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保险箱式的保存系统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7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别用于保险箱式的保存系统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如其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说明的。
背景技术
一种能够电解锁的或打开的锁,其特别用于自动化的保险箱装置或类似的装置, 由DE 92 09 053 Ul是已知的。在锁壳体中设置的用于与一门板固定连接的锁定钩的回转 锁舌对此借助于一弹簧偏压,以便在释放或打开回转锁舌时转换成向打开或释放方向的回 转运动。该盘形的回转锁舌在两直接邻接的圆周部分上分别具有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构 成用于锁定钩的嵌入并且第二凹槽设置用一可直线移动的插销的形锁合嵌入,该插销由一 电磁铁的衔铁构成。当电磁铁的衔铁嵌入回转锁舌中时,回转锁舌关于回转运动在两回转 方向锁定,借此将门板经由锁定钩保持在其关闭位置。电磁铁的衔铁用另一弹簧偏压,使 将其持续地向回转锁舌的方向偏压,并且当回转锁舌定位成使电磁铁的衔铁可以进入其第 二凹槽时,该衔铁嵌入该凹槽中。关于该锁还建议,设置舌簧触点和磁铁等开关元件,以便 可以检测锁或门的关闭状态。因此上述的锁构造成,使在经由电磁铁的电磁的解锁时,由于 通过弹簧加载的回转锁舌相对于箱内腔向外挤压门板的锁定钩,同时箱门弹开至少一个间 隙。该锁对此称为防操纵的装置。但由于在该结构中横向于衔铁的控制方向实现从回转锁 舌向电磁铁的衔铁的传力,其较易导致电磁铁的损坏,因为其通常不设计用于在对一用该 锁来锁定的门的操纵企图时通常产生的这样高的衔铁横向力。在类似构成的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锁中,在对门并且紧接着对锁导入强的机械冲击 时可以导致衔铁相对于回转锁舌的相对移动,紧接着导致从回转锁舌中压出衔铁并从而导致 回转锁舌的释放和导致箱门的打开。在对锁结构强的冲击时或一系列较小的冲击时出现箱门 的不符合要求的打开。如果将这样锁装入一具有多个箱门的保险自动装置中,则在相当强的 冲击导入自动装置结构中时在不利的情况下甚至多个门扇可以同时弹开。对机械的冲击和振 动的这种敏感度原则上可以通过自锁的结构,例如通过传动装置和/或通过具有制动装置的 电动的驱动装置来消除。不过传动装置关于在高的冲击负荷下的断裂同样是一薄弱环节并且 关于其维护必要性也是不利的。此外这样的结构引起高的成本并且还需要一复杂的控制。EP 0 589 158 Bl描述一种可远程控制的锁,其特别在汽车门中应用。该锁具有一 个与关闭销协同操作的回转锁舌,其由一锁定卡爪锁定在联锁位置。锁定卡爪对此通过一 可转动支承的杠杆构成,其一方面与一回转锁舌协同操作而另一方面可由一电磁的伺服驱 动加载,以便可以将锁定卡爪转到不起作用的位置,从而释放回转锁舌并因此打开锁。该文 件公开多种措施,以便得到一简单的具有少量机械元件的结构。其中若干个描述的电的或 电机械的结构用于特别在锁的电能供应中断时达到锁的应急解锁。从该文件中看不出特别 是与机械的冲击和振动相关地用于提高该锁的防操纵性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保险箱类的保存自动装置中的可自动解锁的锁,其虽然结构简单和紧凑仍提供高的牢固性和破裂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被操纵的侵入提 供提高的安全性。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说明的措施达到该发明目的,其中确保,在锁定卡爪与锁定元件或一个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之间的力导入点上沿关于锁定卡爪的转轴的切 向方向可能出现的力分量和冲击分量不弹性地和无损失地经由形锁合嵌接例如以一台阶、 支座或轮齿的方式传递,而只能够有损失地经由摩擦力传递。在与锁定卡爪的惯量相配合 中,因此按照这样的冲击显著地降低向锁定卡爪的冲击传递的程度并从而也显著地降低锁 定卡爪的产生扭转的程度。无摩擦并从而无损失的力和冲击传递只沿径向方向从力导入点 向转轴实现,在那里其经由转轴导入壳体中,但对锁定卡爪不构成转矩。当锁定卡爪不直接 嵌入锁定元件而嵌入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例如嵌入回转锁舌时,并且同时乍一看来由于连 接元件的轴承关于锁定卡爪实际上甚至没有沿切向方向的位移看来是可能的,则向锁定卡 爪的无损失传递的切向的力分量和冲击分量的排除也是符合目的的。但实际上总是存在的 小的轴承间隙,也总是能够产生连接元件或回转锁舌的小的径向运动并从而关于锁定卡爪 的切向的位移并因此也在该方向产生力传递和冲击传递。此外有利的是,该锁具有在机械 上简单而紧凑的、只有少量的可活动的元件的、同时牢固的结构。相应的锁还能够实现受控 制的解锁、特别是电解锁,从而可以尽可能简单地构成自动化的保险箱系统或保险箱式的 保存系统。特别的优点是,按照本发明的锁虽然机械上比较不复杂的结构仍具有高的防操 纵性。特别是按照本发明的锁即使强的冲击或振动作用到锁结构或自动装置结构上时也提 供改进的破裂安全性。特别在打击和冲击导入箱门或导入箱体并紧接着导向锁定元件时不 直接导致回转冲击或扭转力传递到锁定卡爪上。以令人^c喜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同样尽可 能避免或减弱回转冲击或切向力从锁定元件传递到锁定卡爪上,使得差不多排除锁定卡爪 的意外的或不希望的偏转。按照本发明的锁的实施形式,如果将锁定元件经由箱门向其打 开方向偏压并同时将机械的打击和振动导入箱门或导入箱体则对此也仍然是极其操纵安 全的。在此利用按照本发明的锁结构可以更好地防止和阻碍斯诈的操纵企图,虽然使用较 简单的驱动机构,但其能够实现成本低的且结构上简单的自动化并且以较少的电功率实现 锁的电控制。对此按照权利要求2的实施形式具有优点,因为借此达到还要更好的防操纵性, 因为从外面不大容易用任何的工具可到达和可改变对关闭起重要作用的锁定卡爪,因为锁 定卡爪经由中间连接的连接元件或在回转锁舌后面的结构更好地防止下手。此外经由回转 锁舌相对于其转轴的不同的杠杆长度可以实现从锁定元件导入的打开力相对于传向锁定 卡爪的力的第一传力比并且减小在通过电驱动机构、特别是通过电磁铁解锁时在接触面上 待克服的摩擦力。此外借助于弹簧可以向打开方向偏压连接元件或回转锁舌,从而借此也 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为自动解锁的箱门提供打开力。