槽的深度不同,在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所 述第二型材上玻璃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扇上的玻璃位于第二 型材和第三型材上的玻璃槽内的深度之和。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四型材的至少一个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槽的 两侧壁与所述型材为一体的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型材 上的玻璃槽通过挤压或铣割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木料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压条式门窗,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玻璃 的所述无压条式门窗的所述玻璃槽中还填装有玻璃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压条式门窗,其包括固定扇,所述固定扇由四根型材组成,分别为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其中,所述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平行设置;所述四根型材上均设有玻璃槽,玻璃槽内设置有垫片,以方便玻璃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木门窗表面无压条边界、钉子孔,非常美观,而且安装和拆卸玻璃方便,造价低,非常适于推广。
文档编号E06B3/36GK201087661SQ200720173410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于忠波, 孙德阳 申请人:北京市木材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