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17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动开启功能的行李箱锁。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正在作为一种消费品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于汽车智能化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一般都设有BCM车身控制模块,也常常利用传感器(如门控灯开关)来检测车体内各部件的位置状况。 目前具有电动开启功能的行李箱锁的电动开启过程是电机旋转并通过传动机构使锁舌旋转,与锁钩脱离啮合,锁钩向下旋转从而解除对锁柱的限制,实现开启。这种开启方式存在开启不可靠的缺陷开启后,在行李箱盖和行李箱锁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回落,容易致使锁钩和锁舌复位并重新啮合在一起,从而使行李箱盖重新闭锁。开启不可靠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不便。这种开启不可靠的缺陷造成了使用者的负面体验,不能适应人们对汽车智能化和舒适性的要求。目前国内一部分中、高端汽车行李箱盖配备了电动举升系统,行李箱锁开启后行李箱盖能够在电动举升系统的作用下自动抬起,从而避免行李箱盖出现开启后又立刻关上的现象。但几乎全部低端汽车以及相当一部分中、高端汽车并没有配置电动举升系统,出于市场策略、成本等的考虑(电动举升系统成本较高)也不可能在所有汽车上配置电动举升系统。对于没有配备电动举升系统的汽车来说,都会出现上述开启不可靠的问题,即出现箱盖开启后又立刻闭锁的现象。对于具有电动闭锁功能的行李箱锁而言,由于行李箱盖只需压到半锁位置就能触发门控灯开关,所需作用力小,因此更容易出现开启后箱盖回落至半锁位置,导致行李箱锁又再次闭锁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不依靠电动举升系统就能够解决上述开启不可靠问题的行李箱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可靠的具有电动开启功能的行李箱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包括电机,电机与开锁机构传动连接,开锁机构传动连接有啮合闭锁装置;啮合闭锁装置具有闭锁状态和开启状态;还包括有电控装置、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相连接;解锁时,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电控装置检测到箱锁开启状态信号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箱盖开启到位后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电控装置收到箱盖打开信号后控制电机复位至初始状态。所述电控装置为以下任一种形式a、车身控制模块;b、单片机;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啮合闭锁装置包括旋转卡板和止动爪,旋转卡板和止动爪相互啮合时为闭锁状态,旋转卡板和止动爪脱离啮合时为开启状态。所述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门控灯开关,闭锁状态下开锁机构触发门控灯开关信号,此时门控灯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闭锁状态信号;开启状态下开锁机构与门控灯开关相分离,此时门控灯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车体上设有锁销总成,锁销总成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锁销基板,所述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在锁销基板上的锁销拉簧、指示杠杆和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锁销基板上设有指示杠杆限位凸台,所述锁销拉簧一端连接在锁销基板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示杠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指示杠杆的另一端通过杠杆铆钉铰接在所述锁销基板上且该端设有触发凸台,指示杠杆在锁销拉簧拉力下旋转至限位凸台时触发凸台触发所述的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此时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所述开锁机构包括有基板,基板上设有摇臂、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转块、开启臂、开启臂拉簧和旋转卡板拉簧;所述电机与所述摇臂传动连接; 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摇臂轴与摇臂相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铆轴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旋转卡板与转块同轴且二者通过键相连接,实现二者同步旋转;第二连接件、转块与旋转卡板通过卡板轴铆接在基板上;开启臂和止动爪皆通过止动爪轴铆接在基板上;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铆轴连接,开启臂上设有弧形槽,第三连接件的一端通过铆钉滑动卡接在该弧形槽内,开启臂与止动爪通过止动爪轴连接,开启臂上设有限位凸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凸台;开启臂拉簧的一端连接开启臂且其另一端连接在基板上,旋转卡板拉簧的一端与旋转卡板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止动爪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I.以往行李箱锁开启后,箱盖会向上稍稍弹起;箱盖未打开之前,箱盖容易在重力下回落,致使啮合闭锁装置重新闭锁。电控装置和开启状态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在开启后通过电机使啮合闭锁装置保持开启状态(具体是使止动爪保持在与旋转卡板脱离啮合的位置),即使箱盖回落,也不会重新啮合闭锁,这样就保证了开启的可靠性。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的设置,能够使电控装置在箱盖充分打开后控制电机复位(如电机不复位,则行李箱盖无法闭锁),为箱盖的闭锁做准备。2.电控装置的几种形式均较为常见并便于制造,其中最好采用BCM车身控制模块,既最为方便,又能够提高车身控制的集成度。