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64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它能实现桌凳等器具设备的竖向折叠升降功能,两个组合可为折叠椅架,应用于车载椅可有灵变的桌凳坐躺等功能,亦可作多功能挂架或梯使用,用作客厅沙发椅,可兼具餐厅桌椅功能。
背景技术
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是为竖向折叠升降而设计,现行家具的折叠支撑架没有便捷的竖向升降功能,客厅茶几沙发和餐厅桌椅没有简捷的升降转换结构,车载椅没有灵变的折叠和多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的折叠平台,该竖向折叠架采用木折尺状结构,可使折叠和升降功能兼具,该竖向折叠架以三折凳框为基础,可组合为五折椅框、发展为七折或多折,使用在器具设备的支撑架方面,组合为客厅茶几沙发能兼有餐厅桌椅功能,其折叠椅应用于车载方面,利于变换空间,使之兼有货车、旅行卧车和商务房车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包括折叠架和垫板。折叠架是一种可以折叠的框架,由铰接的三折框架和控制钮柄构成,所述的三折框架是三个铰接的框或由两个三折杆连成的架或由一中间杆两端连框构成(本发明按三个铰接的框说明),支撑状态时侧视呈“Z”状,包括底框、连控框、外连框。底框是起底部支撑作用的框,由管材弯制构成,框体上有孔,供固定和对接用。连控框是一个起连接和控制作用的框,框杆上连有调角铰管和控制钮,由两个开口状的半框体通过两个调角铰管对接组合和框杆连接的双控钮构成,整体呈圆角矩形,起连与控底框和外连框作用,包括调角铰管、控制钮。调角铰管是一个可以调整转动角度的铰接套管,由套管和对接齿环构成,套管为内轴管和外套管的铰接装置,对接齿环为端口有齿的两个可以离合的对面齿结构,整体起到铰接和定位作用。内轴管是一个两端有孔、侧璧开有槽口的管,外套管是可套在内轴管外的圆管,起铰接作用,侧璧开有连接齿环的焊孔,齿环是侧壁有孔且一端有锯齿状齿的环管,柱销贯穿内轴管槽口后外连接齿环、内连闸线,闸线上套置弹簧,弹簧在内轴管的端口处被铆销固定;外套管固定连接一有间槽的齿环,弹簧使两个齿环呈自动齿扣状态,拉闸线可以离合其连接,套管的两管间可置复位扭簧,柱销如变为螺丝钮可作为其侧面推拉固定钮使用;调角套管亦可外连翼铁作双页铰链或单页铰链使用。控制钮是通过拉线来控制一个或多个调角套管的旋钮(或扳手)装置,由带丝杆的旋钮和双控扭线管构成,包括旋钮、双控扭线管。旋钮是带螺栓的扭柄,双控扭线管是一个中间有纵向闸线穿孔的带螺丝纹的横管,起固定两根闸线和转动扭拉闸线作用,闸线是软钢丝,旋钮穿过框或管的孔后与框管内置的双控扭线管的横螺丝管连接,以达扭动控制作用。
外连框是一个有外连作用的框,框杆和框圈内设有孔,起多功能外接平台作用,框圈内中心丝孔供铰接桌、凳面和竖向铰接一个折叠架用(其铰接点处亦可侧置一个控制扳手),其框杆上的横向孔供水平对接组合用,竖向孔供连垫板或作挂架固定用。连控框的两个调角铰管的外管分别与底框和外连框固定连接,整体构成三折杆状结构,在底框上连续连接连控框、底框,即可构成多折架,可应于折叠梯。连控框用作坐靠连接架时,框的两边杆可弯折,以利于折叠,使连控框侧视呈“L”状,外连背垫,底框上连有枕垫,亦可除去底框,使坐靠连接架为两折框结构。垫板为外连部件,由硬板加软垫构成,可分体式,与外连框连接,分体式的硬板即可为桌面,其硬板可连接一个转动盘,垫板亦可做成扭腰盘、体重计式的多功能垫。 两个折叠架的外连框连接,可变为五折框,应用于椅架和梯。其上下叠合铰接,可变为折叠转椅架,左右对接可变为折叠椅架和梯,其梯由一字型还可变为人字型,两个五折框亦可对接组合为加长梯。在支撑架状态下,操作制动钮,可实现其竖向折叠功能,调整角度有升降桌功能;两个折叠架用螺丝组合成五折椅框,操作制动钮可使转椅架前折为脚蹬架、后展为躺椅架,调整角度有旅行茶桌功能,水平展开有梯功能;车载可有房车功能和交通应急作用,吊置在阳台,可作衣架、吊篮椅的折叠坐靠架、健身爬梯和绳索逃生器、天窗折叠挂梯等多用,折叠椅组合为沙发,使客厅家具能兼有餐厅桌椅功能。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I.为本发明的支撑状态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折叠架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组合成转椅架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的件号表不:I.折叠架 2.垫板3.底框 4.连控框5.外连框 6.调角铰管 7.控制钮 8.双控扭线管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图I和图2、图3表示本发明的展开和组合状态的总体结构,由折叠架I和垫板2共两部分组成。折叠架I包括底框3、连控框4、外连框5,连控框4包括调角铰管6、控制钮7,控制钮7包括双控扭线管8。使用单体折叠架时,为本发明图I形式。在支撑状态下,操作控制钮8,可实现竖向折叠功能,展开可变为图2形式,两个折叠架组合成折叠转椅使用时,操作控制钮亦可变为图3形式的折叠脚凳状。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简约,美观,功能强大,其竖向折叠架技术可拓展在轮椅、折叠汽车等方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由折叠架和垫板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折叠架是由铰接的三折框架和控制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其特征在于折叠架包括底框、连控框、外连框,支撑状态侧视呈“ Z ”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其特征在于折叠架的底框上连续连接连控框、底框,即可构成多折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架,其特征在于连控框连接有调角铰管和控制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控框,其特征在于调角铰管是由套管和对接齿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其特征在于控制钮由旋钮和双控扭线管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制钮,其特征在于双控扭线管是一个中间有纵向闸线穿孔的带螺纹的横管。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折叠架可连接成五折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竖向折叠的五折框,其特征在于连接背垫的连控框的两边杆弯折,使连控框侧视呈“L”状。
全文摘要
一种竖向折叠的椅凳架,由折叠架和垫板连接组成,折叠架是由铰接的三折框架和控制钮柄构成,包括底框、连控框、外连框,支撑时侧视呈圆角“Z”状,两个可组合为五折椅框,垫板为外连部件,由硬板加软垫构成。折叠架结构简约,造型美观,功能强大,用作车载椅,利于变换空间,用作客厅家具兼有餐厅功用,用作挂架,宜人生活。
文档编号E06C7/00GK102743042SQ20121018452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马计强 申请人:马计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