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6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用于操作门、窗、大门、舱门等。特别 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联接装置,所 述第一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联接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所述第一和第二元 件之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可旋转把手的许多门、窗和其他这类元件的情况下,人们希望可以选择 性地将能通过把手转动或旋转的部件联接到另一部件或与另一部件脱离。所述另一部件可 由类似的可旋转部件或固定部件构成。在所述两个部件都可旋转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例如,在脱离状态下允许所述把手 转动而不影响所述另一部件,在联接状态下允许所述把手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另一部 件。而所述另一部件可由例如旋转销(例如把手杆)构成,所述把手杆能依次将所述旋转 运动传递到转臂、螺栓、长插销、锁或一些其他装置以影响门或窗的状态。因而在所述联接 位置,通过所述把手以常规方式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所述脱离位置,如果转动所述把手, 所述门或窗的状态仍不受影响。这样选择性的脱离例如可用作儿童的安全措施,以便防止 外部门或窗从内部被打开,或者当所述锁位于锁定位置时,防止在所述把手上施加过大力 时损坏联接到所述把手的锁等。在所述第二部件由固定的不可旋转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传统上,所述可旋转把手 可通过把手杆固定或连续联接到螺栓、长插销或锁或者例如一些其他装置,以影响门或窗 的状态。所述可旋转把手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脱离和联接可用于在所述脱离位置允许操 作,并在所述联接位置锁定所述把手从而阻止操作所述门或窗。在这方面,认为所述把手与 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联接可构成锁。所述可旋转把手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这样的选择性的 脱离与联接可用作儿童安全措施,或者例如为了防止擅自操作门或窗。在这两种情况下,例如可通过操作机械按钮、锁芯等手动实现所述可旋转把手与 所述另一部件之间的脱离和联接。然而进来日益普遍的是通过电动机械装置产生这样的脱 离和联接。例如,这样仅在授权使用者首先通过键盘输入密码或通过电子读取器输入身份 证明时才允许脱离和/或联接。
现有技术EP0861959B1示出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允许可旋转把手与联接到锁的类似可旋转 方形杆之间的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同心管,所述两个同心管分别联接 到所述把手和所述方形杆。每个所述管在其壁中具有孔。可径向移动的销设置在内管中。 通过支撑所述内管的弹簧,所述销可通过所述两个孔伸出,从而将这些部件联接在一起。挤 压元件设置在所述两个管的径向外侧。为了使它们分离,通过由电机驱动的枢转臂使所述 挤压元件径向向内挤压所述销,以使其不再通过所述外管接合于所述孔中。该装置不仅具有许多可动部件,相对复杂,还占据大量空间并需要相对大的把手锁眼盖或把手板的组件, 所述组件包含脱离所需的必要部件。该装置具有的另一缺点是,一旦所述两个管已处于预 定旋转位置,所述脱离仅可发生一次,在所述位置上,所述销与所述挤压元件对齐。为了实现可旋转把手与固定部件的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现有技术包括依据两种 不同基本原理工作的装置。一种已知的把手装置包括可旋转地固定于把手锁眼盖或把手板 的可旋转把手,所述把手锁眼盖或把手板可固定于门、窗等。通常为方形杆形式的把手轴或 把手杆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把手。为了锁定所述把手,后者包括销,所述销可平行于所述把 手的旋转轴线轴向移动,并在突出位置接合于所述把手锁眼盖内相应的孔中。所述销例如 通过按钮或用于钥匙的压柱而被操作。根据第二基本原理工作的另一已知装置也包括可相 对于把手锁眼盖和把手杆旋转的把手,所述把手锁眼盖和把手杆固定于所述把手。为了锁 定所述把手,所述把手锁眼盖包括用于钥匙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销相互作用,在所述把 手锁眼盖中可相对于所述把手的旋转轴线径向移动。通过所述转动柱,可使所述销与所述 把手或方形杆中的凹部锁定接合。在用于实现可旋转把手与固定部件之间的选择性脱离和联接的这两种装置中,需 要占据大量空间的相对大的销以实现所述把手的满意锁定。这两种技术方案的另一缺点是 它们不适合于电动控制所述脱离和联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允许第一可旋 转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简单,具有很少的可动部件,所述装置紧凑 并允许所述两个部件间非常牢固的联接。另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容易允许从装配有该装置的门、窗或类似 物的任一侧或两侧脱离和联接。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有利于电动控制所述脱离和联接。又一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无论机械控制还是电动控制,用于控 制所述脱离和联接的所有部件都可定位于把手柄中。
