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08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靠枕,具体说是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
背景技术
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或者出行的人来说,身体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尤其对于颈部最易产生疲劳和不适,虽然有些座椅针对这些情况设计了座椅靠枕,但是座椅靠枕不能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调节,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型不同,所以不能很好的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多种角度的调节,有效的缓解使用者颈部的疲劳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其特征是,包括座椅、靠枕、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和折叠装置;所述座椅设有靠背;所述的靠枕设置有两个,所述各靠枕与所述靠背之间通过活动连接机构可调节活动连接;两个靠枕在靠背上左右对称;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可容纳靠枕的靠枕槽;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所述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折叠装置;所述的滑动导轨成水平方向设在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所述的滑动导轨内设有卡条,该卡条上设有若干锯齿状的单向卡齿;卡条的一端与滑动导轨或靠背铰接为铰接端,另一端伸出靠枕槽为自由操作端;所述自由操作端的设有上下方向的弹簧;所述的移动支撑杆与靠背垂直,移动支撑杆的后端卡接在滑动导轨内,且后端设有与所述卡条的单向卡齿相配合的卡爪;所述移动支撑杆的前端通过所述转动装置与一所述靠枕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铰接装置和扭转装置,所述的扭转装置包括转轴、挡板、外壳和拉伸弹簧,所述的外壳固定在移动支撑杆的前端,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的铰接装置与靠枕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挡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压紧,所述的转轴前端设有外齿轮,相应的在所述外壳上设有内齿轮,所述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相啮合,转轴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平面涡卷弹簧。优选的,所述的靠枕包括两个靠枕块、合页、扭转弹簧和球形卡头,所述的两个靠枕块之间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的扭转弹簧设在合页上,所述的一个靠枕块上设有球形卡头,另一个靠枕块上设有卡头槽,当两个靠枕块绕合页打开到位于同一平面时球形卡头卡入卡头槽内;所述的球形卡头包括弹簧、连接杆、滑槽、凹槽和卡头,所述的连接杆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型杆组成,所述的滑槽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直径大于滑槽内径,另一端直径小于滑槽内径,所述的卡头固定在连接杆直径大的一端,所述的连接杆与凹槽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且所述的卡头位于凹槽的外侧。[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多种角度的调节,有效的缓解使用者颈部的疲劳感。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滑动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锯齿形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球形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靠枕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靠背,2合页,3靠枕块,4转动装置,5移动支撑杆,6滑动导轨,7调节按钮,8压缩弹簧,9卡条,10外齿轮,11转轴,12挡板,13拉伸弹簧,14外壳,15内齿轮,16卡头,17凹槽,18连接杆,19滑槽,20靠枕槽,21卡爪,22卡头槽,23座椅,24平面涡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包括座椅23、靠枕、移动支撑杆5、转动装置4、滑动导轨6和折叠装置。座椅23上设有靠背I。所述的靠枕设置有两个,设在靠背I的两侧,通过活动连接机构可调节活动连接。两个靠枕在靠背上左右对称;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容纳靠枕的靠枕槽,两靠枕折叠后置于靠枕槽内,成为靠背的一部分。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移动支撑杆5、转动装置4、滑动导轨6、折叠装置。所述的滑动导轨6成水平方向设在靠背I上的靠枕槽20内,所述的滑动导轨6内卡条9,该卡条9上设有若干锯齿状的单向卡齿。卡条9的一端与滑动导轨6铰接为铰接端,另一端伸出靠枕槽20为自由操作端,该自由操作端设置调节按钮7。所述自由操作端的设有上下方向的弹簧;该弹簧为压缩弹簧8。所述的移动支撑杆5与靠背I垂直,移动支撑杆5的后端卡接在滑动导轨6内,且后端设有与卡条的单向卡齿相配合的卡爪21,移动支撑杆5只可沿卡条9向座椅23内侧移动,当要向外侧移动时,按下调节按钮7,使卡条9上的单向卡齿与卡爪21脱离即可。