还重要的是,通过连接元件或回转锁 舌的轴承,其可能的径向偏移与锁定元件的可能的直接的偏移相比较限定回转锁舌的较小 的轴承间隙的程度并以此能够以能可靠地确定的立体的间隙实现在锁定卡爪中的力导入 点的相应的实施形式。按照权利要求3的实施形式允许特别成本低的锁结构,其中其利用少数几个部件 达到高的防操纵性。作用到锁定卡爪上的拉力在此可以由其回转轴承无问题地承受。按照权利要求4的措施也具有特别的优点,因为借此以结构上简单的但有效的方式和方法避免,锁定卡爪在侧面紧贴在锁定元件或连接元件上并由此形锁合和无损失地传 递切向于其回转半径或运动轨道延伸的力。特别是如果向箱门的打开方向偏压锁定元件并 同时将强的冲击或机械振动导入锁结构、特别是导入在门侧安装的锁定元件中,锁定卡爪 则也特别可靠地保持在其锁定位置中。此外,按照权利要求5的实施形式具有特别的优点,因为借此为锁定卡爪预先设 定一个确定的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中,锁定卡爪达到最好的锁定作用。同时关于切向于 可转动的锁定卡爪的方向保留在锁定元件或连接元件与锁定卡爪之间的形锁合的脱开。 通过按照权利要求6的有利的措施,在整个锁加速时可以降低角加速或回转冲击 不希望地且不利地导入到锁定卡爪上。通过进一步构成还达到,在冲击引起的锁机械装置 的加速时,例如由于用重锤的打击等,力继续经由锁定卡爪的回转轴承点产生作用而不经 由锁定卡爪在锁定元件或在连接元件上的一侧面的接触点传递到锁定卡爪上。借此特别有 效地降低回转冲击导入到锁定卡爪中。按照权利要求7的实施形式能够使用驱动机构,其只施加较小的驱动力,从而可 以使用机械上尽可能简单的节能的和成本低的驱动装置。并且可以通过较低的需要的驱动 功率将在锁内的发热保持很小的。在采用电磁铁时特别的优点也是该驱动机构的结构尺寸 小。通过按照权利要求8的措施,可以使用成本较低的可直线移动的驱动装置,其在 机械上简单而长期可靠地与可回转运动的锁定卡爪运动耦合。特别是通过以铰接的中间连 接的连杆的形式的连接机构达到杆柱式磁铁的直线运动与可回转运动支承的锁定卡爪的 匹配。该结构的一特别的优点还在于,差不多完全避免对衔铁和其滑动轴承的侧面的压力。 借此也可以无问题地补偿根据构件公差或组装公差的较小的偏差。因此确保,电磁铁的衔 铁保持灵活的,不被阻塞并将完全的驱动力和恢复力传向锁定卡爪。按照权利要求9的实施形式具有特别的优点。不仅铰接的而且可有限长度变化的 电磁铁在锁定卡爪上的连接能够使衔铁在电磁铁的控制的开始时刻为了一小的确定的起 始行程产生一加速而没有锁定卡爪的有效的反力。只有在克服确定的起始行程以后才进入 运动耦合,从而锁定卡爪跟随衔铁的继续的运动。但在进入运动耦合时现在不仅衔铁的单 独的磁拉力而且已加速的衔铁的机械冲击均是有效的,从而该冲击可以附加地用于克服静 摩擦或用于锁定卡爪脱离其锁定位置。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0的实施形式,从连接元件开始避免锁定卡爪向其释放位置 的方向的形锁合的阻碍。借此达到,在连接元件的转动或永久的弹簧加载的偏压时,特别构 成为回转锁舌的连接元件不导致其相对锁定卡爪的偏压和夹紧。此外确保,即使用较小的 驱动功率或较小的驱动力也保证锁定卡爪的受控地有权地转到释放位置。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1的进一步构成达到,当驱动机构启动时,可以灵活地从连接 元件中、特别从回转锁舌中松开或去掉锁定卡爪。因此可以可靠地实现锁的自动控制的或 有意的解锁。特别是借此避免在连接元件与锁定卡爪之间的偏压或夹紧并且一旦相应地控 制锁定卡爪的驱动机构,就能够可靠地解锁所述锁。按照权利要求12得到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其中锁定力从锁定卡爪向连接元件 或向锁定元件的传递不经由锁定卡爪的直接的接触面,而经由与锁定卡爪或连接元件或按 选择与锁定元件相连接的可转动地支承的回转体来实现。通过以传力轮的型式起作用的回转体很显著地降低在经由轴承座导入的冲击时或相对于轴承座的相对运动时力和冲击的 可传向锁定卡爪的切向分量。这以后减少锁的强行的非自动解锁的危险并因此减少箱门由 于打击和振动而非自动打开的危险,但特别还减小用于将锁定卡爪从锁定位置转到释放位 置待由驱动机构施加的力。因为为解锁设置的驱动机构也能够相应低功率的并由此能够紧 凑而成本低地确定尺寸。特别是当在锁定元件上作用一较高的拉力或推力时则仍然可以如 此,因为例如一偏压作用到箱门的内侧上,其例如由于不正确或草率地储存的物品引起,利 用较低功率的驱动装置将锁电控地解锁。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3的措施确保,在力导入点上形锁合传向锁合卡爪的力朝锁 定卡爪的转轴的方向定位并按此构成绕转轴没有力矩。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4的实施形式确保,驱动机构、特别是电磁铁或用于其衔铁的 滑动轴承对于锁定力的施加是不负责的或与此有关的解锁的。更确切地说单独和机械上确 定地以可靠的方式和方法由锁定卡爪的回转轴承承受或提供所需要的联锁力或锁定力。按照权利要求15的实施形式也具有特别的优点。借此以简单而很有成效的方式 和方法确保,在冲击导入锁的壳体并紧接着经由转轴导入锁定卡爪时,不导致构成为杠杆 的锁定卡爪的扭转,因为实现向其回转点的力导入。借此当沿垂直于锁定卡爪纵轴线或沿 垂直于杠杆纵轴线加速其转轴时避免在杠杆上形成一侧的转矩。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6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改善锁定卡爪的相对于外部的振动作用 尽可能中立的或无影响的性能。特别是达到,如果强力的打击或大的偏移作用到锁上,则锁 定卡爪地尽可能保持在其锁定位置或也遭受尽可能小的转矩影响。通过权利要求17的措施将锁定卡爪经由弹簧装置偏压成使其自动地背面嵌接锁 定元件或嵌入连接元件中,只要锁定元件在关闭门时足够远地进入锁壳体中或只要连接元 件经由锁定元件被移到预定的关闭位置。特别是为了实现一关闭的箱门的联锁无必要电控 制锁。对此另外优点是,用于电磁铁的衔铁的复位弹簧还用于在关上箱门以后锁的自动的 联锁,借此保持用于锁的部件的数量并且锁的电控制保持尽可能简单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8的措施构成一关于锁定卡爪的尺寸牢固的锁定机构,因为 避免锁定卡爪受弯曲负荷。此外回转轴承特别适于承受高的机械力。此外一回转轴承即使 在锁定卡爪的多次运动循环以后也以不变的高的可靠性发挥作用。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9的措施,将回转冲击从限制止挡开始向锁定卡爪的导入减 至最小或保持可忽略地小。