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54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乘用车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而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人体,给人体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现有的汽车座椅主要由头枕、靠背、调角器、坐垫、滑道这几部分组成,普通的汽车座椅无法实现座椅的整体翻转,使得前排乘客与后排乘客交流时必须扭过头,前排乘客的脖子会很不舒服,交流也非常不方便。目前市场上的乘用车只有在少数空间比较大的车型上能够看到转动的座椅,但其转动需要很大的旋转空间。对于空间相对较小的小型车,无法应用旋转座椅,其不足主要表现为(1)、乘用车无法实现前排乘客与后排乘客面对面的交流互动。O)、乘用车的后排空间普遍较小,无法扩展。(3)、要实现座椅的整体翻转,结构都很复杂。以上不足,推动了利用简单结构在乘用车前排小空间内实现翻转功能的设计想法。还有目前电影院、会议厅等公共场所以及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座椅也无法整体翻转和收折,因此无法将排与排之间的座椅收拢,以腾出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突破普通座椅无法翻转的局限,该座椅仅利用简单的双摇杆机构,就能使前排座椅向后翻转成为可能。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包含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以及支撑脚组件,所述靠背骨架的一端和坐垫骨架的一端通过一铰链机构铰接在支撑脚组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垫翻转摇杆和靠背翻转摇杆,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坐垫骨架通过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坐垫翻转摇杆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脚组件铰接,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骨架通过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靠背翻转摇杆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脚组件铰接;其中所述靠背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 所述坐垫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是分别进行的,且所述靠背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是同步进行的,所述坐垫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是同步进行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是同步进行的,且所述靠背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是同步进行的,所述坐垫骨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翻转是同步进行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组件为一三角形支撑脚组件,其中坐垫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和靠背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底边的两端处,所述靠背骨架的一端和坐垫骨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的铰链机构铰接在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位置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底边分别通过一第三滑动副安装在承载面上。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一铰链轴和一对固定在所述铰链轴两端的铰链板构成,所述铰链轴支撑在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位置处,所述靠背骨架的一端通过销轴铰链在所述铰链板上,所述坐垫骨架的一端通过销轴铰链在所述铰链板上。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为一个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包括前、后斜支撑杆,前、后斜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形成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 前、后斜支撑杆的底端构成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底边的两端;所述前斜支撑杆与坐垫翻转摇杆、坐垫骨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形成一套摇杆机构;所述后斜支撑杆与坐垫翻转摇杆、坐垫骨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形成另一套摇杆机构。所述第三滑动副包括一根第三上滑轨、一根第三下滑轨和第三前滑块、第三后滑块,第三上滑轨滑动设置在第三下滑轨上,第三下滑轨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在第三上滑轨与第三下滑轨之间设置有上滑轨锁止机构;第三前滑块、第三后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上滑轨上,在所述第三上滑轨的侧面设置有用以锁定第三前、后滑块的若干棘槽,在第三前、后滑块上分别轴设有与所述第三上滑轨侧面的棘槽配合的棘爪,在用以安装棘爪的轴上配置有扭簧;所述前斜支撑杆的底端和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前滑块铰接,后斜支撑杆的底端和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后滑块铰接。所述上滑轨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下滑轨边侧的棘齿和轴设于所述第三上滑轨上的解锁手柄以及固定在所述解锁手柄上的锁止爪,所述锁止爪与所述棘齿配合将所述第三上滑轨锁止在所述第三下滑轨上。所述上滑轨锁止机构还可以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
节滑道。所述第三滑动副包括一根第三滑轨和一个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内,所述第三滑轨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前斜支撑杆的底端和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滑块的前端铰接,后斜支撑杆的底端和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滑块后端铰接,在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之间设置滑块锁止机构。所述滑块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边侧的棘槽和轴设与所述滑块上的解锁手柄以及固定在所述解锁手柄上的锁止爪,所述锁止爪与所速滑棘齿配合将所述第三滑块锁止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所述滑块锁止机构还可以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节滑道。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在铰链板上安装有一双输出调角器,所述双输出调角器为美国专利US007314250B1所公开的结构,其中该双输出调角器的坐垫连接板与所述坐垫骨架连接,用以调节坐垫骨架的角度,该双输出调角器的靠背连接板与所述靠背骨架连接, 用以调节靠背骨架的角度。或者在所述第三前滑块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坐垫翻转摇杆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在所述第三后滑块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靠背翻转摇杆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或者在所述第三滑块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坐垫翻转摇杆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在所述三滑块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靠背翻转摇杆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所述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为安装在所述前滑块上的前调角器,该前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连接。