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13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厢式运输车,特别是一种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
背景技术
货物在汽车运输途中容易散落、遗失,下雨天货物容易被淋湿,并且容易被盗,厢式运输车在货物运输途中能很好的保护货物,因此,厢式货车在汽车运输领域运用非常广,现有的货车一般采用后开门,但是,后开门式的厢式货车对于装在车厢头部的货物装卸非常不方便,为了壮装卸货物方便,在车厢的侧面设有侧开门,但是侧开门受到场地的影响,有时侧门会不能开打开,因此,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侧移门,为了完成侧移门移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包括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两边,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中间,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滚轮轴,第一滚轮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第一弹性卡圈与第一滚轮轴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还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设在两个第一轴承的中间。所述第二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一个第二滚轮轴,第二滚轮轴上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二滚轮轴通过第二弹性卡圈固定。通过在侧移门上设两个第一连接板总成配合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可增加悬挂机构的承载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总成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总成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总成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总成的另一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包括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两边,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中间,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一连接板I,第一连接板I上设有两个第一滚轮轴2,第一滚轮轴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4,第一轴承4通过第一弹性卡圈5与第一滚轮轴2固定,第一连接板I上还设有导向块3,导向块3设在两个第一轴承4的中间,第二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二连接板6,连接板6上设有一个第二滚轮轴7,第二滚轮轴7上套设有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与第二滚轮轴7通过第二弹性卡圈81固定。侧移门9上左右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总成,第一连接板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板I用螺丝91将其与侧移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总成通过第二连接板6用螺丝91将其与侧移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两个第一连接板总成的中间。上述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只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ニ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ー个第二连接板总成,ニ个第一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两边,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中间,ニ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ー个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在同一水平线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一滚轮轴,第一滚轮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第一弾性卡圈与第一滚轮轴固定。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总成上还设有导向块,导向块设在两个第一轴承的中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总成包括一个第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ー个第二滚轮轴,第二滚轮轴上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二滚轮轴通过第二弾性卡圈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厢式车侧移门悬挂机构包括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两边,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侧移门的中间,二个第一连接板总成和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设在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在侧移门上设两个第一连接板总成配合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板总成可增加悬挂机构的承载力。
文档编号E05D15/06GK202578280SQ2012201030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胡建军, 朱鸣华, 王伟琦, 蔡汉民, 徐见, 韩家新 申请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瑞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