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8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不需要相对于形成于座椅的衬垫的凹部卡合带扣的卡合构造,能够保持收纳于该凹部的状态的带扣。交通工具用座椅(1)在座椅座垫(2)的座椅座垫衬垫或座椅靠背(3)的座椅靠背衬垫上形成有可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8)的状态的带扣(74)与织带(74a)一起收纳的凹部(12a)。在凹部(12a)的内面形成有可卡挂织带(74a)的突起(88),以在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8)的状态的带扣(74)与织带(74a)一起收纳于凹部(12a)时,可以保持该收纳状态。
【专利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涉及在座椅座垫的座椅座垫衬垫或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上形成有可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带扣与织带一起收纳的凹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这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已知的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示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可在形成于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的凹部内安装的收纳盒中收纳安全带装置的带扣。该带扣形成为在使用安全带装置(所谓安装有安全带)时,如果在收纳盒内收纳插入舌板并卡合的带扣自身,则在该收纳的同时解除舌板的卡合。因此,该交通工具用座椅即使在例如在收纳盒内能够收纳并折叠带扣的类型的座椅(折叠式座椅)的情况下,也容易成为该座椅折叠时的安全带装置的情形。因此,能够缩短该座椅折叠作业所需要的劳力及时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一 334529号公报
[0006]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收纳盒和带扣可卡合,以使在收纳盒的内部所收纳的带扣不脱落。因此,需要使带扣相对于收纳盒卡合的卡合构造。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不需要使带扣相对于在座椅的衬垫上形成的凹部卡合的卡合构造,能够保持收纳于该凹部的状态的带扣。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所述目的,如下构成。
[0011]第一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由可限制就座者的安全带、固定于安全带上的舌板、可安装舌板的带扣构成,且带扣经由织带而装配于固定器框架,在座椅座垫的座椅座垫衬垫或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上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能够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带扣与织带一起收纳,其特征在于,在凹部的内面形成有突起,该突起能够在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带扣与织带一起收纳于凹部时以保持该收纳状态的方式卡挂织带。
[0012]根据该结构,在凹部收纳织带时,突起限制该收纳的织带从凹部的内部的进入。即,所收纳的织带成为保持于凹部的形状。因此,与该织带相连的带扣也保持为收纳于凹部的状态。作为结果,不需要相对于该凹部卡合带扣的构造,能够保持收纳于该凹部的状态的带扣。
[0013]另外,第二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第一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凹部的内部具备可收纳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织带的支架,突起形成于支架的内面。
[0014]根据该结构,与突起直接形成于座椅座垫(座椅座垫衬垫)的凹部的内面的情况相比,能够牢固地进行突起对织带的卡挂。
[0015]另外,第三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第一或第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突起的织带的收纳方向的面形成为锥面。
[0016]另外,第四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第一?第三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织带的收纳状态下,织带被折叠,并以在折叠了的织带间配置突起的方式收纳于凹部。
[0017]另外,第五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第一?第四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突起以与凹部的两侧相对的方式设置两个。