所述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为安装在所述后滑块上的后调角器,该后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连接。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中,所述第一滑动副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坐垫翻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在第一滑轨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第一滑块锁止在第一滑轨上并可解锁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销;所述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外端位置上的第一锁体护板和第一锁钩、第一锁止块;在所述第一锁体护板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销导入槽;所述第一锁钩和第一锁止块分别通过第一锁钩转轴和第一锁止块转轴枢设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上,在所述第一锁钩转轴和第一锁止块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锁钩扭簧和第一锁止块扭簧,第一锁钩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钩连接,第一锁钩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连接;第一锁止块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止块连接,第一锁钩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锁钩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槽,该第一锁止槽的外侧为一第一钩部,第一锁止槽的内侧具有一由所述第一锁止槽的内侧槽面延伸出去的第一驱动斜面,该第一驱动斜面受所述第一锁止销驱动而推动第一锁钩绕所述第一锁钩转轴转动,使第一锁止销落入第一锁钩上的第一锁止槽内被锁止;在所述第一锁钩的内缘设置有一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该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与第一驱动斜面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锁止凸台,所述第一锁止凸台能在所述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上滑动,当第一锁止凸台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接触时,整个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而当第一锁止凸台与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接触时,整个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在所述第一锁止块内端上设置有一第一解锁拨销,并在所述第一锁体护板设置有第一解锁拨销运动槽,所述第一解锁拨销穿过所述第一解锁拨销运动槽延伸至所述第一锁体护板外侧,上提该第一解锁拨销,能使第一锁止块的内端向上运动,实现解锁。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中,所述第二滑动副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靠背翻转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在第二滑轨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第二滑块锁止在第二滑轨上并可解锁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销;所述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外端位置上的第二锁体护板和第二锁钩、第二锁止块;在所述第二锁体护板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销导入槽;所述第二锁钩和第二锁止块分别通过第二锁钩转轴和第二锁止块转轴枢设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上,在所述第二锁钩转轴和第二锁止块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二锁钩扭簧和第二锁止块扭簧,第二锁钩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钩连接,第二锁钩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连接;第二锁止块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止块连接,第二锁钩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锁钩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槽,该第二锁止槽的外侧为一第二钩部,第二锁止槽的内侧具有一由所述第二锁止槽的内侧槽面延伸出去的第二驱动斜面,该第二驱动斜面受所述第二锁止销驱动而推动第二锁钩绕所述第二锁钩转轴转动,使第二锁止销落入第二锁钩上的第二锁止槽内被锁止;在所述第二锁钩的内缘设置有一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该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与第二驱动斜面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二锁止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锁止凸台,所述第二锁止凸台能在所述第二驱动斜面和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上滑动,当第二锁止凸台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接触时,整个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而当第二锁止凸台与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接触时,整个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在所述第二锁止块内端上设置有一第二解锁拨销,并在所述第二锁体护板设置有第二解锁拨销运动槽,所述第二解锁拨销穿过所述第二解锁拨销运动槽延伸至所述第二锁体护板外侧,上提该第二解锁拨销,能使第二锁止块的内端向上运动,实现解锁。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靠背骨架与所述坐垫骨架能够在夹角为75° 180°范围内进行调节。本发明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还包括安装在坐垫骨架上的坐垫和安装在靠背骨架上靠垫,在所述坐垫上安装有腿托部件,在所述靠垫上安装有头托。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前斜支撑杆与坐垫翻转摇杆、坐垫骨架之间形成一套摇杆机构和后斜支撑杆与坐垫翻转摇杆、坐垫骨架之间形成的另一套摇杆机构,并通过坐垫翻转摇杆和靠背翻转摇杆的摆动,使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分别或同时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翻转,使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供人们向前乘坐或向后乘坐,解决了目前座椅在狭小空间内无法向后翻转的难题。另由于本发明的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能同时向上翻转至收折状态,因此可以将多排座椅收折起来并移至一侧,大大增加了乘用车、火车、巴士、飞机等交通工具内的储物空间,便于载物。同时也可以灵活调节乘用车、火车、巴士、飞机等交通工具内和会议厅、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不同功能区域大小。


