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门进行开闭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带机械锁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了电子锁的远程控制系统已经被安装在车辆上。该远程控制系统在 安装在车辆上的控制单元与用户携带的电子锁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以非接触方式进行车辆 的门的锁定和/或解锁。由用户带出到车外的电子锁为了防止内部的电路故障,要求防水、 防尘。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在无法通过电子锁内部的电路进行无线通信的紧急情况,研究了 在电子锁上设置以机械方式对车辆的门进行锁定和/或解锁的机械锁(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1) O图1是说明现有的设置了机械锁的电子锁的图。如图1所示,电子锁具有便携机 1和机械锁100。便携机1由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覆盖,在下壳体20成型有插入部21。 机械锁100由握持部101和棒状部102构成。该棒状部102能够装卸地插入到插入部21。 根据对便携机1内部的电路的防水、防尘的要求,插入部21的形状需要在便携机1的内部 成型为袋状。图2A是说明成型图1所示的插入部21的现有的成型方法的第1步骤的图。图2B 是说明成型图1所示的插入部21的现有的成型方法的第2步骤的图。图2C是说明成型图 1所示的插入部21的现有的成型方法的第3步骤的图。在图2中,从纸面的左侧朝向右侧 的方向是机械锁100被插入到便携机1的方向。首先如图2A所示,将第1模具201、第2模具202以及第3模具203嵌合,设置用 于流入树脂的空间204。这里,在第2模具202中的与第3模具203相接的纸面左侧,设置 有用于使树脂流入空间204的未图示的开口。第3模具203由与第1模具201和第2模具 202嵌合的基部203a,以及从该基部203a朝向纸面右侧伸出而为凸状的凸部20 构成。该凸部20 的形状为与机械锁100的棒状部102大致相同的形状,在插入方向 较长、较细。由此,在树脂流入到空间204时,树脂从空间204的纸面下侧朝向作为机械锁 100的插入方向的纸面右侧流动。然后,树脂在空间204中到达纸面右侧的前端时,流向空 间204的上侧,在到达上侧时,流到作为取出机械锁100的方向的纸面左侧。此时,由树脂 在空间204流动带来的上方向的成型压力施加到凸部20 的前端。为了防止该凸部20 的前端震动,通过压销205从上方压住凸部20北。接下来,如图2B所示,在流入到图2A的结构的树脂206尚未完全凝固时,在闭合 第1模具201与第2模具202的状态下,通过特殊的汽缸将压销205抽出到第1模具201 的内壁面为止。然后,使树脂重新流入到在第1模具201中抽出了压销205的部分的开口 207。最后,如图2C所示,打开第1模具201、第2模具202以及第3模具203,成型为由框 体208和开口部209构成的插入部2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25145号公报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现有的方法中,采用使树脂重新流入到空间204中存在过压销205的部分 的步骤,因此,需要在闭合第1模具201与第2模具202的状态下仅抽出压销205的特殊的 成型机械,加工也花费时间。也就是说,现有的方法在电子锁的生产率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机械锁的插入部,在维持对内部的电路的防水性能的 同时,提高了生产率的电子锁。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电子锁为包括便携机和机械锁的电子锁,所述便携机内置了与外部进行 无线通信而进行门的锁定和/或解锁的电路,所述机械锁能够装卸于所述便携机,并以机 械方式进行所述门的锁定和/或解锁,所述便携机具有壳体,其收纳所述电路;内部壳体, 其在所述壳体内并配置有所述电路;插入部,其能够将所述机械锁从前端部插入到所述壳 体内,并在终端部的上表面具有开口部;以及盖部,其嵌入到所述插入部的开口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电子锁成型机械锁的插入部时,不需要使树脂重新流入的步骤,不 需要在闭合第1模具201与第2模具202的状态下仅抽出压销202的特殊的成型机械。因 此,本发明能够获得在维持防水性能的同时,缩短加工时间并提高了生产率的电子锁。


图1是说明现有的设置了机械锁的电子锁的图。图2是说明成型图1所示的插入部21的现有的成型方法的第1步骤至第3步骤 的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锁的便携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ζ轴方向观察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图3的主要部分的内部壳体的背面时 的俯视图。图5是在组合了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图3的主要部分的便携机的各个部件的情况 下,以通过橡胶部件的XZ平面切断便携机时朝向y轴正方向观察时的剖面图。图6是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图5的主要部分的橡胶部件周围的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橡胶部件周围的放大图。符号的说明1便携机10上壳体20下壳体21插入部22上表面23 开口部24橡胶部件
24a棒状部24b凸缘部30内部壳体37 电路100机械锁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对于本发明的电 子锁中与现有的图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ζ轴方向表示 纸面的上方向。(实施方式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锁的便携机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 便携机1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内部壳体30以及衬垫40。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结合,将内部壳体30和衬垫40收纳于内部。下壳体20朝 向图3的y轴方向,设置有能够将机械锁(相当于图2的机械锁100)的棒状部(相当于图 2的棒状部10 从前端部插入到末端部的插入部21。在该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的末端 部设置有开口部23。在该开口部23嵌入橡胶部件M而对该开口部23加盖。另外,下壳体 20设置有在ζ轴方向比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凹进的凹部25。并且,下壳体20以在ζ轴 方向突出的凸部26围绕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和凹部25的周围。通过该凸部沈,插入部 21的上表面22和凹部25形成凹陷。内部壳体30设置有载置于凹部25的突出部31。