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一体化能量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18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一体化能量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属于建筑房屋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太阳能,降低空调能耗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
背景技术
空调冬天制热时,由于冬天室外温度较低,需要利用电热丝所产生的热能辅助对室内进行供热,但0°c以下的天气里,受到低温影响,空调制热时提温慢,当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空调室外机易产生结霜现象,致使空调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制热能耗较高,能效比达不到1,即消耗I千瓦的电力,产生不了 I千瓦的热能,因此,空调实际制热能效比很低,其舒适度及制热效果均不理想。但在北方的冬天,晴朗天气居多,如果能有效的收集太阳能,将空调进风口的空气温度升高,即可通过冷媒将室外的热空气的热量移到室内,这将大大降低空调的电能耗,提闻空调的制热效率。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设备多数采用太阳能直接对水进行加热,且太阳能集水设备体积大,安装难度大,高层楼宇多不允许使用,这一弊端造成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被限制利用,相应增加了生活能耗。目前高层楼宇的高度越来越高,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中,为了保证建筑的采光良好,宽大明亮的建筑窗体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但是人们在享受优美景色和优良采光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相对于建筑物墙体,建筑物窗体过薄,在冬天不利于房屋的保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筑过程中多采用将暖气设置于建筑物窗体下,但由于近来建筑物中全景落地窗和地暖的普遍使用,往往会造成冬天房间内建筑物窗体处热量流失较快,不但会降低室内温度,还会造成房间内温度不均,时冷时热,不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本发明直接将太阳能作用于空气,通过热空气与空调换热,提高空调制热效率,达到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将集热装置与楼宇窗体结合为一体,克服了高层楼宇的太阳能集热设备的安装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收集太阳能热量,并可直接代替普通建筑物窗体,直接与建筑物一体化安装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由窗框、内层窗扇、夕卜层窗扇及侧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窗扇下部设有可开闭的进风口,外层窗扇上部设有出风口,窗体上部对应出风口后方固定有翅片换热器和风机,翅片换热器通过上方冷媒进出口和下方冷媒进出口与冷暖设备主机冷媒进出口联接,翅片换热器下方设有接水盘,接水盘一侧连接有溢水管,窗体内设有可收放的吸热装置。所述内层窗扇为普通推拉式窗扇,便于日常通风使用。接水盘下部附着有保温材料。所述风机采用贯流风机,靠近出风口安装形成前引风,所述翅片换热器安装倾角与风机安装倾角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翅片换热器安装倾角为60° 70°。所述吸热装置为窗体内靠近内层窗扇安装的窗帘,所述窗帘采用吸热布料制成,窗帘上间隔设有透光条。所述窗帘为手动或自动控制的窗帘。所述出风口米用栅格式。所述进风口为推拉式或外推式,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窗体内侧底部设有卡扣,窗帘可与卡扣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空调·能量输入装置与窗体有机结合,有效吸收窗体中流动空气获得的太阳能,降低空调能耗。将能量窗中的接水盘与翅片换热器和风机结合在一起,结构紧凑,便于维护,并且不影响建筑美观;接水盘与溢水管连接,保证机组冬天化霜时融化水能顺畅流出到用户雨水管道中。将吸热材料与窗内窗帘相结合,在吸热同时,不影响窗体米光。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在冬天制热时,窗帘通过吸热布料吸收太阳能,使窗体内部温度升高,解决了冬天因建筑物窗体面积过大和地暖的使用,而造成的室内热能流失和室内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

图I是本实用新型建筑一体化能量窗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一体化能量窗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窗体;2、接水盘;3、翅片换热器;4、风机;5、窗帘;6、溢水管;7、进风口 ;
