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23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建筑门窗的通风设施,尤其是涉及自然通风窗。
背景技术
建筑窗户的主要功用是采光和通风,而其通风在目前基本上是采用设置活动窗扇来实现的,此外还有设置固定式百叶窗、门窗自然通风器、电动通风器或换气风扇等通风方式。活动窗扇通风其主要缺点如下①所设窗扇框通常既影响视线且又影响美观,而开启的窗扇通常也会影响建筑外观;②开启通风时,防尘问题、防虫问题和噪音问题均难免且又无法圆满解决;③风、雨等较恶劣天气时,通常不能开启通风,而若已开启且又无人时其后果通常会很糟糕;④风向直吹在风速较大时对人体健康不利;⑤存在防盗问题和高空不安全隐患。固定式百叶窗通风其主要缺点如下①噪音问题和节能问题既突出且又难免;② 不能调节其通风面积。门窗自然通风器通风其主要缺点如下①因其构造类似风阀,受使用环境所限其通风面积较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定的新风量的需求,而通常不可能完全取代活动窗扇,故当采用门窗自然通风器时通常还会同时设置活动窗扇。可见,门窗自然通风器只是缓解了活动窗扇的一些使用缺点而并没有真正完全解决其问题。②受其通风面积所限,不能较好地实现对室外空气的过滤。电动通风器或换气风扇通风其主要缺点如下①强制性通风换气是耗能方式;② 睡眠时通常不能使用;③电机、风扇需要的安装空间通常会影响其美观性。目前,建筑房门除卫生间之外通常均没有通风要求,但这并不说明其通风就无此必要了。众所周知,当房门可以通风时与其窗户的通风形成自然对流,这才是较为理想的房间通风状态。然而,如今的相关的通风设施均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房门的通风,而开门通风又受限较多,如生活习惯、隐密性、安全性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综合解决上述建筑门窗的通风及因通风而引发的相关问题,真正实现窗户的功能分区,设计出开拓性创新型建筑门窗的通风设施。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主要由百叶机构、侧缝密封机构、驱动机构和框架构件组成,通常还包括叶片传动机构、防虫层,并可酌情设置过滤层、室内孔板、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等其它组件。百叶机构百叶机构包括百叶、密封隔音条和叶片转轴,还可酌情设置隔音板、吸音层等其它相关零部件。
百叶是一组水平设置的竖向对齐的百叶片的统称。百叶片是叶片、异形叶片、叶片和叶片端件、异形叶片和叶片端件的统称。异形叶片有别于叶片之处是其自身具有隔音板的功能。叶片端件是设置于叶片或异形叶片端部的具有叶片功能的物件。其主要作用为 ①当采用异形叶片时,以满足侧缝密封机构密封侧缝的需要。②当采用叶片时,可作为一种叶片与叶片转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当叶片转轴与叶片端件或叶片填心等合二为一时按叶片转轴而论,而当叶片转轴是侧框或叶片(含异形叶片)的固有的连体部分时仍将其相关部分按百叶机构的独立的叶片转轴而论。允许叶片转轴沿百叶片横向整根设置。每一百叶片的左、右端分别通过各自的叶片转轴安装在相应的侧框上,且每一百叶片均能以各自的叶片转轴的轴心为圆心来旋转。每一百叶片与竖向相邻的百叶片之间均能彼此横向通长相搭,且其横向通长相搭处的相搭面的任一面或两面通常均固定设置(包括合成)有密封隔音条,而当百叶在完全关闭状态时所设置的密封隔音条均受压变形以实现其所要求的密封和隔音。最顶部、最底部的百叶片与相应的上框、下框之间既可以采用密封隔音条密封隔音方式也可以采用伸缩密封件密封隔音方式、机械密封隔音方式等。百叶机构通常为单层式百叶,但在必要时也可采用双层式百叶。百叶机构通常为单列式百叶,但在必要时也可采用多列式百叶。侧缝密封机构侧缝密封机构是指当百叶完全关闭时能将百叶的左边或右边与相关侧框之间的竖向缝隙严密封堵的机械构造。侧缝密封机构包括侧缝密封条、侧缝压杆和侧缝施压机构。侧缝密封条通常竖向固定设置(包括合成)在侧缝压杆上,而特殊情况下也可固定设置在百叶和侧框的相关部位。当百叶在完全关闭状态时侧缝密封条受侧缝压杆所压而变形以实现对百叶与相关侧框间的竖缝的密封和隔音。侧缝施压机构是指能实现通过侧缝压杆向侧缝密封条施压的装置、机构或物件的统称。侧缝施压机构其具体方式多样,而较好的方式有百叶旋转式和弹力作用式。百叶旋转式是通过百叶片或叶片转轴的旋转来带动侧缝压杆的运动而实现所需的施压要求的方式。弹力作用式是通过弹簧(弹簧片)向侧缝压杆施加弹力来实现所需的施压要求的方式。本发明在每一百叶的左边和右边均分别设置有侧缝密封机构。当采用侧缝施压机构中的侧缝连件与百叶中的每一百叶片或每一百叶片的同侧的叶片转轴逐一固定连接时,侧缝密封机构可以替代叶片传动机构或与叶片传动机构形成组合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动力源装置是指通过外力作用向动力传递机构输送动力的装置、机构或物件的统称。动力源装置其具体方式多样,如旋钮式、扭杆式、拉绳式、摇把式、电动摇控式等等。动力传递机构是指利用机械传动原理(包括蜗轮蜗杆传动、齿轮传动、齿条传动、