当限制止挡设置在可回转运动支承的锁定卡爪的附近时尤其如 此,当振动作用到锁壳体上,锁定卡爪相对于限制止挡的相对位移保持尽可能小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0的措施也达到在限制止挡与锁定卡爪之间的冲击传递被很 好地抑制。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1的措施避免,从锁定元件或连接元件开始可以将冲击式的 切向力或扭转力传递到锁定卡爪上。特别是可转动的锁定卡爪在其占据锁定位置时沿切向 于其转轴的方向不支承在锁定元件上或不支承在连接元件上。更确切地说在锁内经由单独 构成的独立的限制止挡实现锁定卡爪的载荷传递的支承。对此该限制止挡可以高的精度和 很好的可重复性进行定位,而使得当向打开方向挤压箱门并因此挤压锁定元件时,只径向 于锁定卡爪的转轴延伸的力作用到锁定卡爪上。限制止挡相对锁定卡爪还提供优点,即锁 定卡爪在多次操作循环以后也仍占据最好的锁定位置,在该位置达到最好的锁定和防操纵性。特别是这样的实施形式也是长期特别低磨损的或低损坏的。按照权利要求22的实施形式,限制止挡较远地远离锁定元件或连接元件,亦即远离因机械打击引起的可能发生的振动的起点,从而在限制止挡上并紧接着在锁定卡爪上作 用的振动或相对运动可以保持尽可能小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3的措施以很有成效的方式和方法在限制止挡与锁定卡爪之 间保持特别低的冲击或力传递。按照权利要求24的实施形式提供的优点是,限制元件在锁壳体上的单独构成或 安装是无必要的,由此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锁壳体的制造成本。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5的措施可以简单地识别在锁上或在保险箱上的操纵企图和 功能缺陷。特别是可靠地探测,锁定或锁闭销是否足够远地进入锁壳体中和锁定卡爪是否 处在其锁定位置。因此可以自动地识别不完全关闭的或不按规定的联锁的箱门并因此可以 由相应的对应措施的控制取消对操作员引入的或针对性的要求。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6的措施可以有利地利用回转锁舌的杠杆传动比,当将在用 于锁定元件的嵌入点与回转锁舌的转轴之间的回转锁舌的杠杆长度相对于在转轴与向锁 定卡爪的接触点之间的杠杆长度这地选择,使得减小在回转锁舌与锁定卡爪之间的压紧 力,从而借此也减小对于克服在回转锁舌与锁定卡爪之间的支承面上的静摩擦所需要的电 磁铁力。因此利用电磁铁可以够用,其提供较低的控制力。这样的驱动机构是成本低的,能 够实现紧凑的结构型式、能量优化的操作并且其只引起特别小的发热。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7的实施形式达到在箱门与锁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可靠或 稳定的限制。特别是避免,在操纵的或破坏的意图中非独特的高的力作用到箱门上时锁定 元件在箱门上不允许远地进入壳体中。最后按照权利要求28的措施也是有利的,因为借此可以阻止,在破坏的或操纵的 强行作用到一相对于锁定卡爪或相对于连接元件关闭的箱门上时从外面干预锁定元件。因 此还要更好地阻止箱的非自动的打开。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9的措施达到,灵活地支承锁定卡爪并且由驱动机构或弹簧 装置可可靠地转出或转进锁定位置。这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作为按照本发明的锁无维护地 经由长的使用时间并且在扩大的温度范围内必须可靠地发挥作用。用于降低轴承摩擦的粘 性润滑剂的可选择的使用相反由于锁的污染、维护和大的使用温度范围的原因是不符合要 求的。塑料轴承套的另一优点是锁定卡爪相对于其轴承销的电绝缘,从而即使在潮湿的环 境中也可以长期导致在轴承点上无电腐蚀并从而相关地导致轴承摩擦的增大或甚至导致 轴承的粘住。通过按照权利要求30的措施还改善锁定卡爪的灵活性。通过在锁定卡爪与回转 锁舌或锁定元件之间的力导入点上的不导电的过渡防止在接触点上产生电腐蚀并从而防 止增大轴承摩擦。通过适当地选择不导电的材料还可以达到特别低的摩擦系数,其具有对 环境条件的小的相关性。借此进一步改进锁的可靠性。


以下借助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示出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示例的透视图,所述锁具有提高的防操纵性;图2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的一实施方案,所述锁在锁定元件与锁定卡爪之间没有 连接元件;图3具有提高的防操纵性的锁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应该确定,在不同的描述的实施形式中相同的部分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 同的构件标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按意义可转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 相同的构件标记的相同的部分上。在描述中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面、下面、侧面等涉及直 接描述的和示出的图并且在一位置改变时按意义可将其转到新的位置上。此外所示的和描 述的不同的实施例中的单个特性或特征组合也可以构成本身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或按照 本发明的方案。图1和2分别示出按照本发明构成的锁1在取出侧面元件或盖元件时的透视图。 该锁1主要对于自动保存装置、特别对于保险箱系统或所谓包裹储存室是特别适用的,它 们规定用于通过一通常或必要时登记的个人交往范围的利用。特别是借助于该锁1,一个示 意表示的箱门2用于在一保存自动装置的箱装置内的一关闭箱至少是可自动解锁的。为此 将按照本发明的锁1连接在一电的控制装置上,如果存在对相应的由箱门2事先关闭的箱 的存取权限时,该控制装置可以实现锁1的自动化的或远程控制的解锁。锁1具有一尽可能稳定的、方形外形的锁壳体3,其中在相应实心和牢固地构成的 锁壳体3的内部支承或容纳机械的和电的部件。锁壳体3的一纵向延伸长度对此平行于箱 的深度方向箭头4延伸,通过锁1结合箱门2应该控制箱的可存取性。锁壳体3包括一个 板状的基础元件5和一个未示出的盖状的侧面元件和上面元件,在其内部空间用于容纳各 电机械的锁部件。优选基础元件5具有一折弯部6,其构成锁壳体3的一前壁板7。