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气功能的双层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7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通气功能的双层窗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层窗户,特别是涉及具有不开放室外窗口也能使外部空气自然地流 入到在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形成的空间部的结构的双层窗户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公寓及商住两用建筑物设置有由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构成的双层窗 户或幕墙。特别是,双层窗户虽然具有可确保绝热性能和隔音性能的优点,但随着阳台的扩 展得到合法化而为了确保宽敞的室内空间,一般消费者青睐减小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的间 隔的双层窗户或双层幕墙。图1是表示一般的双层窗户的结构的示意图,现有的双层窗户包括固定于墙体 (未示出)的窗户框架10、设置于窗户框架10的窗框框架20、30和分别设置于窗框框架 20,30的室内窗口 40及室外窗口 50,在室内窗口 40和室外窗口 50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间 部60。室内窗口 40和室外窗口 50之间的空间部60窄的双层窗户具有维持优秀的绝热 性能、隔音性能的同时可确保宽敞的室内空间的优点,但是在冬季由于室外温度和室内温 度有明显差异而导致在室外窗口 50的内侧面(室内侧对应面)生成大量的结露水(图1 中用70表示)。上述结露水可通过室内窗口 40和窗框框架20之间的狭缝流入到室内,流入到室 内的结露水会引起霉菌、污迹、清洁问题、结冰等多种问题。并且,在窗口生成的结露水会妨 碍在室内中观察外部的视野。特别是,在绝热性能优秀的双层窗户中,为了解决在室内窗口 40和室外窗口 50之 间的空间部60中产生的上述问题,存在需要经常开启室内窗口 40或室外窗口 50来进行换 气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气口的双层 窗户,该通气口在没有开放室外窗口或室内窗口的状态下,也能使外部空气自然地流入到 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以能够预防结霜现象。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双层窗户,包括多个垂直窗户框架及 水平窗户框架;多个室外窗口及室内窗口,其设置于由上述水平窗户框架和垂直窗户框架 定义的各区域,并相互隔开,以在其之间形成空间部。此时,优选的是,在上述水平窗户框架形成通气机构,以使外部的空气通过上述通 气机构能够流入到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在此,上述通气机构包括贯通孔,其形成于与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对 应的水平窗户框架的一侧;开口,其形成于与室外对应的水平窗户框架的一侧;以及流路,
3其连接上述开口和贯通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双层窗户,优选的是,上述垂直窗户框架可以划分为两 外侧垂直窗户框架及多个内侧垂直窗户框架,在上述内侧垂直窗户框架形成一个或多个换气口。此时,优选的是,上述换气口可以形成于内侧垂直窗户框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上 述换气口连接某一个区域的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和与其相邻的某一个区域 的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此时,优选的是,在上述某一个内侧垂直窗户框架的上端部形成换气口,在与其相 邻的内侧垂直窗户框架的下端部形成换气口。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中的双层窗户,在水平窗户框架设置通气结构或通气口,以 使外部的空气在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内循环,从而自然地调节上述空间部的 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发生结露,通过在垂直窗户框架形成水平空气流通部,具有无需在各个 区域设置开闭窗的优点。并且,将上述空间部作为气压缓冲空间使用,具有能够防止气压差 引起的问题的效果。


图1是表示现有的双层窗户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构成的双层窗户的水平窗户框架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部分立体剖视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图,其是表示图4中所示出的双层窗户的底面立体剖视图;图6至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多种应用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层窗户进行具体说明。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结构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双层窗户包括固定于墙体(未示出)的窗户框架110、设置于窗户框架110的窗框框架120、 130以及分别设置于窗框框架120、130的室内窗口 140及室外窗口 150。在此,上述窗户框架110可以由上部及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1、112及分别固定于 上部水平窗户框架111和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的两末端的两个垂直窗户框架(未示出) 构成。此时,在室内窗口 140和室外窗口 150之间形成的空间部160由室内窗口 140和 室外窗口 150的关闭状态维持气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在支撑室外窗口 150的窗框框架110处包括使外部 空气能够流入到室外窗口 150和室内窗口 140之间的空间部160的通气机构100。通过上述通气机构100流入到在室内窗口 140和室外窗口 150之间形成的空间部 160的外部空气由于对流现象在上述空间部160内进行循环,由此,在室外或室内窗口不会 发生由空间部160和外部的温度差所引起的结露现象。
