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26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们生活的家居用品类,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更为牢固的新型防盗 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财产安全保险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 防盗门应运而生,但现有市场上的防盗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六点锁紧、八点锁紧等,但 在结构上大体是一致的,无论是门框还是门页,都是通过众多螺丝、螺钉来固定的,存在设 计不尽合理,门框或门页的固定关系配合不当,防橇性能差的特点,并且,现有的防盗门由 于制造工艺复杂,产品成本高,售价高昂,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当,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现有的防盗门颜色单一,不够美观大方。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连接牢固、制造成本低的 新型防盗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防盗门,包括 门框以及门页,门页置于门框的中间,门页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门框上,门页的中间扣合有 门花,门花的下端持有封口板,封口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镶嵌于门页的左右两侧,在门框 和/或门页的表面扣合有装饰压条。门框的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凹面或平面,门框由顶梁、立柱一和立柱二所组成,顶 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立柱一、立柱二套合相嵌,门页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凹面或平面,门页 由上横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组成,上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的顶部套合相 嵌,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则与封口板相镶嵌,门框和/或门页的表面扣合有装饰压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措施是,述中的封口板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凹面或平 面,有助于与门页和门花之间的相互连体套入和扣合,起到包覆稳固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安装便易,只 需将各个边缘的凹凸面相套入扣合,实用性高,无论是门框亦或门页,均采用连体套入扣合 的方式,摈弃众多的螺丝、螺钉,套入扣合的门框和门页各部分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并且 制造成本大为降低,美观大方,充分提高密封性能,增加防盗性能,推广价值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页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0014]图中1、门框,2、门页,3、合页,4、门花,5、封口板,6、顶梁,7、立柱一,8、立柱二,9、 上横板,10、左侧板,11、右侧板,12、装饰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框1和门页2的整体边缘均为相间的弧形 凸面和凹面,顶梁6的左、右两端按照边缘的纹路分别与立柱一 7、立柱二 8的边缘纹路套合 相嵌,即顶梁6的弧形凹面与立柱一 7、立柱二 8的凸面相嵌,上横板9的左、右两端同样按 照边缘纹路分别与左侧板10、右侧板11的顶部套合相嵌,门页2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在门 框1的左侧,门页2的中间扣合有门花4,封口板5顶持在门花4的下端,封口板的的左、右 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0、右侧板11相镶嵌,在门框1的表面还扣合有装饰压条12,使得整体 更为美观大方,富有艺术观赏性。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防盗门,包括门框以及门页,其特征在于门页置于门框的中间,门页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门框上,门页的中间扣合有门花,门花的下端顶持有封口板,封口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镶嵌于门页的左右两侧,在门框和/或门页的表面扣合有装饰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 凹面或平面,门框由顶梁、立柱一和立柱二所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立柱 一、立柱二套合相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页的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 凹面或平面,门页由上横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 侧板、右侧板的顶部套合相嵌,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则与封口板相镶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的边缘为弧形的凸面 或凹面或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盗门,属于家居用品类,结构包括门框和门页,门页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门框上,门页的中间扣合有门花,门花的下端顶持有封口板,封口板镶嵌于门页的左右两侧,在门框和/或门页的表面还扣合有装饰压条,更加美观大方,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的边缘为弧形的凸面或凹面或平面,创新性的采用连体套入的方式,使得连接套合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无需使用螺丝、螺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技术集合度高、安装维护简单易为、操作便易、使用灵活的技术优势,其市场前景巨大。
文档编号E06B5/11GK201747224SQ20102017575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邓爱桓 申请人:蓝平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