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07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 一种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如图4、图6所示,一种防盗门锁包括前锁头(未画出)、锁壳I、前盖板2、自锁机构、保险机构、斜舌拨杆3和锁钥开合机构,所述锁钥开合机构包括方舌4、方舌联接板5、齿形体6、齿形卡片7、定位销8、扭簧9、锁芯10、后拨臂11和前拨臂12 ;如图10所示,前拨臂12设置在前盖板2上。保险机构包括保险板旋钮13、导向板14、设置在导向板14上的保险板141、保险板拨片15、导向销16和第二扭簧17。自锁机构包括斜舌18、斜舌连杆19、斜舌拨杆套耳20、复位弹簧21、斜舌拉手22和压力弹簧23 ;所述斜舌拨杆3与方舌联接板5枢接,另一端与自锁机构的斜舌拨杆套耳20配合,保险机构的保险板141与斜舌拉手22配合。。存在问题是门锁合后,外人仍可用异物开门锁,不能达到防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它能有效防止方舌向开启方向滑动,达到防盗开锁的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包括前锁头、锁壳、前盖板、前锁芯、自锁机构、保险机构、斜舌拨杆和锁钥开合机构,所述锁钥开合机构包括方舌、方舌联接板、齿形体、齿形卡片、定位销、扭簧、锁芯、后拨臂和前拨臂;保险机构包括保险板旋钮、导向板、设置在导向板上的保险板、保险板拨片、导向销和第二扭簧;所述斜舌拨杆与方舌联接板和自锁机构配合,保险机构与自锁机构配合;前锁芯与前盖板枢接,前锁芯上有截面呈长方形的前锁头驱动板的插接孔,前锁芯通过这个插接孔又与前锁头配合,前拨臂与前锁芯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包括线路板、单片机、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干簧管磁铁、接收器、充电电路、总开关、学习开关、发射器、永磁磁铁、电磁铁、复位弹簧、阻挡板、限位板和蜂鸣器;
所述线路板设置在锁钥开合机构的上部的锁壳内,第一、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设置在线路板上;所述干簧管磁铁设置在方舌联接板上,在开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在全闭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
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方舌联接板悬空端的锁壳内,方舌联接板的悬空端的角部有缺口 ;阻挡板固定在电磁铁的动铁芯的端部,复位弹簧设置在电磁铁的外壳与阻挡板之间的动铁芯上;阻挡板的端部与缺口配合;永磁磁铁固定在缺口上部的方舌联接板上,永磁磁铁与阻挡板配合,阻挡板与设置在电磁铁下部的限位板配合;
所述发射器上设置有密码修改按键开关、设防按键开关和解防按钮。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珠之处在于所述导向板的上端有钩体,所述钩体与阻挡板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珠之处在于还包括一钢珠和压力弹簧,所述前锁芯上有径向盲孔,所述前拨臂上有半圆形槽,压力弹簧设置在径向盲孔内,钢珠与压力弹簧和半圆形槽配合,将前拨臂与前锁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珠之处在于(一)四位开锁密码的设置方法首先把方舌锁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即方舌锁到尽头),然后按下发射器上的密码修改按键开关十秒以上,当门锁出现提示音后放开发射器上的密码修改按键开关,在三十秒内转动锁芯使方舌向开锁方向移动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为止,然后转动锁芯使方舌向闭锁方向移动复位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往复移动二次即可设定密码的首位为2,往复移动一次,干簧管磁铁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单片机;
