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20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垫,特别涉及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该弹性
芯是将海绵泡沫注塑包住金属弹簧,将海绵泡沫的柔软舒适性和金属弹簧的良好回弹簧性 充分的结合,应用于各种软垫制品。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各种弹性芯都是弹簧芯或泡沫芯;弹簧芯是将金属弹簧表面辅以各种
材料例如塑料平网、毛毡、棕片、泡沫塑料等以增加弹性芯的舒适性;泡沫芯是直接使用
海绵泡沫为整体弹性芯。
上述两种弹性芯各有优缺点 首先,弹簧芯在保证了弹簧钢丝及制簧工艺时回弹簧性好,不易塌陷变形;但由于 普通圆簧使用串形弹簧将各个弹簧连接,在弹簧网受到外力冲击时或受到外压力时,由于 各个弹簧弹性差异及受力差异,弹簧压縮程度不一,从而导致串形弹簧伸长时与弹簧之间 摩擦产生声响。而拉丝提丝弹簧由于弹簧之间相互缠绕,在没有支撑时受力肯定会相互摩 擦产生声响。另外,由于弹簧钢丝暴露于空气之中,当空气湿度大时,钢丝会由于处于潮湿 环境受腐蚀而生锈。 其次,泡沫弹性芯虽然柔软舒适,但易老化,老化后回弹性减小,易塌陷变形,使用
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 弹性芯技术方案,该弹性芯是将海绵泡沫注塑包住金属弹簧,将海绵泡沫的柔软舒适性和 金属弹簧的良好回弹簧性充分的结合,应用于各种软垫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 该弹性芯包括有一个钢丝缠绕形成的弹簧框架,弹簧框架有上、下、左、右、前、后外侧面,在 弹簧框架内有发泡注塑的海绵泡沫,所述海绵泡沫粘结在弹簧钢丝上,所述海绵泡沫还至 少覆盖在所述弹簧框架的上、左、右、前、后外侧面,形成一个符合使用形状的弹性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弹性芯因为聚氨酯材料发泡时充满整体弹性芯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弹簧之间
的隙,当受到外力冲击或受外压力时,泡沫材料会支撑住受力范围内的每个弹簧,使每个弹
簧只是节距变化整体向下压縮,从而避免单个弹簧之间的弹性差异、受力差异而产生弹簧
钢丝之间相互摩擦,克服了原弹簧网受力时钢丝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声响的缺点。 2.该弹性芯因聚氨酯材料与弹簧紧密接触,避免了钢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受长
期受潮湿空气的腐蚀而生锈,克服了原弹簧网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的缺点。 3.该弹性芯保留了弹簧本身回弹性好的优点,长期使用不塌陷,不变形。 4.该弹性芯克服了泡沫芯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同时保留了泡沫柔软舒适
3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簧弹簧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丝提丝弹簧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形状为睡床软垫弹性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该弹 性芯包括有一个钢丝缠绕形成的弹簧框架l,弹簧框架有上l-l、下l-2、左l-3、右l-4、前 l-5、后1-6外侧面,在弹簧框架内l-7有发泡注塑的海绵泡沫2,所述海绵泡沫粘结在弹簧 钢丝上,所述海绵泡沫至少覆盖在所述弹簧框架的上、左、右、前、后外侧面,形成一个符合 使用形状的弹性芯。 当软垫弹性芯使用于床垫时,所述海绵泡沫覆盖在所述弹簧框架的上、下、左、右、 前、后外侧面,将弹簧框架全部覆盖住。 当软垫弹性芯使用于沙发垫时,所述海绵泡沫覆盖在所述弹簧框架的上、左、右、
前、后外侧面,将弹簧框架的下侧面露出来便于软垫弹性芯与沙发框架的固定。 弹簧框架上外侧面覆盖的海绵泡沫形成了软垫弹性芯上表面,为了软垫弹性芯上
表面下压的舒适度,所述海绵泡沫在弹簧框架上外侧面的覆盖厚度为50mm至120mm;左、
右、前、后外侧面的覆盖厚度为20mm至100mm。 所述钢丝直径为1. 2mm至2. 6mm。 所述海绵泡沫是聚氨酯。 如图2所示,方框中所述弹簧框架是由多个横向相互串接的圆簧l-8和纵向通过 串簧l-9将横向相互连接的圆簧连接组成,其中横向相互串接也可以通过串簧连接。圆簧 是由直径1. 5mm至2. 6mm的钢丝绕制而成,圆簧的口径,圆簧的高度以及圆簧设置的密度是 根据客户对弹性芯弹性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圆簧的口径在40mm至80mm,圆簧的高度在 100mm至170mm,圆簧设置的密度是每平方米为150至450个圆簧。所述串簧是由直径在 1. 2mm至1. 8mm的钢丝绕制而成, 一般串簧的口径在8mm至15mm。 如图3所示,方框中所述弹簧框架是由拉丝(提丝,一线通)弹簧1-10通过串簧连 接而成,或者由上下金属外框固定组成,拉丝簧是由直径1. 5mm至2. 4mm的钢丝绕制而成, 弹簧框架的高度在100mm至170mm,所述串簧是由直径在1. 2mm至1. 8mm的钢丝绕制而成, 一般串簧的口径在8mm至15mm。 所述使用形状即弹性芯形状是床用或沙发用软垫尺寸形状。 所述使用形状即弹性芯形状是宽1-11为1000mm、长1-12为1900mm、高1-13为 200mm至400mm的单人床尺寸床垫。 或者所述使用形状即弹性芯形状是宽1500mm、长1900mm、高200mm至400mm的双人床尺寸床垫。 或者所述使用形状即弹性芯形状是宽1800mm、长2000mm、高200mm至400mm的 king床尺寸床垫。 或者所述使用形状即弹性芯形状是宽2000mm、长2200mm、高200mm至400mm的 king床尺寸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作过程是将绕制好的弹簧框架置入一个根据客户需求制 作的使用形状模具中固定,然后用聚氨酯类材料注入模具发泡铸塑制成泡沫弹簧整体弹性 心。 弹性芯因为聚氨酯材料发泡时充满整体弹性芯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弹簧之间的
