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14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用的门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兼具采光、通风、防蚊、防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门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防盗门在家庭住房中已广泛使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防盗门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众多生产厂家相继开发了既具安全性又具通风、采光等性能为一体的防盗门。中国专利CN2500772Y公告授权了一件名称为《门中门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将一个长方体门扇结构剖切拆分成可直接同轴铰接在门框上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内门和外门,并将外门中的门片设计成花格网、铁花、栅栏或/和玻璃结构,从而满足通风、采光、防蚊和防盗等多种功能的需要。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既能保持双扇门体的相互独立性,又能够相互构成整体,但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大。为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新颖,而且适合采用型材结构拼装组合多功能门体是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目的是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新颖,而且适合采用型材结构拼装组合多功能门体,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由门框和门扇通过铰链铰接构成,其创新在于所述门扇具有一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由一根内框上横料、一根内框下横料和两根内框立料拼接构成,矩形框架所围成的区域作为通风窗,在矩形框架靠室外的一侧针对通风窗设置有防盗栅栏,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设有一个外扇和一个内扇,外扇和内扇均由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构成,外扇和内扇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前后布置,并且外扇和内扇的左右两个侧边与通风窗所对应矩形框架的两根内框立料内侧上下移动连接,两根内框立料的内侧均设有一套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定滑轮和传动带组成,其中定滑轮定位安装在两根内框立料内侧上端,传动带绕过定滑轮, 定滑轮一侧的传动带与外扇相连,定滑轮另一侧的传动带与内扇相连,外扇与内扇的高度相同,而且外扇和内扇的高度均大于通风窗高度的一半,同时小于通风窗高度。[000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效果是将门扇设计成一通风窗,在通风窗靠室外的一侧安装防盗栅栏,在通风窗中设有一个外扇和一个内扇,外扇和内扇均由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构成,外扇和内扇在通风窗中由定滑轮和传动带构成的升降机构连接后可以在通风窗中上下移动,当外扇和内扇移动到前后重叠时为打开状态,当外扇和内扇移动到上下两端位置时将通风窗关闭,以此构成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本方案设计新颖,适合采用型材拼装组合构成门体,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000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0007]附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0008]附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000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扇中的内扇和外扇移动原理图;[001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扇立体分解图。[0011]以上附图中1.门框;2.门扇;3.内框上横料;4.内框下横料;5.内框立料; 6.铰链;7.外扇;8.内扇;9.外框上横料;10.外框下横料;11.外框立料;12.纱窗横立料;13.纱窗方管料;14.提升把手;15.定滑轮;16.传动带;17.内外扇横立料;18.玻璃; 19.滚轮;20.内框立料扣板;21.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3]实施例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0014]如图广图5所示,该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由门框1和门扇2通过铰链6铰接构成。门框1由一根外框上横料9、一根外框下横料10和两根外框立料11拼接构成。门扇2 具有一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由一根内框上横料3、一根内框下横料4和两根内框立料5拼接构成,矩形框架所围成的区域作为通风窗。在矩形框架靠室外的一侧针对通风窗设置有防盗栅栏,防盗栅栏由四根纱窗横立料12和五根纱窗方管料13组成,四根纱窗横立料12 连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固定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靠室外的一侧,五根纱窗方管料13自下而上水平固定在矩形框上。为了防止蚊蝇在通风窗口设有纱网21,纱网21固定在四根纱窗横立料12连接成的矩形框上。[0015]为了能够打开和关闭通风窗,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设有一个外扇7和一个内扇 8,外扇7和内扇8均由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18构成,其中,边框由四根内外扇横立料17拼接构成,边框中安装有双层玻璃18,双层玻璃18为中空结构起到具有隔热和保温效果。外扇7和内扇8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前后布置,并且外扇7和内扇8的左右两个侧边与通风窗所对应矩形框架的两根内框立料5内侧上下移动连接,两根内框立料5的内侧均设有一套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两个定滑轮15和一根传动带16组成,其中一个定滑轮 15定位安装在内框立料5内侧上端,另一个定滑轮15定位安装在内框立料5内侧下端,一根传动带16绕过两个定滑轮15形成闭环连接。定滑轮15 —侧的传动带16与外扇7相连, 定滑轮15另一侧的传动带16与内扇8相连,外扇7与内扇8的高度相同,而且外扇7和内扇8的高度均大于通风窗高度的一半,同时小于通风窗高度。为了使外扇7和内扇8在矩形框架中移动更加灵活,在外扇7和内扇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滚轮19。为了便于打开和关闭通风窗,内扇8均上安装有提升把手14。当使用者在关门的状态下,需要通风时可以通过提升把手14向上拉起内扇8,此时内扇8向上移动打开通风窗下部,而外扇7向下移动打开通风窗上部。当使用者需要关闭通风窗时,则可以通过提升把手14向下推压内扇8,此时内扇8向下移动关闭通风窗下部,而外扇7向上移动关闭通风窗上部。[001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由门框(1)和门扇(2)通过铰链(6)铰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2)具有一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由一根内框上横料(3)、一根内框下横料 (4)和两根内框立料(5)拼接构成,矩形框架所围成的区域作为通风窗,在矩形框架靠室外的一侧针对通风窗设置有防盗栅栏,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设有一个外扇(7)和一个内扇 (8),外扇(7)和内扇(8)均由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18)构成,外扇(7)和内扇(8)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中前后布置,并且外扇(7)和内扇(8)的左右两个侧边与通风窗所对应矩形框架的两根内框立料(5)内侧上下移动连接,两根内框立料(5)的内侧均设有一套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由定滑轮(15)和传动带(16)组成,其中定滑轮(15)定位安装在两根内框立料(5)内侧上端,传动带(16)绕过定滑轮(15),定滑轮(15)—侧的传动带(16)与外扇(7)相连,定滑轮(15)另一侧的传动带(16)与内扇(8)相连,外扇(7)与内扇(8)的高度相同,而且外扇(7)和内扇(8)的高度均大于通风窗高度的一半,同时小于通风窗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栅栏由四根纱窗横立料(12)和若干根纱窗方管料(13)组成,四根纱窗横立料(12)连接成一矩形框,该矩形框固定在矩形框架的通风窗靠室外的一侧,若干根纱窗方管料(13)水平固定在矩形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由两个定滑轮(15)和一根传动带(16)组成,其中一个定滑轮(15)定位安装在内框立料(5)内侧上端,另一个定滑轮(15)定位安装在内框立料(5)内侧下端,一根传动带(16)绕过两个定滑轮(15)形成闭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设有纱网 (21),该纱网(21)固定在四根纱窗横立料(12)连接成的矩形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扇(7)和内扇(8)的边框中安装有双层玻璃(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扇(7)和内扇 (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滚轮(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扇(7)和内扇 (8 )的边框由四根内外扇横立料(17 )拼接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内扇(8)均上安装有提升把手(14)。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由门框和门扇通过铰链铰接构成,其创新在于将门扇设计成一通风窗,在通风窗靠室外的一侧安装防盗栅栏,在通风窗中设有一个外扇和一个内扇,外扇和内扇均由边框和安装在边框内的玻璃构成,外扇和内扇在通风窗中由定滑轮和传动带构成的升降机构连接后可以在通风窗中上下移动,当外扇和内扇移动到前后重叠时为打开状态,当外扇和内扇移动到上下两端位置时将通风窗关闭,以此构成一种多功能节能防盗通风门。本方案设计新颖,适合采用型材拼装组合构成门体,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6B9/02GK202325104SQ20112045057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王振茂 申请人:宝纳丽金门窗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