然后首位密码设置后,间隔数秒后会出现一个短提示音,短提示音过后再往复移动方舌,即可设置密码的第二位,每设置完一位密码,都会有一声短音提示设置下一位密码,直至设置完第四位密码,门锁会发出两声长音提示密码设置完成; (二)密码修改方法首先把方舌锁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然后利用(一)所述同样方法修改密码,直到门锁发出两声长音提示密码修改结束。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珠之处在于利用四位密码开锁的方法使方舌在全锁状态下,往复转动锁芯,使方舌往复移动正确输入第一位密码,直到第四位密码输入全部正确;然后转动锁钥开锁。本发明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必须通过密码或发射器开锁,可以有效防止用异物开锁,并可以报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图I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发射器的主视图。图6是本发明去掉前盖板处于开锁状态下的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闭锁过程图之一。图8是本发明闭锁过程图之二。图9是本发明闭锁过程图之二。图10是本发明前盖板的后视图。图11是图10的A— A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防盗门锁,包括前锁头(未画出)、锁壳I、前盖板2、前锁芯2A、自锁机构、保险机构、斜舌拨杆3和锁钥开合机构,所述锁钥开合机构包括方舌4、方舌联接板5、齿形体6、齿形卡片7、定位销8、扭簧9、锁芯10、后拨臂11和前拨臂12 ;如图10所示,前锁芯2A与前盖板2枢接,前锁芯2A上有截面呈长方形的前锁头驱动板的插接孔,前锁芯2A通过这个插接孔又与前锁头(未画出)配合,前拨臂12通过压力弹簧41和钢珠40与前锁芯2A连接;保险机构包括保险板旋钮13、导向板14、设置在导向板14上的保险板141、保险板拨片15、导向销16和第二扭簧17。自锁机构包括斜舌18、斜舌连杆19、斜舌拨杆套耳20、复位弹簧21、斜舌拉手22和压力弹簧23 ;所述斜舌拨杆3与方舌联接板5枢接,另一端与自锁机构的斜舌拨杆套耳20配合,保险机构的保险板141与斜舌拉手22配合。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包括线路板24、单片机25、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干簧管磁铁28、接收器、充电电路、总开关29、学习开关30、发射器31、永磁磁铁32、电磁铁33、复位弹簧34、阻挡板35、限位板36和蜂鸣器37 ;
所述线路板24设置在锁钥开合机构的上部的锁壳I内,也就是说位于方舌联接板5的上部的锁壳I的底板上;第一、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6、27设置在线路板24上;所述干簧管磁铁28设置在方舌联接板5上,如图6所示,在开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28与第一磁控干 簧管开关26配合,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导通;如图9所示,在全闭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28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配合、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导通;
所述电磁铁33设置在方舌联接板5悬空端的锁壳I内,方舌联接板5的悬空端的角部有缺口 51 ;阻挡板35固定在电磁铁33的动铁芯331的端部,复位弹簧34设置在电磁铁33的外壳与阻挡板35之间的动铁芯331上;阻挡板35的端部与缺口 51配合;永磁磁铁32固定在缺口 51上部的方舌联接板5上,永磁磁铁32与阻挡板35配合,阻挡板35与设置在电磁铁33下部的限位板36配合;
如图5所示,所述发射器31上设置有密码修改按键开关311、设防按键开关312、解防按钮313和指示灯314。所述导向板14的上端有钩体142,所述钩体142与阻挡板35配合。当在室内需要紧急开锁时,不需发射器31,旋转保险板旋钮13,如图8所示,阻挡板35离开了缺口 51,便可以用锁钥开锁。如图10、图11所示,还包括一钢珠40和压力弹簧41,所述前锁芯2A上有径向盲孔2B,所述前拨臂12上有半圆形槽121,压力弹簧41设置在径向盲孔2B内,钢珠40与压力弹簧41和半圆形槽121配合,将前拨臂12与前锁芯2A固定连接在一起。一锁片42与前锁芯2A上卡槽配合,将前锁芯2A锁合在前盖板2上。在门外,门锁的开与闭是靠前拨臂12的转动来完成的。压力弹簧41把钢珠40弹起,钢珠40陷入前拨臂12的半圆形槽121里,将前锁芯2A和前拨臂12卡死,在门外用钥匙通过前锁头(未画出)转动前锁芯2A时就能转动前拨臂12,由前拨臂12拨动锁舌运动。当门锁锁到尽头或开启到尽头或锁舌受到阻力不能运动时,如果继续用力转动前锁芯2A,当前拨臂12受到阻力不能再转动时,前锁芯2A的扭力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钢珠40就会在前锁芯2A和前拨臂12的相互作用力下被前拨臂12压进径向盲孔2B内,前锁芯2A就会打滑转动,避免了前拨臂12不能转动而被强行扭断的可能性,保护了前拨臂12,从而保护了门锁的结构不被人为破坏。本发明在使用时,状态I:如图6所示,此时门锁为未在智能防盗状态,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在干簧管磁铁28的磁力作用下导通,如果总开关29处于导通状态,设置在线路板24上的电池就有电压供应各部分配合工作,线路板24上的单片机25就会根据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的这个导通信号,控制关闭所有输出,使各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池的电量。
