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匣锁的把手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08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匣锁的把手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尤指一种凭借模组化的转向模组设计而 可使内外把手互换使用以提升其适用性,并可缩短维修拆卸时间,进而提升使用上的方便 性与降低成本的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
背景技术
一般匣锁的把手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M333458号「门锁结构」,请参阅图1 所示,其包含一内把手11,该内把手设有面板12,该面板12 —侧枢设有握把13 ;—外把手 15,该外把手15设有面板16,该面板16 —侧枢设有握把17 ;—锁体20,该锁体20设于内 把手11与外把手15之间,该锁体20设有轴心21,该轴心21与内把手11及外把手15相穿 设,该锁体20设有锁舌22 ;通过转动内把手11的握把13或外把手15的握把17,而可带动 锁体20的轴心21转动,进而可让锁体20的锁舌22内缩而达到开锁的目的。该公知的「匣锁的把手组」,虽可达到开锁的目的,但其内把手11与外把手15的结 构不完全相同,且内把手11与外把手15开锁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内把手11与外把手15 并无法互换使用,亦即内把手11或外把手15仅能设于锁体20的单一侧边,导致其适用性 有限,当内把手11或外把手15故障时,也仅能以相对应的把手维修替换,进而造成使用上 的不便与维修成本的增加。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 难点的所在。
发明内容有鉴于现有的匣锁的把手组,因有内把手与外把手无法互换使用,导致适用性有 限,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与维修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凭借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向模组与第二转向模组采用模组化设计,且 第一转向模组的转盘与第二转向模组的转盘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而可使内外把手仅需更 换不同的转向模组即可安装于匣锁的不同侧边,以达到使内外把手可互换使用的功效,而 可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并可缩短维修拆卸时间,进而达到提升使用的方便性与 降低成本的目的。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1、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包 含—匣锁,该匣锁一侧设有第一轴套,该匣锁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套,且该匣锁设有锁 舌;一内把手,该内把手设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开口,该内把手设有第一 握把,该第一握把与第一壳体相轴设,该第一握把设有第一抵部,该第一抵部穿过并延伸突 出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一第一转向模组,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底座,该第一底座与第一壳体相固设,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设于第一底座上,该第一转盘设有第一轴孔,该 第一转盘设有第一带动杆,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带动件,该第一带动件设于第一底座 上,该第一带动件一端设有第一顶部,该第一顶部与第一握把的第一抵部相抵顶,该第一带 动件设有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与第一转盘的第一带动杆相抵顶,并令第一带动件的第一 顶部朝靠近第一转盘的方向移位时,第一带动件的第一凸部能够带动第一转盘朝逆时针方 向转动,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一转盘的第一轴孔相固设,该 第一转轴另一端与匣锁的第一轴套相接设;一外把手,该外把手设有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设有第一开口,该外把手设有第二 握把,该第二握把与第二壳体相轴设,该第二握把设有第二抵部,该第二抵部穿过并延伸突 出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开口;一第二转向模组,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底座,该第二底座与第二壳体相固设, 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转盘,该第二转盘设于第二底座上,该第二转盘设有第一轴孔,该 第二转盘设有第二带动杆,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带动件,该第二带动件设于第二底座 上,该第二带动件一端设有第二顶部,该第二顶部与第二握把的第二抵部相抵顶,该第二带 动件设有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与第二转盘的第二带动杆相抵顶,并令第二带动件的第二 顶部朝靠近第二转盘的方向移位时,第二带动件的第二凸部能够带动第二转盘朝顺时针方 向转动,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二转盘的第一轴孔相固设,该 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匣锁的第二轴套相接设。