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盗门及其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07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防盗门及其钥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盗门及其钥匙。
背景技术
当前,防盗门中使用的有代表性的锁具包括弹子锁、磁性锁和电子锁等几大类,磁性锁虽然精度高,但易消磁,逐渐退出市场;而电子锁呢,虽是现代科技产品,但价格昂贵, 并且输入方式不足,反而更易被破解,较市面上使用的锁具反而大多是老式的弹子锁,弹子锁的加工工艺在不断改进,防盗等级不断提高,但它是依靠传统的弹子移动来控制锁芯的动作,进而机械联动,控制锁舌的动作,精度不高,很易破专有工具破解。另外,防盗门门页中的锁栓与锁具之间通过机械装置联动,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性能更好的安全防盗门及其钥匙。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安全防盗门包括门框、铰接在门框上的门页、 设在门页上的锁具,锁具包括锁头、由锁头控制的锁舌;锁头包括锁体和设于锁体内的锁芯,锁体和锁芯内设有弹子组,锁芯上设有钥匙孔,在所述锁芯内位于钥匙孔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常闭弹性导电触头,导电触头与锁芯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锁体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锁芯上对应的栓孔相配合,或者锁具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锁芯上的突出部或对应的栓孔相配合;另外,在门框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页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或者在门页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框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所述各组导电触头通过一控制电路与所述各电磁栓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所述安全锁配套的钥匙,钥匙包括设牙花的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全锁锁芯内各组导电触头中至少一组导电触头对应的绝缘部。所述钥匙本体上的绝缘部是在本体上设通孔,在该通孔内填充绝缘材料构成,或者是在本体两侧设置绝缘层构成。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机械弹子锁头上增加一套电磁锁栓装置,同时在门框或门页设置电磁锁栓装置,使得锁头同时具有弹子和电磁锁栓装置两套止锁机构。其工作原理是, 钥匙插入锁芯后,钥匙本体上的牙花使各组弹子处于使锁芯相对锁体转动的位置,由于电磁锁栓装置将锁芯止位,锁芯仍然不能转动开锁,这时钥匙本体上的绝缘部将原来导通的常闭导电触头断开产生一电信号并转化成数字信号,由控制电路检测这一数字信号与预设的密码进行比较,导通电磁锁栓装置,使电磁锁栓装置打开,锁芯可以转动,同时使门框或门页上的电磁锁栓装置打开。锁芯上的导电触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组、设在不同的位置,与之配套的钥匙上的绝缘部则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不同的密码组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锁头具有两套独立的止锁机构,是机械锁和电子锁的结合,锁的密码数由弹子组及导电触头组与钥匙上的绝缘部配合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因此具有较普通弹子锁有多的密码数,可以大大减少锁的互开率,同时在锁芯的狭小空间内,没有工具可同时破解该锁具,而且可以利用配套钥匙同时控制门框或门页上的电磁锁栓装置打开或锁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防盗性和安全性。另外,防盗门门页或门框中的锁栓采用电控,与锁具之间不需要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横剖面图。图4、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图6的横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门框B、铰接在门框B上的门页C、 设在门页C上的锁具,锁具包括锁头D、由锁头D控制的锁舌E,锁头D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包括锁体1和设于锁体内的锁芯2,锁体1和锁芯2内设有弹子组3,锁芯2上设有钥匙孔4,在所述锁芯2内位于钥匙孔4的两侧设有六组常闭弹性导电触头5,导电触头5设有回位弹簧7由封块10固定,导电触头5的侧部包覆有一绝缘层6与锁芯电隔离,锁体1上设有电磁栓装置A,电磁栓装置A由锁栓15、锁栓回位弹簧14和电磁线圈13组成,用封板 12固定安装在锁体1内,电磁栓装置A的锁栓15与锁芯2上对应的栓孔11相配合,各组导电触头5用导线8通过一控制电路芯片18与电磁栓装置A的电磁线圈13连接,控制电路芯片18及向控制电路芯片18和电磁栓装置A供电的纽扣电池16由封板17封装在锁体 1内,导线8设在锁芯2上的线槽9内;另外,门框B的上下部位各设有电磁栓装置A,其锁栓15与门页C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电磁栓装置A的电磁线圈13同样连接到控制电路芯片18 ;或者在门页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框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未画)。电磁栓装置A也可以设在锁体1外与锁芯2对应的位置,如图4所示,电磁栓装置 A设在与锁芯2外端轴向对应的位置,其锁栓15与锁芯2上对应的栓孔11相配合,或者如图5所示,电磁栓装置A设在与锁芯2外端径向对应的位置,其锁栓15与锁芯2上的突出部相配合。采用这些方式是考虑可以将电磁栓装置A设置在锁具上。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都是利用电磁栓装置A将锁芯2止位。控制电路芯片18及向控制电路芯片18和电磁栓装置A供电的电池也可以设在锁具内。本实用新型与所述锁头配套的钥匙F见图6、图7,钥匙F包括设牙花的本体19, 在本体19上设有与所述安全锁锁芯四组导电触头对应的绝缘部21,该绝缘部21是在本体 19上设通孔,在该通孔内填充绝缘材料构成,或者是在本体两侧设置绝缘层(未画)构成, 钥匙F本体19上与锁芯上其它两组导电触头5对应的部位设置凹坑20。