4连杆传动、拉线传动、杠杆传动等原理及其彼此的相关组合)将动力传递给或叶片转轴或叶片传动杆或叶片(含异形叶片)等设定部位的装置、机构或物件的统称。动力传递机构其具体方式多样,如增力器扇形齿轮叶片转轴式、增力器齿条传动杆式、拉线传动杆式、增力器拉线传动杆式等等。增力器是动力传递机构中的增力机构以便于安装的成品化形式。增力器通常是动力传递机构的常设组件,其作用主要是实现用较小的外力来满足百叶在完全关闭状态时密封隔音条和侧缝密封条受压变形所需的较大的力的要求。增力器通常还具有锁定百叶开、 关状态的功能。增力器其具体方式多样,而其较好的方式有蜗轮蜗杆自锁式和齿轮滑轴锁定式。蜗轮蜗杆自锁式是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减速和自锁原理的方式。蜗轮蜗杆自锁式通常还设有齿轮传动来进一步加大其传动比。齿轮滑轴锁定式是利用齿轮传动的减速原理和推、拉滑轴所产生的或进或出卡位的锁定及其解锁原理的方式。框架构件框架构件可分为单框设置和双框设置。单框设置是指仅设有外框的方式。而双框设置是指设有外框和内框的方式。双框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将过滤层、防虫层安装于内框上以方便清洗、更换等操作。外框包括外上框、外下框和外侧框。外侧框包括左、右外侧框,必要时还可设有外中侧框。内框包括内上框、内下框和内侧框。内侧框包括左、右内侧框,必要时还可设有内中侧框。外上框和内上框又统称为上框。外下框和内下框又统称为下框。外侧框和内侧框又统称为侧框。框架构件固定安装在窗户框或房门或其它适用于本发明的物体上(内框可以固定安装在外框上)。叶片传动机构叶片传动机构是指能带动百叶有序动作的非侧缝密封机构的机械构造。叶片传动机构按其设置部位通常可分为叶片式和叶片转轴式。叶片式其特征是传动力通过叶片传动杆作用于百叶中除驱动百叶片以外的每一百叶片上来带动百叶动作。而叶片转轴式其特征是传动力通过叶片传动杆作用于百叶中除驱动叶片转轴以外的每一百叶片的同侧叶片转轴上来带动百叶动作。驱动百叶片是指百叶片或百叶片相应的叶片转轴直接受力于驱动机构的百叶片。 驱动叶片转轴是指叶片转轴或叶片转轴相应的百叶片直接受力于驱动机构的叶片转轴。是否设有驱动百叶片或驱动叶片转轴应取决于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设置方式。叶片传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多种多样,而其基本的通常方式为竖杆式和连杆式。竖杆式其叶片传动杆必设,通常还设有叶片传动连件、叶片传动转轴,但无短杆。而连杆式其叶片传动杆和短杆必设,通常还设有叶片传动连件、叶片传动转轴。叶片传动机构为非必设组件,其原因是存在可以被侧缝密封机构所替代的情况。 叶片传动机构和侧缝密封机构可以形成兼有两种机构特征的组合机构。当百叶横向长度较大时,叶片传动机构可以作为百叶的竖向活动的加强筋来使用。过滤层过滤层是指能过滤空气以防止室外粉尘超量进入室内的装置或物件。设置过滤层有利有弊,故应酌情而定。当设有过滤层时,本发明可设置收展装置来实现过滤层的隐藏或展开,以方便使用者可选择是否使用过滤层。收展装置是指与卷轴式或折叠式纱窗的原理相同或相似的设置。防虫层防虫层是指能防止室外蚊子进入室内的除过滤层之外的装置或物件。防虫层通常是本发明的常设组件。防虫层一般情况下采用防虫网或防虫孔板,而防虫网又以粗丝防虫网为佳(因本发明无采光、无视线要求,故不必受限于通常使用的纱网)。防虫孔板是指密布有不能使蚊子通过的小孔的板状物件。粗丝防虫网是指由较粗的丝状材料(通常为不锈钢钢丝)制成的能阻止蚊子通过的网状物件。粗丝防虫网通常具有无需更换性和较好的防盗性。室内孔板室内孔板是为美观需要、限制风向需要、防噪音需要等而设置的开孔的板状物件。有的时候防虫孔板可以替代室内孔板,而有的时候粗丝防虫网也可以替代室内孔板。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是指能直观显示出百叶的开启程度(当百叶完全关闭时其开启程度按零计)的装置、机构或物件的统称。设置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是因为当驱动机构的传动比在较大时动力源装置难以显示百叶的开启程度,而当设有过滤层、防虫层、室内孔板时又存在从室内直观不到或不方便直观到百叶的开启程度的情况,故采用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来解决。当驱动机构的传动比在较小时动力源装置在有的时候可以替代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而当从室内能方便地直观到百叶的开启程度时也可以不设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防盗功能框架构件和百叶机构的相关部位所采用的相关材料(含在百叶片的孔中横穿设置防盗条的材料)、框架构件和防虫层的相关部位所采用的相关材料、室内孔板的相关部位所采用的相关材料若具有足够的防盗性均可实现本发明的防盗功能。