0014]这些和其他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说明的类型的把手装置实现,所述把 手装置具有在特征部分说明的特殊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把手装置适于操作门、窗等。所 述把手装置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联接装置,所述第一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联 接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并设计为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所述第一元件和第 二元件之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外联接件和内联接件,所述内 联接件绕所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同心容纳于所述外联接件内。至少一个接合件在所述内联 接件中可径向地移动。触发件容纳于所述内联接件中,并在该内联接件中可平行于所述旋 转轴线轴向移动。所述接合件和所述触发件具有相互作用的接触表面,从而在所述触发件的轴向移 动过程中将所述接合件压入径向突出位置,用于同时与所述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接合。根据本发明的把手装置允许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 所述第一元件可包括所述把手的一部分或可旋转地固定于其上,因此本发明允许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所述另一部件可旋转或不可旋转。所述接合件 可处于缩进位置,在所述缩进位置上,该接合件不与所述外联接件接合。因而在此位置,允 许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允许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 的相对运动。所述轴向可动的触发件的移动允许所述接合件被向外径向挤压,以便其与所 述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接合,从而实现这两个部件的联接,因此实现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 元件的联接。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装置利用非常少的可动部件提供所述联接装置的非常紧凑 的实施方式。所述轴向可动的触发件意味着对选择性脱离和联接的控制可从把手容易地实 现,所述把手位于装配有所述装置的所述门或窗的任一侧上。具有相互作用的轴向可动的 触发件和径向可动的接合件的所述联接装置意味着仅需要向所述触发件施加轻微的力来 实现所述两个元件之间的联接。另一优点是,仅利用所述触发件的较短轴向运动就可获得 所述接合件所必需的径向突起。因此,所述触发件的行程长度可保持较小。所以,有利的是, 所述轴向运动可以通过相对小且节能的电触发器(例如螺线管、电机或压电触发器)而实 现。如果需要,那么这样的小且节能的电触发器可与适当的电源一起位于所述把手内,而不 需要使该触发器比平常的更大。实际上,本发明意味着允许电动控制期望元件的选择性脱 离和联接的所有部件和零件可容纳在正常尺寸的把手内。此外,所述轴向可移动的触发件 意味着具有位于门或窗一侧上的期望元件的把手的选择性脱离和联接可容易地通过电动 部件控制,所述电动部件单独地位于所述门另一侧上的把手内。有利地,所述接合件可包括容纳于所述内联接件中的径向柱形孔内的球。可选地, 所述接合件可包括位于所述内联接件的凹部中的圆柱形销,使得该销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旋 转轴线延伸。不管所述接合件的所述实施方式如何,所述把手装置可包括多于一个接合件。合适地,所述外联接件包括基本圆柱形的孔,所述内联接件容纳在所述孔中,径向 弯曲且轴向加长的槽位于所述孔的圆周表面上。所述槽的径向弯曲形状与所述接合件的球 形或柱形形状相互作用,从而当所述触发件位于允许压入的位置且向所述内联接件或外联 接件施加扭矩时,将所述接合件向后压入其缩进位置。这样不需要当所述触发件位于相应 位置上时使所述接合件返回所述脱离位置所需的任何弹簧装置等。如果所述内联接件固定于所述把手而所述外联接件固定于把手锁眼盖或由把手 锁眼盖构成,那么所述把手装置容易允许所述把手的固定或锁定。所述内联接件和外联接 件之间实现的坚固、牢靠的联接意味着对于多种应用,该把手的固定可例如构成门或窗的 完全锁定。所述把手装置还可设计为允许两个可旋转部件之间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这类选 择性联接有时公知为自由旋转。为了实现这样的选择性联接,所述内联接件适当地固定到 可旋转的旋转销或由可旋转的旋转销构成,并且所述外联接件适当地固定于所述把手。
为了允许可靠而运转平稳的运动传递且摩擦较低,所述触发件适当地具有在其轴 向移动方向上倾斜的表面,当所述触发件轴向移动时,所述倾斜表面与所述接合件接触,径 向向外挤压所述接合件。所述把手装置可包括手动致动所述触发件的装置。然而,所述把手装置由于其平稳的运转和紧凑性,甚至更好地适合于电动控制,并 因此包括用于电动运转所述触发件的适当装置。这些装置可包括电动机或优选地包括螺线 管,所述螺线管被设计成产生所述触发件的轴向移动。
