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56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手,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与门良好紧密结合的防盗门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把手基本上是在门上设置一个突出的部位,使用时比较方便,但是由于 把手突出在门的外面,在人或物经过时容易造成擦挂,不安全,特别是很多防盗门的把手直 接和锁设置在一起,对把手进行破坏就能造成整个防盗系统的破坏,所以这种把手非常不 利于防盗,为了在不影响防盗门的防盗性能的同时具有更为美观的外观效果,需要一种结 构更为合理的防盗门把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把手,能够合理的与门结合,外观漂亮的同 时不影响门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盗门把手,包括门和把手, 把手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一个复位装置,复位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门上,把手可以随复 位装置转动,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把手可以自动回复到预定位置。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与门固定连接的固定柱,固定柱与把手接触的部位为弧 面,固定柱通过两根弹簧与把手中部的两侧分别连接。 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设置于门上的凹陷部内,当把手处于预定位置时,把手的顶部 平面与门的表面平齐。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把手设置于门的凹 陷部位,把手的表面与门的表面齐平,从外面看,很好的保持了门面的完整性;另外在需要 开门的时候只需要挤压把手的任何一端,就可以将另一端压出,从而充当开门的受力部位, 完全起到了一个把手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l是门 2是把手 3是复位装置 4是固定柱 5是弹簧 6是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盗门把手,包括门1和把手2,把手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一个 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门1上,把手2可以随复位装置3转动,在不受
3外力的情况下,把手2可以自动回复到预定位置。 所述复位装置3包括一个与门l固定连接的固定柱4,固定柱4与把手接触的部位为弧面,固定柱4通过两根弹簧5与把手2中部的两侧分别连接。 所述复位装置3位于设置于门1上的凹陷部6内,当把手2处于预定位置时,把手2的顶部平面与门1的表面平齐。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0017]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防盗门把手,包括门(1)和把手(2),其特征在于把手(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一个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门(1)上,把手(2)可以随复位装置(3)转动,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把手(2)可以自动回复到预定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防盗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3)包括一个与门(1)固定连接的固定柱(4),固定柱(4)与把手接触的部位为弧面,固定柱(4)通过两根弹簧(5)与把手(2)中部的两侧分别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盗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3)位于设置于门(1)上的凹陷部(6)内,当把手(2)处于预定位置时,把手(2)的顶部平面与门(1)的表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盗门把手,涉及一种能与门良好紧密结合的门把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门把手,能够合理的与门结合,外观漂亮的同时不影响门的防盗效果。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盗门把手,包括门和把手,把手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一个复位装置,复位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门上,把手可以随复位装置转动,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把手可以自动回复到预定位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一个与门固定连接的固定柱,固定柱与把手接触的部位为弧面,固定柱通过两根弹簧与把手中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复位装置位于设置于门上的凹陷部内,当把手处于预定位置时,把手的顶部平面与门的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防盗的场合。
文档编号E05B5/04GK201546492SQ20092031364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刘光奎 申请人: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