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架,具体说是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
背景技术
储物架作为一种家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储物设备,比如衣柜,其在装饰性和触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但目前的储物架的组件通常为铁制或木制,款式单一,装饰性差,且手感僵硬,无法满足现代人群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观美观、手感好的布艺框式储物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包括构成储物架框架的支架、置物层板及层板支撑架,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置物层板横设于所述储物架框架内且与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还包括布料层A和布料层B,所述布料层A包覆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布料层B包覆所述置物层板的上表面及侧面,所述置物层板的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嵌合凹槽,所述置物层板通过所述嵌合凹槽与所述层板支撑架的嵌合连接而水平架设在左右相对的两个层板支撑架上。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形成一闭合框架A和一闭合框架B,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上分别设有一断口,所述断口的相对两端套接连接,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层板支撑架,所述层板支撑架水平可拆连接同一侧的支架,所述布料层A包覆并连接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其中,所述布料层A为一带状体,所述带状体的两侧分别卷绕缝合或热压合形成一中空的筒状体A和筒状体B,所述筒状体A和筒状体B分别套设在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上。其中,所述置物层板由纸质平板和位于纸质平板下的金属支撑架组成,所述布料 层B铺设在所述纸质平板上,布料层B的端部与所述纸质平板的底面及金属支撑架相粘合并固定所述金属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架和布料层A上对应于所述层板支撑架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所述层板支撑架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其中,还包括顶部支撑架、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的外表面包覆有布料层C,所述闭合框架A、闭合框架B和布料层A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所述顶部支撑架通过穿设于顶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A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通过穿设于底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B的底部,所述布料层A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内袋,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顶部两侧的内袋内并介于所述顶部支撑架和布料层A之间,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底部两侧的内袋内并覆盖所述底部支撑架。其中,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的底部设置有垫块或脚轮,所述闭合框架A、闭合框架B和布料层A上对应于所述垫块或脚轮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弹性定位环,所述垫块或脚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或闭合框架B螺纹连接。其中,所述布料层A、布料层B及布料层C由多层布料组成。其中,所述布料层A、布料层B及布料层C的外表面设有图案或文字。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包覆了布料层,使储物架的外观更具厚实感,手感更为柔和舒适,且可通过改变布料层的材质、布料层各层之间的组合设计及布料层的款式设计(如花边图案设计)等方法,使储物架的款式风格更为多样化、触感也更为丰富,同时布料层也有利于保护其包覆下的铁质或木质的组件和方便更换,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群对储物架的外观和使用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层板支撑架的装配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层B与置物层板的装配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层A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标号说明I、支架2、置物层板3、层板支撑架4、布料层A5、布料层B 21、纸质平板22、金属支撑架101、前支架103、后支架104、断105、闭合框架A 106、闭合框架B107、通孔108、定位环109、定位螺201、嵌合凹槽401、筒状体A 402、筒状体B 6、顶部支撑架7、顶部支撑板8、底部支撑架9、底部支撑板112、定位螺113、定位螺丝114、内袋 11、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图I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包括构成储物架框架的支架I、置物层板2及层板支撑架3,还包括布料层A4和布料层B5,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I包括前支架101和后支架103,所述前支架101和后支架103分别形成一闭合框架A105和一闭合框架B106,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上分别设有一断104,所述断104的相对两端套接连接;[0031]如图2所示,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的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所述层板支撑架3,如图3所示,所述闭合框架A105、闭合框架B106和布料层A4上对应于所述层板支撑架3处贯穿设置有通孔107,所述通孔107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108,所述层板支撑架3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108的定位螺丝109与闭合框架A105、闭合框架B106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置物层板2的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嵌合凹槽201,所述置物层板2通过所述嵌合凹槽201与所述层板支撑架3的嵌合连接而水平架设在左右相对的两个层板支撑架3上;如图5所示,所述布料层A4为一带状体,所述带状体的两侧分别卷绕缝合或热压合形成一中空的筒状体A401和筒状体B402,所述筒状体A401和筒状体B402分别套设在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上;如图4所示,所述置物层板2由纸质平板21和位于纸质平板21下的金属支撑架 22组成,所述布料层B5铺设在所述纸质平板21上,布料层B5的端部与所述纸质平板21的底面及金属支撑架22相粘合并固定所述金属支撑架22。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环108的材质可选择硅橡胶等弹性体,以使定位环108在弹力作用下能紧密嵌设在通孔107内而不易掉落,而由于定位环108的存在,使得布料层A4与支架I之间不会相对滑动而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方便用户使用定位螺丝109将层板支撑架3螺纹连接到支架I上。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B5的端部可全部覆盖置物层板2的底面或只覆盖住置物层板2的底面的边缘,优选为布料层B5的端部只覆盖住置物层板2的底面的边缘(如图4所示),这样既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置物层板2的上表面及侧面为用户所见的使用面),又有利于减少布料层B5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B5也可以与所述置物层板2的上表面相粘合,而其端部悬垂覆盖所述置物层板2的侧面。