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17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挂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锁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同时利用密码或是利用钥匙 开启的复合式挂锁。
背景技术
一般挂锁可概分为号码锁与钥匙锁两种,号码锁需由使用者输入特定 数字才能被开启,而钥匙锁则必须将其对应的钥匙插入其锁孔才能被开启。
然而,若该挂锁为号码锁,但使用者却忘了打开号码锁的数字时,该 挂锁无法被打开,此时,使用者仅能求助于锁匠或强行破坏才能开启该挂 锁,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与困扰;然而,若该挂锁为钥匙锁,但使用者 却将钥匙遗失时,同样也必须应用其它较麻烦的方式才能开启该挂锁。
另外,国际海关为了遏止恐怖攻击,于乘客出入境时,必须一一检查 乘客所携带提箱内的对象,若乘客的提箱使用上述的号码锁上锁,海关人 员将无法打开提箱,而必须破坏提箱的号码锁或是拉炼,才能完成检查该 提箱内的对象,如此将造成乘客与海关人员之间的纠纷与困扰。
而为了解决前述乘客与海关人员间的困扰,美国交通安全局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简称TSA)制订了多款钥匙锁组 与号码锁组相连动的挂锁结构规范,当旅客使用具有TSA确认的挂锁于 所携带的提箱,海关人员检查该提箱行旅时,只需以一预备的钥匙插入该 挂锁的钥匙锁组,即可以不破坏该锁具的手段开启该挂锁,并顺利的完成 检查该提箱内对象的目的;惟,海关人员检查提箱行旅是采抽查的方式进行,当海关人员检査完提箱行旅,并重新扣上锁钩后,旅客于出关拿取提 箱行旅时,其并无法知道该提箱行旅是否有经海关人员检查过,也就是说, 如果提箱行旅所使用的挂锁,若能具有可以显示该锁具己经海关人员以 TSA确认的钥匙开启检查的结构,那将带给旅客更大的方便以及清楚的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挂锁,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 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挂锁,其包含 一壳体,内部具有一容室,该壳体并具有二顶孔、 一通孔、 一按压孔
及多数拨号孔连通该容室与外界;
一锁钩,具有一轴枢端及一活动端分别穿设于该壳体的二顶孔,该轴
枢端形成一头部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活动端形成有一缺槽;
一卡掣件,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并具有一嵌卡部,该卡掣件可于一 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掣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嵌卡部
插设于该锁钩的缺槽中;
一锁固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于该卡掣件;
一钥匙锁组,包含一锁心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锁心一端并穿设 于该通孔且具有一钥匙孔,另端则设有一凹沟沿该锁心的螺旋方向延伸;
一连动件, 一端插设于该钥匙锁组锁心的凹沟中,另端则与该卡掣件 抵接,该连动件可受该锁心的带动而移动;
一密码锁组,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密码锁组具有一轴杆、多数 号码轮以及一回复弹簧,该些号码轮套设于该轴杆且与该壳体的拨号孔位 置对应,该回复弹簧抵顶于该密码锁组的轴杆;以及
一按压件,枢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壁并具有一第一臂以及一第二臂,该第一臂位于该按压孔内侧且与该号码锁组的轴杆抵接,该第二臂则与该 卡掣件抵接。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还包含有一第一顶推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 室内,且抵顶该锁钩的活动端。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第一顶推弹簧由一抵压块而与该锁钩的活 动端抵接,该抵压块套设于该第一顶推弹簧外侧。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卡掣件的嵌卡部末端形成有一斜面。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锁钩活动端的缺槽呈环形。