3.啮合闭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可靠地啮合闭锁或者脱离啮合开启。4.开启状态检测装置的设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利用成熟的门控灯装置检测啮合闭锁装置的状态,并在啮合闭锁装置脱离啮合时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5.所述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够在行李箱盖完全打开后通过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行李箱盖关闭状态下,锁销拉簧呈拉伸状态;当箱盖打开后,锁销拉簧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收缩,从而带动指示杠杆旋转;指示杠杆旋转至限位凸台时,其触发凸台正好旋转至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处并触发该检测开关。

[0021]图I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锁销总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机处于打开待机位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机处于初始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包括电机19,电机19与开锁机构传动连接,开锁机构传动连接有啮合闭锁装置;啮合闭锁装置具有闭锁状态和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控装置(最好采用BCM车身控制模块;电控装置是成熟技术,图未示)、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19、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相连接;解锁时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电控装置检测到箱锁开启状态信号后控制电机19停止转动,此时电机的位置为打开待机位置;箱盖打开后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电控装置收到箱盖打开信号后控制电机19复位至初始状态。
·[0025]所述电控装置为以下任一种形式a、BCM车身控制模块;b、单片机;C、可编程控制器(即PLC)。其中BCM车身控制模块是电控装置的最佳形式。所述啮合闭锁装置包括旋转卡板6和止动爪7,旋转卡板6和止动爪7相互啮合时为闭锁状态,旋转卡板6和止动爪7脱离啮合时为开启状态。所述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门控灯开关12,闭锁状态下开锁机构的开启臂8触发门控灯开关12信号(此时门控灯开关12持续发出信号,电控装置检测到门控灯12的信号后判断箱锁处于闭锁状态),此时门控灯开关12向电控装置发出闭锁状态信号;开启状态下开锁机构的开启臂8与门控灯开关12相分离,此时门控灯开关12向电控装置(BCM车身控制模块)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即此时门控灯开关12信号中断,电控装置检测到门控灯12的信号中断后判断箱锁处于开启状态)。车体上设有锁销总成(锁销总成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具体赘述其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锁销总成与现有锁销总成的本质不同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销总成上设置了用于检测箱盖开度的部件/结构),锁销总成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锁销基板24。所述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在锁销基板24上的锁销拉簧20、指示杠杆21和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22,锁销基板24上设有指示杠杆限位凸台24 — I,所述锁销拉簧20 —端连接在锁销基板24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示杠杆2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指示杠杆21的另一端通过杠杆铆钉23铰接在所述锁销基板24上且该端设有触发凸台21 - I,指示杠杆21在锁销拉簧20的拉力下旋转至限位凸台24 - I时触发凸台21 - I触发所述的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22,此时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22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所述开锁机构包括有基板9,基板9上设有与电机19传动连接的摇臂I、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三连接件4、转块5、开启臂8、开启臂拉簧10和旋转卡板拉簧11等;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通过摇臂轴15与摇臂I相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第一铆轴16与第二连接件3相连接;旋转卡板6与转块5同轴且二者通过键5 — I相连接,实现二者同步旋转。[0034]第二连接件3、转块5与旋转卡板6通过卡板轴13铆接在基板9上;开启臂8和止动爪7皆通过止动爪轴14铆接在基板9上;第二连接件3与第三连接件4通过第二铆轴17连接,开启臂8上设有弧形槽8 — 1,第三连接件4的一端通过铆钉18滑动卡接在该弧形槽8 — I内,开启臂8与止动爪7通过止动爪轴14连接,开启臂8上设有限位凸台8 - 2,止动爪7上设有限位凸台7 - I ;开启臂拉簧10的一端连接开启臂8且其另一端连接在基板9上,旋转卡板拉簧11的一端与旋转卡板6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止动爪7相连接。其中,止动爪7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锁舌,旋转卡板6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锁钩,锁销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锁柱。