实施时,该内把手的壳体设有转孔。实施时,该内把手的第一握把设有枢转部。实施时,该外把手的壳体设有转孔。实施时,该外把手的第二握把设有枢转部。实施时,该第一转向模组的第一带动件另一端设有弹性件。实施时,该第二转向模组的第二带动件另一端设有弹性件。实施时,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外盖。实施时,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外盖。凭借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向模组与第二转向模组采用模组化设计,且第一转向模 组的转盘与第二转向模组的转盘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而可使内外把手仅需更换不同的转 向模组即可安装于匣锁的不同侧边,以达到使内外把手可互换使用的功效,而可大幅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并可缩短维修拆卸时间,进而达到提升使用的方便性与降低成本的 目的。

图1为公知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下压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的动作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下压带动匣锁的锁舌内缩的动作示意图;[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把手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把手外拉带动转轴顺时针转动的动作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把手外拉带动匣锁的锁舌内缩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把手可更换不同转向模组而互换使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_内把手;12-面板;13-握把;15-外把手;16-面板;17-握把; 20-锁体;21-轴心;22-锁舌;3-内把手;31-壳体;311-第一开口 ;312-转孔;32-第一握 把;321-枢转部;322-第一抵部;33-外罩壳;331-第二开口 ;34-第一转向模组;35-底座; 351-第一透孔;352-第一固定件;353-第一沟孔;354-第二沟孔;36-转盘;361-第一轴 孔;362-带动孔;363-带动杆;37-第一带动件;371-第一顶部;372-弹性件;373-凸部; 38-外盖;381-第二透孔;382-第二固定件;383-固定柱;384-第二轴孔;39-转轴;4-外 把手;41-壳体;411-第一开口 ;412-转孔;42-第二握把;421-枢转部;422-第二抵部; 43-外罩壳;431-第二开口 ;44-第二转向模组;45-底座;451-第一透孔;452-第一固定 件;453-第一沟孔;454-第二沟孔;46-转盘;461-第一轴孔;462-带动孔;463-带动杆; 47-第二带动件;471-第二顶部;472-弹性件;473-凸部48-外盖;481-第二透孔;482-第 二固定件;483-固定柱;484-第二轴孔;49-转轴;5-匣锁;51-把手固定孔;52-第一轴套; 53-第二轴套;54-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 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包含一匣锁5,该匣锁5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把手固定孔51,该匣锁5 —侧设有第一 轴套52,该匣锁5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套53,该匣锁5设有锁舌54 ;一内把手3,该内把手3设有一壳体31,该壳体31设有第一开口 311,该壳体31设 有转孔312,该内把手3设有第一握把32,该第一握把32设有枢转部321,该第一握把32的 枢转部321与壳体31的转孔312相轴设,该第一握把32 —侧设有第一抵部322,该第一抵 部322穿过并延伸突出于壳体31的第一开口 311,该内把手3设有外罩壳33,该外罩壳33 设有第二开口 331,该外罩壳33罩设该壳体31与第一握把32,并令第一握把32远离枢转 部321的一端延伸突出于外罩壳33的第二开口 321 ;一第一转向模组34,该第一转向模组34设有底座35,该底座35设有至少一个第 一透孔351,该底座3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352,该第一固定件352穿过第一透孔351, 使底座35与壳体31相固设,该底座35 —侧设有第一沟孔353,该底座35另一侧设有第二 沟孔354,该第一转向模组34设有转盘36,该转盘36设于底座35上,该转盘36设有第一 轴孔361,该转盘36设有带动孔362,又该转盘36设有带动杆363,该带动杆363与带动孔 362相穿设,该第一转向模组34设有第一带动件37,该第一带动件37设于底座35上,该第 一带动件37 —端设有第一顶部371,该第一顶部371延伸突出于第一沟孔353并与第一握 把32的第一抵部322相抵顶,该第一带动件37另一端设有弹性件372,该弹性件372的一 端穿过并延伸突出于第二沟孔354,该第一带动件37设有凸部373,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 该凸部373与转盘36的带动杆363相抵顶,请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并令第一带动件37的第一顶部371朝靠近转盘36的方向移位时,第一带动件37的凸部373可带动转盘36朝逆 