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62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双开门上的锁,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
技术背景 现有双开门通常是通过U型锁锁合于双开门的两个把手上来实现锁门的。U形锁由锁体和U形锁杆组成,而U形锁杆由一弯曲部和连接于该弯曲部分两端的两直杆组成,该两直杆与锁体相互配合锁接,该U形锁杆可与锁体一起将双开门的两把手围绕于其间以实现锁门。由于U形锁杆和门的距离比较近,有时甚至是贴着门的,而开锁或上锁时,手必须握着u形锁杆的弯曲部,因此手背会经常与门摩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时甚至会出
现弄伤手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开门的U型锁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使手与门磨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锁体和U形锁杆,U形锁杆包括一弯曲部
分及与该弯曲部分两端连接的二直杆,该二直杆与锁体相互锁接,所述U形锁杆的弯曲部
分一端形成一手握部,该手握部偏离所述两直杆部分所确定的平面。 前述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间成一折角。 前述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间形成一圆滑曲线。前述一
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间形成两次方向相反的弯曲。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 1)由于U形锁杆上的手握部偏离其两直杆部分所确定的平面,也就是说,在U形锁锁在双开门上时,其手握部离门较远,增大了手的活动空间,从而有效得减少了手与门摩擦; 2)结构及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图;[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左视图;[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一 —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参照图1和图2 ,包括锁体1和U形锁杆2 ,该U形锁杆2包括一弯曲部分21及与该弯曲部分21两端连接的二直杆22、23,该二直杆22、23与锁体1相互锁接,锁体1与二直杆22、23的锁接结构为现有技术,并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上述U形锁杆2的弯曲部分21 —端形成一手握部,该手握部偏离所述两直杆22、23部分所确定的平面。也就是说,在U形锁锁在双开门上时,其手握部离门较远,增大了手的活动空间,从而有效得减少了手与门摩擦。参照图2,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22、23之间成一折角3。[0018]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手握部与两直杆22、23之间形成一圆滑曲线31。[0020] 实施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手握部与两直杆22、23之间形成两次方向相反的弯曲32、33。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它包括锁体和U形锁杆,U形锁杆包括一弯曲部分及与该弯曲部分两端连接的二直杆,该二直杆与锁体相互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锁杆的弯曲部分一端形成一手握部,该手握部偏离所述两直杆部分所确定的平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 间成一折角。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 间形成一圆滑曲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与两直杆之 间形成两次方向相反的弯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U型锁,它包括锁体和U形锁杆,U形锁杆包括一弯曲部分及与该弯曲部分两端连接的二直杆,该二直杆与锁体相互锁接,所述U形锁杆的弯曲部分一端形成一手握部,该手握部偏离所述两直杆部分所确定的平面。本实用新型U型锁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有效地解决了U型锁在双开门上的卡手问题。
文档编号E05B67/22GK201486294SQ2009201396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志新 申请人:李志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