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翼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07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翼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门,具体讲是一种两翼旋转门。
技术背景
2003年5月21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个名称为两翼旋转门
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02239109. 6,授权公告号CN2551743Y。该专利 包括两门翼、两旋转翼和四侧壁。两门翼的外侧分别与两侧壁的一侧连接, 两侧壁另一侧分别与旋转翼连接形成一个展示区。目前的两翼旋转门一般都 带有该专利中的展示区,也有称作展箱的,该展示区主要用于展示有关物品。 由于展示区在两翼旋转门内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影响了人的通行,尤其是在 发生紧急情况时,会严重阻碍人员的疏散,容易引发事故。另外,两翼旋转 门由于具有展示区,增加了制造和安装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两翼旋转门由于带有展示区而 影响人的通行、制造和安装成本高。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
下技术方案两翼旋转门,包括圆筒壁l、间隔板2和圆弧板3。它的特殊之 处是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接触。
圆筒壁1具有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圆弧,两部分对称并同轴,两部分之间
具有两个相对的开口部作为进出口。圆弧板2具有两块,其大小应能够封闭 圆筒壁1的开口部。间隔板2的外侧边是指靠近圆筒壁1的边,间隔板2的 中部可以设置自动门。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接触是指间隔板2的外 侧边直接与圆弧板3接触,省去了现有的两翼旋转门中的展箱。
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的 一部分固定在间隔板2上,另一部分固定在圆弧板3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现有的两翼旋转门中的展示区,间隔板2的外侧 边与圆弧板3接触,但这样使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太牢固,
连接件4主要用于连接间隔板2与圆弧板3,对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进 行加固。连接件4可以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装置固定在间隔板2和圆弧板 3的框架上,它的一部分固定在间隔板2的框架上,另一部分固定在圆弧板3 的框架上,从而将间隔板2与圆弧板3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4具有相互垂直的水平边和垂直边,水平边固定在 间隔板2上,垂直边固定在圆弧板3上。
连接件4的水平边一般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装置固定在间隔板2的相 应的框架上,连接件4的垂直边一般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装置固定在圆弧 板3的相应的框架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多个连接件4来连接间隔板2与 圆弧板3。 .
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至少一侧具有上下两个连接件4。下部的连接件 4的水平边固定在间隔板2的下边框5上,垂直边固定在圆弧板3的垂直框6 上。上部的连接件4的水平边固定在间隔板2的上边框7上,垂直边固定在 圆弧板3的垂直框6上。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间隔板2的两侧都通过连接件4对间隔板2与圆弧 板3之间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相互接触的夹角处具有角度支撑 板8。
角度支撑板8对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进一步起到连接和加固的作用, 它的形状与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的夹角相适应,主要用于固定间隔板2 与圆弧板3之间的角度。角度支撑板8的一部分一般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 装置固定在间隔板2上,另一部一般通过螺栓、螺钉等固定装置固定在圆弧 板3上。
本实用新型的角度支撑板8具有圆柱面9和平面10。角度支撑板8的圆 柱面9与圆弧板3的下边框11的内侧面接触,并固定在下边框ll上。角度 支撑板8的平面10与间隔板2的下边框5的侧面接触,并固定在下边框5 上。
圆弧板3的下边框11的内侧面为圆柱面,角度支撑板8的圆柱面9 一 般与圆弧板3的下边框11的内侧面完全吻合,采用面面接触。间隔板2的下 边框5的侧面是平面,角度支撑板8的平面10 —般与间隔板2的下边框5 的侧面完全吻合,采用面面接触。 -
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的中部接触,并且圆弧板3 在间隔板2两侧对称。
