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指一种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置。
背景技术:
一般防火门锁用在紧急出口或是逃生通道的门与一般门锁不同的差异在于防火门锁通常需要一锁定装置用以将锁闩头锁固于常开位置,即锁闩头位于缩入壳体的位置,以避免门关上后会形成闭锁状态,由外侧进入时需要使用钥匙来开锁。亦即,出入频繁的通道门或是紧急出口在平时需要处于可方便出入的状态,因而该防火门锁的锁闩要能锁固在常开位置以便出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出入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以避免门关上后形成闭锁状态,而由外侧进入时需要使用钥匙来开锁。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槽道;一压杆,容置于基座的槽道;一框架,安装于压杆上,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一转动件,一端穿设框架,另一端活动装设于该压杆;一锁定组件,固定于转动件的一端,该锁定组件与该转动件一起动作,该锁定组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所述锁定组件,形成一弧状缺口 ;所述框架具有一凸块,该凸块位于锁定组件的弧状缺口中。所述弧状缺口的两端周边形成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邻靠于框架的凸块。所述转动件具有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一弹簧套设于该第二部份,该弹簧一端偏压于转动件的第一部份,另一端偏压于框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部份延伸一第一凸部;所述压杆具有一第一孔,该第一孔的周围形成一第一环状凸缘,该第一环状凸缘套设于第一凸部。所述转动件的第一凸部具有一工具插入孔。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部份具有一第二凸部;所述框架具有一通孔,该第二凸部容置于框架的通孔。所述转动件的第二凸部上延伸一第三凸部,锁定组件具有一通孔,该第三凸部可与该锁定组件的通孔相固结。该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还包括一固结于所述基座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止档部,锁定组件具有一锁定面,该锁定面邻靠于该止档部。所述框架的定位部为一定位孔,锁定组件的定位部为一定位凸点。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的锁定组件未被动作时,锁定组件的定位部邻靠于框架的定位部,当该锁定组件被动作到上锁的位置时,该锁定组件的定位部邻靠于该框架的另一个定位部。这样,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可控制防火门锁的锁闩头位于缩入壳体的位置,即防火门锁位于常开的位置,方便出入,以避免门关上后形成闭锁状态,而由外侧进入时需要使用钥匙来开锁。且该锁定装置结构简单,组装容易。
图I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防火门锁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件、弹簧、框架及锁定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件、弹簧、框架及锁定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压杆外盖未被压按,锁定组件未上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压杆外盖未被压按,锁定组件未上锁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压杆外盖被压按,锁定组件上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压杆外盖被压按,锁定组件上锁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标号说明基座I底板11侧板12卡合部121槽道13固定件14卡合部141止档部142凸条15压杆2横向板21第一孔211第一环状凸缘2111 第二孔212第二环状凸缘2121纵向板22第三孔221槽道23压杆外盖3横向板31工具穿设孔311纵向板32孔321槽道33转动件41第一部份411第二部份412第一凸部413第二凸部414工具插入孔415第三凸部416弹簧42框架43第一板431通孔4311定位孔(定位部)4312凸块4313第二板432第三板433孔4331锁定组件44通孔441定位凸点(定位部)442弧状缺口 443第一限位部4431 第二限位部4432 锁定面444工具45弹性回复装置5固定座51连杆52弹性组件53连动件6锁闩头7壳体8。