内部壳体30设置有在ζ轴方向 高度低于突出部31的台阶部32。该台阶部32载置于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另外,在内 部壳体30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部33。压电传感器34和连接在该压电传感器34上的键开 关35从该开口部33突出。图4是在ζ轴方向观察图3的内部壳体30的背面时的俯视图。在内部壳体30的 台阶部32侧设置有开口部36。内置于内部壳体30的电路37从该开口部36露出。另外, 在内部壳体30的突出部31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电路37的电池38。电池38由保持部39固 定。在按压了键开关35时,电路37经由压电传感器34检测该按压,进行门的锁定和/或 解锁的处理。衬垫40由橡胶材料形成,设置有覆盖内部壳体30的主体部41、从该主体部41的 外周在xy平面方向伸出的凸缘部42,以及从主体部41的上表面突出并覆盖键开关35的突 出部43。该凸缘部42的下表面与凸部沈的上表面抵接。图5是在组合了图3的便携机1的各个部件的情况下,以通过橡胶部件M的xz 平面切断便携机1时朝向y轴正方向观察时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设置在上壳体10的外 周的下表面的凸部11、与形成在下壳体20的比凸部沈更外周侧的载置部27嵌入。由此, 便携机1被与外部密封。另外,衬垫40的凸缘部42的下表面载置于凸部沈,设置在上壳体 10的比凸部11更内周侧的台阶部12和凸缘部42的上表面嵌入。由此,确保内部壳体30 的电路37的液密性。图6是图5的橡胶部件M周围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橡胶部件M具有棒状部24a,以及从棒状部2 的上端侧伸出到外周侧的凸缘部Mb。棒状部2 嵌入到插入部21 的上表面22的开口部23。凸缘部Mb的下表面与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抵接。如图6所示,从台阶部32的下表面3 到凸缘部24b的上表面的空间的高度、低 于从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到棒状部2 的下表面的高度、。由此,在将橡胶部件M嵌入 而安装到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的开口部23时,能够不使用粘接剂进行安装。也就是说, 即使橡胶部件M由于来自插入部21侧的压力而朝上方移动,橡胶部件M朝上方移动的距 离最大也被控制在凸缘部24b的上表面与台阶部32的下表面3 抵接时的高度tl。并且, 如上所示,从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到棒状部Ma的下表面的高度t2高于从台阶部32的 下表面32a到凸缘部Mb的上表面的空间的高度、。因此,棒状部2 能够维持嵌入在插 入部21的上表面22的开口部23而不会从中脱出的状态。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成型便携机1的插入部21时,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方法相比, 能够省去使树脂重新流入图2B的开口 207的步骤,而将其置换为嵌入橡胶部件M的步骤。 由此,能够省去在遗留第1模具201至203的状态下抽出压销205的步骤。并且,由于只要 在同一步骤中拆除第1模具201至203和压销205即可,因此,无需使用用于仅拆除压销 205的特殊的汽缸。因此,能够在维持防水性能的同时,不依赖于汽缸的动作、射出时间、射 出定时的控制等地制造电子锁,能够削减生产间隔时间(takt time)而提高生产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对车辆的门进行开闭的用途的电 子锁,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例如对住宅的门进行开闭的用途等其他用途的电子锁。(实施方式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对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 号而省略对其的说明。图7是实施方式2的橡胶部件M周围的放大图,其与图6对应。如图7所示,在 插入部21的上表面22中的、开口部23周缘,形成有朝上方突出的边缘部22a。能够通过该 边缘部22a引导橡胶部件24。因此,能够将橡胶部件M更容易地嵌入到设置在插入部21 的上表面22的开口部23。2009年3月沈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75556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 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本申请引用。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电子锁例如作为用于对车辆、住宅的门进行开闭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带机 械锁的电子锁是极为有用的。
权利要求
1.电子锁,包括便携机和机械锁,所述便携机内置了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而进行门的 锁定和/或解锁的电路,所述机械锁能够装卸于所述便携机,并以机械方式进行所述门的 锁定和/或解锁,所述便携机具有壳体,其收纳所述电路;内部壳体,其在所述壳体内并配置有所述电路;插入部,其能够将所述机械锁从前端部插入到所述壳体内,并在终端部的上表面具有 开口部;以及盖部,其嵌入到所述插入部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 所述盖部具有棒状部,其紧贴着所述插入部中构成开口部的壁面;以及 凸缘部,其从所述棒状部的上端伸出而为凸缘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从所述内部壳体的下表面到所述凸缘部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棒状部的高度。
全文摘要
公开了对于机械锁的插入部,在维持对内部的电路的防水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率的电子锁。本发明的电子锁包括便携机(1),其内置了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而进行门的锁定和/或解锁的电路;以及机械锁,其能够装卸于所述便携机(1),并以机械方式进行门的锁定和/或解锁。在本发明的电子锁中,便携机(1)具有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其收纳电路;内部壳体(30),其在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内并配置有电路插入部(21),其能够将机械锁从前端部插入到下壳体(20)内,并在终端部的上表面(22)具有开口部(23);以及橡胶部件(24),其嵌入到插入部(21)的开口部(23)。
文档编号E05B19/00GK102124177SQ20108000227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佐佐木康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