防噪音设置本发明按其防噪音设置的有效工作时段可分为闭合隔音方式和全程隔吸音方式。闭合隔音方式是指仅在百叶完全关闭状态时能大幅度地降低传入室内的室外噪音的方式。闭合隔音方式通常主要是通过密封隔音条和侧缝密封条来实现其防噪音的要求的,但也可再采取一些其它的防噪音措施。全程隔吸音方式是指在百叶关闭和开启状态时均能大幅度地降低传入室内的室外噪音的方式。全程隔吸音方式除设置密封隔音条和侧缝密封条以外还可采取的防噪音措施主要有①采取百叶层防噪音措施;②设置外框吸音层且采用形状有利于防噪音的外框;③设置室内孔板吸音层且采用形状有利于防噪音的室内孔板;④主要传音物件采用隔音绝缘垫、采用转轴隔音绝缘件等等。百叶层防噪音措施主要有①采用异形叶片或叶片加装隔音板;②在异形叶片、叶片及隔音板上采用吸音层、防噪反射面、消音孔等;③按异形叶片或叶片加装隔音板采用双层式百叶;④所采用的异形叶片或叶片加装隔音板的形状应有利于防噪音等等。全程隔吸音方式其具体的防噪音措施的实施形式应视防噪音的静音要求的程度来酌情选取和组合。防噪反射面是指其形状表面具有能使作用其上的声波向有利于室内防噪音的方向反射的功能的形状表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环保节能的方式真正实现了窗户的功能分区,而本发明可选用组件的多样性可确保满足各种使用要求的需要,为门窗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门窗的发展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品质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图1至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相关示意图,其中图1是室内侧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转向示意图。图4是图3的D-D局部剖面转向示意图。图5是图3的E-E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叶片传动机构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叶片传动机构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图1的C-C剖面示意图。图9是图8的F-F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0是侧缝密封机构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11是侧缝密封机构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12是叶片端件的平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G-G剖面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H向示意图。图15是图12的J向示意图。图16是叶片、叶片端件、叶片转轴及外侧框的组装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K-K局部剖面转向示意图。图19至图46是本发明的一些相关组成的一些相关方式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9是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异形叶片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0是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异形叶片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21是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隔音板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2是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隔音板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23是采用弹力作用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之一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4是图23的L-L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5是图23的M-M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6是全程隔吸音方式设置外框吸音层和室内孔板吸音层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7是图沈WN-N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8是采用百叶旋转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9是图观WP向局部示意图。