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670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交通工具进行的劫持案件时常发生,当恐怖分子在交通工具内劫持人质时,一旦警方与恐怖分子谈判失败,便要展开突击营救。在进行突击营救时,公安特警往往要借助锤子等锐器破窗,车窗距离地面的高度又会限制特警队员快速的突入,使用普通锤子加梯子的方法不仅慢,而且难以保证成功率。现有技术中的攻击梯,为便于特警队员在其上跑动,将梯子做成实体,在梯体上设置踏板,然而在突击过程中,将车窗玻璃击碎后,玻璃碎片散落在梯体和踏板上很容易造成特警队员打滑,容易对特警队员造成伤害;另外,现有的攻击梯踏板间距相等,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影响突入速度。因此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应具备以下特点梯子和锤子融为一体,梯子具备锤子的功能,破窗后架起的梯子稳固牢 靠,梯子顶端与汽车、梯子底端与地面不能打滑,特警队员在梯子上快速跑动时不能打滑。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它包括梯体、沿梯体宽度方向设置在梯体上的踏板、设置在梯体顶端的挂钩和攻击撞件,梯体和踏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进ー步地,梯体和踏板上设有防滑垫条。更进ー步地,踏板包括设置在梯体上部的第一踏板、设置在梯体下部的第二踏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之间的若干第三踏板。优选地,第一踏板距梯体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5cm,小于等于30cm。更优地,第二踏板距梯体底端的距离(非加长情况下)大于等于70cm,小于等于/5cm0更优地,位于最上方的第三踏板与第一踏板之间的距离、位于最下方的第三踏板与第二踏板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三踏板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50cm,小于等于55cm0优选地,梯体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加长段。更优地,攻击撞件的材质为钨钢,现有的交通工具一般采用钢化玻璃,在众多材质中钨钢能够很好地击碎钢化玻璃。更优地,攻击撞件的顶部为锥形,锥形的尖端与车窗玻璃相碰撞时更易将车窗玻
璃撞碎。优选地,梯体的左右两侧边各设有若干把手,便于特警队员在撞击车窗时握紧攻击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具有以下优点[0015]I.在梯体和踏板上开设通孔,这样,车窗玻璃击碎后的玻璃碎片沿着梯体上表面下滑,至通孔处即从通孔处漏下,不影响特警队员突击营救;2.特警队员在跑上梯子时,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得知,步子间距是不一样的,从下至上相邻踏板间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间距,能够提高蹬梯成功率;3.梯体和踏板上的防滑垫条起到防滑的作用;4.增设加长段,加长段相对梯体可拆卸,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突击梯的整体长度。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加长段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0、梯体;11、挂钩;12、攻击撞件;13、插孔;131、第二固定孔;14、通孔;15 ;防滑垫条;16、第一踏板;17、第二踏板;18、第三踏板;19、把手;20、加长段;21、本体;22、插杆;221、第一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从附图I至附图3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它包括梯体10、沿梯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梯体10上的踏板、设置在梯体10顶端的挂钩11和攻击撞件12,梯体10和踏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梯体10和踏板上设有防滑垫条15。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4和防滑垫条15都设置在踏板的同一个面上,因此在固定防滑垫条15的时候需注意不可将通孔14全部遮挡住。踏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踏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这样,从通孔14落下的玻璃碎片可以存在中空结构内,待突击任务完成后再进行清理。踏板包括设置在梯体10上部的第一踏板16、设置在梯体10下部的第二踏板17以及设置在第一踏板16和第二踏板17之间的若干第三踏板18。第一踏板16距梯体10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5cm,小于等于30cm ;第二踏板17距梯体10底端(非加长情况下)的距离大于等于70cm,小于等于75cm ;位于最上方的第三踏板18与第一踏板16之间的距离、位于最下方的第三踏板18与第二踏板17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三踏板18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50cm,小于等于55cm。上述各距离的具体数值依梯体10的总长度和第三踏板18的个数而定。梯体10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加长段20。本实施例中的加长段20与梯体10之间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加长段20包括本体21和固定在本体21顶端的插杆22,梯体10的底端设有插孔
13,插杆22可与插孔13相插接。插孔13的轴心线沿梯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插杆22和插杆13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插杆22横截面的长方形边长比插杆13横截面的长方形边长略短,以确保能够顺利插入。为了使加长段20和梯体10进ー步固定,在插杆2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21,在梯体10相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31,将ー螺栓穿过第二固定孔131和第一固定孔221,将插杆22进ー步地固定在插孔13内。本体21的的长度为大于等于50cm,小于等于100cm。所述的本体21上设置有第四踏板,该第四踏板距本体21顶端的距离约为本体21全长的1/3。攻击撞件12梯体10的顶部,与梯体10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二者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攻击撞件12用于在突击时撞碎车窗玻璃,其顶部为锥形,材质为鹤钢。挂钩11与梯体10的顶部相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的方式,挂钩11用于在突击时撞碎车窗玻璃后将梯体10挂接在车窗边缘。梯体10的左右两侧边各设有若干把手19,便于特警队员在撞击车窗时握紧攻击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它包括梯体(10)、沿所述梯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梯体(10)上的踏板、设置在所述梯体(10)顶端的挂钩(11)和攻击撞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体(10)和踏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体(10)和踏板上设有防滑垫条(15)。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包括设置在梯体(10)上部的第一踏板(16)、设置在梯体(10)下部的第二踏板(1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16)和第二踏板(17)之间的若干第三踏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踏板(16)距梯体(10)顶端的距离大于等于25cm,小于等于3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踏板(17)距梯体(10)底端的距离大于等于70cm,小于等于75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三踏板(18)与第一踏板(16)之间的距离、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三踏板(18)与第二踏板(17)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第三踏板(18)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50cm,小于等于55c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体(10)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加长段(20 )。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攻击撞件(12)的材质为鹤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攻击撞件(12)的顶部为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体(10)的左右两侧边各设有若干把手(1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它包括梯体、沿梯体宽度方向设置在梯体上的踏板、设置在梯体顶端的挂钩和攻击撞件,梯体和踏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交通工具反劫持攻击梯,具有以下优点在梯体和踏板上开设通孔,这样,车窗玻璃击碎后的玻璃碎片沿着梯体上表面下滑,至通孔处即从通孔处漏下,不影响特警队员突击营救;特警队员在跑上梯子时,根据人体运动规律得知,步子间距是不一样的,从下至上相邻踏板间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间距,能够提高蹬梯成功率;梯体和踏板上的防滑垫条起到防滑的作用;增设加长段,加长段相对梯体可拆卸,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突击梯的整体长度。
文档编号E06C7/08GK202451038SQ20122002666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吴宜峰, 詹强, 赵峰 申请人:汪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