在该前 壁板7中构成一个通口 8,其允许一锁定元件9或相应的锁定销进入锁壳体3中。该锁定元 件9可以成形成钩状的、弓状的或耳柄状的或可以由具有多个内凹或多个横截面扩大部的 锁定销构成,所述锁定元件优选经由一安装板10尽可能刚性的和防拉断地连接于一相应 的箱门2,特别是用螺钉拧紧。按照一优选的实施形式,用于锁定销或用于锁定元件9的安 装板10在箱门2关闭和锁定的状态下在中间连接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板10在箱门2上的定 距和螺钉固定装置11的情况下传递载荷地支承在锁壳体3上、特别支承在其前壁板7上。 该定距和螺钉固定装置11优选构成块状的并且可以例如构成为圆柱体,其确保在箱门2之 间或在锁定元件9的安装板10与锁壳体3之间的相互支承。此外阻止,锁定元件9在对箱 门2的打击或挤压时能够不允许远地进入锁壳体3中,借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阻止 锁机械装置或锁电子装置的损坏。上述的锁机械装置特别简单地并同时极其防操纵地(manipulationssicher)构 成。在锁壳体3内按照图1的实施形式支承一连接元件12,其优选由一所谓回转锁舌13构 成,用于在锁定销或锁定元件9与锁定卡爪14之间构成和取消一机械的连接。该连接元件 12为了形锁合固定锁定元件9或一相应的固定或锁定销在占据其用于箱门2的联锁位置 时,如这在图1中示意示出的,由可回转运动支承的锁定卡爪14锁定关于向其未示出的释 放位置的运动。在连接元件12的释放位置中,锁定元件9和连接元件12脱离嵌接,从而从锁壳体3中可以释放锁定元件9并可以打开箱门2。优选构成为回转锁舌13的连接元件12绕一轴15可转动地支承,轴15横向于锁定元件9的嵌入方向延伸到锁壳体3中。回转锁舌13绕轴15的可回转运动性对此经由锁 定卡爪控制、特别是释放或锁定。在图1所示的锁1的联锁位置中,锁定卡爪14锁定回转 锁舌13向打开或释放方向的转动并因此回转锁舌13将嵌入其中的锁定元件9固定在锁壳 体3内。在占据释放位置时通过锁定卡爪14可以使回转锁舌13向打开方向偏转或已偏转, 从而能够从锁壳体3中拔出锁定元件9,如这对于打开箱门2是必需的。优选回转锁舌13(如本身已知的)借助于一未示出的弹簧装置向打开方向偏压, 从而在锁定卡爪14的无效的位置时向释放或打开方向挤压回转锁舌13,借此箱门2经由形 锁合嵌入其中的锁定元件9弹开至少一个间隙。锁定卡爪14与一驱动机构16、优选与一以一杆柱式磁铁型式的电磁铁17运动耦 合。特别是可以将锁定卡爪14的位置借助于驱动机构16自动控制地转到一释放的或不起 作用的位置,在该位置向其释放位置的方向存在回转锁舌13的可回转运动性。对此将驱动 机构16或在驱动机构16与锁定卡爪14之间的运动耦合构造成使在驱动机构16的无能量 的或未通电流的状态下,锁定卡爪14处在其图1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或锁定卡爪14被压到 其锁定位置。优选构成一弹簧装置18,其将锁定卡爪14永久地或持续地压到其锁定状态或 锁定位置。该弹簧装置18可以直接为锁定卡爪14配置。但为了锁定卡爪14自动转到锁 定位置,优选弹簧装置18配设于驱动机构16,特别是弹簧装置18优选构成为螺旋弹簧20, 该弹簧装置配设于构成为杆柱式磁铁的电磁铁17的可直线移动的衔铁19。同时锁定卡爪 14在弹簧装置18的弹簧加载的偏压下被持续地压到锁定位置中,其中优选弹簧装置包围 电磁铁17的衔铁19并同时构成用于电磁铁17的衔铁19的复位弹簧。锁定卡爪14优选构成为双臂的杠杆21,其第一杠杆臂22形成锁定卡爪14并且与 连接元件12协同操作。优选直地构成的、亦即不弯曲的杠杆21的第二杠杆臂23与优选能 够电起动的驱动机构16处于运动耦合。特别是电磁铁17的可直线移动的衔铁19经由一 第一铰链连接24与一连杆25的一第一端部抗拉地相连接。该连杆25的一与第一端部保 持间距的另一端部经由另一铰链连接26与锁定卡爪14、特别与其第二杠杆臂23相连接。 特别是经由一连杆25型式的连接元件以在其各端部的铰链在电磁我17的可直线移动的衔 铁19与可回转运动支承的锁定卡爪14之间构成运动耦合。如由图1还显而易见的是,当锁1处在所示的联锁的状态时,锁定卡爪14的面向 连接元件12、特别是面向回转锁舌13的前端部27对接地贴紧连接元件12。特别是在构成 为直的可转动支承的杆的锁定卡爪14的前端部27上构成一支承面28,当锁定卡爪14处在 所示的锁定位置时,该支承面28截头地贴紧连接元件12的一支座面29。连接元件12的支 座面29在锁定卡爪14占据锁定位置时垂直于或至少几乎垂直于锁定卡爪14的纵轴线30 定位。但锁定卡爪14的面向连接元件12的前端部27还可以具有一部分圆柱形的、特别是 一轻稍成弧形的支承面28。在锁定卡爪14处在其锁定位置时,部分圆柱形的支承面28同 时相对于连接元件12上的支座面29构成沿圆柱部分表面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的支承 区。前端部27上的部分圆柱形的或成弧形的支承面28的中心点或回转点同时至少几乎延 伸通过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的转轴31或处在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上的支承面28 的中心点或回转点。为了在锁定卡爪14偏转时减小摩擦系数和为了防止在力导入点上产生电腐蚀支承面28可以涂覆不导电层或也可以设置不导电的嵌件或附件,从而阻止锁定 卡爪14与连接元件12之间的直接的电接触并使其只能够机械传力。优选由锁定卡爪14相对连接元件12施加的锁闭或锁定力横向地延伸或直线地延 伸通过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的转轴31,如其由图1的视图清楚看出的。当试图在起 作用的或锁定的锁定卡爪14时将连接元件12压到打开位置,以便可以打开箱门2时,尽可 能直线延伸的第一杠杆臂22沿锁定卡爪14的纵轴线30受到连接元件12的推力。作用在 锁定卡爪14上的推力因此从连接元件12开始直接通过回转轴承32的中心传递,从而使锁 定卡爪14尽可能不受或尽可能少受弯曲负荷,而主要处于推力作用下。同时可以由可回转 运动支承的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特别由其转轴31可靠地和比较无问题地承受相应 的力。为了达到锁1的高的防操纵性对此重要的是,将用于将锁定力导入到锁定卡爪14 中的力导入点33'的部分这样地构成,使得尽可能没有切向力或切向的冲击分量关于锁定 卡爪14的转轴31由锁定元件或由在按图1的实施例中存在的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12传 递到处在锁定位置的锁定卡爪14中。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达到尽可能只沿径向于 其转轴31的方向产生向锁定卡爪14的形锁合力或支承引起的力和冲击的导入。