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80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码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人们在出行时,一般会携带较多的行李,为防护行李丢失,人们一般会采用在行李箱上设置密码锁,然而这些带有密码锁的行李箱在过关检查时,造成开锁缓慢,延缓检查,使得过关检查的效率变低。 为了提高过关检查的效率,市场上出现了复合密码锁,即可以通过实物钥匙和密码都可以开锁,这样在过关检查的时候,直接通过钥匙开锁即可,大大的提高了开锁效率;但由于关过检查的行李箱较多,而这种复合密码锁在开锁和合锁时的状态一样,在进行检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检查人员重复检查和漏检的情况,给检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该复合密码锁能够显示开锁状态,提高过关检查的效率和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包括插扣头;插扣头的后端为插接端,插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扣脚;扣脚的后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杆;插扣壳;插扣壳的中部设有与扣脚相配合的扣孔;插扣壳的底部设有锁芯壳;锁芯壳的后端设有密码装置,密码装置包括锁片,锁片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端活动设置于第一开锁位置、合锁位置以及第二开锁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的上方,第二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的下方,合锁位置与限位杆相对且位于第一开锁位置和第二开锁位置之间,密码装置的密码正确时,限位端位于第一开锁位置;锁芯壳的前端设有锁芯、锁芯套和离合块,离合块包括与锁芯底部连接的连接块和位于锁芯套外围的弧形的离合片,锁芯套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块移动的弧形孔;所述限位端设有调节块,所述离合片设有与调节块相配合的开锁斜面;锁芯开锁时,开锁斜面抵压调节块至限位端移动到第二开锁位置;显示块;显示块活动连接于锁芯壳的前端部,且显示块位于锁芯套的一侧,显示块包括位于上端的指示杆和下端的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设有缺口 ;所述离合片设有与缺口相配合的显示斜面,所述插扣壳的上端面设有与指示杆相配合的显示通孔,所述指示杆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与插扣壳和顶块抵接,锁芯开锁时,离合片的显示斜面与所述缺口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指示杆伸出所述显示通孔。[0012]进一步地,密码装置还包括密码轮、调码轮、锁片弹簧以及十字销;所述锁芯壳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调码杆的安装孔,所述调码轮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同心圆环,两个同心圆环分别为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的外径大于第二圆环的外径,第二圆环固定于第一圆环的一个端面,且该端面设有多个位于第二圆环外围的卡块,所述密码轮的内侧面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密码轮套于调码轮的第二圆环外且卡块插入卡槽内;所述调码轮套于十字销外,十字销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支撑板的安装孔内,所述锁片的后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板卡接,所述锁片的中部设有与密码轮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与调码轮的第一圆环相对应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圆环侧面设有凹槽,连接片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锁片位于密码装置的下方,且密码轮的下端穿过锁片的中部的通孔,所述锁片弹簧位于锁片和锁芯壳之间。再进一步地,所述密码装置还包括调码弹簧和调码杆,调码弹簧套于十字销的一端,且调码弹簧两端分别与邻近的调码轮的第一圆环和支撑板相抵,所述调码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孔,调码杆通过固定孔套于十字销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还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包括 位于前端的限位部和位于下端的导向部,所述锁芯壳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插扣壳的内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显示块均位于导向槽的延长线上,所述挡板与限位部之间设有活动块弹簧;当离合片的显示斜面与所述显示块的缺口的上端面相抵时,活动块在活动块弹簧的推力下沿着导向槽移动,活动块的限位部插入显示块的缺口内;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设有后退斜面,所述相应一侧的扣脚设有推杆,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后退斜面相配合的前推斜面,所述插扣头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推杆穿过的穿孔。