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378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把手,尤其是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锁具类门把手分为左开、右开两种,常用的结构一旦把手组装完成,其开门方向不能改变,除非重新组装,在施工安装时,就必须准备相应数量的左开、右开门把手,并且在安装时不能出错,否则须拆卸重新组装或者再进行选购以获得准确开门方向的门把手, 给施工增添了麻烦;现也有具有换向功能的拉手,但其结构比较复杂或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时轻松转换开门方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旋转传动连接一挡圈,位于挡圈两侧的面板上各装有一与挡圈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的挡圈上设有一圆柱,所述的圆柱下方装有连接在面板上的转轴,所述的圆柱与转轴之间设有一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均设有弧形缺口且分别与圆柱和转轴相扣合。手柄带动挡圈在限位块下方180度范围内转动,手柄握持端在面板右侧时则为右开式,手柄握持端转动至在面板左侧时则为左开式,把手转换开门方向方便、便捷,给门把手的施工安装以及销售提供了方便,弹性件可对手柄提供复位功能,手柄转动顺畅,灵活,并且结构简单。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所述的弹性件由定位片和与定位片尺寸相配合的弹簧组成,定位片的一端开有弧形缺口,定位片的另一端设有间隔的两导向杆,两导向杆分别穿设在两弹簧内,所述的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一上定位片,所述的上定位片的弧形缺口与圆柱相扣合,弹簧的下端位于上定位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下定位片,所述下定位片的弧形缺口与转轴相扣合,在手柄向下转动时,重叠的上、下定位片相互靠近,弹簧压缩至最低点,手柄从最低点向上转动时,重叠的上、下定位片相互远离,弹簧伸展至挡圈抵触至限位块,装换灵活、可靠。所述的面板上开有一安装孔,所述手柄的安装端外壁开有环形凹槽且依次穿过安装孔和中空的挡圈与一卡簧相配合固定,所述的卡簧内圈扣合在环形凹槽内,卡簧的外圈抵触在挡圈上,手柄在面板上转动流畅。所述的手柄安装端开有传动槽,所述的挡圈内壁设有与传动槽相配合的传动凸起,手柄带动挡圈转动可靠,传动效率高。所述的圆柱上端设有环形凸起,抵触圆柱的上定位片位于环形凸起下方,起到定位作用。[0010]所述的转轴一端位于一设置在面板上的定位槽内,另一端位于一固定板的定位孔内,所述的定位孔位于固定板的中间,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螺接在面板上,转轴转动可靠,顺畅。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通过手柄的转动可变为左开式或者右开式,转换方便、便捷,给门把手的施工安装以及销售提供了方便,弹性件可对手柄提供复位功能,手柄转动顺畅,灵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件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换开门方向示意图。图中1-面板、2-手柄、3-挡圈、4-限位块、5-圆柱、6-转轴、7-弹簧、8-上定位片、 9-下定位片、10-弧形缺口、11-导向杆、12-卡簧、13-固定板、14-定位槽、15-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包括面板1 和设置在面板1上的手柄2,所述的手柄2旋转传动连接一挡圈3,位于挡圈3两侧的面板 1上各装有一与挡圈相配合的限位块4,两限位块4对称设置,所述的挡圈3上设有一圆柱 5,所述的圆柱5下方装有连接在面板1上的转轴6,所述的圆柱5与转轴6之间设有一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均设有弧形缺口 10且分别与圆柱5和转轴6相扣合。所述的弹性件由定位片和与定位片尺寸相配合的弹簧7组成,定位片的一端开有弧形缺口 10,定位片的另一端设有间隔的两导向杆11,两导向杆11分别穿设在两弹簧7内,所述的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8和下定位片9,所述弹簧7的上端连接一上定位片8,所述的上定位片9的弧形缺口与圆柱5相扣合,弹簧7的下端位于上定位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下定位片9,所述下定位片7的弧形缺口与转轴6相扣合。所述的面板1上开有一安装孔,所述手柄2的安装端外壁开有环形凹槽且依次穿过安装孔和中空的挡圈与一卡簧12相配合固定,所述的卡簧12内圈扣合在环形凹槽内,卡簧12的外圈抵触在挡圈3上。所述的手柄2安装端开有传动槽,所述的挡圈3内壁设有与传动槽相配合的传动凸起。所述的圆柱5上端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的转轴6—端位于一设置在面板上的定位槽14内,另一端位于一固定板13的定位孔内,所述的定位孔位于固定板 13的中间,所述固定板13的两端螺接在面板上。转换方向如图6所示,手柄2向下转动180度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包括面板(1)和设置在面板(1)上的手柄O),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 旋转传动连接一挡圈(3),位于挡圈C3)两侧的面板(1)上各装有一与挡圈相配合的限位块G),所述的挡圈( 上设有一圆柱(5),所述的圆柱( 下方装有连接在面板(1)上的转轴(6),所述的圆柱(5)与转轴(6)之间设有一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均设有弧形缺口(10)且分别与圆柱( 和转轴(6)相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件由定位片和与定位片尺寸相配合的弹簧(7)组成,定位片的一端开有弧形缺口(10),定位片的另一端设有间隔的两导向杆(11),两导向杆(11)分别穿设在两弹簧(7)内,所述的定位片分为上定位片(8)和下定位片(9),所述弹簧(7)的上端连接一上定位片(8),所述的上定位片(9)的弧形缺口与圆柱( 相扣合,弹簧(7)的下端位于上定位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下定位片(9),所述下定位片(7)的弧形缺口与转轴(6)相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面板(1) 上开有一安装孔,所述手柄O)的安装端外壁开有环形凹槽且依次穿过安装孔和中空的挡圈与一卡簧(12)相配合固定,所述的卡簧(12)内圈扣合在环形凹槽内,卡簧(12)的外圈抵触在挡圈(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2) 安装端开有传动槽,所述的挡圈(3)内壁设有与传动槽相配合的传动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5)上端设有环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6)一端位于一设置在面板上的定位槽(14)内,另一端位于一固定板(1 的定位孔内,所述的定位孔位于固定板(1 的中间,所述固定板(1 的两端螺接在面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可转换开门方向的把手结构,涉及门把手,解决了目前锁具类门把手分为左开、右开两种,一旦把手完成,其开门方向不能改变,除非重新组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手柄,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旋转传动连接一挡圈,位于挡圈两侧的面板上各装有一与挡圈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的挡圈上设有一圆柱,所述的圆柱下方装有连接在面板上的转轴,所述的圆柱与转轴之间设有一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两端均设有弧形缺口且分别与圆柱和转轴相扣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的转动可变为左开式或者右开式,转换方便、便捷,给门把手的施工安装以及销售提供了方便,弹性件可对手柄提供复位功能,手柄转动顺畅,灵活。
文档编号E05B1/00GK202055622SQ2011201216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贾君鑫 申请人:贾君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