为此首先符合目的的是,由连接元件12作用到锁定卡爪14上的锁定力或推力尽 可能垂直地作用到锁定卡爪14的支承面28-29上并且锁定卡爪14将这些力沿精确的径向 方向导向回转轴承的转轴31。特别是由此避免,从锁定元件9或从中间连接的连接元件12 切向于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轨道定位的控制力作用到锁定卡爪14上。此外符合目的的是,锁定卡爪14、特别是其前端部27在其可回转动运动性上不直 接地由连接元件12(图1)或由锁定元件9(图2)限制或阻塞。特别是在连接元件12占据 联锁位置时(按图1时),在锁定卡爪14与连接元件12之间构成一立体的或结构上的间 隙33。将该间隙33构造成使锁定卡爪14的被动可回转运动性或锁定卡爪14的主动回转 运动向两回转方向、亦即不仅向其释放位置的方向而且向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不由连接元件 12(按图1)或不由锁定元件9 (按图2)限制或阻止。亦即锁定卡爪14、特别是其前端部27 或前部不支承在回转锁舌13或连接元件12上。特别是在按图1的实施形式中,在锁定卡 爪14与回转锁舌13之间沿径向于回转锁舌13的轴15的方向不实现载荷传递的支承。只 沿回转锁舌13关于其轴15的回转运动方向,亦即关于回转锁舌13向其通过锁定卡爪14 锁定的释放或打开方向的一转矩实现回转锁舌13与锁定卡爪14的前端部27之间的传递 载荷的支承。更确切地说构成一与连接元件12 (图1)或与锁定元件9 (图2)分开或单独设置 的、特别是一结构上独立的限制止挡34,用以限制锁定卡爪14相对于连接元件12(图1)或 相对于锁定元件(图2)的可回转运动性。在锁定卡爪14占据锁定位置时(按图1和2), 锁定卡爪14传递载荷地或支承地贴紧该限制止挡34。借此防止由于向连接元件12或向回 转锁舌13导入冲击或力,而使锁定元件14以意外的或不符合要求的方式向其解锁位置或 释放位置运动,该冲击可以经由锁壳体3和/或锁定销或锁定元件9施加。特别是通过这 些措施避免从回转锁舌13开始有害的或不利的冲击导入锁定卡爪14中,因为锁定卡爪14 由于空位33沿径向于回转锁舌13的方向不传递载荷地支承在回转锁舌13上或不支承在 其上。借此消除或阻止一向锁定卡爪14的力矩施加,通过它锁定卡爪14在外力或冲击导
13入时倾向于向其释放位置。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在欺诈意图产生的振动或冲击时可以不导致 联锁的箱门2的不符合要求的打开。等价物适用于按图2的实施形式。在这里也避免,在向锁定元件9施加机械的冲 击或振动时,其将处在锁定位置的锁定卡爪14转到其向上转动的释放位置,因为在锁定元 件9与锁定卡爪14的力导入点33'构成使由锁定元件9开始的力结合锁定卡爪14沿精确 的径向方向导出到转轴31上并且尽可能没有径向力或回转力传递到锁定卡爪14上。为了改进在连接元件12、特别是回转锁舌13与锁定卡爪14之间的机械的分开或 涉及力的冲击的分开也可以将确定锁定卡爪14的锁闭或锁定位置的限制止挡34构成弹性 柔软的或缓冲的、特别是减振的。相应地适用于按图2的实施形式。有利的是,锁定卡爪14关于其两杠杆臂22、23相对于转轴31或绕转轴31按质量 或按力至少是几乎平衡的。特别是借此将锁定卡爪14支承在一接近水平的位置,如果从外 面没有附加的一侧的力作用的话。锁定卡爪14关于其转轴31还要以这样平衡,即第一杠 杆臂22的质量至少几乎相当于第二杠杆臂23的质量包括在其上固定的电磁铁17的衔铁 19。可选择地在第二杠杆臂23的侧面上也可以考虑在电磁铁17的衔铁19与第二杠杆臂 23之间的连接元件、特别是连杆25的质量。关于锁1的高的防操纵性还符合目的是,将用于预定或用于确定锁定卡爪14的锁 定位置的限制止挡34定位成,使得该限制止挡与锁定卡爪14的远离转轴31的前端部27 或45的距离比该限制止挡与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的距离相对更近。符合目的的是,将限 制止挡34定位成,使其以多于第一或第二杠杆臂22、23的长度的30%与转轴31保持间距。 改进的或高可靠的功能方式也可这样达到,即为锁定卡爪14的第二远离连接元件12的杠 杆臂23配置限制止挡34,如其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和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的限制止挡 34说明的。优选锁1还包括一第一检测装置35,用以探测锁定元件9或锁定销是否进入锁壳 体3中的。并且优选构成一第二检测装置36,用以探测驱动机构16的相应的位置,特别用 以检测电磁铁17的衔铁19的位置。该第二检测装置36对此定位在电磁铁17的对置于衔 铁19的侧面上、特别是定位在电磁铁17的电线圈的对置于衔铁19的侧面上。该第二检测 装置36设置用于探测驱动机构16的起作用位置,特别用于检测衔铁19是否由电磁铁17 吸引。对此衔铁19的一突出部通过线圈装置并且同时操纵第二检测装置36。两检测装置35、36优选通过电开关元件、特别是通过常开触点和/或常闭触点构 成。两检测装置35、36的相应的检测信号或开关状态经由一在锁壳体3上的电插塞连接37 可传向一个未示出的控制或评价装置。对此构成三芯线连接,用以将两构成为开关的检测 装置35、36的相应的开关状态向电子的控制装置转送。第一检测装置35为了确定锁定元件9是否插入锁壳体3中,使得它可借助于连接 元件12锁定或固定,可经由一运动传递元件38、特别是可借助于一可直线移动的弹簧弹性 偏压的推杆元件39起作用或操纵。该推杆元件39在一用于锁定元件9的插入和支承部分 与检测装置35的一操纵元件40之间延伸,特别是进入第一检测装置35的开关凸起部的控 制行程中。可直线移动的推杆元件39对此与操纵元件40成锐角定位,其中将推杆元件39 和检测装置35相互定位成使在推杆元件39向锁壳体3中的一意外的加大的操纵的推进时 使推杆元件39的末端在检测装置35从旁边移过而检测装置35不用作推杆元件39的终端