进一步地,所述插扣头的插接端设有垂直于插扣头的插拔方向的移动槽,所述扣脚设有与移动槽相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套设于移动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接端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限位钉,限位钉插入限位槽并固定于插接端。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端设有用于将扣脚向外弹出的插扣弹簧。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过关检查具有显不功能,提闻过关检查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扣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去插扣头、插扣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密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码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锁芯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扣壳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扣头的分解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附图标记为I——插扣头11——插接端12——扣脚13——插扣弹簧111——穿孔121——限位杆122——推杆123——前推斜面14——移动槽124——导向块125——限位槽15——安装孔2——插扣壳21——扣孔22——挡板23-显示通孔3-锁芯壳31-支撑板32-导向槽4—活动块41—活动块弹簧42——导向部43-后退斜面44-限位部5——锁芯套51——锁芯52——离合块521——连接块522——离合片523——显示斜面534-开锁斜面6-显示块61-复位弹簧62-顶块63-缺口64-指示杆7——密码装置71——密码轮72——调码轮73——十字销74——锁片75——调码杆76——调码弹簧711——卡槽721——第一圆环722-第二圆环723-卡块724-凹槽741——连接片742——凸块743——限位端744——调节块77——锁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I至图13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包括插扣头I ;插扣头I的后端为插接端11,插接端11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扣脚12 ;扣脚12的后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杆121 ;插扣壳2 ;插扣壳2的中部设有与扣脚12相配合的扣孔21 ;插扣壳2的底部设有锁芯壳3,锁芯壳3的后端设有密码装置7,密码装置7包括锁片74,锁片74设有与限位杆121相配合的限位端743,所述限位端743活动于第一开锁位置、合锁位置以及第二开锁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121的上方,第二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121的下方,合锁位置与限位杆121相对且位于第一开锁位置和第二开锁位置之间,密码装置的密码正确时,限位端743位于第一开锁位置;锁芯壳3的前端设有锁芯51、锁芯套5和离合块52,离合块52包括与锁芯51底部连接的连接块521和位于锁芯套5外围的弧形的离合片522,锁芯套5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块521移动的弧形孔;所述限位端743设有调节块744,所述离合片522设有与调节块744相配合的开锁斜面534 ;锁芯51开锁时,开锁斜面534抵压调节块744至限位端743移动到第二开锁位置;显示块6 ;显示块6活动连接于锁芯壳3的前端部,且显示块6位于锁芯套的一侧,显示块6包括位于上端的指示杆64和下端的顶块62,所述顶块62的后端设有缺口 63 ;所述离合片522设有与缺口 63相配合的显示斜面523,所述插扣壳2的上端面设有与指示杆64相配合的显示通孔23,所述指示杆64套设有复位弹簧61,复位弹簧61的两端分与插扣壳2和顶块62抵接,锁芯51开锁时,离合片522的显示斜面523与所述缺口 63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指示杆64伸出所述显示通孔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锁芯51处于开锁状态,且密码装置7的密码正确,此时锁片74的限位端743处于位于限位杆121上方的第一开锁位置,当插扣头I插入插扣壳2后,将密码打乱,此时锁片74的限位端743处于中间的合锁位置,此时限位端743与扣脚12的限 位杆121相对,插扣头I的扣脚12不能从插扣壳2的扣孔21中移出。当采用钥匙开锁时,锁芯51转动至开锁位置,锁芯51带动离合块52的离合片522 —起转动,离合片522的开锁斜面534抵压限位端743的调节块744,直到限位端743移动至位于限位杆121下方的第二开锁位置,此时插扣头I的扣脚12可以从插扣壳2中退出;同时离合片522的显示斜面523与显示块6的缺口 63的上端面相抵,并将显示块6的指示杆64顶出显示通孔23。 