在这种电动控制的情况下,所述把手装置还适当地包括电动控制电路以控制电动 运转所述触发件的所述装置和电连接到所述控制电路的键盘。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选择 性的脱离和/或联接可仅在输入正确的权限密码后实现。附加或可选地,所述电动控制电 路可连接到电子读卡器或一些其他类似的权限校验设备。此外,通过有效联接装置,所述触 发件的轴向运动可通过轻微的力转化为所述接合件的径向接合运动,这意味着用于装置的 权限校验和电动控制的所有部件和零件可被容纳于把手中。该把手可为与另一部件的联接 受控的把手,或者装配到门等的两个把手的另一个把手。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在以下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和专利的权利要求中 阐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的部分分解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把手装置在组装时的后视平面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把手装置的上方看的平面视图。图4a和4b示出当图2和3所示的把手装置分别位于脱离和联接状态时通过该把 手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的部分分解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把手装置在组装时从上方看的平面图。图7a和7b示出当图6所示的把手装置分别位于脱离和联接状态时通过该把手装 置的示意性剖面图。图8a是沿图4a中线I - I的示意性剖面图。图8b是沿图4b中线II - II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a是沿图7a中线III - III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b是沿图7b中线IV - IV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l、2、3、4a、4b、8a和8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手装置。此把手装置 被设计成允许把手柄和固定部件之间的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因此在所述脱离位置,允许 所述把手柄的旋转,而在所述联接位置,所述把手柄被阻止转动。所述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柄1、把手颈2、把手锁眼盖3或把手板、以及呈方形杆形式 的旋转销或把手轴4。所述把手锁眼盖3包括用于容纳螺钉等的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所述把手锁 眼盖3可固定于门、窗、大门、舱门(未示出)或类似元件。所述把手锁眼盖3还包括中央 通孔7、所述中央通孔的中心轴线限定所述把手柄的旋转轴线。两相对槽7a设置于所述把 手锁眼盖3的所述中央孔7中。所述槽7a形成为沿轴向延伸、在所述中央孔7的圆周表面 上径向向外弯曲的槽。凸台5容纳于所述把手颈2内。在图l_4b和8a_b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 5由内联接件构成,以实现所述把手柄1相对于所述把手锁眼盖3的选择性的脱离和联接。为了将所述凸台5装配于所述把手颈2内,所述把手柄1包括两个可分离部分la、lb。将所 述部分Ib从所述部分Ia分离以准许进入所述把手颈2内的内腔,以便所述凸台5可从所 述把手柄1的远离所述把手锁眼盖3的一侧螺接于所述颈中。所述凸台5具有部分6,部分 6从所述把手颈突出并延伸通过穿过所述把手锁眼盖3的孔。所述凸台5包括径向突出的 销8,所述销被容纳于相应的内槽9中,所述内槽位于所述把手颈2的内腔中。在所述槽9 中接合所述销8防止了所述凸台与所述把手颈2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所述凸台5的从所述 把手颈2突出的部分中具有轴向方孔,在所述轴向方孔中容纳所述把手轴4。所述把手轴4 的纵轴线限定了旋转轴线,所述把手柄1可围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把手锁眼盖3旋转。所述凸台5还具有两个相对的径向圆柱形通孔10。这些孔10均容纳呈球形的接 合件20。轴向可移动的触发件11设置在所述凸台5中。所述触发件旋转对称并具有前圆 柱段12a、后圆柱段12b和中间圆锥段12c,所述前圆柱段具有较小的直径,所述后圆柱段具 有较大的直径。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锥段具有45度的锥角。所述圆锥段12c形 成外弯曲表面,所述外弯曲表面在所述触发件11的运动轴向上倾斜。为了驱动所述触发件 11,电动螺线管13设置于所述把手柄1中。所述螺线管包括固定部分13a和相对于所述固 定部分可轴向移动的部分13b。所述可移动部分13b固定于所述触发件11。将电流脉冲 传递到所述螺线管的所述固定部分,从而能够使所述可移动部分13b在任一方向上轴向移 动。在图4a和8a所示的位置上,所述螺线管的所述可移动部分13b位于缩进位置,因 此所述触发件11位于缩进位置。所述触发件U的所述前圆柱段12a直接位于所述球20的 前部。所述圆柱段12a的外表面与围绕所述孔10的所述凸台5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 等于所述球20的直径。