隙,当受到外力冲击或受外压力时,泡沫材料会支撑住受力范围内的每个弹簧,使每个弹簧
只是节距变化整体向下压縮,从而避免单个弹簧之间的弹性差异、受力差异而产生弹簧钢
丝之间相互摩擦,克服了原弹簧网受力时钢丝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声响的缺点。 弹性芯因聚氨酯材料与弹簧紧密接触,避免了钢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受长期受
潮湿空气的腐蚀而生锈,克服了原弹簧网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的缺点。 弹性芯保留了弹簧本身回弹性好的优点,长期使用不塌陷,不变形。 弹性芯克服了泡沫芯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同时保留了泡沫柔软舒适的特点。
权利要求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芯包括有一个钢丝缠绕形成的弹簧框架,弹簧框架有上、下、左、右、前、后外侧面,在弹簧框架内有发泡注塑的海绵泡沫,所述海绵泡沫粘结在弹簧钢丝上,所述海绵泡沫还至少覆盖在所述弹簧框架的上、左、右、前、后外侧面,形成一个符合使用形状的弹性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海绵泡沫在弹簧框架上外侧面覆盖的厚度为50mm至12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钢丝直径为1. 2mm至2. 6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簧框架是由多个圆簧通过串簧相互连接组成,所述圆簧是由直径1. 5mm至2. 6mm的钢丝 绕制而成,圆簧的口径在40mm至80mm,圆簧的高度在100mm至170mm,所述串簧是由直径在 1. 2mm至1. 8mm的钢丝绕制而成,串簧的口径在8mm至15mm,所述圆簧设置的密度是每平方 米150至450个圆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簧框架是由拉丝弹簧通过串簧连接组成,拉丝簧是由直径1. 5mm至2. 4mm的钢丝绕制而 成,弹簧框架的高度在100mm至170mm,所述串簧是由直径在1. 2mm至1. 8mm的钢丝绕制而 成,串簧的口径在8mm至15m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芯形状是床用或沙发用软垫尺寸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芯形状是宽1000mm、长1900mm、高200mm至400mm的单人床尺寸。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芯形状是宽1500mm、长1900mm、高200mm至400mm的双人床尺寸。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芯形状是宽1800mm、长2000mm、高200mm至400mm尺寸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芯形状是宽2000mm、长2200mm、高200mm至400mm尺寸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泡沫与弹簧结合的软垫弹性芯,该弹性芯包括有一个钢丝缠绕形成的弹簧框架,在弹簧框架内及外部四周通过发泡注塑包裹海绵泡沫,所述海绵泡沫粘结在弹簧钢丝上并将弹簧框架完全包裹后形成一个符合使用形状的弹性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克服了原弹簧网受力时钢丝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声响的缺点;2.该弹性芯因聚氨酯材料与弹簧紧密接触,避免了钢丝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受长期受潮湿空气的腐蚀而生锈,克服了原弹簧网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的缺点。3.该弹性芯保留了弹簧本身回弹性好的优点,长期使用不塌陷,不变形。4.该弹性芯克服了泡沫芯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同时保留了泡沫柔软舒适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C27/00GK201492093SQ20092030477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福春 申请人:张福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