使用时,锁体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按下电动行李箱开启开关或行李箱无线按钮,通过BCM 车身控制模块控制行李箱锁电机19旋转,带动摇臂I绕摇臂轴15逆时针旋转,摇臂I推动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通过第一连接件2的作用,绕卡板轴顺时针旋转,第二连接件3推动开启臂8的限位凸台8 — 2使开启臂8绕止动爪轴14顺时针旋转,开启臂8推动止动爪7的限位凸台7 - I使止动爪7绕止动爪轴14顺时针旋转,当止动爪7被推到使旋转卡板6开启的位置,开启臂8与门控灯开关12相分尚,门控灯开关12触发信号中断,BCM车身控制模块检测到门控灯开关12信号中断,使电机19在此位置停止并保持在此处(打开待机位置),止动爪7在电机的作用下保持在与旋转卡板6脱离啮合的位置。此时,即使因行李箱盖和行李箱锁重力作用再次使旋转卡板6向锁止的方向旋转也不会和止动爪7啮合。开启后行李箱盖在系统反力的作用下,会弹起一定的高度,而且此高度不会触发锁销总成上的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22信号,如附图2所示。当在外力的作用下打开行李箱盖时,锁销总成上的锁销拉簧20使指示杠杆21绕指示杠杆铆钉23顺时针旋转,而锁销基板24上设有对指示杠杆21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凸台24 — 1,指示杠杆21回到限位位置时,触发凸台21 — I触发锁销总成上的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22信号,BCM车身控制模块收到信号后使电机19恢复到初始位置,如附图3所示,此时整个开启过程结束,为下次闭锁做准备。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包括电机,电机与开锁机构传动连接,开锁机构传动连接有啮合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啮合闭锁装置具有闭锁状态和开启状态; 还包括有电控装置、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相连接; 解锁时,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电控装置检测到箱锁开启状态信号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箱盖开启到位后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电控装置收到箱盖打开信号后控制电机复位至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以下任一种形式 a、车身控制模块; b、单片机; C、可编程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闭锁装置包括旋转卡板和止动爪,旋转卡板和止动爪相互啮合时为闭锁状态,旋转卡板和止动爪脱离啮合时为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包括门控灯开关,闭锁状态下开锁机构触发门控灯开关信号,此时门控灯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闭锁状态信号;开启状态下开锁机构与门控灯开关相分离,此时门控灯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设有锁销总成,锁销总成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锁销基板,所述箱盖开度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在锁销基板上的锁销拉簧、指示杠杆和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锁销基板上设有指示杠杆限位凸台,所述锁销拉簧一端连接在锁销基板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指示杠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指示杠杆的另一端通过杠杆铆钉铰接在所述锁销基板上且该端设有触发凸台,指示杠杆在锁销拉簧拉力下旋转至限位凸台时触发凸台触发所述的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此时行李箱盖开度检测开关向电控装置发出箱盖打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机构包括有基板,基板上设有摇臂、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转块、开启臂、开启臂拉簧和旋转卡板拉簧;所述电机与所述摇臂传动连接; 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摇臂轴与摇臂相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铆轴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旋转卡板与转块同轴且二者通过键相连接,实现二者同步旋转; 第二连接件、转块与旋转卡板通过卡板轴铆接在基板上;开启臂和止动爪皆通过止动爪轴铆接在基板上;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铆轴连接,开启臂上设有弧形槽,第三连接件的一端通过铆钉滑动卡接在该弧形槽内,开启臂与止动爪通过止动爪轴连接,开启臂上设有限位凸台,止动爪上设有限位凸台;开启臂拉簧的一端连接开启臂且其另一端连接在基板上,旋转卡板拉簧的一端与旋转卡板相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止动爪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启可靠的电动开启行李箱锁,包括电机,电机与开锁机构传动连接,开锁机构传动连接有啮合闭锁装置;啮合闭锁装置具有闭锁状态和开启状态;还包括电控装置、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和箱盖开度检测机构相连接;解锁时,开启状态检测装置向电控装置发出箱锁开启状态信号,电控装置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以往行李箱锁开启后,箱盖会向上稍稍弹起;箱盖未打开之前,箱盖容易在重力下回落,致使啮合闭锁装置重新闭锁。电控装置和开启状态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在开启后通过电机使啮合闭锁装置保持开启状态,即使箱盖回落,也不会重新啮合闭锁,这样就保证了开启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E05B47/00GK202672901SQ2012202081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饶军梅, 黄璜, 刘占营, 朱长春 申请人: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