图1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双输出调角器的结构示意图(靠背骨架翻转)。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双输出调角器的结构示意图(座垫骨架翻转)。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三滑动副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视图。图7为图5的B向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上滑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滑块锁止机构锁止前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滑块锁止机构锁止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滑块锁止机构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滑块锁止机构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滑块锁止机构锁止前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滑块锁止机构锁止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滑块锁止机构解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二滑块锁止机构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3的原理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3滑块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M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原理示意图。图沈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处于供乘坐者向前乘坐的原理状态示意图。图27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处于供乘坐者向后乘坐的原理状态示意图。图观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中的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处于翻平时的原理状态示意图。图四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中的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处于收折状态的原理状态示意图。图30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乘用车内前排座椅的示意图。图31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乘用车内前排座椅且前排座椅向后翻转后的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火车车厢内的状态示意图。图33为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火车车厢内,所有的座椅被收折且移至火车车厢内前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为一种应用于乘用车前排座椅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其不同于普通的汽车座椅,具有前排座椅整体翻转的功能,方便了前排乘客与后排乘客在车内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为小型车配备了商务车的功能,使得小型汽车座椅更具人性化。当然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还可以应用于乘用车、火车、巴士、飞机等交通工具内或电影院、会议厅等公共场所内。限于篇幅,本说明书不再就本发明在乘用车、火车、巴士、飞机等交通工具内或电影院、会议厅等公共场所内的应用作出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本说明书对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结构及使用过程的解释, 无须创造性地劳动就能非常方便地将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乘用车、火车、巴士、飞机等交通工具内或电影院、会议厅等公共场所内。实施例1该实施例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可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包括坐垫部件和靠背部件以及支撑脚组件,而坐垫部件包括坐垫骨架 100和安装在坐垫骨架100上的坐垫110,靠背部件包括靠背骨架200和安装在靠背骨架 200上的靠垫210。其中坐垫110与坐垫骨架100的制造和组合方式按照目前座椅常规的制造和组合方法进行即可,靠垫210与靠背骨架200的制造和组合方式也按照目前座椅常规的制造和组合方法进行即可,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提高座椅的舒适性,满足不同体型乘客舒适度的需求。图1中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其靠垫210上可以装配头枕220,头枕220是可以升降的,这与现有座椅的头枕结构没有什么区别。在坐垫110上还可以安装有腿托部件120,这与现有座椅的腿托部件120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区别。增加的头枕220和腿托部件120,可以调整乘员腿部和头部的支撑长度和高度,以提高乘员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适感。另外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还可以增加腰托,按摩,加热通气等功能的配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图1和图2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其坐垫骨架100和靠背骨架200通过一个铰链机构进行铰接,该铰链机构包括一根铰链轴310和固定在该铰链轴310两端的铰链板320、320a,坐垫骨架100的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出)铰链在铰链板320、320a上, 同样靠背骨架200的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出)铰链在铰链板320、320a上,这样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的铰接点进行翻转,坐垫骨架100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 的铰接点进行翻转,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就能使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向前或向后翻转成为可能。当然坐垫骨架100和靠背骨架200的一端也可以直接铰接在铰链轴310 上,而不需要铰链板320、320a。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铰链机构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惯常的其它铰链机构来替换上述的铰链机构,而且这样做也是不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实现的。参见图2和图3,在铰链板320上安装有一双输出调角器330,该双输出调角器330 为美国专利US7314250B1所公开的结构,对此结构本文不在做详细描述。该双输出调角器 330的坐垫连接板331与坐垫骨架100连接,用以调节坐垫骨架100的角度,该双输出调角器330的靠背连接板332与靠背骨架200连接,用以调节靠背骨架200的角度。当然该双输出调角器330也可以用本领域所常用的能实现坐垫骨架100和靠背骨架200翻转的调角器。采用该双输出调角器330后,通过一个双输出调角器330即可实现坐垫骨架100 和靠背骨架200的翻转以及坐垫骨架100与靠背骨架200之间角度的调整。
继续参看图1和图2,本发明的坐垫骨架100和靠背骨架200是通过一个支撑脚组件支撑在车厢地板(图中未示出)上的。该支撑脚组件为一三角形支撑脚组件,更进一步的是该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由一对三角架构成,每个三角架均包括长度相等的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顶端直接通过铰链轴310铰接在一起,形成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通过这一对三角架中的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就能将坐垫骨架100和靠背骨架200支撑在车厢地板上。采用该种方式,其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即可以张开形成支撑,也可以收折起来,以缩小座椅的占用空间。另外通过调节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张开角度,即可调节本发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的乘坐高度。为了便于整个座椅进行前后位置调整以及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张开和收折。 本实施例的一对三角架的前、后斜支撑杆410、420是通过滑动副支撑在车厢地板上,该滑