14档板。如以上已说明的,连接元件12优选构成为回转锁舌13,其可有限回转运动地支承 在锁壳体3中。回转锁舌13对此在一第一圆周部分41中具有一切口或凹槽用于锁定元件 9或锁定销的形锁合嵌接。在回转锁舌13的另一为此优选的径向对置的圆周部分43中构 成用于形成锁定卡爪14的支座面29的支承凸缘44或切口,其设置用于与锁定卡爪14协 同操作。当限制止挡34构成为减振元件46用于在锁壳体3、特别是其板状的基础元件5与 锁定卡爪14之间的减振的传力时,达到特别高的防操纵性。优选限制止挡34设置或固定 在锁壳体3上、特别是在其基础元件5上。对此可以通过一所谓的弹簧销或锁定张紧销或 通过一弹性体构成减振元件46。图2示出一用于按图1的构成的实施方案。以上描述对此按意义可转到具有相同 附图标记的相同部分上。在这里锁定卡爪14具有一钩形的前端部27或一钩形端47,锁定 卡爪14利用所述前端部或钩形端在占据锁定位置(按图2)时背面嵌接优选构成钩形或耳 柄形的锁定元件9。特别是在这里在锁定元件9与锁定卡爪14之间构成直接的耦合,而按 图1的实施形式中构成一可有限偏转的连接元件12。此外前面的实施形式按意义可转到图 2上。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达到,将用于向锁定卡爪14的锁定力的力导入点 33'的部分构成,使得从锁定元件9或从一可能存在的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12向锁定卡爪 14的形锁合力和支承引起的力和冲击的导入差不多只径向于其转轴31定向地产生并且可 能产生的切向力分量和冲击分量差不多只可通过在力导入点33'上的摩擦力传传递。特别是将用于将锁定力导入到锁定卡爪14中的力导入点33'的部分这样地构 成,使关于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尽可能没有切向力或切向冲击分量从锁定元件9或从可 能存在的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12传递到处在锁定位置的锁定卡爪14中,而尽可能只沿径 向于其转轴31的方向产生向锁定卡爪14的支承引起的力和冲击的导入。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由与基础元件5固定连接的轴承销53和一个插入锁 定卡爪14的孔中的轴承套52构成。轴承套52优选由塑料构成,因为由此实现灵活的具有 可靠的低的摩擦系数的轴承并且该灵活性在扩大的温度和负荷范围内在一长的使用期间 中保持不变。特别是通过不导电的轴承套52还可靠地阻止在轴承表面上的电腐蚀。按照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沿构成为锁定钩的锁定元件9的进入行程在锁定元件9 的远离锁定卡爪14的侧面上构成一块状或板条状的支承件48。借助于该支承件48,其也 可以用作锁定元件9的导向装置,特别在由于以欺诈的或破坏的意图的操纵而提高的力作 用时防止或更好地阻止锁定元件9相对于锁定卡爪14的偏离。优选将连杆25的铰链连接24和26之一设计成规定的可有限长度变化的,例如这 样地设计,即连杆具有一长孔54,在其中铰链连接26的轴不仅可转动地而且可有限移动 地松动地导向。这能够在电磁铁17起作用时首先产生衔铁19的独自的加速和运动而仍无 锁定卡爪14的运动和反力。一旦衔铁19已移过那个最小行程,其通过长孔54确定,锁定 卡爪14就跟随衔铁19的继续的运动。同时在运动耦合的开始时刻不仅电磁铁17的独自 的吸力而且按照已加速的衔铁19的质量一附加的机械冲击作用到锁定卡爪14上。这能够 更可靠地克服在支承面28与支座面29之间在力导入点33'上的静摩擦力。通过对电磁铁
1517的一系列多个电控制脉冲并从而对锁定卡爪14的一系列的机械冲击因此可以自由锤击 直到固定到一定程度的锁。借此很显著地提高操作可靠性,当这样的自由锤击作为开始的 缺陷由自动装置控制装置检测并自动地继续传输到维修点时尤其如此,从而还在实际出现 的以一不可自动地解锁的箱门的形式的缺陷之前就可以促使需要的修理工作。按照图2的附加的技术实施形式以相同的方式可转到按图1的结构。图3中说明另一实施形式,利用它尽可能抑制经过力导入点33'的切向力的有害 的传递或利用它尽可能抑制力或回转冲击的无意的导入,其切向于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 承32或切向于其圆弧形回转轨道作用。在这里锁定卡爪14的面向锁定元件9或一可能存在的连接元件12(图1)的末端 具有一回转体49、特别是一可转动支承的连接滚子50,将其构成或设置成使沿切向于锁定 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的方向从锁定元件9开始或从一可能存在的连接元件12开始尽可 能没有力或回转冲击导向锁定卡爪14。该可自动转动支承的回转体49的转轴51对此平行于锁定卡爪14的转轴延伸。该 优选可连续转动的或也许可有限转动支承的回转体49将在锁定元件9或连接元件12 (图 1)与锁定卡爪14之间可传递的力或冲击沿切向于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轨道的方向减至最 小。该回转体49优选支承在锁定卡爪14的钩形端47或前端部27上。当然按选择也 有可能,为锁定元件9配置该回转体49,特别是将回转体49支承在锁定元件9的一钩形端 上。同样有可能将回转体49本身构成为锁定元件9或锁定卡爪14的钩形端47。此外,也 有可能将回转体49支承在一可能构成的图1的连接元件12上。对此将回转体49设置在 为锁定卡爪14配置的第二圆周部分43中(见图1),其中其外表面或滚动表面构成用于锁 定卡爪14的支座面29。按选择或以对此的组合也可设想,将回转体49设置在为锁定元件 9配置的第一圆周部分41中,以便从锁定元件9开始尽可能避免或抑制径向于连接元件13 的轴15作用的冲击或力。重要的特别是,优选圆柱形的或轮式的连接滚子50的滚动表面或外表面在锁定 元件9和/或一可能存在的连接元件12和/或锁定卡爪14之间形成一相互滚动的支承面 或支座面28、29,同时尽可能阻止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类似外部的力矩或冲击导入到锁定卡 爪中。但将连接滚子50构成使其直接或经由一中间连接的连接元件12(图1)传递在力导 入点33'与锁定卡爪14之间、特别在锁定元件9与锁定卡爪14之间的锁定力或锁闭力。 连接滚子50因此也可以称为接触轮或传力轮,其构成足够抗压的,以便可以无塑性变形或 无破裂危险传递锁定卡爪14与锁定元件9之间相应需要的锁定力或锁闭力。在附图1、2、3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锁1的各个实施方案,其中在这方面应该提到, 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为了有条理起见最后应该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锁1的结构部分地不按比例和/ 或放大和/或缩小地示出该锁或其各构件。附图标记清单1 锁29 支座面2 箱门30 纵轴线3 锁壳体31 转轴
4深度方向32
5基础元件3533
6折弯部33
7前壁板34
8通口35
9锁定元件36
10安装板4037
11定距和螺钉固定装置38
12连接元件39
13回转锁舌40
14锁定卡爪41
15轴4542
16驱动机构43
17电磁铁44
18弹簧装置45
19衔铁46
20螺旋弹簧5047
21杠杆48
22杠杆臂49
23杠杆臂50
24铰链连接装置51
25连杆5552
26铰链连接装置53
27前端部54
28支承面
回转轴承 间隙