与现有的两翼旋转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 接触,省去了展示区,使旋转门内部的可以通行的空间增大,便于人员通行。 尤其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疏散人员,减少事故的发生。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件4和角度支撑板8,解决了省去展示区后对间隔 板2与圆弧板3之间的连接和加固问题,使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板2与圆弧板 3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由于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展示区,整个产品的制造和安 装都大大简化,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为表达清楚,图中仅画出天花板装置以下 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部分的立体图3为图2中的间隔板2、圆弧板3和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图3中连接件4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连接件4的左视图6为图2中的间隔板2、圆弧板3和角度支撑板8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图6中角度支撑板8的主视图; 图8为图6中角度支撑板8的左视图; 图9为图6中角度支撑板8的右视图; 图10为图6中角度支撑板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IO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两翼旋转门,它包括圆筒壁l、间 隔板2、圆弧板3、自动门12和天花板装置(为表达清楚起见,图中没有画
出天花板装置),圆筒壁l、间隔板2、圆弧板3和自动门12各有两±央,对称 分布。自动门12的两个门扇位于正中间,可以平行移动打开和关闭。每一块 间隔板2的外侧边的垂直框13与对应的圆弧板3的正中部的垂直框6直接接 触,并且圆弧板3在间隔板2的两侧对称。间隔板2的外侧边的垂直框13 与圆弧板3正中部的垂直框6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具有相互垂 直的水平边和垂直边,其水平边上具有两个连接孔14,垂直边上具有两个连 接孔15。间隔板2的两侧都具有上下两个连接件4。其中,上部的连接件4 的水平边通过螺栓固定装置16和连接 L 14固定在间隔板2的上边框7上, 上部的连接件4的垂直边通过螺栓固定装置17和连接孔15固定在圆弧板3 的垂直框6上;下部的连接件4的水平边通过螺栓固定装置18和连接孔14 固定在间隔板2的下边框5上,下部的连接件4的垂直边通过螺栓固定装置 19和连接孔15固定在圆弧板3的垂直框6上。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相 互接触的夹角处具有角度支撑板8,角度支撑板8具有圆柱面9和平面10, 圆柱面9的直径与圆弧板3的下边框11的内侧面的直径相等。角度支撑板8 的圆柱面9上具有两个连接孔20,平面10上具有两个连接孔21。角度支撑 板8的圆柱面9与圆弧板3的下边框11的内侧面接触,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装 置22和连接孔20固定在下边框11上。角度支撑板8的平面10与间隔板2 的下边框5的侧面接触,并且通过螺栓固定装置23和连接孔21固定在下边 框5上。
一般的使用方式是,间隔板2、自动门12和圆弧板3 —起在圆筒壁1 内转动,两个圆弧板3不断交替地封闭和打开圆筒壁1的两个开口部,人员 可以从中通过。由于比现有的两翼旋转门省去了展示区,使圆筒壁l内的空 间增大,使人员通行更加畅通。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间隔板2、自动门12和 圆弧板3停止转动,而将自动门12打开,使人员从圆筒壁1的一个开口部进 入,进过自动门12打开的开口后,再从圆筒壁l的另一个开口部出去。
权利要求1. 两翼旋转门,包括圆筒壁(1)、间隔板(2)和圆弧板(3);其特征是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间隔板(2)与圆弧板(3)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的一部分固定在间隔板(2)上, 另一部分固定在圆弧板(3)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连接件(4)具有相 互垂直的水平边和垂直边,水平边固定在间隔板(2)上,垂直边固定在圆弧 板(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间隔板(2)至少一 侧具有上下两个连接件(4);下部的连接件(4)的水平边固定在间隔板(2) 的下边框(5)上:,垂直边固定在圆弧板(3)的垂直框(6)上;上部的连接件(4) 的水平边固定在间隔板(2)的上边框(7)上,垂直边固定在圆弧板(3)的垂直 框(6)上。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间隔板 (2)与圆弧板(3)之间相互接触的夹角处具有角度支撑板(8)。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角度支撑板(8)具 有圆柱面(9)和平面(10);角度支撑板(8)的圆柱面(9)与圆弧板(3)的下边 框(ll)的内侧面接触,并固定在下边框(ll)上;角度支撑板(8)的平面(10) 与间隔板(2)的下边框(5)的侧面接触,并固定在下边框(5)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翼旋转门,其特征是间隔板(2)的外侧 边与圆弧板(3)的中部接触,并且圆弧板(3)在间隔板(2)两侧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门,名称为两翼旋转门。为解决现有的两翼旋转门由于带有展示区而影响人的通行、制造和安装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两翼旋转门,包括圆筒壁1、间隔板2和圆弧板3。间隔板2的外侧边与圆弧板3接触。本实用新型由于省去了展示区,使旋转门内部的可以通行的空间增大,便于人员通行,而且整个产品的制造和安装都大大简化,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E06B3/90GK201206405SQ20082011682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夏继华 申请人:夏继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