进一步地,密码装置7还包括密码轮71、调码轮72、锁片弹簧77以及十字销73 ;所述锁芯壳3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调码杆75的安装孔,所述调码轮72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同心圆环,两个同心圆环分别为第一圆环721和第二圆环722,第一圆环721的外径大于第二圆环722的外径,第二圆环722固定于第一圆环721的一个端面,且该端面设有多个位于第二圆环722外围的卡块723,所述密码轮71的内侧面设有与卡块723相配合的卡槽711,密码轮71套于调码轮72的第二圆环722外且卡块723插入卡槽711内;所述调码轮72套于十字销73外,十字销7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支撑板31的安装孔内,所述锁片74的后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板31卡接,所述锁片74的中部设有与密码轮71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与调码轮72的第一圆环721相对应的连接片741,所述第一圆环721侧面设有凹槽724,连接片741设有与凹槽724相配合的凸块742,所述锁片74位于密码装置7的下方,且密码轮71的下端穿过锁片74的中部的通孔,所述锁片弹簧77位于锁片74和锁芯壳3之间。密码装置7用于调节锁片74的限位端743的位置,当锁芯51处于合锁状态,且密码装置7也处于合锁状态时,此时密码装置7的至少一个调码轮72的第一圆环721的凹槽724与连接片741的凸块742不相对应,即凸块742未卡入凹槽724内,第一圆环721将连接片741向下压,即将锁片74的限位端743向下压,使得限位端743位于中间的合锁位置,阻止扣脚12的限位杆121向内运动,进而阻止扣脚12从插扣壳2中退出。在通过密码装置7开锁时,只需要将密码调整正确,即将密码轮71拨动至所有调码轮72的第一圆环721的凹槽724均与所有连接片741的凸块742相对应,凸块742均插入凹槽724内,锁片74的限位端743在锁片弹簧77的推力下上升,且限位端743移动至位于限位杆121上方的第一开锁位置;此时扣脚12可以通过其向插扣壳2中移动进而从插扣壳2的扣孔21中退出。再进一步地,所述密码装置7还包括调码弹簧76和调码杆75,调码弹簧76套于十字销73的一端,且调码弹簧76两端分别与邻近的调码轮72的第一圆环721和支撑板31相抵,所述调码杆75的上端设有固定孔,调码杆75通过固定孔套于十字销7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调码弹簧76和调码杆75可以对密码装置7的密码轮71进行调节,具体调节如下首先将密码调整正确,接着推动调码杆75,使得调码杆75推动调码轮72,使得调码轮72的第二圆环722的卡块723从密码轮71的卡槽711内移出,此时密码轮71可以拨动调节,调节后的密码轮71形成一个新的密码轮71,再将调码杆75复位,调码轮72在调码弹簧76的推力下复位,即调码轮72的第二圆环722的卡块723再次卡入密码轮71的内侧面的卡槽711内。进一步地,所述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还包括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包括位于前端的限位部44和位于下端的导向部42,所述锁芯壳3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32,所述导向部42位于导向槽32内,所述插扣壳2的内侧面设有挡板22,所述挡板22、显示块 6均位于导向槽32的延长线上,所述挡板22与限位部44之间设有活动块弹簧41 ;当离合片522的显示斜面523与所述显示块6的缺口 63的上端面相抵时,活动块4在活动块弹簧41的推力下沿着导向槽32移动,活动块4的限位部44插入显示块6的缺口 63内;所述活动块4的外侧设有后退斜面43,所述相应一侧的扣脚12设有推杆122,推杆122的端部设有与后退斜面43相配合的前推斜面123,所述插扣头I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推杆122穿过的穿孔111。复合密码锁在通过钥匙开锁后,离合片522的显示斜面523将显示块6顶起,使得其指示杆64向上伸出插扣壳2,由于指示杆64此时受到复位弹簧61的推力,在锁芯51失去外力后,显示斜面523可能在复位弹簧61的推力下回转,指示杆64回到插扣壳2下方,失去开锁指示;设置活动块4后,在显示块6被向上顶起时,活动块4在活动块弹簧推力下沿着导向槽32移动,并使得活动块4的限位部44插入显示块6的缺口 63内,从而使得显示块6不能在复位弹簧61的推力下复位;指示杆64仍然可以显示。检查完,锁芯51和密码装置7均处于开锁状态,插扣头I的扣脚12插入插扣壳2,相应的扣脚12的推杆122的前推斜面123与活动块4的后退斜面43相抵,并使得活动块4沿着导向槽32向挡板22移动;显示块6在复位弹簧61的推力下复位,进而使得该复合密码锁可以重复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插扣头I的插接端11设有垂直于插扣头I的插拔方向的移动槽14,所述扣脚12设有与移动槽14相配合的导向块124,导向块124套设于移动槽14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124设有限位槽125,所述插接端11设有与限位槽125相通的安装孔15,安装孔15内设有限位钉(图中未画出),限位钉插入限位槽125并固定于插接端11。通过设置移动槽14和导向块124,使得扣脚12可相对插扣头I移动,再通过设置限位钉,使得扣脚12的移动受到限制,防止扣脚12脱离插扣头I。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端11设有用于将扣脚12向外弹出的插扣弹簧13。通过设置插扣弹簧13,使得扣脚12方便于抽空壳插接。