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卡掣件的嵌卡部末端形成有一弧形缺口, 该弧形缺口的形状与该锁钩缺槽的槽壁形状对应。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号码锁组的轴杆一端形成有一延伸壁分别 与该按压件的第一臂及该回复弹簧抵接。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锁钩由 一钢索及二连接件相互串接而成。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锁钩为一体成形且盖呈u字形。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还包含有 一标示件,枢设于该壳体且容置于该容室内,该标示件可于一第三位 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间偏摆,该第三位置位于该连动件的移动路线上,该第 四位置则位于该按压件的偏摆路线上;
其中,该标示件可受该连动件的带动由该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 亦可受该按压件的带动由该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及
一观视孔,形成于该壳体上,且连通该壳体的容室与外界,该观视孔 的位置与该第四位置对应。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该标示件设有一抵块;而该按压件的第二臂
后端则形成有一凸垣,于该按压件的第二臂偏摆时,该凸垣将抵顶该标示 件的抵块,而促使该标示件返回第三位置。
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中还包含有一第二顶推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于该标示件与该壳体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挂锁,可利用号码或钥匙开启,而提高 使用上的便利性。
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挂锁,可供海关人员利用钥匙开启,以 方便检査提箱内所存放的对象。
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挂锁,具有可显示该挂锁已遭钥匙开启 的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4略同于图3,但是显示利用密码锁开启时的状态;
图5略同于图3,但是显示利用钥匙开启时的状态;
图6略同于图5,并显示标示件位于已开启的状态;
图7略同于图5,并显示标示件受按压件抵顶时的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O复合式挂锁 20壳体 201前壳盖 203后壳盖 205轴杆 21容室 22顶孔23通孔
24按压孔
25拨号孔
26观视孔
30锁钩
32轴枢端
321头部
34活动端
341缺槽
36第一顶推弹簧
361抵压块
40卡掣件
42嵌卡部
421弧形缺口
423斜面
43容槽
44卡槽
45锁固弹簧
50钥匙锁组
52锁座
54锁心
541钥匙孔
543凹沟
56连动件
60密码锁组
62轴杆621延伸壁
64号码轮
66掣动轮
68定位簧片
69回复弹簧
70按压件
71轴孔
72第一臂
74第二臂
741凸垣
78第二顶推弹簧
80复合式挂锁
81锁钩
82活动端
84轴枢端
86第三顶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挂锁包含有一壳体、 一锁钩、 一卡掣件、 一锁固 弹簧、 一钥匙锁组、 一连动件、 一密码锁组及一按压件,该壳体内部具有 一容室、二顶孔、 一通孔、 一按压孔及多数拨号孔,该锁钩具有一轴枢端 及一活动端分别穿设于该壳体的二顶孔,该轴枢端形成一头部容置于该壳 体的容室内,该活动端形成有一缺槽,该卡掣件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并 具有一嵌卡部,该卡掣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 掣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嵌卡部插设于该锁钩的缺槽中,该锁固弹簧容置 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于该卡掣件,该钥匙锁组具有一锁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以及一锁心设于该锁座,该锁心一端并穿设于该通孔且具有 一钥匙孔,另端则设有一凹沟沿该锁心的螺旋方向延伸,该连动件以其一 端插设于该钥匙锁组锁心的凹沟中,另端则与该卡掣件抵接,该密码锁组 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并具有一轴杆、多数号码轮以及一回复弹簧,该 些号码轮套设于该轴杆且与该壳体的拨号孔位置对应,该回复弹簧抵顶于 该密码锁组的轴杆,该按压件枢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壁并具有一第一臂以 及一第二臂,该第一臂位于该按压孔内侧且与该号码锁组的轴杆抵接,该 第二臂则与该卡掣件抵接,由此,该复合式挂锁不但可使用钥匙开启,亦
