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65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窗户、玻璃幕墙、室内隔断、透明建筑物或车船门窗的中空玻璃,特别涉及一种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在双层玻璃之间粘接密封框,形成玻璃-密封框-玻璃中间的密闭空间,它具有保温隔热的功效。现代楼宇窗户和室内隔断大都采用中空玻璃,为了遮阳隔热、 遮蔽视线,在用作窗户的中空玻璃外层常采用镀膜、贴膜,这种固定不便的遮蔽方式容易造成室内光线不足,且不能彻底遮蔽视线,也抑制了对人体有益的太阳光谱射入室内。现代楼宇常在窗内安装软质窗帘或硬质百叶帘,但是,无论是软质窗帘还是硬质百叶帘,均占据了均较大空间,使用久了积聚灰尘难以清洗。专利号为20082003789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玻璃内置帘,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密封框、设置在内、外层玻璃之间内置折叠帘。内置折叠帘一侧与密封框一边内侧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拨帘器连接。拨帘器包括内、外拨帘块,内、外拨帘块的壳体内分别设有内、外磁性条,外拨帘块端盖外侧设有与中空玻璃外框型材上的滑轨相配合的导槽。该中空玻璃内置帘通过内、外磁性条的吸合,控制内置折叠帘在中空玻璃的任意位置上开闭,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内拨帘块两端分别与密封框内侧滑动配合,由于内拨帘块两端的滑动摩擦阻力不同,内拨帘块移动时容易发生歪斜,导致内置折叠帘开启或关闭时移动不畅,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所述内置折叠帘包括百褶帘和蜂巢帘,中空玻璃的内置折叠帘结构紧凑、升降自如、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包括双层玻璃、密封固定在双层玻璃内的密封框、设置在双层玻璃中的内置折叠帘、位于双层玻璃外的外拨帘块,所述密封框由上、下横框和两侧的竖框连接构成;还包括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所述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横杆、传动绳、滑轮组、拉簧,所述移动横杆一端内装有内磁性块,移动横杆两端分别与导向块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块另一端分别与密封框的竖框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绳绕过滑轮组、移动横杆两端,传动绳两端分别与拉簧连接;所述双层玻璃外侧固定有导向轨,所述外拨帘块内设有外磁性块,所述外拨帘块一端与导向轨活动连接,外拨帘块另一端与移动横杆一端内的内磁性块吸合;所述内置折叠帘上侧与上横框下侧固定连接,内置折叠帘下侧与移动横杆上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其中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第二上滑轮、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第一上滑轮、第二上滑轮分别设置在密封框上顶端内,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分别设置在密封框下顶端内,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均为前后侧并排的双滑轮;所述传动绳两端分别与拉簧上、下端连接成封闭的绳圈,所述绳圈以与拉簧上端连接的传动绳一端为起始端,顺次绕过第二上滑轮-第二导向块-第二下滑轮后侧滑轮-第一下滑轮后侧滑轮-第一上滑轮-第一导向块-第一下滑轮前侧滑轮-第二上滑轮前侧滑轮-拉簧下端。前述的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其中所述第一上滑轮轴线与第一下滑轮轴线相互垂直,第二上滑轮轴线与第二下滑轮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需轻轻移动外拨帘器,就可将中空玻璃的内置折叠帘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并可将内置折叠帘停止在中空玻璃的任意位置上,改变中空玻璃的透光面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可使内置折叠帘与密封框一侧平行移动,不会发生移动横杆歪斜移动不畅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层玻璃1、密封固定在双层玻璃内的密封框2、设置在双层玻璃中的内置折叠帘3、外拨帘块4、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5,本实施例的折叠帘3以百褶帘为例,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帘3不限于百褶帘,也可用于蜂巢帘。密封框2 由上横框21、下横框22和两侧的竖框23通过连接角件连接而成。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5 包括移动横杆51、传动绳52、滑轮组53、拉簧M,移动横杆51 —端内装有内磁性块6,第一导向块511、第二导向块512分别与移动横杆51两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块511、第二导向块512的外端为叉形结构,密封框2的竖框23 —侧作为导向边,该叉形结构叉在竖框23 — 侧上,移动横杆上下移动时,移动横杆51两端的第一导向块511、第二导向块512的叉形结构在竖框23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如图3 图5所示,滑轮组53包括第一上滑轮531、第二上滑轮532、第一下滑轮 533、第二下滑轮534,本实施例的滑轮组53的滑轮均采用微型滚动轴承,滑轮转动轻快。 