以下对执行如上所述功能的通气机构100的具体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形成有构成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通气机构的水平窗户 框架的剖视图,图4及图5是表示形成有构成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通气机构的水 平窗户框架的部分立体剖视图,其中图4示出水平窗户框架的俯视状态,图5示出水平窗户 框架的仰视状态。此时,图3、图4及图5中标记的箭头表示通过通气机构100的、从外部流入到室外 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部的空气的流动。构成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窗户的通气机构100形成于水平窗户框架,例如 形成于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具体来说,通气机构100可以包括形成于与室外窗口 150和 室内窗口 140之间的空间对应的水平窗户框架102—侧的贯通孔112-1、形成于与室外对应 的水平窗户框架102—侧的开口 112-2以及连接上述开口和贯通孔的流路112-3。由此,上 述空间部160通过贯通孔112-1、流路112-3以及开口 112-2与外部连通。此时,尽管图3、图4及图5中示出的贯通孔112-1由具有一定的长度的狭缝形状 构成,但其不限定于此。如上所述形成的贯通孔112-1与室外窗口 150和室内窗口 140之间的空间部160 对应,由此,外部的空气通过构成通气机构100的流路112-3及贯通孔112-1流入(用箭头 表示)到空间部160内。由通过如上所述的通气机构100从外部流入的外部空气,可以自然地调节空间部 160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可以防止室内窗口或室外窗口发生结露。此外,通过在设置于高层建筑物的外墙的双层窗户或幕墙设置本发明中利用的通 气机构,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可以执行气压缓冲空间的功能,由此,所述空间 部能够事先预防室外和室内之间的气压差可能引起的问题。以下对通过通气机构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路径进行详细说明。图5中,构成通气机构100的流路112-3可以形成于在窗户框架110的下部水平 窗户框架112的内部设置的垫圈112-4的上部,贯通孔112-1可以形成于与空间部160对 应的窗框框架110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此外,流路112-3的一末端端与形成于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 —侧的开口 112_2 连通,由此,流路112-3可以与外部(大气)连通。通过形成于窗户框架110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的开口 112-2流入的外部空 气,通过下部水平窗户框架112内的流路112-3及形成于水平窗户框架112的贯通孔112-1 流入到室外窗口 150和室内窗口 140之间的空间部160。在设置了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通气机构100的双层窗户中,即使室外窗口 150处 于关闭的状态,外部的空气也能流入到室外窗口 150和室内窗口 140之间的空间部160。由 此,在用户没有打开室内窗户140和室外窗口 150的情况下,外部的空气也能通过上述通气 机构100流入到在室内窗口 140和室外窗口 150之间形成的空间部160,由此,将不会发生 由空间部160和室外的温度差引起的结露现象。此时,具有如上所述功能的通气机构100的数量、贯通孔的形状及数量等,可以根 据窗的大小而定。以上以在窗户框架中设置有单一的窗框框架的双层窗户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
5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适用于幕墙等设置有多个窗框框架的窗户框架。图6至图8示出在单一的窗户框架中设置多个窗框框架的双层窗户(或是幕墙)。窗户框架由上部及下部水平窗户框架及固定于上部及下部水平窗户框架的多个 垂直窗户框架构成,窗户框架由如上所述的水平及垂直窗户框架可以划分为用于分别安装 窗框框架的多个区域。如上所述,在由上部及下部水平窗户框架及两个垂直窗户框架形成 的各区域中将分别安装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双层窗户中,在与各区域对应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可以分 别形成通过图2至图5说明的通气机构100。各通气机构可以与安装于各区域的室内窗口及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对应,上述 通气机构的结构及其功能与通过图2至图5说明的内容相同,因而在此省去与之对应的重 复说明。此时,无需在窗户框架的每个区域必须设置通气机构。