可由将该些号码轮拨转至正确角度而开启。
此外,该复合式挂锁亦可增设一第一顶推弹簧及一第二顶推弹簧,分 别与该锁钩的活动端与轴枢端抵接,使得该卡掣件脱离该锁钩时,该锁钩 可自动弹起;该第一顶推弹簧外侧可增设一抵压块,避免该卡掣件影响该 第一顶推弹簧伸縮。
再者,该卡掣件的嵌卡部末端可设一斜面,使得该复合式挂锁于上锁
的过程中,该锁钩的活动端可更顺畅地推移该卡掣件;该卡掣件的嵌合部 末端亦可设一弧形缺口,而使该锁钩的活动端及该嵌合部呈互补形状,使 得两者可更稳固地结合在一起。
该复合式挂锁可还包含有一标示件枢设于该壳体,且容置于该容室 内,该标示件可于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间偏摆,当该复合式挂锁被 以钥匙开启时,该标示件可受该连动件的带动由该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 置,而当该复合式挂锁再次被利用以密码开启时,该标示件则可受该按压 件的带动返回第三位置,以标示该复合式挂锁是否曾被用钥匙开启。
为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举以下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式挂锁10包含有一壳体 20、 一锁钩30、 一第一顶推弹簧36、 一卡掣件40、 一锁固弹簧45、 一钥匙锁组50、 一连动件56、 一密码锁组60、 一按压件70、 一标示件76以 及一第二顶推弹簧78。
该壳体20是由一前壳盖201与一后壳盖203相互罩合而形成,并形 成有一容室21、 二顶孔22、 一通孔23、 一按压孔24及三拨号孔25,该 二顶孔22、该通孔23、该按压孔24及该些拨号孔25分别连通该容室21 与外界。另外,该后壳盖203的中间段还开设有一观视孔26。
该锁钩30是一可弯曲钢索,并具有一轴枢端32及一活动端34,该轴 枢端32穿设于该壳体20的一顶孔22且形成有一头部321容置于该壳体 20的容室21内,该活动端34穿设于该壳体20的另一顶孔22且形成有一 环形缺槽341。
该第一顶推弹簧36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并由一抵压块361 与该锁钩30的活动端34抵接,该抵压块361并套抵于该第一顶推弹簧36 外侧。
该卡掣件40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并具有一嵌卡部42,该 嵌卡部42末端形成有一弧形缺口 421与一斜面423,该弧形缺口 421的形 状与该锁钩30缺槽341的槽壁形状对应,该卡掣件40的中间段则开设有 一容槽43,并于相对于该嵌卡部42的一端凹设有一卡槽44;其中,该卡 掣件40可于一第一位置(如图3)与一第二位置(如图4或图5)之间移动,当 该卡掣件4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嵌卡部42插设于该锁钩30的缺槽341 中。
该锁固弹簧45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且抵顶于该卡掣件40, 用以将该卡掣件40推移至第一位置。
该钥匙锁组50包含有一锁座52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以及 一锁心54设于该锁座52,该锁心52 —端并穿设于该通孔23且具有一钥 匙孔541,另端则设有一螺旋状凹沟543沿该锁心54的螺旋方向延伸,该 钥匙孔541是用以供一钥匙(图未示)插入,以便转动该锁心54;该钥匙锁组50的细部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容不详述。
该连动件56的底端插设于该钥匙锁组50锁心54的凹沟543中,顶 端则容设于该卡掣件40的容槽43,由此,该连动件56可受该锁心54的 带动而移动,进而将该卡掣件40由该第一位置推移至第二位置。
该密码锁组60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并具有一轴杆62、三 号码轮64、三掣动轮66、 一定位簧片68以及一回复弹簧69,该轴杆62 一端形成有一延伸壁621 ,该些号码轮64套设于该轴杆62且与该壳体20 的拨号孔25位置对应,以方便使用者由该壳体20外侧拨动该些号码轮64, 该掣动轮66套设于该轴杆62,该定位簧片68与该些号码轮64抵接,该 回复弹簧69套设于该轴杆62且抵顶于该轴杆62的延伸壁621 ,用以提供 推力将该轴杆62朝该按压件70推移;其中,当该些号码轮64被拨转至 正确角度时,该轴杆62可进行轴向移动,反之,当任一号码轮64被拨转 至错误龟度时,该轴杆62将受制于该些掣动轮66而无法移动;该密码锁 组60的细部结构属公知技术,在此亦不作详述。