[0018]另外,第六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在第一?第五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带扣具有窄幅部,以在收纳于凹部时不与突起产生干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长座椅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图1的长座椅的座椅座垫框架的立体图;
[0021]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0022]图4是表示拉出了图1的内安全带装置的各带扣的状态的图;
[0023]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纵剖面图;
[0024]图6是表示在图1中使用了各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图;
[0025]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一部分放大图中,以容易看见突起的方式用想像线图示带扣;
[0026]图8是从下方观察图7的立体图;
[0027]图9是图7的分解图;
[0028]图10是从下方观察图9的图;
[0029]图11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拉出带扣的中途的状态。
[0030]标号说明
[0031]1长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
[0032]2座椅座垫
[0033]3座椅靠背
[0034]8内安全带装置(安全带装置)
[0035]108管架(固定器框架)
[0036]123第一凹部(凹部)
[0037]70安全带
[0038]72辅助舌板(舌板)
[0039]74辅助带扣(带扣)
[0040]7?辅助织带(织带)
[0041]80 支架
[0042]88 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使用图1?11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例子,说明“设于汽车后部3人乘坐的座椅、所谓的长座椅1”。另夕卜,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为上述的图中记载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即表示以设于汽车的后部的状态的长座椅1为基准时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
[0044]首先,参照图1说明长座椅1的构成。该长座椅1例如主要由座椅座垫2和座椅靠背3构成。该长座椅1为3人乘坐,因而成为从左侧起按左席4、内席5、右席6的顺序相邻的形状。
[0045]这样,由于是3人乘坐,所以在该长座椅1上,具备三个用于左席4、内席5、右席6的安全带装置。即,在该长座椅1上具备左安全带装置7、内安全带装置8(在图1中,由于安全带70卷绕于收缩器上,因此未图示)、右安全带装置9。以下,分别说明这些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左安全带装置7、内安全带装置8、右安全带装置9。
[0046]首先,根据座椅座垫2进行说明。座椅座垫2为将左席4、内席5、右席6形成为一体的形状,主要由以左右成对的方式连结的座椅座垫框架10、10、包覆状地装配在该座椅座垫框架10、10的座椅座垫衬垫(座椅座垫衬垫由后述的座椅座垫罩14覆盖,因此未图示)、覆盖该座椅座垫衬垫的表面的座椅座垫罩14构成(参照图1?2)。
[0047]该座椅座垫框架10由左侧框架103、右侧框架101前部框架10。、管状的后部框架10(1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在该左右侧框架103、106上装配有用于分别装配座椅座垫两侧的斜置件(未图示)的左右的下面板106、10?。
[0048]在该左右下面板106、10?上装配有覆盖其外表面的构成包围罩的左右护罩20、22。由此,由于左右下面板106、10?及斜置件不露出,所以能够提高座椅座垫2的设计性。另外,在该左右下面板106、10?上,彼此以架桥的方式装配有管架108。在该管架108上固定有装配后述的内安全带装置8的辅助固定器7仙的大致I字状的托架101^(参照图3)。
[0049]另外,在该座椅座垫衬垫中的与左席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可将未使用后述的内安全带装置8的状态的辅助带扣74与辅助织带7?—起收纳的第一凹部12^1(参照图1〉。与此同样,在该座椅座垫衬垫中的与内席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可将后述的左安全带装置7的带扣64与织带(未图示)一起收纳的第二凹部12匕
[0050]另外,与此同样,在该座椅座垫衬垫中的与内席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可将未使用后述的内安全带装置8的状态的主带扣78与主织带(未图示)一起收纳的第三凹部12匕另外,与此同样,在该座椅座垫衬垫中的与内席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可将后述的右安全带装置9的带扣94与织带(未图示)一起收纳的第四凹部12(1。座椅座垫2这样构成。
[0051]下面,说明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3主要由作为左席4和内席5的靠背的主座椅靠背30和相对于该主座椅靠背30分体的作为右席6的靠背的辅助座椅靠背32构成。因此,该主座椅靠背30以形成座椅靠背3中的六成的方式构成,该辅助座椅靠背32以形成座椅靠背3中的剩余的四成的方式构成。