状态2:如图6所示,由于前拨臂12和后拨臂11的作用一样,为了方便说明,这里以后拨臂11来说明原理。当钥匙(未画 出)通过锁芯10转动后拨臂11,后拨臂11逆时针转入齿形体6中的齿槽,后拨臂11转入齿形体6中的齿槽后同时把齿形卡片7压下,如图6中的虚线箭头方向,这样方舌联接板5在后拨臂11继续逆 时针转动时就可以向左滑动,一直到后拨臂11转动脱离齿形体6的齿槽,齿形卡片7在扭簧9的扭力作用下复位卡紧在定位销8上。至此,方舌联接板5已经滑动了一段距离,由于方舌4、齿形体6、齿形卡片7和方舌联接板5是通过联接构成一体的,这样方舌联接板5滑动一段距离后锁定,方舌4也就伸出一段长度锁定,如图7所示,这是闭锁过程之一。开锁过程是后拨臂11反方向旋转。另外安装在方舌联接板5上的干簧管磁铁28随方舌联接板5滑动一段距离后,这时候是方舌4刚半闭锁的状态,如图7所示的状态。状态3:在图7所示状态下,即方舌4刚锁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时,由于干簧管磁铁28离开了原来的位置,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由于失去了干簧管磁铁28的磁力,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26由原来的导通变成断开,这个信号反映给单片机25,一分钟后或者已经认证的发射器31在无线接收范围内按下设防按键开关312,单片机25输出一个约几百毫秒的电压给电磁铁33,电磁铁33通电产生磁力,吸合动铁芯331,动铁芯331与阻挡板35用螺丝(未画出)联接着,阻挡板35也跟着动铁芯331移动,动铁芯331吸合后,阻挡板35也刚好移动到了方舌联接板5的缺口 51处,阻止方舌联接板5向开锁方向滑动,这时即使有人在门外用钥匙开锁都不能开锁,起到在门外反锁的作用,如图8所示。由于永磁磁铁32的磁力作用,阻挡板35在电磁铁33断电后还能紧附在方舌联接板5的缺口 51处,保持阻止方舌联接板5向开锁方向滑动,如图8所示。完成这些动作后,单片机25记忆下这种状态后,关闭所有的输出,使各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池的电量,这是门锁的半闭锁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由于无线接收电路断电、阻挡板35吸附在缺口 51处,所以如要在这状态中开锁,必须要先将方舌4锁到尽头,然后按已认证的发射器31的解防按钮313或使用密码开锁的方法,才能顺利的开锁。状态4:如图9所示,图9是门锁全闭锁状态的图。方舌4锁到尽头后,一方面,由于方舌联接板5的移动,装在方舌联接板5上的永磁磁铁32也跟着移动,使到阻挡板35脱离了永磁磁铁32的吸附力,阻挡板35在复位弹簧34的弹力下复位到原始位置,由限位板36限定阻挡板35在固定位置,这个位置是不会阻挡方舌联接板5的滑动的,也即阻挡板35在这个位置方舌4是可以顺利打开的。另一方面,方舌4锁到尽头后,干簧管磁铁28又偏移了一段距离,在这个位置,干簧管磁铁28的磁力刚好将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导通,这个信号反映了给单片机25。单片机25收到信号后,首先给无线接收电路供电,等待接收已经认证的发射器31发出的指令。如果这个时候在无线接收范围内,按下了已认证的发射器31的解防按钮313,则单片机25会做出响应,在一分钟内能够用钥匙顺利的开锁,开锁后,如图6所示,门锁的状态与状态I相同。如在这一分钟内不开锁,一分钟后则重新进入等待接收指令,将门锁重新设置为智能防盗状态。在单片机25等待接收指令时,如果接收到没认证的发射器31的信号,单片机25则不会做出响应,继续等待接收有效指令,门锁也继续处于智能防盗状态,如图9所示。
状态5 :门锁在全闭锁状态,而且在智能防盗状态下,如果单片机25—直没有收到有效的开锁指令(即一直没有人按已认证的发射器31的解防按钮313),而有人用钥匙在开锁,当方舌4到达图8所示的位置时,即方舌4刚开启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时,后拨臂11还要再旋转一圈后才能开启下一段。方舌4由全闭锁状态开启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后,由于干簧管磁铁28的移动,使到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失去磁力而断开,这个信号反映给单片机25,单片机25 —方面通过蜂鸣器37发出约80分贝的报警声,另一方面马上发出一个约几百毫秒的电压给电磁铁33,电磁铁33通电后又吸合动铁芯331带动阻挡板35,使阻挡板35吸附在缺口 51处,阻止方舌联接板5向开启方向滑动。原理是由于单片机25的运算速度比人的动作快许多,在后拨臂11旋转一圈这段时间中,阻挡板35通过上面的动作已经早早的吸附在方舌联接板5的缺口 51处,阻挡着方舌4的进一步开启,使方舌处于半闭锁状态的位置,不能开启。