图30是图观WQ-Q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1是动力源装置采用扭杆式实施例之一的原理示意图。图32是动力源装置采用扭杆式实施例之二的原理示意图。图33是动力源装置采用拉绳式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34是动力源装置采用摇把式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35是采用侧缝密封机构替代叶片传动机构的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6是采用侧缝密封机构替代叶片传动机构的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7是采用双向式侧缝密封机构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38是动力传递机构采用拉线传动杆式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39是采用双层式百叶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0是采用双层式百叶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1是叶片、叶片转轴及外侧框的组装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2是图41的R-R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3是采用弹力作用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之二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4是百叶片之间采用两面固定设置密封隔音条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5是最顶部的百叶片与外上框之间采用机械密封隔音方式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6是最顶部的百叶片与外上框之间采用伸缩密封件密封隔音方式实施例在百叶开启时的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4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室内侧的平面示意图。图48至图52是本发明在窗户、房门上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48是在单窗户上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9是在双窗户上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0是在凸窗户上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1是在房门上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2是在窗户上采用多列式百叶(两列)安装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名称为1.百叶机构,2.叶片传动机构,3.侧缝密封机构,4.驱动机构,5.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6.框架构件,7.过滤层,8.防虫层,9.窗户框,10.外上框, 11.叶片,12.密封隔音条,13.外下框,14.内框,15.叶片传动连件,16.叶片传动转轴, 17.叶片传动杆,18.窗框垫,19.叶片转轴,20.外侧框,21.侧缝密封条,22.侧缝连件, 23.叶片端件,24.扇形齿轮,25.增力器,26.旋钮,27.侧缝转轴,28.侧缝压杆,29.增力壳体,30.增力轮轴,31.增力齿轮,32.增力蜗轮,33.增力蜗杆轴,34.增力蜗杆,35.挡环, 36.长杆螺丝,37.增力主动轮滑轴,38.增力主动齿轮,39.齿条,40.短杆,41.异形叶片, 42.吸音层,43.隔音板,44.端件滑顶,45.弹簧,46.侧缝固定座,47.室内孔板,48.锥形齿轮,49.