所述的移动支撑杆5的前端通过转动装置4与一靠枕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装置4包括铰接装置和扭转装置,所述的扭转装置包括转轴11、挡板12、外壳14和拉伸弹簧13,所述的外壳14固定在移动支撑杆5的前端,转轴11的一端通过所述的铰接装置与靠枕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挡板12,挡板12保证靠枕与转轴11之间的转动角度小于九十度。所述的转轴11的另一端位于外壳14内,且与外壳14之间通过拉伸弹簧13压紧,所述的转轴11的轴向上设有平面涡卷弹簧24,当转轴11扭转的时候,会产生对转轴11的扭转回复力。所述的转轴11的前端设有外齿轮10,相应的在外壳14上设有内齿轮15,所述的外齿轮10和内齿轮15相哨合,当要使靠枕扭转一定的角度时,人为对靠枕施加一个向外的力,使转轴11向外壳14外移动,夕卜齿轮10和内齿轮15脱离,然后将靠枕扭转到合适的角度,向外的拉力解除,靠枕会在拉伸弹簧13的弹力下将转轴11压回到外壳14内,外齿轮10和内齿轮15重新啮合,使转轴11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靠枕包括两个靠枕块3、合页2、扭转弹簧和球形卡头,所述的两个靠枕块3之间通过合页2相连接,所述的扭转弹簧设在合页2上,扭转弹簧使两个靠枕块3具有折叠在一起的拉力。所述的一个靠枕块3上设有球形卡头,另一个靠枕块3上设有卡头槽22,如图7所示,当两个靠枕块3绕合页打开到位于同一平面时,球形卡头卡入卡头槽22内,如图6所示。所述的球形卡头包括弹簧、连接杆18、滑槽19、凹槽17和卡头16,所述的连接杆18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型杆组成,所述的滑槽19位于凹槽17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杆18的一端直径大于滑槽19内径,另一端直径小于滑槽19内径,所述的卡头16固定在连接杆18直径大的一端,所述的连接杆18与凹槽17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且所述的卡头16位于凹槽17的外侧。当受到挤压的时候卡头16可以回缩到凹槽17内部,此时连接杆18的一部分进入到滑槽19内,滑槽19对卡头16的回缩起到导向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其特征是,包括座椅、靠枕、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和折叠装置; 所述座椅设有靠背; 所述的靠枕设置有两个,所述各靠枕与所述靠背之间通过活动连接机构可调节活动连接;两个靠枕在靠背上左右对称;所述靠背的正面设有可容纳靠枕的靠枕槽; 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所述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折叠装置; 所述的滑动导轨成水平方向设在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所述的滑动导轨内设有卡条,该卡条上设有若干锯齿状的单向卡齿;卡条的一端与滑动导轨或靠背铰接为铰接端,另一端伸出靠枕槽为自由操作端;所述自由操作端的设有上下方向的弹簧; 所述的移动支撑杆与靠背垂直,移动支撑杆的后端卡接在滑动导轨内,且后端设有与所述卡条的单向卡齿相配合的卡爪; 所述移动支撑杆的前端通过所述转动装置与一所述靠枕相连接; 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铰接装置和扭转装置,所述的扭转装置包括转轴、挡板、外壳和拉伸弹簧,所述的外壳固定在移动支撑杆的前端,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的铰接装置与靠枕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挡板;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压紧,所述的转轴前端设有外齿轮,相应的在所述外壳上设有内齿轮,所述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相啮合;转轴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平面涡卷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其特征是,所述的靠枕包括两个靠枕块、合页、扭转弹簧和球形卡头,所述的两个靠枕块之间通过合页相连接,所述的扭转弹簧设在合页上,所述的一个靠枕块上设有球形卡头,另一个靠枕块上设有卡头槽,当两个靠枕块绕合页打开到位于同一平面时球形卡头卡入卡头槽内;所述的球形卡头包括弹簧、连接杆、滑槽、凹槽和卡头,所述的连接杆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圆柱型杆组成,所述的滑槽位于凹槽的底部,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直径大于滑槽内径,另一端直径小于滑槽内径,所述的卡头固定在连接杆直径大的一端,所述的连接杆与凹槽的底部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且所述的卡头位于凹槽的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可旋转调节式座椅靠枕,包括座椅、靠枕、移动支撑杆、转动装置、滑动导轨和折叠装置。靠枕为折叠式的,由左右对称的两个靠枕组成,设在座椅的靠背的两侧,折叠后置于座椅的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成为靠背的一部分。滑动导轨设在靠背上的靠枕槽内,滑动导轨内设有卡条,卡条上设有若干锯齿状的单向卡齿,卡条的一端固定铰接,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移动支撑杆与靠背垂直且其后端卡接在滑动导轨内并通过卡爪与卡条的单向卡齿相配合,移动支撑杆的前端通过转动装置与一靠枕相连接。转动装置包括铰接装置和扭转装置。靠枕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多种角度的调节,有效的缓解使用者颈部的疲劳感。
文档编号A47C7/38GK202941713SQ201220505590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赵延宁 申请人:赵延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