[0052]该主座椅靠背30为众所周知的结构,主要由主座椅靠背框架(未图示〉、包覆状地装配于该主座椅靠背框架的主座椅靠背衬垫(未图示)、及覆盖该主座椅靠背衬垫的表面的主座椅靠背罩44构成。该主靠背框架的左右的侧框架经由斜置件装配于座椅座垫2的左席4的左右的下面板106、10?。由此,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2调整左席4和内席5倾斜角度。
[0053]另外,该辅助座椅靠背32也是众所周知的结构,主要由辅助座椅靠背框架(未图示)、包覆状地装配于该辅助座椅靠背框架的辅助座椅靠背衬垫(未图示)、覆盖该辅助座椅靠背衬垫的表面的辅助座椅靠背罩54构成。该辅助靠背框架的左右的侧框架也经由斜置件装配于座椅座垫2的右席6的左右的下面板106、10?。由此,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2调整右席6的倾斜角度。座椅靠背3这样构成。
[0054]下面,说明左安全带装置7。左安全带装置7主要由可限制就座者的安全带60、卡挂于安全带60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舌板62、可安装舌板62的带扣64构成。安全带60的一端装配于主座椅靠背30的外侧的下端,安全带60的另一端卷绕于主座椅靠背30的外侧的肩口的收缩器303上。
[0055]带扣64经由织带和固定器(均未图示)而装配于左席4的右侧的下面板10?。这时,该带扣64与织带一起收纳于第二凹部12匕而且,在乘员就座于左席4上的状态下,从收缩器303拉出安全带60,将该拉出的安全带60的舌板62安装于带扣64上后,能够限制在左席4上就座的乘员(参照图6)。此外,如果按压设于带扣64的解除按钮(未图示),则舌板62相对于该带扣64的安装被解除,因此,能够解除在该左席4上就座的乘员的限制。左安全带装置7这样构成。
[0056]下面,说明内安全带装置8。内安全带装置8主要由可限制就座者的安全带70、固定于安全带70的一端的辅助舌板72、可安装辅助舌板72的辅助带扣74、卡挂于安全带70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主舌板76、可安装主舌板76的主带扣78构成。安全带70的另一端卷绕于埋入顶部的收缩器(未图示)。
[0057]辅助带扣74经由辅助织带7?和辅助固定器7仙,并经由螺栓8和螺母~装配于管架108的托架10卜上(参照图3)。这时,如图7?10所示,以成为在形成于一对腿82的基端的插入槽823中插入托架1011的形状的方式装配支架80。
[0058]由此,即使托架10卜及辅助固定器7仙已经存在,也可以不改变其原有形状而沿用,能够装配支架80。此外,该辅助带扣74也如从图3能够明确那样,可与辅助织带7? —起收纳于第一凹部12^
[0059]在此,对支架80进行详述,该支架80以形成前方开口的大致矩形箱形状的方式由具有刚性的树脂部件构成。在该支架80的下表面形成有上述的一对腿82。另外,在该支架80的后面形成有第一突出部84、第二突出部86。由此,在如上所述以形成一对腿82夹入托架10卜的形状的方式组装支架80时,该组装支架80的第一突出部84和第二突出部86以夹入管架108的方式接触(参照图3)。
[0060]因此,能够防止组装的支架80向后方偏移落下。此外,这样组装的支架80如从图3可看到,配置于座椅座垫2的第一凹部123。另外,在该支架80的左右的内面形成有可卡挂在该支架80的内部折叠收纳的辅助织带7?的突起88。此外,突起88以与凹部的两侧相对的方式设置两个。
[0061]该突起88以收纳方向形成锥面8?的方式形成,以便容易收纳辅助织带7?(参照图7)。此外,也从该图7可明确,在支架80的内部折叠收纳了辅助织带7?时,突起88位于辅助织带7?前端的窄幅部7如1,以使辅助织带7?和突起88不相干涉。另外,以带扣74也不与突起88相干涉的方式具有窄幅部。此外,在该收纳状态下,以在折叠的辅助织带7?间配置有突起88的方式收纳有辅助织带7如。支架80这样构成(参照图7)。
[0062]另外,该主带扣78与主织带一起收纳于第三凹部12(3。而且,在乘员就座于内席5的状态下,将辅助织带7?与辅助带扣74 —起从第一凹部123拉出,进而将主织带与主带扣78 —起从第三凹部12。拉出(参照图4?5)。之后,在它们拉出的状态下,向辅助带扣74安装从收缩器拉出的安全带70的辅助舌板72,进而,在将主舌板76向主带扣78安装后,能够限制就座于内席5上的乘员(参照图6)。
[0063]此外,如果按压辅助带扣74及主带扣78上分别设置的解除按钮(未图示),则辅助舌板72及主舌板76相对于这些辅助带扣74及主带扣78的安装被解除,因此,能够消除就座于该内席5的乘员的限制。内安全带装置8这样构成。内安全带装置8的辅助带扣74和辅助织带7?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带扣”和“织带”相当。
[0064]最后,说明右安全带装置9。右安全带装置9也主要由能够限制就座者的安全带90、卡挂于安全带90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舌板92、可安装舌板92的带扣94构成。安全带90的一端装配于辅助座椅靠背32的外侧的下端,安全带90的另一端卷绕于辅助座椅靠背32的外侧的肩口的收缩器321
[0065]带扣94经由织带和固定器(均未图示)而装配于右席6的左侧的下面板106。这时,该带扣94与织带一起收纳于第四凹部12(1。而且,在乘员就座于右席6的状态下,从收缩器323拉出安全带90,如果将该拉出的安全带90的舌板92安装于带扣94,则能够限制就座于右席6的乘员(参照图6〉。此外,如果按压设于带扣94的解除按钮(未图示),则解除舌板92相对于该带扣94的安装,因此,能够解除就座于该右席6的乘员的限制。右安全带装置9这样构成。
[0066]长座椅1由这些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左安全带装置7、内安全带装置8、右安全带装置9构成。