该按压件70是以其中间段的轴孔71枢设于该后壳盖203内壁的一轴 杆205,并具有一第一臂72以及一第二臂74,该第一臂72位于该按压孔 24内侧且与该号码锁组60的轴杆62延伸壁621抵接,该第二臂74则与 该卡掣件40抵接,用以将该卡掣件40由该第一位置推移至第二位置,该 第二臂74后端则再形成有一凸垣741 。
该标示件76枢设于该壳体20的后壳盖203,且容置于该容室21内, 该标示件76可于一第三位置(如图3或图4)及一第四位置(如图5)之 间偏摆,该第三位置是位于该连动件56的移动路线上,该第四位置则位 于该按压件70的偏摆路线上;该第四位置是与该壳体20观视孔26的位 置应对,使得当该标示件76位于该第四位置时,使用者可通过该观视孔 26窥视该标示件76,而当该标示件76位于该第三位置时,使用者则无法 通过该观视孔26窥视该标示件76;该标示件76并延伸形成有一抵块761 ,并于抵块761背面设有显示凸块762,该显示凸块762的表面得涂上鲜明 的颜色,于该标示件76处于第四位置时,恰遮盖于该后壳盖203的观视 孔26。
该第二顶推弹簧78容置于该壳体20的容室21内,且抵顶该标示件 76与该容室21内壁之间,使得该标示件76尽可能地接近该壳体20的后 壳盖203。
经由上述结构,当该复合式挂锁10呈锁制状态时(如图4),该卡掣件 40是位于第一位置,且以其嵌卡部42插设于该锁钩30的缺槽341内,使 该锁钩30无法移动,该按压件70的第一臂72亦受制于该轴杆62而无法 偏摆;而当使用者将该些号码轮64拨转至正确角度时,该轴杆62将不再 受制于该些掣动轮66而可进行轴向移动,此时,当使用者按压该按压件 70的第一臂72,将由杠杆原理而使其第二臂74将该卡掣件40推移至第 二位置(如图5),由此,该锁钩30即可借助该第一顶推弹簧36的弹力而 被弹起,从而开启该复合式挂锁10。
而当欲重新上锁时,使用者仅需直接压下该锁钩30,使其克服该第一、 第二顶推弹簧36、 38的弹力下移到底,该卡掣件40即可由该锁固弹簧45 的推送而回到第一位置,而使该复合式挂锁IO呈锁制状态。
而当使用者将钥匙插入该钥匙锁组50的钥匙孔541,并由该钥匙转动 该锁心54时,该锁心54将通过该连动件56带动该卡掣件40由第一位置 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5),同样可使该锁钩30弹起,而开启该复合式挂锁 10;由于该复合式挂锁10可供使用者自由选择利用密码或是钥匙开启, 故可大大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当利用该复合式挂锁10上锁的提 箱于海关受检时,海关人员还可使用钥匙顺利打开该复合式挂锁10进行 检查,而不致造成海关人员的不便。
此外,于该复合式挂锁IO被利用钥匙开启的过程中,该连动件56亦 一并将该标示件76由第三位置(如图3)推移至第四位置(如图5),亦即标示件76的显示凸块762恰遮盖于该后壳盖203的观视孔26,且即使 该复合式挂锁IO被重新上锁,该标示件76仍将停留在第四位置,由此, 使用者即可经由该标示件76的位置来判断该复合式挂锁10是否曾被海关 人员利用钥匙开启,十分方便且清楚知道提箱是否有被开启检査的状态; 而当使用者再次压下该按压件70时,该按压件70的第二臂74将朝顺时 针方向偏摆,从而按压件70第二臂74后端的凸垣741将抵顶该标示件76 的抵块761 (如图7所示),而进一步使该标示件76返回第三位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该复合式挂锁10于结构上其实亦具有多种 变化,请再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式挂锁80 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壳体容室21、第一顶推弹簧36、卡掣件40、钥 匙锁组50、连动件56、号码锁组60与按压件70,其不同点仅在于,该复 合式挂锁80的锁钩81是一体成形且概呈U字形,并具有一活动端82及 一轴枢端84,该轴枢端84穿设于该壳体20的顶孔,并于底端压抵有一第 三顶推弹簧86,用以作动该锁钩81向上弹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凡合于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包含于 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轻易思 