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图I至图7所示为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的较佳具体实施例,该锁定装置,包括一基座I、一固定件14、一压杆2、一压杆外盖3、一转动件41、一弹簧42、一框架43、一锁定组件44及一弹性回复装置5等。如图I所示,基座I由一底板11的两边分别连接两侧板12,该底板11与两侧板12之间形成一槽道13,每一侧板12上具有一卡合部121,本实施例中,每一卡合部121为一方形孔,且每一侧板12的一边延伸一凸条15。如图I所示,固定件14为一板片状,该固定件14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合部141,本实施例中每一卡合部141为一方形凸部,该固定件14的每一卡合部141分别与基座I相对应的每—^合部121相卡合固结,该固定件14的底边具有一止档部142。如图I所示,压杆外盖3具有一横向板31,该横向板31的两边分别连接一纵向板32,该横向板31与两纵向板32之间形成一槽道33,横向板31具有一工具穿设孔311,每一纵向板32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孔321。如图I所示,压杆2可容置于压杆外盖3的槽道33内,同样该压杆2具有一横向板21连接两纵向板22,横向板21与两纵向板22同样形成一槽道23,该横向板21具有一第一孔211及两隔开设置的第二孔212,第一孔211位于两隔开设置的第二孔212之间,每一纵向板22具有两隔开设置的第三孔221,第一孔211与压杆外盖3的工具穿设孔311相对正,纵向板22的每一第三孔221与压杆外盖3的纵向板32的每一孔321相对正,第一孔211的周围轴向形成一第一环状凸缘2111 (如图4所示),每一第二孔212的周围轴向形成一第二环状凸缘2121 (如图4所示)。如图2及图3所示,框架43具有一第一板431、两第二板432与两第三板433,第一板431的两边近似垂直的方向分别连接两第二板432,每一第二板432的末端近似垂直的方向连接第三板433,该第一板431中央具有一通孔4311,邻近通孔4311处具有四个隔开设置的定位孔4312 (定位部),并于两第二板432之间位于第一板431的一侧边延伸一凸块4313,每一第三板433上形成一孔4331。如图2及图3所示,锁定组件44中央具有一通孔441,本实施例中,该通孔441为非圆形孔,邻近该通孔441处具有三个隔开设置的定位凸点442 (定位部),并于该锁定组件44的的边缘形成一弧状缺口 443,该弧状缺口 443的两端周边分别具有一第一限位部4431与一第二限位部4432,该锁定组件44的一侧面具有一锁定面444。如图2及图3所示,转动件41,具有一第一部份411与一第二部份412,该第一部份411连接第二部份412,第一部份411远离第二部份412的一端轴向延伸一第一凸部413,该第一凸部413中央形成一工具插入孔415,第二部份412远离第一部份411的一端轴向延伸一第二凸部414,该第二凸部414轴向再延伸一第三凸部416。如图I至图3所示,当要组合转动件41、弹簧42、框架43及锁定组件44等组件于压杆2上时,转动件41的第二部份412可穿设弹簧42,转动件41的第二凸部412活动装设于框架43的通孔4311,该转动件41的第三凸部416穿设于框架43的通孔4311与锁定组件44的通孔441相固结一起,转动件41与锁定组件44可相对于框架43 —起转动,弹簧42 一端支撑于转动件41的第一部份411,另一端支撑于框架43第一板431的板面,该框架43的凸块4313可容置于锁定组件44的弧状缺口 443中且位于第一限位部4431与第二限位部4432之间,最后再将转动件41的第一凸部413容置于压杆2的第一环状凸缘2111内的第一孔211中,框架43的两孔4331分别套设于压杆2的两第二环状凸缘2121外,再以治具用铆接的方式,使第二环状凸缘2121产生变形,框架43与压杆2固结一起,使转动件41、弹簧42、框架43及锁定组件44安装于压杆2的槽道23中。如图I、图4及图6所示,弹性回复装置5,部份安装于基座I的底板11,部份安装于压杆2的第三孔221与压杆外盖3的孔321,当利用外力压按压杆外盖3时,可以使压杆外盖3、压杆2朝基座I的方向动作,当释放外力时,压杆2与该压杆外盖3受该弹性回复装置5的作用,而回复到未被压按的位置。其中弹性回复装置5,包括一固定座51、一连杆52、一弹性组件53及多个销等,当回复未被压按的位置时,多个销之一可抵住基座I的凸条15,以限制压杆2与压杆外盖3的回复位置,此大致为现有结构,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I、图4及图6所不,当压按压杆外盖3时,压杆2会推动一连动件6而拉动一锁闩头7向壳体8内做撤收,同理当未压按压杆外盖3时该压杆2不会推动连动件6,使锁闩头7受弹簧偏压向壳体8外伸出,其中锁闩头7与连动件6等相关部件结构亦为习有现有,于此不再赘述。