[0067]接着,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长座椅1的支架80的作用。如图6所示,如果从限制了乘员的各安全带装置7、8、9的使用状态解除该限制,则如图4所示,各安全带装置7、8、9切换成不使用的状态。这时,在内安全带装置8中,可以使拉出的辅助带扣74和辅助织带7?恢复到拉出前的状态。
[0068]即,如图3所示,在支架80的内部折叠辅助织带7如,能够将辅助带扣74收纳于座椅座垫2的第一凹部121这时,成为以折叠的辅助织带7?不从支架80的内部进入的方式卡挂在突起88上的状态。
[0069]该可卡挂的状态是指,在将辅助织带7?折叠并收纳于支架80的内部时(参照图7),辅助织带7?和突起88不发生干涉,但在拉出了该辅助织带7?时(参照图11),该辅助织带7?的折叠的折返部7如2成为与突起88干涉且卡挂的状态。因此,能够保持该收纳状态。
[0070]此外,在使用内安全带装置8时,就座者从第一凹部123拉出辅助带扣74时,解除突起88对辅助织带7?卡挂,因此,能够将辅助织带7?与该辅助带扣74 —起从第一凹部123拉出(参照图4〉。因此,内席5的就座者能够使用内安全带装置8。
[007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长座椅1如上所述构成。根据该结构,在支架80的左右的内面形成有可卡挂在该支架80的内部折叠收纳的辅助织带7?的突起88。因此,在支架80的内部折叠并收纳辅助织带7?时,突起88限制该收纳的辅助织带7?从支架80的内部的进入。即,折叠并收纳的辅助织带7?成为保持于支架80的形状。因此,与该辅助织带7?相连的辅助带扣74也保持为收纳于第一凹部123内的状态。作为结果,不需要为使辅助带扣74相对于该第一凹部123卡合的构造,能够保持收纳于该第一凹部123内的状态的辅助带扣74。
[0072]另外,根据该结构,突起88形成于支架80的左右的内面。因此,突起88与直接在座椅座垫2(座椅座垫衬垫)的第一凹部123的左右的内面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牢固地进行突起88对辅助织带7?的卡挂。
[0073]上述的内容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不是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上述内容的意思。
[0074]在实施例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例子,说明了“长座椅1”。但是,不限于此,“交通工具用座椅”也可以是各种交通工具的座椅,例如船舶的座椅”、“飞机的座椅”、“火车的座椅”等。当然,不限于3人,也可以是1人、2人的座椅。
[0075]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未使用内安全带装置8时的收纳辅助带扣74和辅助织带7?的第一凹部的形态。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座椅靠背3(主座椅靠背衬垫)形成该第一凹部12^
[0076]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突起88形成于支架80的左右的内面的形态。但是,不限于此,突起88也可以形成于座椅座垫2 (座椅座垫衬垫)的第一凹部123的左右的内面。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支架80,因此能够简化构造。这时,突起88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凹部123的左右的内面嵌入成形,也可以在成形后另外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备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由可限制就座者的安全带、固定于安全带上的舌板、可安装舌板的带扣构成,且带扣经由织带而装配于固定器框架,在座椅座垫的座椅座垫衬垫或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衬垫上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能够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带扣与织带一起收纳,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 在凹部的内面形成有突起,该突起能够在将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带扣与织带一起收纳于凹部时以保持该收纳状态的方式卡挂织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凹部的内部具备可收纳未使用安全带装置的状态的织带的支架, 突起形成于支架的内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突起的织带的收纳方向的面形成为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织带的收纳状态下,织带被折叠,并以在折叠了的织带间配置突起的方式收纳于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突起以与凹部的两侧相对的方式设置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带扣具有窄幅部,以在收纳于凹部时不与突起产生干涉。
【文档编号】B60R22/26GK204249982SQ20142064304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松岛巌, 土屋教光, 箕浦雅仁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