扭杆,50.转向蜗轮,51.转向蜗杆,52.绳轮,53.拉绳,54.摇把,55.传力拉线, 56.传力线轮,57.拉线变向轮,58.叶片填心,59.转轴隔音绝缘件,60.弹簧片,61.伸缩密封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列举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的部分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更好地诠释其一些主要特征。而因其图形语言已有了较充分的表达,为避免不必要的繁琐,故在当需说明时则说明,否则不作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百叶机构1、叶片传动机构2、侧缝密封机构3、驱动机构4、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5、框架构件6、过滤层7和防虫层8组成。百叶机构1包括百叶、密封隔音条12、叶片转轴19、挡环35和长杆螺丝36。百叶由一组水平设置且竖向对齐的若干百叶片所组成,而每一百叶片又包括了叶片11和叶片端件23。叶片传动机构2包括叶片传动连件15、叶片传动转轴16和叶片传动杆17。侧缝密封机构3包括侧缝密封条21、侧缝压杆28和侧缝施压机构。而侧缝施压机构包括侧缝连件22和侧缝转轴27。驱动机构4包括动力源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动力源装置采用了旋钮沈。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扇形齿轮M和增力器25。增力器25包括增力壳体四、增力轮轴30、增力齿轮 31、增力蜗轮32、增力蜗杆轴33和增力蜗杆34。框架构件6包括外框、内框14和窗框垫18。外框包括外上框10、外下框13和外侧框20 (含左、右外侧框)。内框14包括内上框、内下框和内侧框(含左、右内侧框)。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5采用了单件设置的简单方式。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5固定安装在一个叶片转轴19上,而其显示面通过窗户框9上相应的开孔部分外露于室内以实现直观显示出百叶的开启程度的目的。本实施例采用了双框设置。内框14固定安装在窗户框9的室内侧通风窗口处。外框从室外侧部分嵌入通风窗口固定安装在窗户框9上。设置窗框垫18的主要目的是因为窗户框9的型材上与外框的安装面之间需垫平,同时也可起到隔音绝缘垫的作用。防虫层8采用了不锈钢粗丝防虫网固定安装在内框14上。因不锈钢粗丝防虫网具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故本实施例直接将其外露于室内而没有设置室内孔板。
过滤层7固定安装在内框14上。每一百叶片的下部室内侧均横向通长固定嵌接有密封隔音条12。每一叶片11的两端均设置有叶片端件23,叶片端件23的插入部插入叶片11的孔内使彼此固定连接。每一百叶片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各自的叶片转轴19安装在相应的外侧框20上。任一叶片转轴 19的一端均插入相应的叶片端件23的孔内且定位(彼此不产生旋转),而其另一端均穿过相应的外侧框20上的圆孔且通过各自的挡环35和长杆螺丝36来安装就位。任一叶片转轴19均能以各自的外侧框20上的圆孔的圆心来旋转。每一百叶片与竖向相邻的百叶片之间均能通过密封隔音条12来横向通长相搭,最顶部的百叶片能通过外上框10所设置的密封隔音条12来与外上框10横向通长相搭,而最底部的百叶片也能通过其密封隔音条12来与外下框13横向通长相搭。叶片11按塑料或塑钢型材考虑,而采用叶片端件23主要是为了确保其百叶片两端连接部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百叶机构1既是单层式百叶又是单列式百叶。叶片传动机构2采用了叶片式,且为竖杆式。每一叶片传动连件15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每一百叶片的室内侧上,而每一叶片传动连件15均通过各自的叶片传动转轴16 分别与叶片传动杆17相铰接。与扇形齿轮M相连的叶片转轴19所对应的百叶片即是驱动百叶片。在百叶的左、右边分别对称各设置有一套侧缝密封机构3。而其侧缝施压机构采用了百叶旋转式。左、右侧缝密封条21分别竖向通长固定嵌接在相应的左、右侧缝压杆观之上。左、右两边的每一侧缝连件22按每间隔一片百叶片的秩序与相应的叶片端件23固定连接,而左、右两边的每一侧缝连件22又通过各自的侧缝转轴27分别与相应的左、右侧缝压杆观相铰接。动力源装置采用了旋钮式。动力传递机构采用了增力器扇形齿轮叶片转轴式。旋钮26固定安装在增力蜗杆轴33外露于室内侧的端部。扇形齿轮M与一个叶片转轴19相固定连接,而扇形齿轮M的齿面与增力器25的动力输出处的增力齿轮31的齿面相互齿合。增力器25采用了蜗轮蜗杆自锁式。