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64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智能防盗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安全意识也随之加强,门是家家户户所必须的,在美观和时尚的同时,安全性、实用性要求更高,各大锁商纷纷推出各种新颖、漂亮的锁具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误区,一些厂商推出了无锁芯智能锁,其致命弱点就是忽略了这种产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将门及时打开,不可避免地给广大用户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目前各种智能防盗锁中,均采用一个电动控制的主锁栓和一个独立的斜舌,在开门时,需要携带多把钥匙,锁闭后,再次开锁时,打开主锁栓后还需要另外打开斜舌,这样的处理方式对用户来说不太友好,另外,当锁体内部的电动装置失效时,整个智能防盗锁都无法开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防盗锁,在锁闭后,用联动机构将主锁栓与斜舌连接,在开锁时,只要打开主锁栓,斜舌可以自动跟随主锁栓缩进锁体,省去了用户需要携带多把钥匙,单独开启斜舌的步骤,另外通过设置一个齿条和涡轮分离装置,使得锁体内部的电动装置失效时,可以用机械钥匙开闭锁。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一小舌,一斜舌,一主锁栓,所述锁体内包括一探头、所述探头通过一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小舌尾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微处理器,所述探头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电动装置,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包括一主动齿轮;所述智能防盗锁还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端部设有一蜗杆驱动轮,所述蜗杆驱动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涡轮配合一齿条,所述齿条复在所述主锁栓上,所述主锁栓与齿条平行的联动杆连接;所述联动杆连接至所述斜舌。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还包括一卡板和一齿条,所述齿条可左右横向移动地内嵌在所述卡板中,所述齿条上装有一卡簧,所述齿条与所述卡板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卡簧设置在所述间隙中。可选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联动杆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开有限位槽,所述联动杆尾部固定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固定,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可选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联动杆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开有限位槽,所述联动杆尾部固定一定位销,所述联动杆与所述主锁栓固定,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斜舌尾部的顶面上设有一定位把,所述联动杆顶部设有一联动勾,所述联动勾与所述定位把配合,所述联动杆顶部与所述联动勾通过一插销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联动杆与所述插销间设有一扭簧,所述联动勾的底部设有一斜勾,所述斜勾与所述固定杆配合。优选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定位销各为2个。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双电机全自动智能化控制; 直接驱动主锁栓,巧妙解决了主锁栓手动与电动的分离;实现了主锁栓与斜舌的联动;当电动部分无法工作时可采用机械钥匙将蜗轮与卡板齿条分离使机械锁芯可靠带动主锁栓进出以实现开锁、关锁功能。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又一局部示意图;其中1、斜舌3、主锁栓5、蜗杆驱动轮7、涡轮9、齿条11、限位槽13、联动勾15、联动杆17、扭簧19、固定杆21、卡板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智能防盗锁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一小舌2,一斜舌1,一主锁栓3,所述锁体内包括一探头、所述探头通过一固定杆19固定在所述小舌2尾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微处理器,所述探头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电动装置4,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动装置4,所述电动装置4包括一主动齿轮;所述智能防盗锁还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6端部设有一蜗杆驱动轮5,所述蜗杆驱动轮 5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涡轮7配合一齿条9,所述齿条9复在所述主锁栓3上,所述主锁栓3与一和齿条9平行的联动杆15连接;所述联动杆15连接至所述斜舌1。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锁,在小舌2锁闭后,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将斜舌1和主锁栓 3联动,保证了在下次开锁的时候,只需要开启主锁栓3,即可实现主锁栓3和斜舌1同步开启的效果。
