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56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
背景技术
实木门以其深沉、典雅、高档、耐用等特质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家庭办公等场所, 现有实木门多由门框板、门芯板构成,制造的时候,门芯板通过乳胶与门框板相连,或者门 芯板嵌设在门框板内,但是由于季节的变化,实木门交替受潮和干燥,其连接处内部产生内 应力,致使门芯板与门框板连接处发生变形或开裂,从而导致实木门无法使用或损坏或外 观极不雅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开裂从而经久耐用的 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包括多块门框板、用于
形成装饰的实木肋条以及门芯板,所述的多块门框板相固定连接形成至少具有一个开口的
门骨架,所述的实木肋条粘设在门骨架开口周圈的门框板上,所述的门芯板夹设在周圈的
实木肋条之间,所述的实木肋条与相应的门框板连接处开设有工艺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工艺槽槽口宽度为2 5mm、槽深为2 5mm。 所述的工艺槽的横切形状包括"V"型、"U"型、"u"型、""中的一种。 所述的实木肋条与门芯板之间还留置有空隙。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门 框板与肋条胶合处开设有工艺槽,门框板与肋条之间产生的应力可通过该工艺槽释放出 来,从而防止连接处开裂,保证了门的经久耐用性,而且,工艺槽的开设可达到更加美观的 效果。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一种门的主视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B处放大图; 其中1、门框板;2、实木肋条;3、门芯板;4、工艺槽;5、空隙;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木门,其主要有门框板1、门芯板3以及实木肋条2构成,其 中,门框板1用于形成门骨架,即多条门框板1相固定连接形成门骨架,通常为了达到美观 的效果,门框板1可进行多样化连接,从而形成多个开口的门骨架。[00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门骨架具有三个开口 ,每个开口通过实木肋条2与门 芯板3进行填充,从而形成整个实木门。其中,实木肋条2与相应开口周圈的门框板1相粘 结,实木肋条2可根据美观的效果制作出不同的流线和图案效果,门芯板3夹设在实木肋 条2之间,为了与门框板1连接处产生开裂,在门框板1与实木肋条2连接处开设有工艺槽 4,工艺槽4的造型可选择"V"型、"U"型、"u"型、""中的一种,其槽宽可设定在2 5mm之间、槽深设定在2 5mm之间,同时为了进一步防止开裂,门芯板3与实木肋条2之间 还留有空隙5。 上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例并不能理 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如其可应用于实木复合门、工艺门上,凡是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门,包括多块门框板(1)、用于形成装饰的实木肋条(2)以及门芯板(3),所述的多块门框板(1)相固定连接形成至少具有一个开口的门骨架,所述的实木肋条(2)粘设在门骨架开口周圈的门框板(1)上,所述的门芯板(3)夹设在周圈的实木肋条(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木肋条(2)与相应的门框板(1)连接处开设有工艺槽(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槽(4)槽口宽度为2 5mm、 槽深为2 5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槽(4)的横切形状包括 "V"型、"U"型、"u"型、"V7 "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木肋条(2)与门芯板(3)之 间还留置有空隙(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包括多块门框板、用于形成装饰的实木肋条以及门芯板,所述的多块门框板相固定连接形成至少具有一个开口的门骨架,所述的实木肋条粘设在门骨架开口周圈的门框板上,所述的门芯板夹设在周圈的实木肋条之间,所述的实木肋条与相应的门框板连接处开设有工艺槽,由于在门框板与肋条胶合处开设有工艺槽,门框板与肋条之间产生的应力可通过该工艺槽释放出来,从而防止连接处开裂,保证了门的经久耐用性,而且,工艺槽的开设可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E06B3/74GK201474540SQ20092018861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3日
发明者余龙 申请人:余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