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8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开门。
背景技术
目前双开门都是采用左、右门扇结构,左、右门扇闭合的时候中间有一个小缝隙, 有些即使设置一些封闭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容易被撬开,不够安全,而且密封隔 离性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撬的新型双开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双开门,包括左门扇和右 门扇,左、右门扇闭合处的内端面前、后沿上分别向左和向右方向在左、右门扇上分别设置 可相互吻合的台阶结构,并在左、右门扇的前侧和后侧的同侧的相对应的台阶结构上分别 设有可相互扣合的凸起勾边和凹槽。 所述的凸起勾边和凹槽均沿垂直于门体的前后方向延展设置。 所述的凸起勾边外侧边垂直门体、内侧边向内倾斜设置。 所述的凹槽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可有效防撬,大大提高安全性,而且提高了密封 隔离性。左、右门前后侧均增加了台阶和凸起勾边,使得左、右门扇闭合较严,彻底防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所示的新型双开门,包括左门扇9和右门扇IO,左门扇9和右门扇 包括前、后门板1、2、3、4,左、右门扇9、10闭合处的内端面前、后沿上分别向左和向右方向 在左、右门扇9、10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的台阶结构7、8,并在左、右门扇9、10的前侧和后 侧的同侧的相对应的台阶结构7、8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凸起勾边5和凹槽6。凸起勾 边5和凹槽6均沿垂直于门体的前后方向延展设置。凸起勾边5外侧边垂直门体、内侧边 向内倾斜设置;凹槽6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槽。 具体实施的时候在左门扇9闭合处的前后的台阶结构上设有凸起勾边5和凹槽6, 在右门扇10闭合处的前后相应设置凹槽6和凸起勾边5。 由于门体闭合处的前后两侧采用双凸起勾边5和凹槽6结构,可以使闭合较封闭, 不会有缝隙,而且彻底防撬。
权利要求新型双开门,包括左门扇和右门扇,其特征在于左、右门扇闭合处的内端面前、后沿上分别向左和向右方向在左、右门扇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的台阶结构,并在左、右门扇的前侧和后侧的同侧的相对应的台阶结构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凸起勾边和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勾边和凹槽均沿垂直 于门体的前后方向延展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勾边外侧边垂直 门体、内侧边向内倾斜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槽。
专利摘要新型双开门,包括左门扇和右门扇,左、右门扇闭合处的内端面前、后沿上分别向左和向右方向在左、右门扇上分别设置可相互吻合的台阶结构,并在左、右门扇的前侧和后侧的同侧的相对应的台阶结构上分别设有可相互扣合的凸起勾边和凹槽;凸起勾边和凹槽均沿垂直于门体的前后方向延展设置;凸起勾边外侧边垂直门体、内侧边向内倾斜设置;凹槽为内小外大的梯形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可有效防撬,大大提高安全性,而且提高了密封隔离性。
文档编号E06B3/32GK201513073SQ20092022422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丁晓宁, 张成玉, 贾运堂, 赵延雪, 陈志刚, 陈进显 申请人:南乐广安金属门业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