力导入点 限制止挡 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 插塞连接 运动传递元件 推杆元件 操纵元件 圆周部分 凹槽
圆周部分
支承凸缘
前端部
减振元件
钩形端
支承件
回转体
连接滚子
转轴
轴承套
轴承销
长孔
权利要求
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1),特别用于保险箱式的保存系统,所述保存系统包括多个具有能单独打开的箱门(2)的箱,所述锁包括可插入锁(1)中的锁定元件(9),例如一锁定钩或锁定销,该锁定元件(9)能锁定在锁(1)中并同时将一个与锁定元件(9)固定连接的箱门(2)保持在关闭的位置;能够有限转动调节的锁定卡爪(14),所述锁定卡爪在其占据锁定位置时直接地或间接地经由至少一个活动支承的连接元件(12)与锁定元件(9)嵌接,其中由于作用到保持关闭的箱门(2)上的打开力,从锁定元件(6)直接地或可选择地间接地经由至少一个连接元件(12)在一力导入点(33′)上传递到锁定卡爪(14)上的力沿至少几乎径向于转轴(31)的方向延伸并且从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传递到锁(1)的壳体(3)上;以及一与锁定卡爪(14)运动耦合的驱动机构(16)、特别是电磁铁(17),用于将锁定卡爪(14)从锁定位置受控制地移动到一释放位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导入锁定卡爪(14)中的锁定力的力导入点(33′)的部分这样地构成,使得从锁定元件(9)或从可能存在的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12)传递到锁定卡爪(14)上的形锁合力和贴靠引起的力和冲击的导入几乎只径向于其转轴(31)定向地出现并且可能出现的切向力分量和冲击分量能够几乎只通过在力导入点(33′)上的摩擦力传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1)具有能有限转动 调节的连接元件(12)、特别是回转锁舌(13),在所述连接元件中,锁定元件(9)在箱门(2) 关闭的情况下形锁合地嵌入一个在连接元件(12)的圆周上设置的第一凹槽(42)中并且该 连接元件(12)具有一个也在其圆周上成形的支座面(29),经由支座面将从锁定元件(9)导 入的打开力在锁定卡爪(14)的锁定位置中传入到锁定卡爪(14)中并且因此锁定元件(9) 在锁(1)中被锁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14)具有钩形 端(47),所述锁定卡爪通过所述钩形端在锁定位置直接嵌入锁定元 件(9)中或背面嵌接锁 定元件(9),所述锁定卡爪承担出现的打开力,经由转轴(31)导走并且因此将锁定元件(9) 锁定在锁(1)中。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在锁定卡爪 (14)占据锁定位置时在锁定卡爪(14)与锁定元件(9)之间或在锁定卡爪(14)与可能构 成的连接元件(12)之间构成一相互的立体的间隙(33),而使锁定卡爪(14)沿两个回转方 向、亦即向其释放位置的方向和向其锁定位置的方向的被动可回转运动性或主动回转运动 不被锁定元件(9)本身或不被可能构成的连接元件(12)限制或阻止。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可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构成一相对于锁 定元件(9)结构上独立的限制止挡(34)或构成一与连接元件(12)分开设置的限制止挡 (34),用以限制锁定卡爪(14)相对于锁定元件(9)或相对于连接元件(2)的可回转运动 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确定锁定卡爪(14)的锁 定位置的限制止挡(34)构成弹性柔软的。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14) 构造成双臂的杠杆(21),所述杠杆的第一杠杆臂(22)与连接元件(12)或与锁定元件(9) 协同操作,并且所述杠杆的第二杠杆臂(23)与优选能够电起动的驱动机构(16)连接。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6)由一包括可直线移动的衔铁(19)的电磁铁(17)构成,其经由一第一铰链连接(24)与一连 杆(25)的第一端部相连接,并且该连杆(25)的另一端部经由另一铰链连接(26)与锁定卡 爪(14)相连接,从而在电磁铁(17)的可直线移动的衔铁(19)与可回转运动支承的锁定卡 爪(14)之间构成运动耦合。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 (16)由一包括可直线移动的衔铁(19)的电磁铁(17)构成,其经由一可有限长度变化的铰 链连接装置(24)、特别是在使用具有一长孔(24)的连杆(25)的情况下与锁定卡爪(14)连 接,从而在电磁铁(17)起动时不立即随衔铁的运动的开始产生一在衔铁(19)与可回转运 动支承的锁定卡爪(14)之间的运动耦合,而只在移过一确定的衔铁(19)的最小行程以后 才产生该运动耦合。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 (14)的面向连接元件(12)的前端部(27)具有一支承面(28),当锁定卡爪(14)处在其锁 定位置时,该支承面对接地紧贴在连接元件(12)的支座面(29)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 (14)的面向连接元件(12)的前端部(27)具有一部分圆柱形的支承面(28),当锁定卡爪 (14)处在其锁定位置时,该支承面相对于连接元件(12)上的优选平面的支座面(29)构成 沿圆柱部分表面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的支承面。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 (14)的一面向连接元件(12)或锁定元件(9)的末端或可选择地锁定元件(9)具有一可转 动支承的连接滚子(50),当锁定卡爪(14)处在其锁定位置时,所述连接滚子紧贴在连接元 件(12)或锁定元件(9)的支座面(29)上或可选择地紧贴在锁定卡爪(14)上、特别是紧贴 在所述锁定卡爪的支承面(28)上,并且连接滚子(50)在力导入点(33')与锁定卡爪(14) 之间传递锁定力或锁闭力。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用于锁定卡爪 (14)的在锁定元件(9)上或在连接元件(12)上构成的支座面(29)在锁(1)占据联锁位置 时垂直于或至少几乎垂直于在力导入点(33')与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之间的假想 的轴线定位。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由锁定卡爪 (14)相对于锁定元件(9)或相对于连接元件(12)施加的锁定力只由用于锁定卡爪(14)的 一回转轴承(32)的转轴(31)承受或提供。
