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49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主要用于房屋等建筑物的窗,尤其是涉及到一 种通过自动装置升降的自动窗。
背景技术
窗是现代建筑物中较为常见的设施,传统的窗由窗扇和窗框组成,为 了便于窗的开启,通常是窗扇采用转动或滑动等方式,同窗框进行活动连 接,但是,此类窗的缺陷是由于采用手动推拉转运滑动的方式进行窗的启 闭,使用上很不方便,且因窗扇和窗框的连接需要,不可避免的要增加一 部分横竖支撑结构,这样又影响了窗的采光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行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窗,通过升降 器来控制窗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窗,包括上窗体、下窗体、密封胶条、上玻璃、下玻璃、升 降器、升降器开关、墙壁内空间,其特征在于,上窗体与上玻璃固定联接, 下窗体位于上窗体下部,下窗体的四周有一凹槽,密封胶条嵌入在凹槽中, 墙壁内空间设计在墙内,与下窗体相通,升降器位于墙壁内空间中,升降 器开关装配在与墙壁内空间相隔的外墙上,与升降器电气相连,所述的升 降器,其内装有升降电机,外与电源联接,作用于升降器的升降。
所述的升降器开关,可根据需用,设计成遥控式开关。当需将窗关闭时,通过操作升降器开关,将升降器升起,升降器上升 时,通过其自身的顶力,将下玻璃上升,下玻璃在升降器顶力下,沿着装 有密封胶条的下窗体的凹槽上升,所设计的升降器上升下玻璃的高度,正 好是下窗体的高度,反之,以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升降器下降,下玻璃从 下窗体装有密封胶条的凹槽中,下降到墙壁内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窗的有益效处在于,由于窗的内藏式玻璃结构, 使用电动启闭的设计,通过电动方式,即可实现窗的启闭,减少了手动启 闭的不便,方便使用,且内藏式玻璃的设计,减少的窗的支撑框架,使窗 的通风面积增大,采光效果强,视线良好,外观豪华气派。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1中
l-上窗体、2-下窗体、3-密封胶条、4-上玻璃、5-下玻璃、6-升降器、 7-升降器开关、8-墙壁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窗,包括上窗体l、下窗体2、密封胶条3、上玻 璃4、下玻璃5、升降器6、升降器开关7、墙壁内空间8,其特征在于, 上窗体1与上玻璃4固定联接,下窗体2位于上窗体1的下部,下窗体2 的四周有一凹槽,密封胶条3嵌入在凹槽中,墙壁内空间8设计在墙内, 与下窗体2相通,升降器6位于墙壁内空间8之中,升降器开关7装配在 与墙壁内空间8相隔的外墙上,与升降器6电气相连,所述的升降器6,其内装有升降电机,外与电源联接,作用于升降器6的升降。
当需将窗关闭时,通过操作升降器开关7,将升降器6升起,升降器
6上升时,通过其自身的顶力,将下玻璃5上升,下玻璃5在升降器顶力 下,沿着装有密封胶条3的下窗体2的凹槽上升,所设计的升降器6上升 下玻璃5的高度,正好是下窗体2的高度,反之,以上述步骤反向操作, 升降器6下降,下玻璃5从下窗体装有密封胶条3的凹槽中,下降到墙壁 内空间8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窗,包括上窗体、下窗体、密封胶条、上玻璃、下玻璃、升降器、升降器开关、墙壁内空间,其特征在于,上窗体与上玻璃固定联接,下窗体位于上窗体下部,下窗体的四周有一凹槽,密封胶条嵌入在凹槽中,墙壁内空间设计在墙内,与下窗体相通,升降器位于墙壁内空间中,升降器开关装配在与墙壁内空间相隔的外墙上,与升降器电气相连,所述的升降器,其内装有升降电机,外与电源联接,作用于升降器的升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 一种自动窗,其特征在于,所设计的升降 器上升下玻璃的高度,正好是下窗体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窗,包括上窗体、下窗体、密封胶条、上玻璃、下玻璃、升降器、升降器开关、墙壁内空间,其特征在于,上窗体与上玻璃固定联接,下窗体位于上窗体下部,下窗体的四周有一凹槽,密封胶条嵌入在凹槽中,墙壁内空间设计在墙内,与下窗体相通,升降器位于墙壁内空间中,当需将窗关闭时,通过操作升降器开关,将升降器升起,升降器上升时,通过其自身的顶力,将下玻璃上升,下玻璃在升降器顶力下,沿着装有密封胶条的下窗体的凹槽上升,所设计的升降器上升下玻璃的高度,正好是下窗体的高度,反之,以上述步骤反向操作,升降器下降,下玻璃从下窗体装有密封胶条的凹槽中,下降到墙壁内空间中。
文档编号E05F15/16GK201262007SQ20082012522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陈跃进 申请人:陈跃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