例如,在划分相邻的两个区 域的垂直窗户框架形成用于连通两区域的空间部(即为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 部)的换气口(图4中的500),只需在两个区域中的某一个区域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形成 通气机构,便能在窗户框架的全部区域中相同地得到通过图2至图5说明的双层窗户中可 以得到的效果。图6至图8中示出只在部分区域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构成通气机构,并在垂直窗 户框架形成水平换气口的双层窗户中的空气的流动。在每个应用例中,空气的流动向通过 水平空气流动口的箭头方向进行。在此,图6至图8示出的是从室外观察窗户框架的室外 窗口的状态,而不是从室内观察的。在安装上述室外窗口时,室内窗口可以设置为一个开闭 窗,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形成固定窗,另一个区域形成开闭窗。以下对图6至图8中示出的各个应用例进行说明,可知由于水平空气流通口形成 于垂直窗户框架,因而无需在由垂直窗户框架划分的各个区域中设置上部及下部开闭窗, 这与以往的在垂直窗户框架的上部及下部必须安装开闭窗的窗户结构相比,可以缩减设置 费用。图6示出在某一个垂直窗户框架220的上部及下部形成换气口 500,而与其相邻的 垂直窗户框架230未形成换气口的结构。在此,除了最外侧的垂直窗户框架(210,250)以 外,在由形成有换气口 500的垂直窗户框架(220或240)划分的区域中的某一个区域的下 部水平窗户框架292中形成有通过图2至图5说明了的通气机构100。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双层窗户中,在相邻的两个区域的两个空间部(即为室外窗口 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中,使通过单一的通气机构从外部流入的空气进行循环。此时,在下部水平窗户框架292中没有构成通气机构的情况下,只要在两个区域 中某一个区域的室外窗口形成开闭窗700,就能使外部空气流入到两个区域的各个空间部。图7示出在除了最外侧垂直窗户框架310、350的全部垂直窗户框架320、330、340 的上部及下部设置换气口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通过换气口使全部区域的空间部(即为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 的空间)相互连通,由此,至少通过形成于某一个区域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392的通气机构 流入的外部空气能够在全部区域的空间部内进行循环。此时,在下部水平窗户框架392中没有构成通气机构的情况下,只要在某一个区域的室外窗口形成开闭窗,就能使外部空气流入到全部区域的各空间。图8示出在某一个垂直窗户框架(420或440)的下部形成换气口,并在与之相邻 的垂直窗户框架430的上部形成换气口的结构400,在上述结构中,也能通过换气口使全部 区域的空间部(即为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相互连通,由此,通过形成于某一个 区域的下部水平窗户框架492的通气机构流入的外部空气能够在全部区域的空间部内进 行循环。此时,在下部水平窗户框架492中没有构成通气机构的情况下,只要在某一个区 域的室外窗口形成开闭窗700,就能使外部空气流入到全部区域的各空间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中的优选实施例旨在例示的目的而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变更、追加,上述修改、变更、追加应被理解为属 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垂直窗户框架及水平窗户框架;和多个室外窗口及室内窗口,其设置于由上述水平窗户框架和垂直窗户框架定义的各区域,并相互隔开,以在其之间形成空间部,在上述水平窗户框架形成通气机构,以使外部的空气通过上述通气机构能够流入到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通气机构包括贯通孔,其形成于与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之间的空间对应的水平窗户框架的一侧;开口,其形成于与室外对应的水平窗户框架的一侧;和流路,其连接上述开口和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垂直窗户框架划分为两外侧垂直窗户框架及多个内侧垂直窗户框架,在上述内侧垂直窗户框架形成一个或多个换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口形成于内侧垂直窗户框 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上述换气口连接某一个区域的室内 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间部和与其相邻的某一个区域的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空 间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窗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某一个内侧垂直窗户框架的 上端部形成换气口,并在与其相邻的内侧垂直窗户框架的下端部形成换气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由室外窗口和室内窗口构成的双层窗户结构,提供如下的双层窗户通过在室外窗口的窗框设置用于外部的空气循环的通气机构或通气口,自然地调节中间层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发生结露,在高层建筑物的外墙设置双层窗户时,将室内窗口和室外窗口之间的中间层作为气压缓冲空间使用,以防止气压差引起的间题。
文档编号E06B7/02GK101910541SQ200880123426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尹炳喜 申请人: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