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内部具有一容室,该壳体并具有二顶孔、一通孔、一按压孔及多数拨号孔连通该容室与外界;一锁钩,具有一轴枢端及一活动端分别穿设于该壳体的二顶孔,该轴枢端形成一头部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活动端形成有一缺槽;一卡掣件,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并具有一嵌卡部,该卡掣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掣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嵌卡部插设于该锁钩的缺槽中;一锁固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于该卡掣件;一钥匙锁组,包含一锁心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锁心一端并穿设于该通孔且具有一钥匙孔,另端则设有一凹沟沿该锁心的螺旋方向延伸;一连动件,一端插设于该钥匙锁组锁心的凹沟中,另端则与该卡掣件抵接,该连动件可受该锁心的带动而移动;一密码锁组,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该密码锁组具有一轴杆、多数号码轮以及一回复弹簧,该些号码轮套设于该轴杆且与该壳体的拨号孔位置对应,该回复弹簧抵顶于该密码锁组的轴杆;以及一按压件,枢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壁并具有一第一臂以及一第二臂,该第一臂位于该按压孔内侧且与该号码锁组的轴杆抵接,该第二臂则与该卡掣件抵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顶推 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该锁钩的活动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顶推弹 簧由一抵压块而与该锁钩的活动端抵接,该抵压块套设于该第一顶推弹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掣件的嵌 卡部末端形成有一斜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钩活动端 的缺槽呈环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掣件的嵌 卡部末端形成有一弧形缺口 ,该弧形缺口的形状与该锁钩缺槽的槽壁形状 对应。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号码锁组的 轴杆一端形成有一延伸壁分别与该按压件的第一臂及该回复弹簧抵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钩由一钢 索及二连接件相互串接而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钩为一体 成形且盖呈U字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标示件,枢设于该壳体且容置于该容室内,该标示件可于一第三位 置及一第四位置之间偏摆,该第三位置位于该连动件的移动路线上,该第四位置则位于该按压件的偏摆路线上;其中,该标示件可受该连动件的带动由该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 亦可受该按压件的带动由该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以及一观视孔,形成于该壳体上,且连通该壳体的容室与外界,该观视孔 的位置与该第四位置对应。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标示件设 有一抵块;而该按压件的第二臂后端则形成有一凸垣,于该按压件的第二 臂偏摆时,该凸垣将抵顶该标示件的抵块,而促使该标示件返回第三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复合式挂锁,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二顶 推弹簧容置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抵顶于该标示件与该壳体内壁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挂锁,包含有一壳体、一锁钩、一卡掣件、一钥匙锁组、一连动件、一密码锁组及一按压件,锁钩以两端设于壳体,其一端并设有一缺槽,卡掣件设于壳体内,并具有一嵌卡部插设于锁钩的缺槽内,钥匙锁组具有一锁心由连动件而与卡掣件抵接,按压件分别与密码锁组的一轴杆以及卡掣件抵接,由此,使用者除可利用钥匙转动锁心,进而通过连动件带动卡掣件移动而使锁钩弹起之外,亦可将密码锁组的号码轮拨转至正确角度,同时压下按压件,同样能够带动卡掣件移动而使锁钩弹起,从而使此挂锁呈开启状态。
文档编号E05B67/00GK201144573SQ20072019428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4日
发明者杨耀坤 申请人:彰彬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