第一上滑轮531、第二上滑轮532分别设置在密封框2上顶端内的连接角件上,第一下滑轮 533、第二下滑轮534分别设置在密封框2下顶端内的连接角件内,第一下滑轮533、第二下滑轮534均为前后侧并排的双滑轮。传动绳52的两端分别与拉簧M的上、下端连接成封闭的绳圈,所述绳圈以与拉簧上端连接的传动绳一端为起始端,顺次绕过第二上滑轮532-第二导向块512-第二下滑轮后侧滑轮5342-第一下滑轮后侧滑轮5332-第一上滑轮531-第一导向块511-第一下滑轮前侧滑轮5331-第二上滑轮前侧滑轮5341-拉簧M下端,拉簧 54起到拉紧传动绳52的作用。如图2所示,双层玻璃1外侧固定有导向轨7,导向轨7为槽形结构。外拨帘块4 内设有外磁性块8,外拨帘块4 一端延伸出钩状体41,该钩状体41嵌在导向轨7的槽形结构内,外拨帘块4可沿导向轨7上下移动。外拨帘块4另一端内的外磁性块8与移动横杆 51 一端内的内磁性块6吸合,内置折叠帘3上侧与上横框21下侧固定连接,其下侧与移动横杆51上侧固定连接,这样,通过移动横杆51的移动,可使内置折叠帘3开启或关闭或半开启。当需要开启内置折叠帘3时,轻轻往上推动外拨帘块4,由于外拨帘块4内的外磁性块8与移动横杆51内的内磁性块6彼此吸合,通过外拨帘块4拉动移动横杆51向上移动,带动内置折叠帘3上移。传动绳52绕过密封框2四角的滑轮,带动移动横杆51两端的第一导向块511、第二导向块512同步上移,由于第一导向块511、第二导向块512移动时, 受到密封框2两侧的竖框23的限制作用,且由于传动绳52受到拉簧M的拉紧作用,移动横杆51上移时不会左右不同步而卡死,微型滚动轴承制成的滑轮使得移动横杆51的移动更轻松,也可使移动横杆51停在所需要的位置上,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本实施例是以上下启闭内置折叠帘的立面中空玻璃为例进行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用于左右启闭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还可广泛使用于各种形式的平面中空玻璃建筑结构,如阳光屋屋顶、建筑物斜面等,以及车船的舱室和门窗等可使用中空玻璃的场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包括双层玻璃、密封固定在双层玻璃内的密封框、 设置在双层玻璃中的内置折叠帘、位于双层玻璃外的外拨帘块,所述密封框由上、下横框和两侧的竖框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所述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横杆、传动绳、滑轮组、拉簧,所述移动横杆一端内装有内磁性块,移动横杆两端分别与导向块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块另一端分别与密封框的竖框一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绳绕过滑轮组、移动横杆两端,传动绳两端分别与拉簧连接;所述双层玻璃外侧固定有导向轨,所述外拨帘块内设有外磁性块,所述外拨帘块一端与导向轨活动连接,外拨帘块另一端与移动横杆一端内的内磁性块吸合;所述内置折叠帘上侧与上横框下侧固定连接,内置折叠帘下侧与移动横杆上侧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第二上滑轮、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第一上滑轮、第二上滑轮分别设置在密封框上顶端内,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分别设置在密封框下顶端内,第一下滑轮、第二下滑轮均为前后侧并排的双滑轮;所述传动绳两端分别与拉簧上、下端连接成封闭的绳圈,所述绳圈以与拉簧上端连接的传动绳一端为起始端,顺次绕过第二上滑轮-第二导向块-第二下滑轮后侧滑轮-第一下滑轮后侧滑轮-第一上滑轮-第一导向块-第一下滑轮前侧滑轮-第二上滑轮前侧滑轮-拉簧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滑轮轴线与第一下滑轮轴线相互垂直,第二上滑轮轴线与第二下滑轮轴线相互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有内置折叠帘的中空玻璃,包括双层玻璃、双层玻璃内的密封框、内置折叠帘、外拨帘块、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内置折叠帘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横杆、传动绳、滑轮组、拉簧,移动横杆一端内装有内磁性块,移动横杆两端分别与导向块一端固定连接,导向块另一端与密封框一侧活动连接。传动绳绕过滑轮组、移动横杆两端,其两端分别与拉簧两端连接成绳套。外拨帘块一端与导向轨活动连接,另一端内的外磁性块与移动横杆一端内的内磁性块吸合内置折叠帘上、侧分别与移动横杆、密封框的下横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需移动外拨帘器,就可打开或关闭内置折叠帘,或将其停止在中空玻璃的任意位置上。
文档编号E06B9/264GK201963135SQ20112001329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何如 申请人:镇江禾佳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