在蜂鸣器37发出报警声这段时间中,如单片机接收到有效的开锁指令(即有人按下了已认证的发射器31的解防按钮313),单片机马上响应,关闭所有输出,这时在一分钟内只要用钥匙将门锁先锁到尽头,然后向开启方向开锁,就能顺利的打开门锁;如果单片机没有收到有效的开锁指令,则在报警三十秒后,在没有人再开关锁的前题下关闭报警声,门锁继续保持智能防盗状态,这个时候的状态是同状态3阻挡板35吸附在方舌联接板5的缺口 51处以后的状态是相同的,单片机25所做的响应也一样,也是关闭所有输出,各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电池电量。这时候也即是门锁又回到了半闭锁状态,如图8所示。要想发射器31能够向单片机25发出指令,则必须要进行发射器31认证。方法是首先把方舌4锁到尽头,按一下本门锁的学习开关30,然后放开,然后按下发射器31中的任意按键两秒以上,则完成发射器31认证,完成认证后的发射器31发出的指令有效。否则,未完成认证的发射器31发出的指令无效。如果要取消已经认证的发射器31,首先把方舌4锁到尽头,长按学习开关30,时间8秒以上,就可以取消全部已经认证的发射器31,取消认证的发射器31发出的指令无效。当有人在室内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开锁外出,但由于门锁电子电路故障或其他原因致使到方舌4打不开时,只要扭动保险板旋钮13,用钥匙就能迅速的打开方舌4。原理是扭动保险板旋钮13,保险板旋钮13带动保险板拨片15,保险板拨片15带动导向板14向下滑动,如图8所示,滑动过程中导向板14上的钩体142将阻挡板35推回原始位置,使方舌4用钥匙能顺利打开。方舌4打开后,向相反方向扭动保险板旋钮13,复位导向板14。保险板141的功能就是在室内反锁功能,当扭动保险板旋钮13,使导向板14的保险板141伸到斜舌拉手22后面,阻挡了斜舌18的开启,起到在室内反锁的作用。如果线路板24中的电池电量低到一定程度,如图4所示,三色LED指示灯38的红色灯就会亮起,这时就要用充电器(未画出)通过充电插座39对电池的电量补足。充电时三色LED指示灯38的蓝色灯也会亮起,直到电池电量充足后熄灭。所述防盗报警装置还有一个利用密码开锁的功能。密码输入方法先用钥匙把方舌4锁到尽头位置,然后转动锁芯使方舌向开锁方向移动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为止,完成一次往复动作就是输入数字1,有几次这个动作就是输入数字几。原理是方舌4锁到尽头时,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导通,然后方舌4向开启方向开启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断开,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27每次由导通变成断开就是一个脉冲信号,也即每完成上面的动作一次就会产生一次脉冲信号,也就是数字1,单片机25在密码开锁程序时会记录这些脉冲。本门锁采用四位密码,这四位密码每位使用2至9这几个数字。当忘记带认证过的发射器31或者发射器31故障而不能开锁的情况下,就要用到密码开锁这一功能,必须按顺序正确的输入预设的密码才能开锁。密码开锁的方法是先利用密码输入的方法顺序输入第一个密码。由于门锁此时是处于智能防盗状态,所以在输入第一个密码时会发出报警声,不用理会它,只要输入准确的第一个密码,即密码是几,就要用以上的方法操作几次门锁后要等候报警声停止后才能根据提示再操作门锁,否则输入的密码不正确。第一个密码必须输入正确才能进入密码开锁程序,否则报警声停止后门锁继续处于智能防盗状态。当输入的第一个密码正确,门锁会停止报警声,进入密码开锁程序,发出“嘀”的一声短音,提示输入第二个密码,这时用同样的方法在三十秒内顺序输入第二个密码,当门锁再次“嘀”的一声短音,提示输入第三个密码,在三十秒内顺序输入第三个密码,再次“嘀”一声短音后,在三十秒内最后输入第四个密码。如果输入的密码都正确,门锁就会“嘀”、“嘀”的两声短音提示,表示开锁成功,这时就可以用钥匙先将门锁锁到尽头,然后就可以顺利地开锁。开锁过程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否则, 门锁重新进入智能防盗状态。如果输入的四个密码随便有一个不正确,门锁的智能防盗状态不会改变,不能开锁。密码开锁只有连续十次机会,如果输入的密码连续十次错误,单片机25就会关闭密码开锁程序,不再进行密码开锁,防止他人利用试码的手段开锁。关闭密码开锁程序后,这时候只能由认证过的发射器31开锁,由发射器31开锁后,门锁又可重获十次的密码开锁机会。密码的修改通过认证过的发射器31,按下发射器31上的密码修改按键开关311十秒以上,门锁会发出“嘀”的一声长音,提示输入第一个密码,这时放开密码修改按键开关311,用以上的方法输入第一个密码,此后每隔三十秒就有“嘀”的一声短音提示,短音提示后要在三十秒内输入一个密码,直到四个密码输入完毕,“嘀”、“嘀”两声长音提示密码输入结束。最后本门锁还有一个远行模式智能防盗功能。所谓远行模式其实是一个省电功能。当有远行计划,要长时间不开门锁时,锁好门锁后,按下认证过的发射器31的设防按键开关312十秒以上,门锁就进入远行模式的智能防盗状态,由单片机25控制着省电,以节约电池的电量。