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04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椅,具体是指应用于电动椅的椅背后仰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附带按摩装置的电动椅已经作为一种日常生活 用品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当前电动椅椅背的调节是靠围绕座架上的一个转动点旋转来实 现放倒与竖起。此种结构的电动椅椅背向后放倒时,对电动椅后方的转动空间需求较大,而 且转动时后方空间不容易引起注意,容易发生压住或碰撞后方物体的问题,而且在后仰过 程中椅子及人体的重心向后方移动,椅子的平稳性受到影响,舒服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它可有效解决椅 背后仰占用空间问题,且后仰过程中更加舒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包括座架以及与座架枢轴连接的椅背,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与座架滑动连接的底架,椅背、座架及后支架通过枢轴连接,后支架下部通过枢 轴连接于底架上,所述椅背与座架之间还固定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为固定于椅背底部横杆与座架之间的电动推杆。所述底架框架对边上均设有滑道,椅背与座架分别通过滑动轮与底架连接。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包括座架以及与座架枢轴连接的椅背,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与座架滑动连接的底架,椅背、座架及后支架通过枢轴连接,后支架下部通过枢 轴连接于底架上,所述椅背与底架之间还固定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为固定于底架底部的电动螺杆及固定于椅背底部横杆上与电动螺 杆啮合的丝母,或者是固定于底架底部的齿条及固定于椅背底部与齿条啮合的电动齿轮。本实用新型椅背在后仰过程中,椅背和座架在底架的滑轨上向前滑动,减小了按 摩椅后方的空间要求,避免了在转动椅背时压住或碰撞到后方物体的问题,而且在后仰过 程中椅子及人体的重心同时向前方移动,椅子的平稳性得到改进,舒适性得到了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电动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电动椅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图。图6为图5所示电动椅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结构图。椅背1及座架2通过后支架7顶 端的枢轴9活动连接,后支架7底部通过枢轴10连接于按摩椅底架3上。所述底架3框架 对边上均设有滑道4,椅背支架14底部设滑动轮5卡装于滑道4内,前支架8底部设滑动 轮6卡装于滑道4内,使椅背1及座架2可以在滑道4内向前滑动。椅背1底部固定横杆 12,横杆12上设有推进机构11,所述推进机构可以为电动推杆等可收缩装置,推进机构11 另一端固定于底架2底部横杆上。需要将电动椅椅背后仰时,启动电源开关,电动推杆11收缩,滑动轮5在滑道4内 向前滑动,椅背1以枢轴9为轴心向后倾斜,同时,由于横杆12向前移动,横杆12通过电动 推杆11推动座架2向前滑动,后支架7同时以枢轴9为轴心向前倾斜,直至椅背1完全后 仰,如图2所示。需要将椅背竖起时,启动开关,电动推杆11伸长,滑动轮5后移,椅背1向 后移动并竖起,后支架7同时向后倾斜,滑动轮6同时后移带动座架2向后移动,直至椅背 1完全竖起。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图。椅背1及座架2通过后支架7顶 端的枢轴9活动连接,后支架7底部通过枢轴10连接于按摩椅底架3上。所述底架3框架 对边上均设有滑道4,椅背支架14底部设滑动轮5卡装于滑道4内,前支架8底部设滑动轮 6卡装于滑道4内,使椅背1及座架2可以在滑道4内向前滑动。椅背1与底架3之间固定 有推进机构,该推进机构为固定于底架3底部的电动螺杆11及固定于椅背底部横杆12上 与电动螺杆11啮合的丝母13。需要将电动椅椅背后仰时,启动电源开关,电动螺杆11旋转,丝母13顺电动螺杆 11向前移动,带动椅背1以枢轴9为轴心向后倾斜,后支架7以枢轴10为轴心向前倾斜,枢 轴9推动座架2同时前移,完成椅背后仰过程,如图4所示。需要将椅背竖起时,启动开关, 电动螺杆11反方向旋转,丝母13在电动螺杆11上向后滑动,滑动轮5后移,椅背1向后移 动并竖起,后支架7同时向后倾斜,滑动轮6同时后移带动座架2向后移动,直至椅背1完 全竖起。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结构图。椅背1及座架2通过后支架7顶 端的枢轴9活动连接,后支架7底部通过枢轴10连接于按摩椅底架3上。椅背1与底架3 之间固定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为固定于底架底部的齿条15及固定于椅背底部与齿 条啮合的电动齿轮16。底架3框架对边上均设有槽形孔,所述齿条15固定于该槽形孔内。 椅背支架14底部固定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电动齿轮16,电动齿轮16设于底架3框架对边 上的槽形孔内并与齿条15啮合。需要将电动椅椅背后仰时,启动电源开关,电机带动电动齿轮16顺齿条15旋转向 前移动,带动椅背1以枢轴9为轴心向后倾斜,后支架7以枢轴10为轴心向前倾斜,枢轴9 推动座架2同时前移,完成椅背后仰过程,如图6所示。需要将椅背竖起时,启动开关,电机 带动电动齿轮16反方向旋转,椅背支架14向后移动将椅背1竖起,后支架7同时向后倾斜 带动座架2向后移动,直至椅背1完全竖起。上述实施例为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较佳的三种实施结构,但是并不仅 仅限制于所述结构,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修改、变更或/和替换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也可同样应用于折叠沙发、 折叠床等相近似产品领域中。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包括座架以及与座架枢轴连接的椅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座架(2)滑动连接的底架(3),椅背(1)、座架(2)及后支架(7)通过枢轴(9)连接,后支架(7)下部通过枢轴(10)连接于底架(3)上,所述椅背(1)与座架(2)之间还固定有推进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11) 为固定于椅背底部横杆(12)与座架(2)之间的电动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框架 对边上均设有滑道(4),椅背⑴与座架⑵分别通过滑动轮(5)与滑动轮(6)与底架(3) 连接。
4.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包括座架以及与座架枢轴连接的椅背,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座架(2)滑动连接的底架(3),椅背(1)、座架(2)及后支架(7)通过枢轴(9)连 接,后支架(7)下部通过枢轴(10)连接于底架(3)上,所述椅背(1)与底架(3)之间还固 定有推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为固 定于底架⑶底部的电动螺杆(11)及固定于椅背底部横杆(12)上与电动螺杆(11)啮合 的丝母(1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框 架对边上均设有滑道(4),椅背(1)与座架(2)分别通过滑动轮(5)与滑动轮(6)与底架 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为固 定于底架底部的齿条(15)及固定于椅背底部与齿条啮合的电动齿轮(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5)固定 于底架(3)框架对边上的槽形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齿轮(16) 与电机连接,固定于椅背支架(14)底部与齿条(15)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椅椅背后仰滑动机构,包括座架以及与座架枢轴连接的椅背,还包括与座架滑动连接的底架,椅背、座架及后支架通过枢轴连接,后支架下部通过枢轴连接于底架上,底架框架对边上均设有滑道,椅背与座架分别通过滑动轮与底架连接;所述椅背与座架之间固定有电动推杆或是在底架底部设置电动螺杆并于椅背的底部横杆上设与电动螺杆啮合的丝母,或是固定于底架底部的齿条及固定于椅背底部与齿条啮合的电动齿轮。本实用新型椅背在后仰过程中,椅背和座架向前运动,减小了电动椅后方的空间要求,而且在后仰过程中椅子及人体的重心同时向前方移动,椅子的平稳性得到改进,舒适性得到了提高。
文档编号A47C1/024GK201624349SQ20092029943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9日
发明者郑纪东 申请人:宁波奥森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