时针方向转动,该第一转向模组34设有外盖38,该外盖38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381,该 外盖38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382,该第二固定件382穿过第二透孔381,使外盖38固 设于底座35,该外盖38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柱383,该固定柱383可供内把手3与匣锁5 — 侧的把手固定孔51相接设,该外盖38设有第二轴孔384,该第一转向模组34设有转轴39, 该转轴39 —端穿过外盖38的第二轴孔384并与转盘36的第一轴孔361相固设,该转轴39 另一端与匣锁5 —侧的第一轴套52相接设;一外把手4,该外把手4设有一壳体41,该壳体41设有第一开口 411,该壳体41 设有转孔412,该外把手4设有第二握把42,该第二握把42设有枢转部421,该第二握把42 的枢转部421与壳体41的转孔412相轴设,该第二握把42设有第二抵部422,该第二抵部 422穿过并延伸突出于壳体42的第一开口 411,该外把手4设有外罩壳43,该外罩壳43设 有第二开口 431,该外罩壳43罩设该壳体41与第二握把42,并令第二握把42远离枢转部 421的一端延伸突出于外罩壳43的第二开口 431 ;一第二转向模组44,该第二转向模组44设有底座45,该底座45设有至少一个第 一透孔451,该底座4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452,该第一固定件452穿过第一透孔451, 使底座45与壳体41相固设,该底座45 —侧设有第一沟孔453,该底座45另一侧设有第二 沟孔454,该第二转向模组44设有转盘46,该转盘46设于底座45上,该转盘46设有第一 轴孔461,该转盘46设有带动孔462,又该转盘46设有带动杆463,该带动杆463与带动孔 462相穿设,该第二转向模组44设有第二带动件47,该第二带动件47设于底座45上,该第 二带动件47 —端设有第二顶部471,该第二顶部471延伸突出于第一沟孔453并与第二握 把42的第二抵部422相抵顶,该第二带动件47另一端设有弹性件472,该弹性件472的一 端穿过并延伸突出于第二沟孔454,该第二带动件47设有凸部473,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 该凸部473与转盘46的带动杆463相抵顶,请再配合参阅图7所示,并令第二带动件47的 第二顶部471朝靠近转盘46的方向移位时,第二带动件47的凸部473可带动转盘46朝顺 时针方向转动,该第二转向模组44设有外盖48,该外盖48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481,该 外盖48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482,该第二固定件482穿过第二透孔481,使外盖48固 设于底座45,该外盖48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柱483,该固定柱483可供外把手4与外部的匣 锁5另一侧的把手固定孔51相接设,该外盖48设有第二轴孔484,该第二转向模组44设有 转轴49,该转轴49 一端穿过外盖48的第二轴孔484并与转盘46的第一轴孔461相固设, 该转轴49另一端与匣锁5 —侧的第二轴套53相接设;当施力下压内把手3的第一握把32时,凭借第一握把32的枢转部321轴设于该 壳体31的转孔312,且第一握把32的第一抵部322与第一带动件37的第一顶部371相抵 顶,而可带动第一握把32的第一抵部322与第一带动件37的第一顶部371朝靠近转盘36 方向移位,同时可带动转盘36与转轴39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如图5所示,请再配合参阅图 5A所示,进而可带动匣锁5的第一轴套52转动,而可使匣锁5的锁舌54内缩,以达到开锁 的目的;当施力外拉外把手4的第二握把42时,凭借第二握把42的枢转部421轴设于该 壳体41的转孔412,且第二握把42的第二抵部422与第二带动件47的第二顶部471相抵 顶,而可带动第二握把42的第二抵部422与第二带动件47的第二顶部471朝靠近转盘46 方向移位,同时可带动转盘46与转轴49往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如图7所示,请再配合参阅图7A所示,进而可带动匣锁5的第二轴套53转动,而可使匣锁5的锁舌54内缩,以达到开锁 的目的。请再配合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把手3的第一转向模组34亦可替换为第 二转向模组44,且外把手4的第二转向模组44亦可替换为第一转向模组34,当施力下压内 把手3的第一握把32时,凭借第一握把32的枢转部321轴设于该壳体31的转孔312,且第 一握把32的第一抵部322与第二带动件47的第二顶部471相抵顶,而可带动第一握把32 的第一抵部322与第二带动件47的第二顶部471朝凸部473方向移位,同时可带动转盘46 与转轴49往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可带动匣锁5的第二轴套53转动,而可使匣锁5的锁舌 54内缩,以达到开锁的目的;当施力外拉外把手4的第二握把42时,凭借第二握把42的枢 转部421轴设于该壳体41的转孔412,且第二握把42的第二抵部422与第一带动件37的 第一顶部371相抵顶,而可带动第二握把42的第二抵部422与第一带动件37的第一顶部 371朝凸部373方向移位,同时可带动转盘36与转轴39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可带动匣 锁5的第一轴套52转动,而可使匣锁5的锁舌54内缩,以达到开锁的目的,使本实用新型 的内外把手可视使用的需要更换不同的转向模组而可安装于匣锁的不同侧边,以达到使内 外把手可互换使用的功效,而可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并可缩短维修拆卸时间,进 而达到提升使用的方便性与降低成本的目的。