动副为一对,每一滑动副对应一三角架。参见图5、图6和图7,每一滑动副包括一根上滑轨510、下滑轨520和前滑块530、 后滑块讨0,前、后滑块530、540滑动设置在上滑轨510上,而上滑轨510滑动设置在下滑轨 520上,下滑轨520固定在车厢地板上。在上滑轨510、下滑轨520之间设置有用以将上滑轨510锁止在下滑轨520上的上滑轨锁止机构(图中未示出)。在上滑轨510的侧面设置有用以锁定前、后滑块530、540的若干棘槽511,在前、后滑块530、540上分别轴设有与上滑轨510侧面的棘槽511配合的棘爪531541,在用以安装棘爪531541的轴532、542上配置有扭簧533543 ;当棘爪531、541上端受到向内的推力后,棘爪531541的下端翘起,脱离原先与其啮合的棘槽511,这样前、后滑块530、540就能分别在上滑轨510上滑动,当前、后滑块530、540滑动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棘爪531、 M1,在扭簧533543的作用下,棘爪531、541就能锁止在相应的棘槽511中,而将前、后滑块530、540锁止。采用上述结构后,前、后滑块530、540可以被锁定在上滑轨510的前后两端,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呈完全张开状态;前、后滑块530、540还可以被紧靠地锁紧在一起,使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呈完全收拢状态;前、后滑块530、540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调节,从而调节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张开角度,进一步调节本发明座椅的乘坐高度。参见图9,本实施例的上滑轨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滑轨520边侧的棘齿521和轴设于上滑轨510上的解锁手柄512以及固定在解锁手柄512的转轴51 上的锁止爪513,锁止爪513与棘齿521配合将上滑轨510锁止在下滑轨520上,在解锁手柄512的转轴51 上配置有扭簧512b。解锁时,逆时针转动解锁手柄512,解锁手柄512的转轴51 带动锁止爪513向外翻,与棘齿521脱离啮合,这样上滑轨510就能沿下滑轨520滑动,松开解锁手柄 512,在扭簧51 作用下,锁止爪513又能重新与棘齿521啮合,而将上滑轨510锁止在下滑轨520上。当然,上滑轨锁止机构还不止上述结构,还可以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 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节滑道或者为其他公知的结构。每根坐垫翻转摇杆130的下端和前斜支撑杆410的下端铰接在前滑块530上,每根靠背翻转摇杆230的下端和后斜支撑杆420的下端铰接在后滑块540上。坐垫骨架100还通过两根坐垫翻转摇杆130支撑在两块前滑块530上,其中每根坐垫翻转摇杆130的上端与坐垫骨架100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该滑动副包括固定在坐垫骨架100边侧上的滑轨141和滑动设置在滑轨141上的滑块142构成,这样当坐垫翻转摇杆130摆动时,滑块142就能沿滑轨141滑动,使坐垫骨架100翻转。在滑轨141远离铰链板320、320a —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以将滑块142锁止滑轨141上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 当坐垫骨架100翻转至接近水平状态时,该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可以将滑块142锁止滑轨141上。参见图9至图13,该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滑轨141远离铰链板320、 320a 一端的端部位置上的锁体护板161和锁钩162、锁止块163 ;并在滑块142上设置有一锁止销14 ;锁体护板161为一 U形结构,在该U形结构的两条直边上对称设置有锁止销导入槽161a,锁钩162和锁止块163分别通过锁钩转轴164和锁止块转轴165枢设于锁体护板161上且位于U形结构的U形槽内,锁止块163位于锁钩162的上方。在锁钩转轴164和锁止块转轴165上分别安装有锁钩扭簧166和锁止块扭簧167, 锁钩扭簧166的一端与锁钩162连接,另一端与锁体护板161连接。锁止块扭簧167的一端与锁止块163连接,另一端与锁体护板161连接。在锁钩162上设置有一锁止槽162a,该锁止槽16 的外侧为一钩部162b,在锁止槽16 的内侧具有一由锁止槽16 的内侧槽面162c延伸出去的驱动斜面162d,该驱动斜面162d受锁止销14 驱动而推动锁钩162绕锁钩转轴164转动,使锁止销14 落入锁钩 162上的锁止槽16 内被锁止。在锁钩162的内缘设置有一锁止块阻挡斜面16 ,该锁止块阻挡斜面16 与驱动斜面162d过渡连接;在锁止块163的底部设置有锁止凸台163a,该锁止凸台163a能在驱动斜面162d和锁止块阻挡斜面16 上滑动。在锁止块163内端上设置有一解锁拨销163b,并在U形结构的一条直边上设置有解锁拨销运动槽161b,解锁拨销16 穿过解锁拨销运动槽161b延伸至锁体护板161外侧,参见图10,锁止前,锁止块163底部的锁止凸台163a与锁钩162的锁止块阻挡斜面16 接触,锁钩162成张开状态。当滑块142上的锁止销14 推入接触到驱动斜面162d时,锁止销14 沿驱动斜面162d面向锁钩162内部推入,带动锁钩162顺时针转动,这时锁钩扭簧166处于蓄能状态。而锁钩162顺时针转动时,通过锁止块阻挡斜面16 与锁止凸台163a的作用,带动锁止块163逆时针转动,这时锁止块扭簧167处于蓄能状态。最后锁止销14 滑入到锁止销导入槽16 内,同时锁止块扭簧167释放,带动锁止块163顺时针转动,将锁止销14 锁在锁钩162的锁止销导入槽16 内。这时锁止块163的锁止凸台163a与驱动斜面162d 接触,阻挡锁钩162反转(参见图11)。当需要解锁时,参见图12,上提解锁拨销16北,驱动锁止块163逆时针转动,锁止块163底部的锁止凸台163a滑过驱动斜面162d。当锁止凸台163a滑过驱动斜面162d后, 锁钩162在锁钩扭簧166释放所产生的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至解锁状态,这时锁止块163 底部的锁止凸台163a与锁钩162的锁止块阻挡斜面16 接触,锁钩152重新成张开状态 (参见图13),推动滑块142,滑块142上的锁止销14 即可由锁止销导入槽161a内退出。参看图1和图2,靠背骨架200通过两根靠背翻转摇杆230支撑在两块后滑块540 上,其中每根靠背翻转摇杆230的上端与靠背骨架200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该滑动副包括固定在靠背骨架200边侧上的滑轨241和滑动设置在滑轨241上的滑块242构成,这样当靠背翻转摇杆230摆动时,滑块242就能沿滑轨241滑动,使靠背骨架200翻转。在滑块 242上设置有用以将滑块242锁止在滑轨241上并可解锁的滑块锁止机构。在滑轨241远离铰链板320、320a —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以将滑块242锁止滑轨241上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沈0,当靠背骨架200翻转至接近水平状态时,该第二滑块锁止机构260可以将滑块242 锁止滑轨241上。 参见图13至图18,该第二滑块锁止机构260包括一固定在滑轨241远离铰链板 320,320a 一端的端部位置上的锁体护板261和锁钩沈2、锁止块沈3 ;并在滑块242上设置有一锁止销对加;锁体护板261为一 U形结构,在该U形结构的两条直边上对称设置有锁止销导入槽^la,锁钩262和锁止块263分别通过锁钩转轴264和锁止块转轴265枢设于锁体护板261上且位于U形结构的U形槽内,锁止块263位于锁钩沈2的上方。
