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6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屉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 缓冲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的抽屉,为了实现自关功能,设计者往往会在滑轨上加 装缓冲器,但是现有产品结构复杂,滑轨和缓冲器经常出现脱钩、脱 轨的现象发生,如为防脱钩,通常加大下滑挂钩槽角度,但此方法会 造成噪音过大,极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合理、产品质量高、静音、寿命长的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抽屉走珠 轨的自关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器外壳、上轨滑板、下轨滑板、底板 以及弹簧,还包括有挂钩、挂钩轴,挂钩安装在挂钩轴上,挂钩的一 端与缓冲器的活塞杆连接,挂钩轴两轴端分别装于上轨滑板与底板、
下轨滑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滑槽内,挂钩在上轨滑板与下轨滑板之间 的通道内滑动,在底板上配合挂钩还成型有脱钩位,弹簧的一端挂于 挂钩轴的轴末端,另一端挂于缓冲器外壳上的弹簧连接轴上。 所述的上轨滑板和下轨滑板上成型有一对防脱凸缘。 所述的挂钩顶部成型有与滑轨配合的沟槽,挂钩底部的前端配合脱钩位成型有卡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专门的挂钩来实现滑轨与缓冲装置的 钩配,无需其它复杂的配件,即可准确无误地实现了抽屉的自关,大 大提高了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另 外,为了整个结构更加合理,上轨滑板和下轨滑板上成型的防脱凸缘 进一步使挂钩运动时不会脱离正常的运行轨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钩运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挂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所示,本 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缓冲器外壳l、上轨滑板2、下轨滑板 3、底板4、弹簧51和52、挂钩6、挂钩轴7,挂钩6套装在挂钩轴 7上,挂钩6的一端与缓冲器的活塞杆8连接,缓冲器为拉钩6提供 缓冲力,挂钩轴7两轴端分别装于上轨滑板2与底板4、下轨滑板3 与底板4之间形成的滑槽81、 82内,并在滑槽81、 82的限程内运动, 挂钩6装配在挂钩轴7上后,恰好位于在上轨滑板2与下轨滑板3之 间形成的的通道内,并在该通道内滑动,为了便于抽屉打开时,抽屉 滑轨和挂钩6顺利脱钩,在底板4上配合挂钩6还成型有脱钩位9, 挂钩底部的前端配合脱钩位9成型有卡柱62。当卡柱62落入脱钩位9后,由于拉钩6的下降,滑轨和拉钩自然脱钩,挂钩顶部成型有与 滑轨配合的沟槽61。为了防止拉钩6在运动时偏离轨迹甚至脱离运 动通道,在所述的上轨滑板2和下轨滑板3上成型有一对防脱凸缘 10。另外,整个装置由弹簧51、 52提供回复力,弹簧51、 52的一端 挂于挂钩轴的轴末端,另一端挂于缓冲器外壳上的弹簧连接轴上。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 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器外壳(1)、上轨滑板(2)、下轨滑板(3)、底板(4)以及弹簧(51、5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挂钩(6)、挂钩轴(7),挂钩(6)安装在挂钩轴(7)上,挂钩(6)的一端与缓冲器的活塞杆(8)连接,挂钩轴(7)两轴端分别装于上轨滑板(2)与底板(4)、下轨滑板(3)与底板(4)之间形成的滑槽(81、82)内,挂钩(6)在上轨滑板(2)与下轨滑板(3)之间的通道内滑动,在底板(4)上配合挂钩(6)还成型有脱钩位(9),弹簧(51、52)的一端挂于挂钩轴的轴末端,另一端挂于缓冲器外壳上的弹簧连接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轨滑板(2)和下轨滑板(3)上成型有一对防脱 凸缘(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顶部成型有与滑轨配合的沟槽(61),挂钩底 部的前端配合脱钩位(9)成型有卡柱(6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屉走珠轨的自关缓冲装置。包括有缓冲器外壳、上轨滑板、下轨滑板、底板以及弹簧,还包括有挂钩、挂钩轴,挂钩安装在挂钩轴上,挂钩的一端与缓冲器的活塞杆连接,挂钩轴两轴端分别装于上轨滑板与底板、下轨滑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滑槽内,挂钩在上轨滑板与下轨滑板之间的通道内滑动,在底板上配合挂钩还成型有脱钩位,弹簧的一端挂于挂钩轴的轴末端,另一端挂于缓冲器外壳上的弹簧连接轴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结构简单合理、产品质量高、静音、寿命长的优点和效果。
文档编号A47B88/04GK201256763SQ20082020090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李浩典 申请人:李浩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