因此,在此位置上,所述球可处于不从所述凸台5突出的位置。因 此,所述凸台5可以在所述把手锁眼盖3内旋转,使得所述把手柄被释放并能相对于所述把 手锁眼盖3自由转动。因而在此位置上,所述把手柄可被正常使用,从而经所述把手轴4将 旋转运动以常规方式传递到转臂、长插销或一些其他部件。当所述把手柄1要被锁定时,首先将其转到一位置,在所述位置,两个球20与所述 把手锁眼盖3内的两个相对槽7a对齐。能理解的是,所述把手柄因此能锁定在偏移180度 的两个旋转位置。然后,所述螺线管13被供给电流脉冲,从而将其可移动部分13b从所述 固定部分13a向外轴向移动。从而,所述触发件11也移动到图4b和8b所示的位置。在该 轴向移动的运动过程中,与所述球20接触的所述触发件的所述锥形表面12c将径向向外挤 压球20,使得球20可容纳在所述把手锁眼盖3内的所述槽7a中并与槽7a接合,在此实施 方式中,所述槽构成外联接件。当所述触发件11已处于图4b和8b所示的完全轴向突出位 置时,所述球20将通过具有较大直径的所述触发件的所述圆柱表面12而被支撑保持在所 述径向突起位置。因此,所述球20同时接合于所述孔10和槽7a中,从而防止所述凸台5 旋转并因而防止所述把手颈2和所述把手柄1旋转。当所述把手柄要再次脱离时,所述螺线管13被供给电流脉冲,使得所述可移动部 分13b被移动到图4a和8a所示的所述缩进位置,由此所述触发件11被移动到图4a和8a 所示的所述缩进位置。因此,具有较小直径的所述触发件11的所述部分12a将位于所述孔 10的正前方,使得所述球20可处于不从所述触发件11突出的所述缩进位置。所述球的该 缩进运动可完全不利用任何弹簧装置等的作用而实现。代替的是,所述球被引入所述孔10中的不从所述触发件突出的安置位置,在该位置,由于当所述球不被所述触发件的具有较 大直径的所述部分12b锁定时所述把手柄被转动,所以所述球20的球面与所述槽7a的径 向弯曲面相互作用。如从图1可看到的,所述把手柄1设置有键盘。在所述把手柄1上还具有电子控 制电路(未示出)和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螺线管13供电的电池(未示出)。所述电子控 制电路被设计成仅在通过键盘首先输入正确的授权密码时发出调节所述螺线管状态的电 流脉冲。这样,图l_4b和8a-b所示的所述把手装置可用作所述门或窗的锁,所述把手装置 设置于所述门或窗内。图5、6、7a_b和9a_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把手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进一步的描 述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中那些部件对应的部件将赋予与前述相同的附图标记。利用该第二 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所述把手柄1与可旋转移动部件之间的选择性脱离与联接。在所示的 实施例中,该可旋转移动的部件由把手轴30构成。所述把手轴30能够以常规方式将旋转 运动传递到要比、长插销(未示出)或一些其他部件。其中,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把手轴30包括圆柱形端 部31,所述端部牢固地联接到方形杆32。所述端部31被可旋转地容纳于凸台50中,所述 凸台又容纳于所述把手颈2'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一样,当所述把手柄1'的部分1' b从所述把手柄的另一部分 1' a释放时,所述凸台50可被引入所述把手颈2'中。所述凸台50包括径向突出销51, 该径向突出销被容纳于所述把手颈2'中的相应槽9内。因此,防止所述凸台50相对于所 述把手颈2'和所述把手柄Γ转动。所述凸台50具有中央轴向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圆周 面中,设置有径向向外弯曲的槽52,所述槽平行于所述通孔轴向延伸。根据该实施方式,所 述凸台50构成外联接件。所述把手轴的所述圆柱形端部31被同心地容纳于所述凸台50的轴向孔中,并构 成内联接件。所述端部31具有径向延伸的圆柱形孔33,在所述孔中可移动地安置有球20。 所述端部31还具有中央圆柱形凹部,在该凹部中设置有轴向可移动的触发件60。所述触发件60包括直径较大的两个部分61和位于它们之间的直径较小的腰部 62。具有45度锥角的圆锥部63位于所述腰部62与所述两个部分61之间。所述触发件60 牢固地连接到螺线管13的可移动部分13b,所述螺线管还包括固定部分13a。在图7a和9a所示的位置中,所述螺线管的所述可移动部分13b位于相对于所述 螺线管的所述固定部分13a突出的位置,因此所述触发件60位于相对于所述螺线管的所述 固定部分13a突出的位置。这里,所述触发件60位于一位置,在该位置,所述腰部62位于 所述把手轴的所述端部31内的所述孔33的正前方。所述腰部62的表面与围绕所述孔33 的所述端部3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所述球的直径,使得抵靠所述腰部安置的所 述球20处于不从所述端部31径向突出的位置。在所述把手柄Γ的旋转下,所述把手颈 2'和所述凸台50也转动。另一方面,在所述触发件60和所述球20的此位置,可旋转运动 不传递到所述把手轴30。因此,所述把手柄1'从所述把手轴30脱离,并因而在此位置可 以相对于所述把手轴30自由转动,从而提供所谓的自由旋转功能。因而在此位置,不可能 通过所述把手柄1 ‘操作可与所述把手轴30的所述方形杆32联接的转臂、长插销或任何其 他装置。