在锁钩转轴264和锁止块转轴265上分别安装有锁钩扭簧266和锁止块扭簧2& , 锁钩扭簧266的一端与锁钩262连接,另一端与锁体护板261连接。锁止块扭簧267的一端与锁止块263连接,另一端与锁体护板261连接。在锁钩262上设置有一锁止槽沈加,该锁止槽沈加的外侧为一钩部^2b,在锁止槽沈加的内侧具有一由锁止槽沈加的内侧槽面延伸出去的驱动斜面^2d,该驱动斜面受锁止销Mh驱动而推动锁钩262绕锁钩转轴264转动,使锁止销Mh落入锁钩 262上的锁止槽沈加内被锁止。在锁钩262的内缘设置有一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该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与驱动斜面过渡连接;在锁止块沈3的底部设置有锁止凸台263a,该锁止凸台能在驱动斜面和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上滑动。在锁止块沈3内端上设置有一解锁拨销沈北,并在U形结构的一条直边上设置有解锁拨销运动槽^lb,解锁拨销沈北穿过解锁拨销运动槽^lb延伸至锁体护板261外侧,参见图15,锁止前,锁止块263底部的锁止凸台与锁钩沈2的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接触,锁钩262成张开状态。当滑块242上的锁止销对加推入接触到驱动斜面时,锁止销对加沿驱动斜面面向锁钩沈2内部推入,带动锁钩262顺时针转动,这时锁钩扭簧266处于蓄能状态。而锁钩262顺时针转动时,通过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与锁止凸台的作用,带动锁止块263逆时针转动,这时锁止块扭簧267处于蓄能状态。最后锁止销对加滑入到锁止销导入槽沈加内,同时锁止块扭簧267释放,带动锁止块263顺时针转动,将锁止销对加锁在锁钩沈2的锁止销导入槽沈加内。这时锁止块沈3的锁止凸台与驱动斜面接触,阻挡锁钩沈2反转(参见图16)。当需要解锁时,参见图17,上提解锁拨销沈北,驱动锁止块263逆时针转动,锁止块263底部的锁止凸台滑过驱动斜面^2d。当锁止凸台滑过驱动斜面后, 锁钩262在锁钩扭簧266释放所产生的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至解锁状态,这时锁止块263 底部的锁止凸台与锁钩沈2的锁止块阻挡斜面沈加接触,锁钩252重新成张开状态 (参见图18),推动滑块M2,滑块242上的锁止销对加即可由锁止销导入槽^la内退出。设计时,可以将坐垫翻转摇杆130和靠背翻转摇杆230设计成同样的长度,而滑轨 141和滑轨241也设计成同样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当座椅处于向前状态时,坐垫部件充当坐垫用,靠背部件充当靠背用,而在当座椅处于向后状态时,坐垫部件充当靠背用,靠背部件充当坐垫用。通过上述组合,前斜支撑杆410与坐垫翻转摇杆130、滑轨141 (坐垫骨架100)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形成一套摇杆机构;后斜支撑杆420与靠垫翻转摇杆230、滑轨241 (靠背骨架200)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形成另一套摇杆机构;通过这两套摇杆机构的动作即可实现当坐垫翻转摇杆130绕其与前滑块530的铰接点翻转,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后滑块MO的铰接点翻转时,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的铰接点同步进行翻转,而坐垫骨架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的铰接点同步进行翻转。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的铰接点进行翻转和坐垫骨架绕其与铰链板320、320a的铰接点进行翻转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分开进行时,靠背骨架200和坐垫骨架100能够在夹角为75° 180°范围内进行调节。实施例2参见图19和图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在铰链板320不安装有一双输出调角器330,而是在前滑块530上设置有用以将坐垫翻转摇杆1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该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为现有座椅的手动调角器,其手动调角器中的棘轮(图中未示出)与坐垫翻转摇杆130连接。通过该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 150即可实现坐垫翻转摇杆130的摆动。并在后滑块540上设置有用以将靠背翻转摇杆2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该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为现有座椅的手动调角器,其手动调角器中的棘轮(图中未示出)与靠背翻转摇杆230连接。通过该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即可实现靠背翻转摇杆230的摆动。实施例3图21和图22 (其中图23为图22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中坐垫骨架翻转至靠背位置而靠背骨架翻转至坐垫位置)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与图1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顶端连接方式上和将前、后斜支撑杆410、420支撑在车厢地板上的滑动副结构有所区别。参见图21,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顶端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一体化制造形成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铰链轴310的两端固定在一对三角架中的前、后斜支撑杆410、420形成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上。图21和图22中的滑动副包括一根滑轨550和滑块560,滑块560滑动设置在滑轨 550内,在滑块560上设置有用以将滑块560锁止在滑轨550上的滑块锁止机构。参见图23,该滑块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滑轨550边侧的棘槽551和轴设于滑轨 550上的解锁手柄552以及固定在解锁手柄552的转轴55 上的锁止爪553,锁止爪553 与棘槽551配合将滑块560锁止在滑轨550上,在解锁手柄552的转轴55 上配置有扭簧 552b。解锁时,逆时针转动解锁手柄552,解锁手柄552的转轴55 带动锁止爪553向外翻, 与棘槽551脱离啮合,这样滑块560就能沿滑轨550滑动,松开解锁手柄552,在扭簧552b 作用下,锁止爪553又能重新与棘槽551啮合,而将滑块560锁止在滑轨550上。当然,滑块锁止机构还不止上述结构,还可以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节滑道或者为其他公知的结构。实施例4参见图M和图25 (其中图25为图M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中坐垫骨架翻转至靠背位置而靠背骨架翻转至坐垫位置),该实施例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与实施例2的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前、后斜支撑杆410、420的顶端连接方式上和将前、后斜支撑杆410、420支撑在车厢地板上的滑动副结构有所区别。其滑动副与实施例3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每根坐垫翻转摇杆130的下端和前斜支撑杆410的下端铰接在滑块550的前端上,并在滑块阳0的前端上设置有用以将坐垫翻转摇杆1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该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为现有座椅的手动调角器,其手动调角器中的棘轮(图中未示出)与坐垫翻转摇杆130连接。通过该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即可实现坐垫翻转摇杆130的摆动。每根靠背翻转摇杆230的下端和后斜支撑杆420的下端铰接在滑块550的后端上,并在滑块阳0的后端上设置有用以将靠背翻转摇杆2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该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为现有座椅的手动调角器,其手动调角器中的棘轮(图中未示出)与靠背翻转摇杆230连接。通过该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即可实现靠背翻转摇杆230的摆动。下面以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结构,并结合图沈至图31来说明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使用方法。参见图26,图沈中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处于乘坐者向前乘坐状态,当前排乘坐者需要与后排乘坐者面对面交谈时(如图27所示),首先解锁滑轨141上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然后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带动坐垫骨架1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 320a的铰链点Al向上翻转至图27中的靠背位置,这时滑块142在滑轨141上滑动到所适应的位置,同时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带动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向下翻转至图27中的坐垫位置,这时滑块242在滑轨241上滑动到所适应的位置(实施例3)。