2、小舌 4、电动装置 6、蜗杆 8、卡板 10、限位杆 12、定位销 14、定位把 16、插销 18、斜勾 20、卡板销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防盗锁还包括一卡板8和一齿条9,所述齿条9可左右横向移动地内嵌在所述卡板8中,所述齿条9上固定一卡簧20,所述齿条9与所述卡板8之间设有一间隙,所述卡簧20设置在所述间隙中。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锁,为涡轮7和齿条9设置一弹性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卡板8、 所述齿条9和所述卡簧20,这样在电动装置4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推进齿条9与所述涡轮7分离,使机械锁芯可靠带动主锁栓3进出以实现开锁、关锁功能。可选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联动杆15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上开有限位槽11,所述联动杆15尾部固定一定位销12,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主锁栓3固定,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或者,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联动杆15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上开有限位槽11,所述联动杆15尾部固定一定位销12,所述联动杆15与所述主锁栓3固定,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锁,可以采用主锁栓3与定位销12固定或主锁栓3与联动杆 15固定的形式,达到主锁栓3与联动杆15同步运动,从而实现联动杆15与斜舌1的分离或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防盗锁中,所述斜舌1尾部的顶面上设有一定位把14,所述联动杆15顶部设有一联动勾13,所述联动勾13与所述定位把14配合,所述联动杆15顶部与所述联动勾13通过一插销16固定,所述联动杆15与所述插销16间设有一扭簧17,所述联动勾13的底部设有一斜勾18,所述斜勾18与所述固定杆19配合。本实施例的智能防盗锁,将联动杆15和联动勾13可拆卸的设置,中间设置一扭簧 17,通过扭簧17的缓冲,可以有效的缓解因斜舌1受力过大造成定位把14脱落的现象,同时采用斜勾18的设置,可以保证不会因扭簧17缓冲力造成联动勾13脱位。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一小舌0),一斜舌(1),一主锁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内包括一探头、所述探头通过一固定杆(19)固定在所述小舌( 尾部; 所述锁体内包括一微处理器,所述探头通过电路连接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锁体内包括一电动装置G),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路与电动装置(4)相连,所述电动装置(4)包括一主动齿轮;所述智能防盗锁还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6)端部设有一蜗杆驱动轮(5),所述蜗杆驱动轮( 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涡轮(7) 配合一齿条(9),所述齿条(9)包覆在主锁栓C3)上,主锁栓C3)和齿条(9)平行的联动杆 (15)连接;所述联动杆(1 连接至所述斜舌(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盗锁包括一卡板(8)和一齿条(9),所述齿条(9)可左右横向移动地嵌在所述卡板(8)中,所述齿条(9)通过卡板 (8)上一通孔与所述锁体固定,所述齿条(9)上装有一卡簧(20),所述齿条(9)与所述卡板 (8)之间有一间隙,所述卡簧OO)设置在所述间隙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5)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上开有限位槽(11),所述联动杆(1 尾部固定一定位销 (12),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主锁栓(3)固定,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5)尾部的底面处有一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上开有限位槽(11),所述联动杆(1 尾部固定一定位销 (12),所述联动杆(15)与所述主锁栓(3)固定,所述定位销(12)与所述限位槽(11)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1)尾部的顶面上设有一定位把(14),所述联动杆(1 顶部设有一联动勾(13),所述联动勾(1 与所述定位把 (14)配合,所述联动杆(1 顶部与所述联动勾(1 通过一插销(16)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15)与所述插销(16)间设有一扭簧(17),所述联动勾(13)的底部设有一斜勾(18),所述斜勾(18)与所述固定杆 (19)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为2个,所述的定位销(12)为2个。
全文摘要
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一小舌,一斜舌,一主锁栓,所述锁体内包括一探头、所述探头通过一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小舌尾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微处理器,所述探头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电动装置,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包括一主动齿轮;所述智能防盗锁还包括一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端部设有一蜗杆驱动轮,所述蜗杆驱动轮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涡轮配合一齿条,所述齿条复在所述主锁栓上,所述主锁栓与一和齿条平行的联动杆连接;所述联动杆连接至所述斜舌,本发明的智能防盗锁,在锁闭后,用联动机构将主锁栓与斜舌连接。
文档编号E05B15/00GK102359314SQ20111024792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袁林 申请人:刘元华, 袁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