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分析如 下现有技术1、内外把手无法互换使用,适用性有限。2、使用不便与维修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内外把手可互换使用,适用性高。2、使用方便与维修成本低。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匣锁,该匣锁一侧设有第一轴套,该匣锁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套,且该匣锁设有锁舌;一内把手,该内把手设有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开口,该内把手设有第一握把,该第一握把与第一壳体相轴设,该第一握把设有第一抵部,该第一抵部穿过并延伸突出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一第一转向模组,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底座,该第一底座与第一壳体相固设,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设于第一底座上,该第一转盘设有第一轴孔,该第一转盘设有第一带动杆,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带动件,该第一带动件设于第一底座上,该第一带动件一端设有第一顶部,该第一顶部与第一握把的第一抵部相抵顶,该第一带动件设有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与第一转盘的第一带动杆相抵顶,并令第一带动件的第一顶部朝靠近第一转盘的方向移位时,第一带动件的第一凸部能够带动第一转盘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一转盘的第一轴孔相固设,该第一转轴另一端与匣锁的第一轴套相接设;一外把手,该外把手设有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设有第一开口,该外把手设有第二握把,该第二握把与第二壳体相轴设,该第二握把设有第二抵部,该第二抵部穿过并延伸突出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开口;一第二转向模组,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底座,该第二底座与第二壳体相固设,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转盘,该第二转盘设于第二底座上,该第二转盘设有第一轴孔,该第二转盘设有第二带动杆,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带动件,该第二带动件设于第二底座上,该第二带动件一端设有第二顶部,该第二顶部与第二握把的第二抵部相抵顶,该第二带动件设有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与第二转盘的第二带动杆相抵顶,并令第二带动件的第二顶部朝靠近第二转盘的方向移位时,第二带动件的第二凸部能够带动第二转盘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二转盘的第一轴孔相固设,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匣锁的第二轴套相接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内把手的壳体设有转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内把手的第一握把设有枢 转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外把手的壳体设有转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外把手的第二握把设有枢 转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向模组的第一带动 件另一端设有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向模组的第二带动 件另一端设有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外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外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匣锁的把手组,其包含一匣锁;一内把手;一第一转向模组,该第一转向模组与内把手相固设,该第一转向模组设有转轴,该转轴一端与匣锁的第一轴套相接设;一外把手;一第二转向模组,该第二转向模组与外把手相固设,该第二转向模组设有转轴,该转轴一端与匣锁的第二轴套相接设;凭借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向模组与第二转向模组采用模组化设计,且第一转向模组与第二转向模组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而可使内外把手仅需更换不同的转向模组即可安装于匣锁的不同侧边,以达到使内外把手可互换使用的功效,而可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并可缩短维修拆卸时间,进而达到提升使用的方便性与降低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E05B3/00GK201763056SQ20102029862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林清田 申请人:田晋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