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拉开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08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拉开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拉开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的锁基本上都是由钥匙插入之后,直接旋转即可开启,防盗性能 需要添加其他的辅助设备来进行,进而造成各种机构复杂多变的锁体装置,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钥匙插入锁之后向后拉进行开锁的后拉开锁 ,其内部结构具有更隐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拉开锁,包括锁体、锁 孔、连杆和钥匙,钥匙包括中空的钥匙主体和前端分叉体、位于钥匙主体后端的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通过位于钥匙主体内的连接柱连接在前端的弹簧上,弹簧的前端连接在前端分叉体 上,锁孔的靠钥匙一侧的壁上开设有齿状凹槽,齿状凹槽的形状与数目与前端分叉体相适应 ,前端分叉体可放置于齿状凹槽中并随齿状凹槽同步转动,齿状凹槽与连杆连接,且连杆可 以随齿状凹槽的转动做同步伸縮。
前端分叉体可以为多个条状体、柱状体或球状体。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隐蔽性更高,防盗性 能得到加强。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钥匙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l是锁体 2是锁孔 3是连杆 4是钥匙 5是钥匙主体 6是前端分叉体 7是控制按钮 8是连接柱 9是弹簧 IO是齿状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后拉开锁,包括锁体l、锁孔2、连杆3和钥匙4,钥匙4包 括中空的钥匙主体5和前端分叉体6、位于钥匙主体5后端的控制按钮7,控制按钮7通过位于 钥匙主体5内的连接柱8连接在前端的弹簧9上,弹簧9的前端连接在前端分叉体6上,锁孔2的 靠钥匙4一侧的壁上开设有齿状凹槽10,齿状凹槽10的形状与数目与前端分叉体6相适应,前 端分叉体6可放置于齿状凹槽10中并随齿状凹槽10同步转动,齿状凹槽10与连杆3连接,且连 杆3可以随齿状凹槽10的转动做同步伸縮。
前端分叉体6可以为多个条状体、柱状体或球状体。
权利要求1.一种后拉开锁,包括锁体(1)、锁孔(2)、连杆(3)和钥匙(4),其特征在于钥匙(4)包括中空的钥匙主体(5)和前端分叉体(6)、位于钥匙主体(5)后端的控制按钮(7),控制按钮(7)通过位于钥匙主体(5)内的连接柱(8)连接在前端的弹簧(9)上,弹簧(9)的前端连接在前端分叉体(6)上,锁孔(2)的靠钥匙(4)一侧的壁上开设有齿状凹槽(10),齿状凹槽(10)的形状与数目与前端分叉体(6)相适应,前端分叉体(6)可放置于齿状凹槽(10)中并随齿状凹槽(10)同步转动,齿状凹槽(10)与连杆(3)连接,且连杆(3)可以随齿状凹槽(10)的转动做同步伸缩。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后拉开锁,其特征在于前端分叉体(6 )可以为多个条状体、柱状体或球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后拉开锁,涉及一种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钥匙插入锁之后向后拉进行开锁的后拉开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后拉开锁,包括锁体、锁孔、连杆和钥匙,钥匙包括中空的钥匙主体和前端分叉体、位于钥匙主体后端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通过位于钥匙主体内的连接柱连接在前端的弹簧上,弹簧的前端连接在前端分叉体上,锁孔的靠钥匙一侧的壁上开设有齿状凹槽,齿状凹槽的形状与数目与前端分叉体相适应,前端分叉体可放置于齿状凹槽中并随齿状凹槽同步转动,齿状凹槽与连杆连接,且连杆可以随齿状凹槽的转动做同步伸缩。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锁的制造。
文档编号E05B23/00GK201358620SQ20092030085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5日
发明者刘光奎 申请人: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