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78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特别是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边框的转角处,需要用角码连接,现有的分体式角码,两个角码体的上方,均设有底部连有弹簧的定位柱,两个角码体的连接处以螺丝连接,使用时,门窗边框上的插槽上底,开有供定位柱弹出的定位孔,安装完成后,定位柱、定位孔均外露可视,定位柱凸出在夕卜,不仅影响了产品美观,而且会妨碍其它相关门窗配件的安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不仅能 使产品更加美观,而且方便其它相关门窗配件的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分体式角码包括A角码体和B角码体,二者的底边垂直相连,连接处以两道带锯齿的折边相对啮合,并通过螺丝贯穿连接,两道底边向另一端均延伸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处插合有定位体,其下部向底边外凸出为凸块,上部设有弹簧槽,弹簧槽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定位体左右两边分别为球状体和直角折边,球状体与凹槽开口处左侧的球形槽对应插接,直角折边与凹槽开口处右侧的下横短边上下拼接。上述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由于定位体置于两个角码体的下方,隐藏不见,且门窗边框上的插槽上底不需开设定位孔,不仅使产品更加美观,而且方便其它相关门窗配件的安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所述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提供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分体式角码包括A角码体I和B角码体2,二者的底边垂直相连,连接处以两道带锯齿的折边3相对啮合,并通过螺丝贯穿连接,两道底边向另一端均延伸有开口向下的凹槽4,凹槽4的开口处插合有定位体5,其下部向底边外凸出为凸块6,上部设有弹簧槽7,弹簧槽7与凹槽4之间设有弹簧8,定位体5左右两边分别为球状体9和直角折边10,球状体9与凹槽4开口处左侧的球形槽11对应插接,直角折边10与凹槽4开口处右侧的下横短边12上下拼接。使用中,在对转角处的两条门窗边框进行连接时,将A角码体I和B角码体2分别插入两个插槽中,凸块6受插槽下底挤压,使定位体5向上倾斜,弹簧8被压缩,球状体9在球形槽11中转动,直角折边10向上脱离下横短边12,当A角码体I和B角码体2完全插入插槽中时,弹簧8复位,凸块6落入插槽下底所设的缺口中,将A角码体I和B角码体2分别卡紧在插槽中,使其不能沿插槽延伸方向移动,即实现定位。由于定位体5置于A角码体2和B角码体2的下方,隐藏不见,门窗边框上的插槽上底不需开设定位孔,不仅产品更加美观,而且方便其它相关门窗配件的安装。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结构及所作的等 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分体式角码包括A角码体(I)和B角码体(2),二者的底边垂直相连,连接处以两道带锯齿的折边(3)相对啮合,并通过螺丝贯穿连接,两道底边向另一端均延伸有开口向下的凹槽(4),其特征在于凹槽(4)的开口处插合有定位体(5),其下部向底边外凸出为凸块(6),上部设有弹簧槽(7),弹簧槽(7)与凹槽(4)之间设有弹簧(8),定位体(5)左右两边分别为球状体(9)和直角折边(10),球状体(9)与凹槽(4)开口处左侧的球形槽(11)对应插接,直角折边(10)与凹槽(4)开口处右侧的下横短边(12)上下拼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分体式角码的改进结构,分体式角码包括A角码体和B角码体,二者的底边垂直相连,连接处以两道带锯齿的折边相对啮合,并通过螺丝贯穿连接,两道底边向另一端均延伸有开口向下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处插合有定位体,其下部向底边外凸出为凸块,上部设有弹簧槽,弹簧槽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定位体左右两边分别为球状体和直角折边,球状体与凹槽开口处左侧的球形槽对应插接,直角折边与凹槽开口处右侧的下横短边上下拼接。上述结构由于定位体置于两个角码体的下方,隐藏不见,且门窗边框上的插槽上底不需开设定位孔,不仅使产品更加美观,而且方便其它相关门窗配件的安装。
文档编号E06B3/964GK202596494SQ2012201740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谢锦海 申请人:谢锦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