如图I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当要使锁闩头7长时期位于撤收入壳体8的状态,以方便外侧使用者进入,仅要压按压杆外盖3,使压杆2朝向基座I的方向靠近,此时压杆2会压按弹性回复装置5,压杆外盖3与压杆2会承受该弹性回复装置5的弹回的力量,为了阻止弹回的力量,此时要利用一工具45 (如图I)穿过压杆外盖3的工具穿设孔311与压杆2的第一孔211,而插置于转动件41的工具插入孔415,转动工具45,使转动件41转动,该转动件41继而转动锁定组件44,起初锁定组件44的定位凸点442会容置于框架43的定位孔4312,当锁定组件44被转动后,该锁定组件44的定位凸点442会脱离框架43的定位孔4312,并压缩弹簧42,此时锁定组件44会由锁定组件44的第一限位部4431与框架43的凸块4313相邻靠的位置转动到锁定组件44的第二限位部4432与框架43的凸块4313相邻靠的位置,此时锁定组件44的定位凸点442会容置于框架43的另一定位孔4312,即该锁定组件44伸入固定件14与基座I的底板11所形成的间隙(如图6),如此去除施加于压杆外盖3的外力,锁定组件44的锁定面444会卡合于固定件14的止档部142,压杆外盖3与压杆2不会被弹性回复装置5弹回,而此时压杆2亦会压按连动件6,使锁闩头7往壳体8内部撤收,即形成常开的状态。如图I至图7所示,若要取消锁闩头7往壳体8内部撤收的状态,使锁闩头7向壳体8外部伸出,仅要稍微压按压杆外盖3,再以上述反方向转动工具45,即可使锁定组件44回复原先的位置,同时释放施加于压杆外盖3的外力,如此压杆外盖3与压杆2即可回复到原先未推动连动件6的位置,锁闩头7即回复到向壳体8外部伸出的位置。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槽道; 一压杆,容置于基座的槽道; 一框架,安装于压杆上,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一转动件,一端穿设框架,另一端活动装设于该压杆; 一锁定组件,固定于转动件的一端,该锁定组件与该转动件一起动作,该锁定组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形成一弧状缺口 ;所述框架具有一凸块,该凸块位于锁定组件的弧状缺口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缺口的两端周边形成一第一限位部与一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邻靠于框架的凸块。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具有一第一部份与一第二部份,一弹簧套设于该第二部份,该弹簧一端偏压于转动件的第一部份,另一端偏压于框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一部份延伸一第一凸部;所述压杆具有一第一孔,该第一孔的周围形成一第一环状凸缘,该第一环状凸缘套设于第一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一凸部具有一工具插入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部份具有一第二凸部;所述框架具有一通孔,该第二凸部容置于框架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二凸部上延伸一第三凸部,锁定组件具有一通孔,该第三凸部可与该锁定组件的通孔相固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结于所述基座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止档部,锁定组件具有一锁定面,该锁定面邻靠于该止档部。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定位部为一定位孔,锁定组件的定位部为一定位凸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火门锁的锁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槽道;一压杆,可部份容置于该槽道;一框架,可安装于该压杆上,该框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一转动件,一端可局部穿设该框架,另一端活动装设于该压杆;一锁定组件,固结于该转动件的一端,该锁定组件可与该转动件一起动作,该锁定组件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当该锁定组件未被动作时,该锁定组件的定位部邻靠于该框架的定位部,当该锁定组件被动作到上锁的位置时,该锁定组件的定位部邻靠于该框架的另一个定位部。
文档编号E05B63/18GK202767676SQ20122034288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江维亮, 叶有芳, 李锟镇, 陈柏仰 申请人: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