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窗用中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45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开窗用中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一种平开窗用中梃。
背景技术
中梃是较常用的窗框连接构件,长期使用过pvc塑料门窗的人们知道,一
个比较明显的缺陷是使用铰链安装的平开门窗在使用过程中门窗铰链的螺钉容 易松动,拧紧后使用时间一长又会松动,导致门窗经常下垂,影响门窗使用。
究其根源是pvc塑料平开窗用中梃的钢衬腔与安装铰链的左壁之间存在一 个空腔所造成的;由于pvc塑料强度较差,因此受连接铰链的螺钉压力易变形, 变形后便造成松动,拧紧后,在门窗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内凹,再松动;再拧 紧,也只能暂时牢固,时间久了还是会发生松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造 成的后果是pvc塑料平开门窗易下垂而使用时间不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牢固连接窗铰链,不易 松动的平开窗用中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包括有梃体,在梃体上设有胶条槽口、压条卡接槽口, 在梃体内设有一钢衬腔,钢衬腔与梃体的左壁相贴,连接窗铰链的螺钉穿过左 壁后便直接伸入到钢衬腔内。
作为优选,在钢衬腔的右侧并排设有由竖筋分隔的3个气密腔。
作为优选,在钢衬腔内设有与框体连接的螺钉孔。
作为优选,在梃体上设有t形槽,所述的t形槽包括有两侧边及由两侧边的端部对称向内突伸的顶边。
作为优选,所述的T形槽上下对称设置在梃体的上壁和下壁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梃体去掉了钢衬腔与铰链之间的空腔,使得
螺钉与钢衬腔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从根本上解决与铰链配合松动的问题;再 者,将钢衬腔右侧的气密腔分隔为三个气密腔,使其导热系数更低,从而更加 保温节能;其次,在钢衬腔的顶部外侧增加一道安装共挤密封胶条的T形槽, 从而使安装共挤密封胶条后,内外腔的气压平衡,防止雨水渗入,气密性更好; 最后,在钢衬腔内增设了两个螺钉孔,其与框的连接可选用螺接,从而使连接 更加牢固,强度更高。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如
图1所示,包括有梃体l,在梃体l上设有
胶条槽口2、压条卡接槽口3,在梃体l内设有一钢衬腔5,钢衬腔5与梃体1 的左壁4相贴,连接窗铰链的螺钉穿过左壁4后便直接伸入到钢衬腔5内。
为降低梃体l的导热系数,使其隔热性能更佳,在钢衬腔5的右侧并排设 有由竖筋6分隔的3个气密腔7a,气密腔7b,气密腔7c。
在梃体1的上壁12和下壁13上对称设有T形槽9,所述的T形槽9包括 有两侧边IO及由两侧边10的端部对称向内突伸的顶边11。
在钢衬腔5内设有与框体连接的螺钉孔8,由此,梃体1与框体的连接可选 用螺接,从而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松动。
权利要求1. 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包括有梃体(1),在梃体(1)上设有胶条槽口(2)、压条卡接槽口(3),其特征在于在梃体(1)内设有一钢衬腔(5),钢衬腔(5)与梃体(1)的左壁(4)相贴,连接窗铰链的螺钉穿过左壁(4)后便直接伸入到钢衬腔(5)内。
2. 根据权利要l所述的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其特征在于在钢衬腔(5)的右侧并 排设有由竖筋(6)分隔的3个气密腔(7a,7b,7c)。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其特征在于在钢衬腔(5)内设有 与框体连接的螺钉孔(8)。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其特征在于在梃体(1)上设有T 形槽(9),所述的T形槽(9)包括有两侧边(10)及由两侧边(10)的端部对称向内 突伸的顶边(ll)。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槽(9)上 下对称设置在梃体(1)的上壁(12)和下壁(1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开窗用中梃,包括有梃体,在梃体上设有胶条槽口、压条卡接槽口,在梃体内设有一钢衬腔,钢衬腔与梃体的左壁相贴,连接窗铰链的螺钉穿过左壁后便直接伸入到钢衬腔内。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梃体去掉了钢衬腔与铰链之间的空腔,使得螺钉与钢衬腔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从根本上解决与铰链配合松动的问题。
文档编号E06B3/08GK201232476SQ200820122320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9日
发明者叶维法 申请人:华之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