8、出风口 ;9、上方冷媒进出口 ; 10、下方冷媒进出口。图I 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一体化能量窗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I 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I :该建筑一体化能量窗,由窗体I组成,所述窗体I由窗框、内层窗扇、夕卜层窗扇及侧窗组成,内层窗扇为普通推拉式窗扇,外层窗扇下部设有可开闭的进风口 7,外层窗扇上部设有出风口 8,窗体I上部对应出风口 8后方固定有翅片换热器3和风机4,翅片换热器3通过上方冷媒进出口 9和下方冷媒进出口 10与冷暖设备主机冷媒进出口联接,翅片换热器3下方设有接水盘2,接水盘2—侧连接有溢水管6,窗体I内设有可收放的吸热装置。风机4采用贯流风机,靠近出风口 8安装形成前引风,所述翅片换热器3安装倾角与风机4安装倾角相配合。翅片换热器3安装倾角为60° 70°。吸热装置为窗体I内靠近内层窗扇安装的窗帘5,所述窗帘5采用吸热布料制成,窗帘5上间隔上有透光条。窗帘5为手动或自动控制的窗帘。出风口 8采用栅格式。进风口 7为推拉式或外推式,并排设置有多个。窗体I内侧底部设有卡扣,窗帘5可与卡扣活动连接。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冬天制热[0024]将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安装于建筑双层窗上,所述窗体I的内层窗扇为建筑物双层窗的内窗。所述窗体I的外层窗扇为建筑物双层窗的外窗。使用时,接通电源,使窗帘5垂挂于窗体I后板内侧,窗帘5通过吸热布料吸收太阳能,使窗体I内部温度升高。开动风机4,空气经进风口 7进入窗体I内部,依次通过将流通在窗体I内的空气加热成为热空气,热空气经过翅片换热器3,冷媒与翅片换热器3中的热空气进行换热,冷媒温度升高,升高后的冷媒进入主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进入换热器,用于室内制热,热交换后的冷空气从出风口 8排出。夏天制冷接通电源,开动窗帘驱动电机,使窗帘5 (吸热布料)卷起,开动风机4,室外空气经进风口 7进入窗体I内部,窗体I未吸收太阳能,因此窗体内流通空气与室外空气温度相当,不影响冷媒热量排放。·制热化霜过程中产生的融化水,可由接水盘2承接,并通过溢水管6排至建筑一体
化能量窗。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包括窗体(I),所述窗体(I)由窗框、内层窗扇、夕卜层窗扇及侧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窗扇下部设有可开闭的进风口(7),外层窗扇上部设有出风口(8),窗体(I)上部对应出风口(8)后方固定有翅片换热器(3)和风机(4),翅片换热器(3)通过上方冷媒进出口(9)和下方冷媒进出口(10)与冷暖设备主机冷媒进出口联接,翅片换热器(3)下方设有接水盘(2),接水盘(2) —侧连接有溢水管¢),窗体(I)内设有可收放的吸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采用贯流风机,靠近出风口(8)安装形成前引风,所述翅片换热器(3)安装倾角与风机(4)安装倾角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器(3)安装倾角为60° 7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装置为窗体(I)内靠近内层窗扇安装的窗帘(5),所述窗帘(5)采用吸热布料制成,窗帘(5)上间隔设有透光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5)为手动或自动控制的窗帘。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8)采用栅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7)为推拉式或外推式,并排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I)内侧底部设有卡扣,窗帘(5)可与卡扣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一体化能量窗,属于建筑房屋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太阳能,降低空调能耗的建筑一体化能量窗。由窗框、内层窗扇、外层窗扇及侧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窗扇下部设有可开闭的进风口(7),外层窗扇上部设有出风口(8),窗体(1)上部对应出风口(8)后方固定有翅片换热器(3)和风机(4),翅片换热器(3)通过上方冷媒进出口(9)和下方冷媒进出口(10)与冷暖设备主机冷媒进出口联接,窗体(1)内设有可收放的吸热装置。该实用新型将空调能量输入装置与窗体有机结合,有效吸收窗体中流动空气获得的太阳能,降低空调能耗。结构紧凑,便于维护,并且不影响建筑美观。
文档编号E06B7/02GK202689886SQ2012201835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李安长, 何云杉, 罗伟, 荆茂银, 李吉 申请人:山东创尔沃热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