或者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手动调角器)带动坐垫翻转摇杆130绕其与滑块560前端的铰链点B向上摆动,坐垫翻转摇杆130带动滑块142沿滑轨141向后移动,而滑块142 —方面绕其与坐垫翻转摇杆130的铰链点D翻转,另一方面带动滑轨141进而带动坐垫骨架1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l向上翻转至图27中的靠背位置;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 (手动调角器)带动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滑块560 后端的铰链点C向下摆动,靠背翻转摇杆230带动滑块242沿滑轨Ml向上移动,而滑块 242 一方面绕其与靠背翻转摇杆230的铰链点E翻转,另一方面带动滑轨241进而带动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向下翻转至图27中的坐垫位置 (实施例4);图27中,当滑块242沿滑轨241滑到滑轨Ml的端部时,第二滑块锁止机构260 将滑块242锁住,这样前排的乘坐者就能与后排乘坐者面对面交谈了。如果座椅的前后位置不合适的话,松开滑块560上的滑块锁止机构(参见图2 ,移动座椅,滑块560会沿滑轨 550前后滑动,以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前后位置调节好以后,锁止该滑块锁止机构即可。图27中所示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处于乘坐者向后乘坐状态,当前排乘坐者需要回到向前乘坐状态时(如图沈所示),按照上述程序,将图27中的坐垫骨架100由靠背位置重新翻转至图沈中的坐垫位置,并将图27中的靠背骨架200由坐垫位置重新翻转至图沈中的靠背位置即可。在前排乘坐者向前乘坐时,可以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实施例3)或者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 (手动调角器)(实施例4)即可调节靠背骨架200的斜度, 提高乘坐的舒适性。而在前排乘坐者向后乘坐时,可以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实施例幻或者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 (手动调角器)(实施例4)即可调节坐垫骨架100的斜度。如果前排乘坐者需要躺下休息时,参看图28,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带动靠背骨架 2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向下翻转至水平状态(实施例3)或者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 (手动调角器)带动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滑块560后端的铰链点C向下摆动,靠背翻转摇杆230带动滑块242沿滑轨Ml向上移动,而滑块242 — 方面绕其与靠背翻转摇杆230的铰链点E翻转,另一方面带动滑轨241进而带动靠背骨架 2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向下翻转至水平状态(实施例4)。位置调节好以后,滑轨241上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260将滑块242锁住,这样乘坐者就能躺下休息了。如果座椅的前后位置不合适的话,松开滑块560上的滑块锁止机构,移动座椅,滑块560会沿滑轨550前后滑动,以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前后位置调节好以后,锁止该滑块锁止机构即可。如果需要将前排座椅收折起来,参看图29,首先解锁滑轨141上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或者滑轨241上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沈0 ;然后通过双输出调角器带动坐垫骨架 1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l翻转至垂直状态和带动靠背骨架200 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翻转至垂直状态(参见实施例幻。这样前排座椅就能收折起来。或者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手动调角器)带动坐垫翻转摇杆130绕其与滑块560前端的铰链点B翻转,坐垫翻转摇杆130带动滑块142沿滑轨141向后移动,而滑块 142 —方面绕其与坐垫翻转摇杆130的铰链点D翻转,另一方面带动滑轨141进而带动坐垫骨架1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l翻转至垂直状态;同时通过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 (手动调角器)带动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滑块560后端的铰链点C翻转,靠背翻转摇杆230带动滑块242沿滑轨Ml向下移动,而滑块242 —方面绕其与靠背翻转摇杆230的铰链点E翻转,另一方面带动滑轨241进而带动靠背骨架200绕其与铰链机构的铰链板320、320a的铰链点A2翻转至垂直状态;这样前排座椅就能收折起来。如果需要腾出前排座椅前部的空间,松开滑块560上的滑块锁止机构,向后移动座椅,滑块560会沿滑轨550向后运动,移动到位后,锁止该滑块锁止机构即可。如果需要腾出前排座椅后部的空间,松开滑块560上的滑块锁止机构,向前移动座椅,滑块560会沿滑轨阳0向前运动,移动到位后,锁止该滑块锁止机构即可。参看图32和图33,图中所示的是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应用于火车车厢0000内的情况,当运送乘客时,本发明的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1、0002、0003、0004、 0005,0006处于正常的乘坐状态,其中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1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2相对,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3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4相对,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5与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6相对。这些座椅上的乘客均能面对面。 如果需要运送货物时,可以将可翻转且可收折的座椅0001、0002、0003、0004、0005、0006收折起来并推倒火车车厢0000的前侧,后侧用于放置货物。上述实施的各种结构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局限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具体的结构形式,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涵盖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变型。凡在本案精神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更替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包含靠背骨架(100)和坐垫骨架O00)以及支撑脚组件,所述靠背骨架(100)的一端和坐垫骨架O00)的一端通过一铰链机构铰接在支撑脚组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坐垫翻转摇杆(130)和靠背翻转摇杆030),所述坐垫翻转摇杆 (130)的第一端与所述坐垫骨架(200)通过第一滑动副滑动连接,坐垫翻转摇杆(130)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B)铰接,所述靠背翻转摇杆O30)的第一端与所述靠背骨架(200)通过第二滑动副滑动连接,靠背翻转摇杆O30)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脚组件铰接点(C);其中所述靠背骨架(2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m进行翻转,所述坐垫骨架(1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l)进行翻转,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B)翻转,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 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C)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2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m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骨架(1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l)进行翻转是分别进行的,且所述靠背骨架(2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2) 