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505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建筑装修用门把手,更具体而言,涉及ー种连接牢固、方便握持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门把手的握持部和套件的连接在外表面卡紧并通过顶丝紧固,在使用过程中,顶丝容易脱落,套件和插件不能正常传递内外把手间的扭矩,使门把手出现故障,影响把手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门把手为便于加工,其外形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用户在握持操作时使用体验不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握持部和套件连接牢固的门把手,改善套件与把手的连接情况,避免套件和插件的松脱,提高门把手的使用寿命,同时外形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 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门把手的握持部和套件连接不紧密、套件和插件脱落、影响门把手正常使用且外形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等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把手,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门把手,包括把手1,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套件2,所述把手I包括手握持部12和空心圆柱体11,所述套件2带有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内孔21,所述套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圆柱体11的内孔中,所述空心圆柱体11和所述套件2同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插件3,所述插件3的一端插入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中,另一端插入另一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中,所述插件3两端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套件2包括第一部22和第二部23的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部22和所述第二部23的内孔相同,且所述第二部2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部22的外径,所述第一部22内切于所述空心圆柱体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套件2的第一部分22通过焊接与所述空心圆柱体11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心圆柱体11的前端开有第一螺纹孔111,所述套件2的所述第一部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21,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1将所述套件2和所述空心圆柱体11固定
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或正多边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把手I的所述握持部12的外形为适于握持的弧形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把手I和所述套件2为不锈钢304制成。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可以实现握持部和套件的紧密连接、避免套件和插件的脱落,提高门把手的使用寿命,且门把手的外形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方便,夕卜形美观。

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后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把手在门体上的安装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门把手组装关系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I所示结构的后视不意图。如图I至图4所示,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门把手,包括把手I,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套件2,所述把手I包括手握持部12和空心圆柱体11,所述套件2带有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内孔21,所述套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圆柱体11的内孔中,所述空心圆柱体11和所述套件2同轴。优选地,所述把手I的所述握持部12的外形为适于握持的弧形结构。所述把手I和所述套件2为不锈钢304制成。不锈钢的具有金属光泽,做成把手比较光滑、美观,同时握持更加舒适。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的右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套件2包括第一部22和第二部23的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部22和所述第二部23的内孔相同,且所述第二部2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部22的外径,所述第一部22内切于所述空心圆柱体11。所述套件2的所述第一部2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21。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把手在门体上的安装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还包括插件3,所述插件3的一端插入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中,另一端插入另一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中,所述插件3两端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和所述插件3两端的截面形状均为方形。插件3的横截面形状如图9所示,套件2的内孔21的截面形状如图I所示。所述套件2的第一部分22通过焊接与所述空心圆柱体11连接在一起。通过焊接将所述套件2固定在所述空心圆柱体11上,使得套件2与把手I的连接更加牢固,延长了门把手的使用寿命。所述插件3插入所述套件2的内孔21的长度确定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1将所述套件2和所述空心圆柱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时可限定所述插件3的位置。这样,门把手I和套件2固定牢度,且可以根据门板的厚度自由调节插件3插入套件2的内孔21的长度,满足不同厚度门板的要求。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单侧门把手组装关系轴测图,从图10可以看出,制造时可以将把手I自轴线按照两半分别制造,然后组合成完整的把手I,再将套件2安装在把手I的空心圆柱体11内。这样制造和安装方便,并因为套件2的存在,左右把手可以互換安装,方便消费者的使用,并节省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右两半把手的结构不同,右面半个把手上设置有适于握持的“凹”面结构,门把手为空心壳体结构,这样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更便于消费者使用。当然,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的形状还可以是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或正多边形。对应的,所述插件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或正多边形。只要内孔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插件3的截面形状对应相同,能够传递动カ即可。因此上述各种形状内孔的套件2和插件3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可以实现握持部和套件的紧密连接、避免套件和插件的脱落,提高门把手的使用寿命,且门把手的外形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方便,夕卜形美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门把手,包括把手(I),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还包括套件(2),所述把手(I)包括手握持部(12)和空心圆柱体(11),所述套件(2)带有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内孔(21),所述套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圆柱体(11)的内孔中,所述空心圆柱体(11)和所述套件⑵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件(3),所述插件(3)的一端插入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中,另一端插入另一所述把手(I)内的所述套件⑵的所述内孔(21)中,所述插件(3)两端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2)包括第一部(22)和第二部(23)的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部(22)和所述第二部(23)的内孔相同,且所述第二部(23)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部(22)的外径,所述第一部(22)内切于所述空心圆柱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2)的第一部(22)通过焊接与所述空心圆柱体(11)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体(11)的前端开有第一螺纹孔(111),所述套件(2)的所述第一部(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21),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1)将所述套件(2)和所述空心圆柱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或正多边形的任ー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2)的所述内孔(2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的所述握持部(12)的外形为适于握持的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和所述套件(2)为不锈钢304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把手,包括把手(1)、套件(2),所述把手(1)包括手握持部(12)和空心圆柱体(11),所述套件(2)带有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内孔(21),所述套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空心圆柱体(11)内部,所述空心圆柱体(11)和所述套件(2)同轴。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把手,可以实现握持部和套件的紧密连接、避免套件和插件的脱落,提高门把手的使用寿命,且门把手的外形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方便,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E05B1/00GK202417001SQ20112034784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钟栋华, 钟良贵 申请人:钟栋华, 钟良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