要解除这种状态,先用钥匙开启门锁使门锁处于报警状态,这时按下已认证的发射器31的解防按钮313,即可解除这种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包括前锁头、锁壳、前盖板、前锁芯、自锁机构、保险机构、斜舌拨杆和锁钥开合机构,所述锁钥开合机构包括方舌、方舌联接板、齿形体、齿形卡片、定位销、扭簧、锁芯、后拨臂和前拨臂;保险机构包括保险板旋钮、导向板、设置在导向板上的保险板、保险板拨片、导向销和第二扭簧;所述斜舌拨杆与方舌联接板和自锁机构配合,保险机构与自锁机构配合;前锁芯与前盖板枢接,前锁芯上有截面呈长方形的前锁头驱动板的插接孔,前锁芯通过这个插接孔又与前锁头配合,前拨臂与前锁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包括线路板、单片机、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干簧管磁铁、接收器、充电电路、总开关、学习开关、发射器、永磁磁铁、电磁铁、复位弹簧、阻挡板、限位板和蜂鸣器;所述线路板设置在锁钥开合机构的上部的锁壳内,第一、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设置在线路板上;所述干簧管磁铁设置在方舌联接板上,在开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在全闭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方舌联接板悬空端的锁壳内,方舌联接板的悬空端的角部有缺口 ;阻挡板固定在电磁铁的动铁芯的端部,复位弹簧设置在电磁铁的外壳与阻挡板之间的动铁芯上;阻挡板的端部与缺口配合;永磁磁铁固定在缺口上部的方舌联接板上,永磁磁铁与阻挡板配合,阻挡板与设置在电磁铁下部的限位板配合;所述发射器上设置有密码修改按键开关、设防按键开关和解防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上端有钩体,所述钩体与阻挡板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钢珠和压力弹簧,所述前锁芯上有径向盲孔,所述前拨臂上有半圆形槽,压力弹簧设置在径向盲孔内,钢珠与压力弹簧和半圆形槽配合,将前拨臂与前锁芯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一)四位开锁密码的设置方法首先把方舌锁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即方舌锁到尽头),然后按下发射器上的密码修改按键开关十秒以上,当门锁出现提示音后放开发射器上的密码修改按键开关,在三十秒内转动锁芯使方舌向开锁方向移动到半闭锁状态的位置为止,然后转动锁芯使方舌向闭锁方向移动复位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往复移动二次即可设定密码的首位为2,往复移动一次,干簧管磁铁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单片机;然后首位密码设置后,间隔数秒后会出现一个短提示音,短提示音过后再往复移动方舌,即可设置密码的第二位,每设置完一位密码,都会有一声短音提示设置下一位密码,直至设置完第四位密码,门锁会发出两声长音提示密码设置完成;(二)密码修改方法首先把方舌锁到全闭锁状态的位置,然后利用(一)所述同样方法修改密码,直到门锁发出两声长音提示密码修改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利用四位密码开锁的方法使方舌在全锁状态下,往复转动锁芯,使方舌往复移动正确输入第一位密码,直到第四位密码输入全部正确;然后转动锁钥开锁。
全文摘要
一种防盗和报警的防盗门锁,包括前锁头、锁壳、前盖板、前锁芯、自锁机构、保险机构、斜舌拨杆和锁钥开合机构,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包括线路板、单片机、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干簧管磁铁、接收器、充电电路、总开关、学习开关、发射器、永磁磁铁、电磁铁、复位弹簧、阻挡板、限位板和蜂鸣器;在开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一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在全闭锁状态下,干簧管磁铁与第二磁控干簧管开关配合;阻挡板的端部与缺口配合;所述发射器上设置有密码修改按键开关、设防按键开关和解防按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必须通过密码或发射器开锁,可以有效防止用异物开锁,并可以报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5B17/22GK102926595SQ2012104651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耀宏, 张梅芳 申请人:张梅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