15.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14)关于其两 杠杆臂(22、23)绕其转轴(31)是平衡的。
16.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杠杆臂(22)的 质量至少几乎相当于第二杠杆臂(23)的质量连同一电磁铁(17)的在所述第二杠杆臂上固 定的衔铁(19)和一优选存在的在电磁铁(17)的衔铁(19)与第二杠杆臂(23)之间的连杆 (25)的质量时,锁定卡爪(14)关于其杠杆臂(22、23)是平衡的。
1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 (14)在一弹簧装置(18)的弹簧弹性的偏压下持续地压到锁定位置中,该弹簧装置优选由 一螺旋弹簧(20)构成,用于电磁铁(17)的衔铁(19)复位到其初始位置中。
1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14)的第一杠 杆臂(22)构造成直线延伸的并且沿其纵轴线(30)只受到连接元件(12)施加的推力或拉 力,其中当试图将锁定元件(9)在锁定卡爪(14)起作用的情况下转到其打开位置时,该推 力或拉力延伸通过锁定卡爪(14)的回转轴承(32)的中心。
1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为了在位置或转角方面 确定锁定卡爪(14)的锁定位置,所述限制止挡(34)这样地定位,使得该限制止挡与一个远 离锁定卡爪(14)的转轴(31)的前端部(27、45)的距离比该限制止挡与锁定卡爪(14)的 转轴(31)的距离相对更近。
2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将限制止挡(34)定位成 使其以多于第一或第二杠杆臂(22、23)的长度的30%与转轴(31)保持间距。
21.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将限制止挡(34)定位 成,使锁定卡爪(14)在占据其锁定位置时紧贴在该限制止挡(34)上。
22.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为锁定卡爪(14)的第二远离 锁定元件(9)或连接元件(12)的杠杆臂(23)配置限制止挡(34)。
23.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限制止挡(34)构成为减 振元件(46),用于在锁壳体(3)、特别是其板状的基础元件(5)与锁定卡爪(14)之间减振 地传力。
24.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为驱动机构(16)配置或 在驱动机构(16)中或其上构成限制止挡(34)。
2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构成一用以检 测锁定销或锁定元件(9)是否进入锁壳体(3)中的第一检测装置(35)和一用以检测锁定 卡爪(14)的位置、特别是电磁铁(17)的衔铁(19)的位置的第二检测装置(36)。
2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 (12)构造成可有限回转运动支承的回转锁舌(13),所述回转锁舌在第一圆周部分(41)上 具有凹槽(42)或切口,用于嵌接构成为锁定销或锁定钩的锁定元件(9);并且所述回转锁 舌在优选径向对置的另一圆周部分(43)上具有一形成用于锁定卡爪(14)的支座面(29) 的支承凸缘(44)或切口,用于与锁定卡爪(14)协同操作。
2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的锁壳 体(3)包括一板状的基础元件(5)和一盖状的上面元件,其中在箱门(2)上固定的锁定元 件(9)的一安装板(10)在箱门(2)的关闭和联锁的状态下在中间连接至少一个用于安装 板(10)的块状的定距和螺钉固定装置(11)的情况下传递载荷地支承在锁壳体(3)上。
2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在锁(1)中沿 锁定元件(9)的进入行程在远离锁定卡爪(14)或在远离一可能构成的连接元件(12)的侧 面上设置一支承件(48),所述支承件在力作用增大时阻止锁定元件(9)的偏移。
2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锁定卡爪 (14)的回转轴承(32)具有一嵌入锁定卡爪(14)中的轴承套(52),所述轴承套由塑料制 成。
3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其特征在于,构成支承面 (28)或支座面(29)的部分的至少一个由不导电的材料、特别是由塑料制成,或者在力导入点(33')的区域内涂覆这样的材料或具有由这样的材料制成的嵌件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电自动解锁的锁(1),特别用于保险箱式的保存系统。对此设置一可插入锁(1)中的锁定元件(9),该锁定元件能锁定于锁(1)中并同时一与锁定元件(9)固定连接的箱门(2)保持在关闭的位置。此外设置一可有限转动调节的锁定卡爪(14),其在占据其锁定位置或直接或间接经由至少一个活动支承的连接元件(12)与锁定元件(9)处于嵌接。对此重要的是,将用于向锁定卡爪(14)的锁定力的一力导入点(33′)的部分构成,使得从锁定元件(9)或从一可能存在的中间支承的连接元件(12)向锁定卡爪(14)的一形锁合力和装置引起的力和冲击的导入差不多只只径向于其转轴(31)定向地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切向力分量和冲击分量差不多只通过摩擦力可传向力导入点(33′)。借此达到一相对从外面的操纵的作用的提高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B47/06GK101802328SQ20088010716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5日
发明者H-P·温特施泰格 申请人:Keba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