为了将所述把手柄Γ联接到所述把手轴30,所述把手柄首先转动到一位置,在 该位置,所述槽52与所述孔33对齐。能理解的是,可设定所述凸台50与所述把手轴30之 间的该相对位置,而不管这两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把手锁眼盖40占据的转动位置。与上述实 施方式中一样,所述螺线管13然后被供给电流脉冲,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分13b向所述固定 部分13a移动。从而,所述触发件60向所述螺线管13移动,使得图7a中的与所述球20接 触的所述上锥形面62将所述球径向向外挤压到所述孔33内,直到球与所述凸台50中的所 述槽52接合。然后,所述球20与所述凸台50和所述把手轴30的所述端部31同时接合, 使得赋予所述把手柄1 ‘的旋转运动经由具有销51和槽52的所述凸台50、所述球20和具 有孔33的所述把手轴30的所述端部31传递到所述把手轴30。这样,在图7b和9b中示出 的位置上,所述把手柄1'联接到所述把手轴30,因此能用于操作与所述把手轴30联接的 转臂、长插销或一些其他部件或设备。在参照图1-4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弹簧等将所述球20返回到其不从所述端 部31径向突出的缩进位置。所述球的该返回运动通过所述球20的球面与所述槽52的向 外弯曲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在图5-7和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线管13还可 由电动控制电路(未示出)控制,键盘(未示出)和电池(未示出)可连接到所述控制电 路。所有这些部件可容纳于所述把手柄中。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把手装置的优点是其仅需要非常轻微的力以产生所述触发件 的轴向运动,该轴向运动使球形的所述接合件接合或分离以实现联接或脱离。另一优点是 所述触发件仅需要非常小的行程长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具有4mm的直径,在传递运 动中抵靠所述球的所述触发件的倾斜面或锥形面相对于所述触发件的运动方向具有45度 角,2. Imm的行程长度足够在其相应的联接和脱离位置移动所述球。这些优点意味着所述驱 动和控制件可非常紧凑地制造,使得它们可这样被容纳于常规尺寸的把手柄中。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可认识到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 实施方式,而可在不脱离以下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变型。例如,所述轴向可移动的触 发件可联接到机械按钮或用于手动操作所述触发件的一些其他机械部件,从而代替由电动 螺线管供电。有利地,该机械部件设置于所述把手柄中,优选地,与所述触发件移动方向轴 向共线设置。形成上述实施方式的部件的所述螺线管可包括永磁体(未示出),所述永磁体被 设计成将所述可移动部件拉入图4a和7b所示的所述缩进位置。所述螺线管还可设置弹簧 (未示出),所述弹簧被设计成将所述可移动部件移至图4b和7a所示的突出位置。这样的 磁体和弹簧提供双稳态的螺线管,在所述螺线管中,所述可移动部件保持所处的缩进或突 出位置,而不需要向所述螺线管连续供应电流。因此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当螺线管在其两 个可能位置之间转换时,向所述螺线管提供短暂的电流脉冲就足够了。这提供了一种非常 节能的装置,这又有助于允许使用小型电池,小型电池可有利地容纳于所述把手柄中。还可 使用电机、压电元件或能够为轴向运动供电的一些其他装置,从而代替用螺线管电动地产 生所述触发件的轴向运动。可使用其他设备校验使用者的权限,以代替连接到用于控制所 述触发件运动的控制电路的权限校验键盘。这种设备的例子是所谓的RFID设备,通过无线 电传输,所述设备可读取编码身份卡或编码身份章等,使用者靠近RFID读取器举起编码身 份卡或编码身份章等,优选地,所述RFID读取器可位于所述把手柄内。自然地,还可使用具有所谓的“i-button”的系统,在所述系统中,只有当身份章与连接到所述RFID读取器的接 触表面物理接触时,所述RFID读取器才被触发。这样的布置仅当所述RFID读取器被触发 以读取时才引起电流,因此适合装配于把手柄中,在所述把手柄中,有限的空间限定了可使 用的电流源的大小。所述控制电路还可包括RF接收器以从远程站进行远程操作,远程站通 过远程无线电波与把手装置的控制电路通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驱动所述触发件的所述螺线管位于所述把手柄中,这是 为了便于与所述装置的另一部件脱离和与所述另一部件联接。然而,由于所述触发件轴向 移动,容易利用例如设置在所述把手柄、旋钮或一些其他元件内的电动或机械装置控制所 述触发件,所述把手柄、旋钮或一些其他部件固定于门的与设置所述把手装置一侧相反的 一侧。所述轴向触发运动意味着,通过轴向可移动的穿透件,例如在中心容纳于所述把手轴 中的杆或轴,容易从所述门的任一侧操作所述触发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更多个接合件并非设计为球形,而是可由加长销 构成,所述加长销平行于所述触发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并优选具有径向向外弯曲表面和锥 形尖端。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销可位于所述内联接件等内的相应凹部中,并且所述球同样 可由容纳于所述内联接件中的轴向可移动触发件作用。
权利要求