进行翻转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C)翻转是同步进行的,所述坐垫骨架(1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l)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 (130)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B)翻转是同步进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2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m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骨架(loo)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l)进行翻转是同步进行的,且所述靠背骨架(2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2) 进行翻转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C点)翻转是同步进行的,所述坐垫骨架(100)绕其与所述铰链机构的铰接点(Al)进行翻转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绕其与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铰接点(B)翻转是同步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一铰链轴(310)和一对固定在所述铰链轴(310)两端的铰链板(320、320a)构成,所述铰链轴(310)支撑在所述支撑脚组件的顶点位置处,所述靠背骨架(20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链在所述铰链板(320、320a)上,形成铰接点(A》,所述坐垫骨架(100)的一端通过销轴铰链在所述铰链板(320、320a)上,形成铰接点(A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组件为一三角形支撑脚组件,其中坐垫翻转摇杆(130)的第二端和靠背翻转摇杆O30)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底边的两端处,形成铰接点(B、C);所述靠背骨架(200)的一端和坐垫骨架(100)的一端通过所述的铰链机构铰接在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顶点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撑脚组件的底边分别通过一第三滑动副安装在承载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副包括一根第三上滑轨(510)、一根第三下滑轨(520)和第三前滑块(530)、第三后滑块(540),第三上滑轨(510)滑动设置在第三下滑轨(520)上,第三下滑轨(520)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在第三上滑轨(510)与第三下滑轨(520)之间设置有上滑轨锁止机构;第三前滑块(530)、第三后滑块64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上滑轨(510)上,在所述第三上滑轨(510)的侧面设置有用以锁定第三前、后滑块(530、540)的若干棘槽(511),在第三前、后滑块(530540)上分别轴设有与所述第三上滑轨(510)侧面的棘槽(511)配合的棘爪(531、541),在用以安装棘爪(531、541)的轴上配置有扭簧(533、543);所述前斜支撑杆010)的底端和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前滑块530铰接,形成所述铰接点(B);后斜支撑杆 (420)的底端和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后滑块MO铰接,形成所述铰接点(C点)。
8.如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下滑轨(520)边侧的棘齿(521)和轴设于所述第三上滑轨(510) 上的解锁手柄(512)以及固定在所述解锁手柄(51 上的锁止爪(513),所述锁止爪(513) 与所述棘齿(521)配合将所述第三上滑轨(510)锁止在所述第三下滑轨(520)上。
9.如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锁止机构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节滑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副包括一根第三滑轨(550)和一个第三滑块(560),第三滑块(56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550) 内,所述第三滑轨650)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前斜支撑杆(410)的底端和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滑块(560)的前端铰接,形成所述的铰接点(B),后斜支撑杆 (420)的底端和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滑块(560)后端铰接,形成所述的铰接点(C),在第三滑轨(550)和第三滑块(560)之间设置滑块锁止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轨(550)边侧的棘齿(551)和轴设与所述第三滑块(560)上的解锁手柄( 以及固定在所述解锁手柄( 上的锁止爪(553),所述锁止爪(55 与所述棘齿(551)配合将所述第三滑块(560)锁止在所述第三滑轨(550)上。
12.如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锁止机构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91818所公开的车辆座椅调节滑道。
13.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铰链板上安装有一双输出调角器(330),所述双输出调角器(330)为美国专利US7314250B1 所公开的结构,其中该双输出调角器(330)的坐垫连接板(331)与所述坐垫骨架(100)连接,用以调节坐垫骨架(100)的角度,该双输出调角器(330)的靠背连接板(33 与所述靠背骨架(200)连接,用以调节靠背骨架O00)的角度。
14.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前滑块(530)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在所述第三后滑块(MO)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 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250)。
15.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前滑块(530)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在所述第三后滑块(MO)上设置有用以将所述靠背翻转摇杆 (230)位置锁止并可解锁的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050)。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为安装在所述前滑块上(530)的前调角器,该前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O50)为安装在所述后滑块640)上的后调角器,该后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锁止机构(150)为安装在所述第三滑块(560)前端位置上的前调角器,该前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锁止机构O50)为安装在所述后滑块640)上的后调角器,该后调角器中的棘轮与所述靠背翻转摇杆(230)连接。