4[0022]本实用新型锁头的开锁原理闭锁状态时见图2和图3,锁芯由弹子组3和电磁栓装置A的锁栓15止位,不能相对锁体1转动;开锁状态见图6和图7,钥匙F插入锁芯2, 其本体19上的牙花作用弹子组3,使弹子组3中的两颗弹子的接触面刚好处于锁体1和锁芯2的接触面,解除对锁芯2的止位作用,而此时本体19上的绝缘部21将对应的导电触头 5断开,产生电信号,控制电路芯片18检测到电信号后与预设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吻合则向电磁栓装置A的电磁线圈13供电,吸合锁栓15从锁芯2内退回,解除对锁芯2的止位,锁芯2可以相对锁体1转动,将锁打开;需要闭锁时,将锁芯2复位,退出钥匙F,弹子组 3和电磁栓装置A的锁栓15在各自的回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将锁芯2止位锁死。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门的开锁原理除了利用锁头D的锁芯2控制锁舌E将门页 C锁闭在门框上或开启外,由于门框B的上下部位也设有电磁栓装置A,电磁栓装置A的电磁线圈13同样连接到控制电路芯片18,当用钥匙F控制锁体1上的电磁栓装置A的同时, 也控制门框B的电磁栓装置A,使得锁具上的锁舌和门框上的锁栓同时起到将门页锁闭和开启的作用,在门页上设电磁栓装置与门框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的结构,其工作原理与之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为通用电路,电路原理见图8,插入钥匙F后,直接与钥匙本体 19接触的导电触头5保持接地,其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为0,与钥匙本体19上绝缘部21接触的导电触头5断开,其输出电路不接地,其输出为1,通过设置导电触头5的位置、数目及钥匙本体19上绝缘部21的数目,将导电触头5的机械接触通过控制电路芯片18中的编码电路23转化为一组由电信号组成的电子密码,输入控制电路芯片18中的比较电路24,与预设定密码进行比对,当数字信号与判断电路一致,控制电路芯片18控制各电磁栓装置A开启ο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防盗门,包括门框、铰接在门框上的门页、设在门页上的锁具,锁具包括锁头、由锁头控制的锁舌;锁头包括锁体和设于锁体内的锁芯,锁体和锁芯内设有弹子组,锁芯上设有钥匙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芯内位于钥匙孔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常闭弹性导电触头,导电触头与锁芯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锁体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锁芯上对应的栓孔相配合,或者锁具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锁芯上的突出部或对应的栓孔相配合;另外,在门框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页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或者在门页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框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所述各组导电触头通过一控制电路与所述各电磁栓装置连接。
2.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防盗门配套的钥匙,包括设牙花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全锁锁芯内各组导电触头中至少一组导电触头对应的绝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本体上的绝缘部是在本体上设通孔,在该通孔内填充绝缘材料构成,或者是在本体两侧设置绝缘层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盗门,包括门框、门页、设在门页上的锁具,锁具包括锁头;其特征在于锁头包括锁体和设于锁体内的锁芯,锁体和锁芯内设有弹子组,锁芯上设有钥匙孔,在所述锁芯内位于钥匙孔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常闭弹性导电触头,导电触头与锁芯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锁体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锁芯上对应的栓孔相配合;另外,在门框上设有电磁栓装置与门页上对应的锁孔相配合;所述各组导电触头通过一控制电路与所述各电磁栓装置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包括机械和电子锁两套独立的止锁机构的锁头及设在门框上的电磁栓装置,具有较普通弹子锁有多的密码数,可以大大减少锁的互开率,具有更好的防盗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B49/00GK201943533SQ20112000096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唐名姣 申请人:唐名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