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插扣头;插扣头的后端为插接端,插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扣脚;扣脚的后端的内侧面设有限位杆; 插扣壳;插扣壳的中部设有与扣脚相配合的扣孔;插扣壳的底部设有锁芯壳; 锁芯壳的后端设有密码装置,密码装置包括锁片,锁片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端,所述限位端活动设置于第一开锁位置、合锁位置以及第二开锁位置之间,所述第一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的上方,第二开锁位置位于限位杆的下方,合锁位置与限位杆相对且位于第一开锁位置和第二开锁位置之间,密码装置的密码正确时,限位端位于第一开锁位置; 锁芯壳的前端设有锁芯、锁芯套和离合块,离合块包括与锁芯底部连接的连接块和位于锁芯套外围的弧形的离合片,锁芯套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块移动的弧形孔;所述限位端设有调节块,所述离合片设有与调节块相配合的开锁斜面;锁芯开锁时,开锁斜面抵压调节块至限位端移动到第二开锁位置; 显示块;显示块活动连接于锁芯壳的前端部,且显示块位于锁芯套的一侧,显示块包括位于上端的指示杆和下端的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设有缺口 ;所述离合片设有与缺口相配合的显示斜面,所述插扣壳的上端面设有与指示杆相配合的显示通孔,所述指示杆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与插扣壳和顶块抵接,锁芯开锁时,离合片的显示斜面与所述缺口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指示杆伸出所述显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密码装置还包括密码轮、调码轮、锁片弹簧以及十字销;所述锁芯壳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调码杆的安装孔,所述调码轮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同心圆环,两个同心圆环分别为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的外径大于第二圆环的外径,第二圆环固定于第一圆环的一个端面,且该端面设有多个位于第二圆环外围的卡块,所述密码轮的内侧面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密码轮套于调码轮的第二圆环外且卡块插入卡槽内;所述调码轮套于十字销外,十字销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支撑板的安装孔内,所述锁片的后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撑板卡接,所述锁片的中部设有与密码轮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设有与调码轮的第一圆环相对应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圆环侧面设有凹槽,连接片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锁片位于密码装置的下方,且密码轮的下端穿过锁片的中部的通孔,所述锁片弹簧位于锁片和锁芯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装置还包括调码弹簧和调码杆,调码弹簧套于十字销的一端,且调码弹簧两端分别与邻近的调码轮的第一圆环和支撑板相抵,所述调码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孔,调码杆通过固定孔套于十字销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包括位于前端的限位部和位于下端的导向部,所述锁芯壳的上端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位于导向槽内,所述插扣壳的内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显示块均位于导向槽的延长线上,所述挡板与限位部之间设有活动块弹簧;当离合片的显示斜面与所述显示块的缺口的上端面相抵时,活动块在活动块弹簧的推力下沿着导向槽移动,活动块的限位部插入显示块的缺口内;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设有后退斜面,所述相应一侧的扣脚设有推杆,推杆的端部设有与后退斜面相配合的前推斜面,所述插扣头的连接端设有用于推杆穿过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头的插接端设有垂直于插扣头的插拔方向的移动槽,所述扣脚设有与移动槽相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套设于移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接端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限位钉,限位钉插入限位槽并固定于插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设有用于将扣脚向外弹出的插扣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过关检查的复合密码锁;包括插扣头、插扣壳和显示块,插扣头的后端为插接端,插接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扣脚;扣脚设有限位杆;插扣壳的底部设有锁芯壳,锁芯壳设有密码装置,密码装置包括锁片,锁片设有限位端,锁芯壳的前端设有锁芯、锁芯套和离合块,离合块包括与锁芯连接的连接块和离合片,所述限位端设有调节块,所述离合片设有开锁斜面;显示块活动连接于锁芯壳的前端部,显示块包括位于上端的指示杆和下端的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设有缺口;所述离合片设有与缺口相配合的显示斜面,所述插扣壳的上端面设有与指示杆相配合的显示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得过关检查具有显示功能,提高过关检查效率。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2718482SQ20122031061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赖秀兴 申请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