增力器25固定安装在窗户框9和外侧框20上。增力器25既采用了增力蜗杆34与增力蜗轮32之间的减速和自锁原理又采用了多级增力齿轮31之间的减速原理,从而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以使其旋钮沈的相关操作轻松省力。本实施例采用了闭合隔音方式。本实施例的简要工作原理是人力旋转旋钮沈将动力传递给增力器25,增力器25 又将动力同时传递给扇形齿轮对,扇形齿轮M又通过一个叶片转轴19将动力同时传递给驱动百叶片,而驱动百叶片又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叶片传动机构2和侧缝密封机构3,叶片传动机构2同时带动除驱动百叶片以外的其它所有百叶片动作,且侧缝密封机构3也同时带动除驱动百叶片以外的其它相关的百叶片动作,而百叶片的旋转动作又可同时带动侧缝密封机构3和叶片传动机构2的相关运动。蜗轮蜗杆自锁式增力器25可确保百叶停留在任一所设定区域内的位置。当百叶在完全关闭状态时密封隔音条12和侧缝密封条21均受压变形以实现其所要求的密封和隔音。过滤层7过滤空气以防止室外粉尘超量进入室内。防虫层8在当使用者无需使用过滤层7 (将其拆除)或过滤层7损坏或过滤层7清洗未及时装上等等情况下以防止室外蚊子进入室内。本发明实施例二(如图17、图18所示)
10
本实施例的附图仅画出了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要的不同部分。本实施例较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要的不同之处如下。增力器25采用了齿轮滑轴锁定式。增力器25包括增力壳体四、增力轮轴30、增力齿轮31、增力主动轮滑轴37和增力主动齿轮38。动力传递机构采用了增力器齿条传动杆式。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增力器25和齿条 39。临驱动机构一侧的侧缝密封机构与叶片传动机构形成了组合机构(本实施例不再另设独立的叶片传动机构)。而该组合机构中的叶片传动机构采用了连杆式,包括叶片传动杆17、叶片传动转轴16、短杆40、侧缝连件22 (替代叶片传动连件,视其为该组合机构的合用件)和侧缝转轴27 (替代相关的叶片传动转轴16,视其为该组合机构的合用件)。增力器25是由多级增力齿轮31和增力主动齿轮38构成的齿轮减速器。增力主动齿轮38与增力主动轮滑轴37固定连接,而增力主动齿轮38和增力主动轮滑轴37能同时在增力壳体四之内沿增力主动轮滑轴37的轴向滑动。在增力主动齿轮38向室外滑动侧的增力壳体四上设有能与增力主动齿轮38的齿面相齿合的卡位,当增力主动齿轮38向室外滑动进入增力壳体四上相关的卡位后增力器25被锁定,而当增力主动齿轮38向室内滑动脱离增力壳体四上相关的卡位后则增力器25便可进行相关的运行操作。齿条39固定安装在叶片传动杆17上。齿条39的齿面与增力器25的动力输出处的增力齿轮31的齿面相互齿合。叶片传动杆17的相关部位安装在相关的外侧框20的相应的槽内,叶片传动杆17 能在垂直方向上作上下滑动(在其它方向上被限位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临驱动机构一侧的所有叶片端件23逐一与相应的侧缝连件22分别固定连接。临驱动机构一侧的所有侧缝连件22逐一通过各自的侧缝转轴27与相应的短杆40的一端分别铰接,而所有短杆40 的另一端均通过各自的叶片传动转轴16与叶片传动杆17分别铰接。旋钮沈固定安装在增力主动轮滑轴37外露于室内侧的端部。本实施例对百叶操作的简要工作原理是人力向室内侧拉动旋钮26(使增力主动齿轮38滑动脱离增力壳体四上相关的卡位),随后以人力旋转旋钮沈将动力传递给增力器25,增力器25又将动力同时传递给齿条39,齿条39又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叶片传动杆17, 而叶片传动杆17又通过短杆40将动力同时传递给临驱动机构一侧的侧缝连件22,临驱动机构一侧的侧缝连件22又同时带动所有的百叶片和临驱动机构一侧的侧缝压杆观运动, 而百叶片的旋转动作又同时带动无驱动机构一侧的侧缝密封机构动作,当百叶操作到满意的位置后用人力向室外侧推动旋钮26 (使增力主动齿轮38滑动进入增力壳体四上相关的卡位)即可。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异形叶片实施例(如图19、图20所示):在异形叶片41的内部设有吸音层42,并将异形叶片41的大部分表面制成为若干齿断面的横条状的防噪反射面,而在吸音层42相连的异形叶片41的表面上密布有许多内外相通的消音孔,在异形叶片41上与密封隔音条12相连接的部位被向下加宽。密封隔音条12固定粘接在异形叶片41上。本实施例可在百叶开启状态时在百叶层面上有效地全方位的阻挡、反射、吸收室外噪音,大幅度地降低外界噪音的侵入。