2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副包括第一滑轨(141)和第一滑块(142),所述第一滑轨(141)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100)上,所述第一滑块(14 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141)上,所述坐垫翻转摇杆(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4 铰接,形成所述的铰接点(D);在第一滑轨(141)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第一滑块(142)锁止在第一滑轨(141)上并可解锁的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块(142) 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销(142a);所述第一滑块锁止机构(160)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 (141)外端位置上的第一锁体护板(161)和第一锁钩(162)、第一锁止块(163);在所述第一锁体护板(161)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销导入槽(161a);所述第一锁钩(16 和第一锁止块(16 分别通过第一锁钩转轴(164)和第一锁止块转轴(16 枢设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 (161)上,在所述第一锁钩转轴(164)和第一锁止块转轴(16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锁钩扭簧(166)和第一锁止块扭簧(167),第一锁钩扭簧(16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钩(162)连接,第一锁钩扭簧(1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161)连接;第一锁止块扭簧(167)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止块(16 连接,第一锁钩扭簧(1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体护板 (161)连接;在所述第一锁钩(16 上设置有一第一锁止槽(16 ),该第一锁止槽(162a) 的外侧为一第一钩部(162b),第一锁止槽(162a)的内侧具有一由所述第一锁止槽(162a) 的内侧槽面延伸出去的第一驱动斜面(162d),该第一驱动斜面(162d)受所述第一锁止销 (142a)驱动而推动第一锁钩(16 绕所述第一锁钩转轴(164)转动,使第一锁止销(142a) 落入第一锁钩(16 上的第一锁止槽(162a)内被锁止;在所述第一锁钩(16 的内缘设置有一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16 ),该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162e)与第一驱动斜面(162d) 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一锁止块(16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锁止凸台(163a),所述第一锁止凸台(163a)能在所述第一驱动斜面(162d)和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162e)上滑动,当第一锁止凸台(163a)与所述第一驱动斜面(162d)接触时,整个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 而当第一锁止凸台(163a)与第一锁止块阻挡斜面(162e)接触时,整个第一滑块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在所述第一锁止块(163)内端上设置有一第一解锁拨销(16 ),并在所述第一锁体护板(161)设置有第一解锁拨销运动槽(161b),所述第一解锁拨销(163b)穿过所述第一解锁拨销运动槽(161b)延伸至所述第一锁体护板(161)外侧,上提该第一解锁拨销 (16 ),能使第一锁止块(163)的内端向上运动,实现解锁。
2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副包括第二滑轨(Ml)和第二滑块042),所述第二滑轨(Ml)安装在所述靠背骨架(200)上,所述第二滑块( 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041)上,所述靠背翻转摇杆O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 铰接,形成所述的铰接点(E);在第二滑轨041)的外端位置设置有用以将第二滑块(M2)锁止在第二滑轨041)上并可解锁的第二滑块锁止机构060)。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滑块(M2) 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销042a);所述第二滑块锁止机构(沈0)包括一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轨 (241)外端位置上的第二锁体护板061)和第二锁钩062)、第二锁止块063);在所述第二锁体护板(261)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销导入槽061a);所述第二锁钩( 和第二锁止块( 分别通过第二锁钩转轴(沈4)和第二锁止块转轴( 枢设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 (261)上,在所述第二锁钩转轴(沈4)和第二锁止块转轴( )上分别安装有第二锁钩扭簧(沈6)和第二锁止块扭簧067),第二锁钩扭簧06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钩(沈2)连接,第二锁钩扭簧0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沈1)连接;第二锁止块扭簧(沈7) 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止块(26 连接,第二锁钩扭簧0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体护板 (261)连接;在所述第二锁钩( 上设置有一第二锁止槽( ),该第二锁止槽062a) 的外侧为一第二钩部062b),第二锁止槽062a)的内侧具有一由所述第二锁止槽062a) 的内侧槽面062c)延伸出去的第二驱动斜面062d),该第二驱动斜面062d)受所述第二锁止销042a)驱动而推动第二锁钩( 绕所述第二锁钩转轴(沈4)转动,使第二锁止销 (242a)落入第二锁钩( 上的第二锁止槽062a)内被锁止;在所述第二锁钩062)的内缘设置有一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 ),该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062e)与第二驱动斜面062d)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二锁止块( 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锁止凸台063a),所述第二锁止凸台063a)能在所述第二驱动斜面062d)和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062e)上滑动, 当第二锁止凸台063a)与所述第二驱动斜面062d)接触时,整个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而当第二锁止凸台063a)与第二锁止块阻挡斜面062e)接触时,整个第二滑块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在所述第二锁止块063)内端上设置有一第二解锁拨销( ), 并在所述第二锁体护板061)上设置有第二解锁拨销运动槽061b),所述第二解锁拨销 (263b)穿过所述第二解锁拨销运动槽061b)延伸至所述第二锁体护板062)外侧,上提该第二解锁拨销( ),能使第二锁止块063)的内端向上运动,实现解锁。
24.如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 (200)与所述坐垫骨架(100)能够在夹角为75° 180°范围内进行调节。
25.如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所述的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坐垫骨架(100)上的坐垫(110)和安装在靠背骨架(200)上靠垫010),在所述坐垫(110)上安装有腿托部件(120),在所述靠垫(210)上安装有头枕0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翻转可收折的座椅,包含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以及支撑脚组件,靠背骨架的一端和坐垫骨架的一端通过一铰链机构铰接在支撑脚组件上,其还包括坐垫翻转摇杆和靠背翻转摇杆,坐垫翻转摇杆的一端与坐垫骨架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坐垫翻转摇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脚组件铰接,靠背翻转摇杆的一端与靠背骨架通过滑动副滑动连接,靠背翻转摇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脚组件铰接;本发明采用双摇杆机构实现座椅的整体翻转,翻转后靠背旋转到坐垫位置,坐垫旋转到靠背位置。通过锁止机构来实现座椅的锁止,保证乘客安全。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座椅在狭小空间内无法向后翻转的难题。
文档编号A47C1/121GK102205801SQ20111013035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周玲, 张爱萍, 徐东海, 潘敏捷, 马晓亮 申请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