这样有利于减少布料层B5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同时悬垂的端部也更为美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A4和布料层B5可由一层或多层布料组成,优选由多层布料组成。这样可通过对布料层的各层布料的材质选择以及各层布料的组合方式,来制作出多种多样的不同款式风格与触感的布料层A4和布料层B5,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布料的材质可选用如无纺布、亚麻布、帆布、尼龙布、法兰绒等现有的布料,各层布料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布料材质的选择与布料层A4或布料层B5的后续处理工艺也有关系,尤其是需经过超声波热压合处理的布料,必须选用适合于超声波热压合的材质的布料。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布料层A4或布料层B5的外表面设有图案或文字。所述图案或文字可采用印刷或刺绣等方式制作在所述布料层A4或布料层B5的外表面,这样可进一步丰富布料层A4或布料层B5的款式设计,使本实用新型更为美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如图I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顶部支撑架6、顶部支撑板7、底部支撑架8和底部支撑板9,所述顶部支撑板7和底部支撑板9的外表面包覆有布料层C,所述闭合框架A105、闭合框架B106和布料层A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所述顶部支撑架6通过穿设于顶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112与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A4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8通过穿设于底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113与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B5的底部,所述布料层A4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内袋114,所述顶部支撑板7的两端分别嵌设于顶部两侧的内袋114内并介于所述顶部支撑架6和布料层A4之间,所述底部支撑板9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底部两侧的内袋114内并覆盖所述底部支撑架8。这样有利于提高储物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强度,同时顶部支撑板7和底部支撑板9由于包覆了布料层C也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如图I所示,所述闭合框架A105和闭合框架B106的底部设置有垫块11或脚轮,所述闭合框架A105、闭合框架B106和布料层A4上对应于所述垫块11或脚轮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弹性定位环,所述垫块11或脚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105或闭合框架B106螺纹连接。这样可避免储物架的底部与放置平面直接接触而容易弄脏或破损,同时装设有脚轮的储物架可自由移动,方便用户使用。在上述实施例中,前支架101和后支架103、层板支撑架3、顶部支撑架6及底部支撑架8优选采用中空金属管,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包覆了布料层,使储物架的外观更具厚实感,手感更为柔和舒适,且可通过改变布料层的材质、布料层各层之间的组合设计及布料层的款式设计(如花边图案设计)等方法,使储物架的款式风格更为多样化、触感也更为丰富,同时布料层也有利于保护其包覆下的铁质或木质的组件和方便更换,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群对储物架的外观和使用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包括构成储物架框架的支架、置物层板及层板支撑架,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置物层板横设于所述储物架框架内且与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料层A和布料层B,所述布料层A包覆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布料层B包覆所述置物层板的上表面及侧面,所述置物层板的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嵌合凹槽,所述置物层板通过所述嵌合凹槽与所述层板支撑架的嵌合连接而水平架设在左右相对的两个层板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形成一闭合框架A和一闭合框架B,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上分别设有一断口,所述断口的相对两端套接连接,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层板支撑架,所述层板支撑架水平可拆连接同一侧的支架,所述布料层A包覆并连接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A为一带状体,所述带状体的两侧分别卷绕缝合或热压合形成一中空的筒状体A和筒状体B,所述筒状体A和筒状体B分别套设在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层板由纸质平板和位于纸质平板下的金属支撑架组成,所述布料层B铺设在所述纸质平板上,布料层B的端部与所述纸质平板的底面及金属支撑架相粘合并固定所述金属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布料层A上对应于所述层板支撑架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所述层板支撑架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支撑架、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的外表面包覆有布料层C,所述闭合框架A、闭合框架B和布料层A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弹性定位环,所述顶部支撑架通过穿设于顶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A的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架通过穿设于底部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水平螺纹连接并支撑所述布料层B的底部,所述布料层A的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内袋,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顶部两侧的内袋内并介于所述顶部支撑架和布料层A之间,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底部两侧的内袋内并覆盖所述底部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艺框式储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框架A和闭合框架B的底部设置有垫块或脚轮,所述闭合框架A、闭合框架B和布料层A上对应于所述垫块或脚轮处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弹性定位环,所述垫块或脚轮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环的定位螺丝与所述闭合框架A或闭合框架B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艺框式储物架,包括构成储物架框架的支架、置物层板及层板支撑架,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置物层板横设于所述储物架框架内且与所述层板支撑架可拆连接,还包括布料层A和布料层B,所述布料层A包覆所述支架的外表面并连接前后相对的支架,所述布料层B包覆所述置物层板的上表面及侧面。由于包覆了布料层,储物架的外观更具厚实感,手感更为柔和舒适,且可通过改变布料层的材质、布料层各层之间的组合设计及布料层的款式设计(如花边图案设计)等方法,使储物架的款式风格更多样化、触感更丰富,同时布料层也有利于保护其包覆下的铁质或木质的组件和方便更换。
文档编号A47B61/00GK202407791SQ2012200149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春松 申请人:绿星(福州)居室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