全程隔吸音方式采用隔音板实施例(如图21、图22所示):本实施例在百叶开启状态时在百叶层面上的防噪音主要是靠吸音层42的吸音作用和隔音板43的隔音作用来实现的。弹力作用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之一(如图23至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侧缝密封机构包括侧缝密封条21、侧缝压杆28和侧缝施压机构。而侧缝施压机构包括弹簧45和侧缝固定座46。每一侧缝固定座46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外侧框20上,侧缝密封条21竖向通长固定嵌接在相应的侧缝压杆28上,而侧缝压杆28上相关的部位均安装在相应的侧缝固定座46 的滑槽中,每一弹簧45均安装在相应的侧缝固定座46和侧缝压杆观的相关部位之间。在相关的部分或全部叶片端件23上设有端件滑顶44。端件滑顶44其作用是传力给侧缝压杆28以免过多地损伤侧缝密封条21。在百叶完全关闭状态时,靠若干弹簧45的弹力向侧缝压杆观施压使侧缝密封条 21受压变形以实现对百叶与相应的外侧框20之间的竖缝的密封和隔音。在百叶开启过程中,随着百叶片的旋转,端件滑顶44顶向侧缝压杆观使其侧缝压杆观沿着侧缝固定座46 的滑槽向室内侧水平滑动。全程隔吸音方式设置外框吸音层和室内孔板吸音层实施例(如图26、图27所示)在外框四周如图沈所示的相关部位设置有吸音层42,而在室内孔板47如图26、 图27所示的相关部位上也设置有吸音层42。外框和室内孔板47的相关部位的形状有利于阻挡室外噪音的侵入。防虫层8采用了不锈钢粗丝防虫网分别固定设置在室内孔板47的开口处。过滤层7安装在外框上。采用了单框设置而无内框。外框的相关部位以及设置其上的吸音层42和室内孔板47的相关部位以及设置其上的吸音层42,除吸收和阻挡直接传播及其反射传播到的室外噪音之外还起着吸收和阻挡百叶层所可能形成的衍射噪音的作用。百叶旋转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如图观至图30所示)每一侧缝连件22均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叶片转轴19上,每一侧缝连件22又均通过各自的侧缝转轴27分别与侧缝压杆观铰接。过滤层7、防虫层8均安装在外框上。采用了单框设置而无内框。通过相关的叶片转轴19的转动来带动侧缝密封机构的运动。动力源装置采用扭杆式实施例之一(如图31所示)采用了两个锥形齿轮48来实现扭杆49的人为旋转力的转向传递。动力源装置采用扭杆式实施例之二(如图32所示)采用了转向蜗杆51和转向蜗轮50来实现扭杆49的人为旋转力的转向传递。动力源装置采用拉绳式实施例(如图33所示)人为向下拉动两条拉绳53中的一根时即可使绳轮5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而当人为向下拉动两条拉绳53中的另一根时则可使绳轮52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绳轮52固定安装在增力蜗杆轴33外露于室内侧的端部。动力源装置采用摇把式实施例(如图34所示)摇把M固定安装在增力蜗杆轴33外露于室内侧的端部。
侧缝密封机构替代叶片传动机构实施例(如图35、图36所示):每一侧缝连件22必须分别逐一固定连接在相应的每一百叶片上,而每一侧缝连件22又均分别通过各自的侧缝转轴27来与侧缝压杆观相铰接。每一侧缝转轴27与侧缝压杆观的铰接点应距相应的百叶片的旋转轴心有合理的距离且距百叶面也应有合理的垂直距离(涉及到相关的有效分力、扭矩和通风窗厚度等事宜)。双向式侧缝密封机构实施例(如图37所示)双向式侧缝密封机构仅是一种设置方式,而通常不会被采用。动力传递机构采用拉线传动杆式实施例(如图38所示)通过动力源装置旋转传力线轮56,由传力拉线55经拉线变向轮57的导向使叶片传动杆17垂直运动来带动百叶的相关动作。动力传递机构采用拉线传动的缺点较多,故通常不会被采用。双层式百叶实施例(如图39、图40所示)双层式百叶是当隔热保温性或防噪隔音性的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的一种解决途径。 (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较大。)叶片、叶片转轴及外侧框的组装实施例(如图41、图42所示)叶片填心58插入叶片11的孔中与叶片11固定连接,叶片转轴19的相关部位插入叶片填心58的孔中与叶片填心58固定连接,而叶片转轴19的圆轴部安装在转轴隔音绝缘件59的圆孔中,转轴隔音绝缘件59固定连接在外侧框20上相应的圆孔的内表面。设置转轴隔音绝缘件59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叶片转轴19旋转时可能产生的摩擦声和防止传递到百叶中的室外噪音通过叶片转轴19向外侧框20传递。(外框、内框、室内孔板等与窗户框的安装接触面均可设置隔音绝缘垫,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防止传递其中的室外噪音向窗户框传递。)弹力作用式侧缝施压机构实施例之二(如图43所示)本实施例在百叶完全关闭状态时是靠若干弹簧片60的弹力向侧缝压杆观施压使侧缝密封条21受压变形以实现对百叶与相关的外侧框20之间的竖缝的密封和隔音。