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60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板,尤其涉及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CN03803188. 4公开了一种吹塑结构的桌板,该桌板分为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之间吹塑成中空结构,第二表 层形成大量向第一表层延伸的凹陷,这些凹陷与第一表层靠近或接触第一表层,当第一表层受压向下陷时,第二表层的凹陷用于支撑第一表层,以增强整张桌板的强度。这种结构虽能大幅提高桌板强度,但,由于大量凹陷的存在,产品吹塑成型后需要相当大的力才能实现脱模,这明显给脱模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易脱模的瓦楞形吹塑桌板。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中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结构,所述倒置瓦楞形下板的波峰与所述上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下板的边角制有桌脚安装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置瓦楞形下板的波峰与所述上板之间的间隙大小为Imm——30mmo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由于其下板制成倒置瓦楞形,且其下表面光滑,与现有技术中的桌板相比,脱模更容易,产品生产周期短。本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下板制成瓦楞形凹陷后,上、下板的厚度可以更小,节省了原材料,而且使得产品变轻。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桌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U区域的沿A-A方向剖面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12和下板11,上板12和下板11均从中心线分开形成两部分,且两部分通过销轴连接并可绕该销轴转动,以实现折叠功能。所述上板12和所述下板11之间吹塑形成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1制成倒置瓦楞形结构,倒置瓦楞形下板11的波峰111可以与所述上板12的下表面接触;也可以只是靠近所述上板12的下表面,不接触时波峰111与上板12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为Imm — 30mm。下板11的下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其边角制有用于安装桌脚2的桌脚安装孔13。[0014]这种桌板由于其下板11的下表面制成光滑的倒置瓦楞形曲面,因此在脱模时所需的拉力相对较小,使得脱模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如图I一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桌子,其包括一如上所述的折叠桌板1,所述折叠桌板的下板11的桌脚安装孔13上安装桌脚2。在桌脚2与桌脚2之间固定有横挡3,在桌脚2与所述下板11之间固定有三角挡4,有了横挡3和三角挡4,使得整张桌子更牢固、更稳定。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 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12)和下板(11),所述上板(12)和所述下板(11)之间中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1)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结构,所述倒置瓦楞形下板(11)的波峰(111)与所述上板(1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下板(11)的边角制有桌脚安装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瓦楞形吹塑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111)与所述上板(12)之间的间隙大小为Imm—3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形吹塑桌板,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中空,下板为下表面光滑的倒置瓦楞形结构,倒置瓦楞形的波峰靠近上板或与上板接触,下板的边角制有桌脚安装孔。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桌子,包括上述的折叠桌板,所述折叠桌板的下板的桌脚安装孔上安装桌脚,桌脚之间固定有横挡,桌脚与下板之间固定有三角挡。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由于其下板制成倒置瓦楞形,且其下表面光滑,与现有技术中的桌板相比,脱模更容易。
文档编号A47B13/00GK202552753SQ2012202192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仙寿 申请人:王仙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