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用于操作门、窗等,所述把手装置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联接装置,所述第一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联接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并设计为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之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外联接件(3,50)和内联接件(5,31),所述内联接件绕所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同心容纳于所述外联接件内,所述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接合件(20),该至少一个接合件在所述内联接件(5,31)中可径向移动;以及 触发件(12,60),所述触发件容纳于所述内联接件中,并在所述内联接件中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可轴向移动,所述接合件和所述触发件具有相互作用的接触表面(12b,12c,61,63),从而在所述触发件的轴向移动过程中将所述接合件压入径向突出位置,以同时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接合件(20)由球构成,所述球被容纳于 所述内联接件(5,31)内的径向圆柱形孔(10,3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接合件由加长销构成,优选地,所述加 长销具有圆柱形主体以及锥形尖端,所述加长销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内联接件 的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外联接件(3,50)具有基本 圆柱形的孔(7),所述内联接件(5,31)容纳于所述孔中,径向弯曲且轴向加长的槽(7a,52) 设置在所述孔的圆周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为把手柄(1),该 把手柄固定于所述内联接件(5),所述第二元件为把手锁眼盖(3),该把手锁眼盖构成所述 外联接件或固定于所述外联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为把手柄(1'), 该把手柄构成所述外联接件(50)或固定于所述外联接件(50),所述第二元件为可旋转的 旋转销(32),该旋转销构成所述内联接件(31)或固定于所述内联接件(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其中,所述触发件(11,60)具有在该触 发件的轴向移动方向上倾斜的表面(12c,63),所述表面与所述接合件(20)接触,在所述触 发件轴向移动时径向向外挤压所述接合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手动作用于所述触发 件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电动作用于所述触发 件(11,60)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螺线管(13),所述螺线管设计成 引起所述触发件(11,60)的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包括电动控制电路以及 电连接到该控制电路的权限校验装置,所述电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动作用于所述触 发件的装置,所述权限校验装置优选为键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用于操作门、窗等,所述把手装置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联接装置,所述第一元件可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联接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并设计为选择性地允许或阻止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旋转,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外联接件(3,50)和内联接件(5,31),所述内联接件绕所述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同心容纳于所述外联接件内。所述把手装置包括触发件(12,60)和至少一个接合件(20),所述接合件在所述内联接件(5,31)中可径向移动,所述触发件容纳于所述内联接件中,并可在该内联接件中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轴向移动。所述接合件和所述触发件具有相互作用的接触表面(12b,12c,61,63),从而在所述触发件的轴向移动过程中将所述接合件压入径向突出位置,以同时与所述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接合。
文档编号E05B13/00GK101903607SQ20088012178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约翰·卡勒贝里 申请人:亚萨Oem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