百叶片之间采用两面固定设置密封隔音条实施例(如图44所示)百叶片之间单面或两面固定设置密封隔音条12均为常用方式,而其具体选择通常与密封隔音条12的采用材料相关。最顶部的百叶片与外上框之间采用机械密封隔音方式实施例(如图45所示)采用机械密封隔音方式因其接触面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均较高,故通常不会被采用。最顶部的百叶片与外上框之间采用伸缩密封件密封隔音方式实施例(如图46所示)最顶部的百叶片与外上框10之间和最底部的百叶片与外下框之间分别设置伸缩密封件61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可同时实现百叶关闭和开启时所涉及的相应缝隙的密封和隔首。本发明实施例三(如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要的不同之处如下。通风窗宽度较大而高度较小且其位距地面较高,百叶片较长,故叶片传动机构2设置了两套或两套以上,而动力源装置采用了拉绳式。设置有室内孔板47。叶片传动机构2还起到了百叶的竖向活动的加强筋的作用。本发明在窗户上采用多列式百叶(两列)安装位置的实施例(如图52所示)两列百叶由一套驱动机构来操控,而两列百叶在外中侧框处的叶片转轴最少有一个(最多为全部)是两列百叶中相对应的百叶片所共用的叶片转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包括百叶机构、侧缝密封机构、驱动机构和框架构件,百叶机构包括百叶、密封隔音条和叶片转轴,侧缝密封机构包括侧缝密封条、侧缝压杆和侧缝施压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装置和动力传递机构,框架构件包括上框、下框和侧框,百叶中的每一百叶片的左、右端分别通过各自的叶片转轴安装在相应的侧框上,且每一百叶片均能以各自的叶片转轴的轴心为圆心来旋转,百叶中每一百叶片与竖向相邻的百叶片之间均能彼此横向通长相搭,在百叶的左、右边分别设置有侧缝密封机构,操作动力源装置能控制百叶的开启及关闭,当百叶在完全关闭状态时密封隔音条和侧缝密封条均受压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叶片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还设置有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还设置有防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还设置有过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室内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其特征是防噪音设置采用了全程隔吸音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机构,其特征是采用了双层式百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缝施压机构,其特征是采用了百叶旋转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缝施压机构,其特征是采用了弹力作用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有增力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力器,其特征是采用了蜗轮蜗杆自锁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力器,其特征是采用了齿轮滑轴锁定式。
全文摘要
多功能百叶可调式自然通风窗,所属建筑门窗的通风设施。本发明旨在以环保节能的方式创造出国际领先的能极好地满足各种相关使用要求的建筑门窗的开拓性创新型通风设施。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本发明主要由百叶机构、侧缝密封机构、驱动机构和框架构件组成,通常还包括叶片传动机构、防虫层,并可酌情设置过滤层、室内孔板、百叶开启状态指示器等其它组件,采用增力器可使动力源装置的人工操作轻松省力,而操作动力源装置能控制百叶的开启及关闭,百叶片的旋转角度可调节且可锁定在任一设计范围以内的位置,防噪音设置能很好地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静音要求,防盗功能可确保其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建筑门窗(含玻璃幕墙)的通风。
文档编号E06B9/02GK102251734SQ20111009442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郭波 申请人:郭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